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陪孩子寫作業,媽媽別做監工,做好這4點,專治拖拉磨蹭

「趕緊寫唄!快點寫唄!」

昨晚去鄰居家, 看到她正一邊輔導作業一邊罵孩子。 老公一邊勸她對孩子多些耐心, 一邊走到房間, 親自輔導作業。 沒想到, 朋友剛坐下跟我聊了幾句, 她老公就咆哮起來, 沒過幾分鐘就傳來孩子的哭聲。

孩子挨打了!

她老公灰頭土臉地走出來說:「一個字寫了擦, 擦了寫, 十分鐘都寫不好一個字, 不揍他一頓不解氣!」

十分鐘就想寫好一個字?你太高估一年級學生的寫字速度了。

我女兒剛上小學時, 兩個小時寫了5個字, 氣得我心肝脾胃腎各種疼。

孩子拖拉、磨蹭、寫作業慢, 已成為當代社會的「時代疾病」。

調查顯示:近76%的家庭曾因寫作業問題產生過矛盾, 80%的家長在輔導作業的時候想打孩子。

有人因為輔導作業誘發心梗, 有人血壓飆升, 還有家長因為太氣憤拍桌子而導致手骨骨折。

可是, 為什麼有些孩子一放學就寫作業, 卻一直寫寫寫寫……到深夜,

還寫不完呢?

其實, 放學後先別急著催孩子寫作業, 先花20分鐘做這幾件事, 才能事半功倍。

很多家長覺得, 孩子不喜歡寫作業是因為太難了。 其實, 比起作業難, 孩子更不喜歡的是父母逼得太緊!一個成績優良的孩子背後, 一定有一個願意陪他成長的家長。 拉開孩子成績差距的, 都是這4個細節:

1.先寫作業還是吃飯?順序很重要

經過一天的學習, 孩子身體裡的能量已經消耗殆盡, 一回家就喊餓。 有些父母擔心孩子因為饑餓無法進入學習狀態, 所以先吃飯, 再讓孩子回房間寫作業。 可是, 人在吃完飯以後會變得懶洋洋, 孩子完成作業的效率也將不高。

所以家長可以在孩子回來時, 先準備一些水果, 和孩子聊會兒天,

讓孩子先補充一點能量後, 再去寫作業。

2.孩子寫作業時, 家長要這麼做

很多家長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 總是喜歡一邊看電視, 一邊監督孩子, 嘴裡不停嘮叨「寫快點」、「別磨蹭」、「不準看電視, 好好學習」 ......這會讓孩子分心, 一邊想著電視, 一邊迫于壓力只好埋頭寫。 要想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家長就得成為什麼樣的人。 要想孩子好好寫作業, 好好看書, 家長可以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來感染孩子, 自己也成為一個喜歡看書的人, 這比語言有說服力多了。

所以孩子寫作業時, 家長可以在一旁看書。 當孩子有不懂的問題, 能及時問你, 給孩子營造濃厚的家庭學習氛圍。

3.孩子寫作業拖拉, 這麼教導才有效

一旦孩子寫作業的態度不好, 許多家長就會破口大駡:「怎麼還沒寫完!快點寫!」罵孩子並不能解決問題, 反而會讓孩子越來越不喜歡作業, 產生抵觸情緒。 在教導孩子這個問題上, 家長必須有足夠的耐心, 去包容孩子的不足, 包容孩子的缺點, 陪著孩子一起成長。

家長應該平靜的告訴孩子:「寫作業是你自己的事,

你要對自己的事負責。 到了睡覺的時間, 沒寫完也不準寫了, 明天自己去學校跟老師解釋吧。 」讓孩子適當的承擔責任很重要。 他會意識到如果自己不好好寫作業, 明天就要被老師批評, 從而主動完成功課。

4.陪伴的目的是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在小學階段, 學習習慣的培養才是最重要的。 好習慣就像是我們生命的枝上盛開的一朵美麗的小花, 孩子能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對他們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

如何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呢?當然需要循序漸進地來。 在孩子寫作業時, 家長可以專心讀自己的書, 父母認真讀書的狀態也會影響到孩子的, 因為這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示范, 就已經為孩子提供一個非常好的環境了。 長此以往,何愁孩子養不成好的學習習慣?

Wendy媽有話說:

陪孩子寫作業,不等于盯著他寫作業。

而是在孩子遇到難題時,家長隨叫隨到,完成作業後,家長及時檢查。整個寫作業的過程,讓孩子自己把握。

教育學者尹建莉說:「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如果總是製造孩子的主動性和成就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一個好的習慣;如果經常讓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內疚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壞習慣。」

自由的孩子,才有資格談自覺。

實現「寫作業自由」的孩子,才能實現自我管理、自我約束。

願每個孩子,都能擁有自由的快樂。

長此以往,何愁孩子養不成好的學習習慣?

Wendy媽有話說:

陪孩子寫作業,不等于盯著他寫作業。

而是在孩子遇到難題時,家長隨叫隨到,完成作業後,家長及時檢查。整個寫作業的過程,讓孩子自己把握。

教育學者尹建莉說:「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如果總是製造孩子的主動性和成就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一個好的習慣;如果經常讓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內疚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壞習慣。」

自由的孩子,才有資格談自覺。

實現「寫作業自由」的孩子,才能實現自我管理、自我約束。

願每個孩子,都能擁有自由的快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