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些高度自律的孩子,都是怎麼養出來的?

孩子成績的好壞都只是暫時的, 只要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 總可以改善。 只有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才能徹底根除學習和生活上的壞毛病。

01

好好說話,

喚醒孩子強大的內驅力

從心理學方面來看, 影響內驅力的三大因素是:能力、自主、歸屬。

在具體養育孩子的過程中, 就是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 孩子想自主做到, 父母相信孩子可以做到, 並且給予支援與肯定。

很多父母在給孩子輔導作業時,

對孩子大吼大叫, 打罵羞辱, 說孩子不是讀書的料, 愚蠢不爭氣。 這樣做會讓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受挫, 且長期的貶低、嘲諷和打壓, 孩子容易對自我價值產生懷疑, 即使努力也只是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可。 不能適應變化, 容易焦慮。 只有當孩子相信自己能做到, 有了這份力量感, 他們才有足夠的勇氣去做, 因此更自律。

會有人說, 孩子實在太皮, 說教不聽, 只有打他幾下, 罵他幾下才乖。 我甚至聽一位年輕的寶媽驕傲的說:「我經常教訓兒子, 但兒子還是喜歡粘著我, 你看, 現在他多聽話, 再也不敢皮了」。 」是啊, 自己的孩子怎麼罵, 怎麼打, 還是會和我們和好。 那不是因為打罵教育方式有多有效, 而是孩子愛父母勝過我們愛孩子。 然而過度的管制、懲罰孩子, 孩子表面上是屈服了, 內心卻是驚恐萬分。 簡.尼爾森曾在《正面管教》中提到, 被嚴厲管教或者懲罰的孩子, 會有4R反應, 分別是憤恨(Resentment)、報復(Revenge)、反叛(Rebellion)和退縮(Retreat)。 那些從小被打罵長大的孩子, 在他們的心裡感受不到父母的愛,

沒有愛的滋養, 他們長大後更容易生氣和發怒, 不願面對失敗, 容易逃避問題。

良言一句三冬暖, 惡語一句六月寒。

父母積極正面的語言, 能喚醒孩子心中的力量, 決定了孩子以後的胸懷和高度。

曾經看到這樣故事:一個黑人計程車司機載了一對白人母子,

孩子問媽媽:「為什麼司機伯伯的皮膚和我們不一樣?」

母親微笑著回答說:「因為上帝想讓世界變得色彩繽紛, 所以創造了不同顏色的人。 」

到了目的地, 黑人司機堅決不收錢。

他說:「小時候, 我也曾問過母親同樣的問題, 但是母親說我們是黑人, 註定低人一等。 如果她

換成你的回答, 今天我可能是另外的一個我......」

對自我價值的認可, 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 也是培養自律的根基, 它直接來源于父母的愛。

02

言傳身教,

激發孩子長久的競爭力

懶惰是人的天性, 對于學習動機尚不明確的孩子來說, 自主學習的能力並不高。

所以他們拖拖拉拉不想完成作業都是正常的現象, 需要父母制定目標, 時刻監督。

易烊千璽的媽媽, 在千璽2歲時就報了各種藝術培訓班, 培養他的興趣和基本功。

每週二、週三、週四,母子倆人會坐著2個小時的公車再換乘3次捷運去舞蹈室上課。每次學習完新的動作,媽媽都會認真的記下筆記,然後回到家後再重複教給易烊千璽,熟練舞蹈。

到了週末,媽媽會6點鐘起床,帶著易烊千璽去昌平少年宮上課。不管風吹雨打,常年如此。這份狠心的背後,是媽媽的格局和遠見。

年幼的易烊千璽在壓力最奔潰的時候也抱怨過說:「我現在就不想幹了」。媽媽給了他一個堅持不停的理由:「因為你要做一個與眾不同的人。」日復一日的積累和堅持,所以有了現在這個唱跳俱佳、演技精湛,極度自律的少年。拍MV的時候,他可以為一個完美的後空翻練習到淩晨3點,哪怕腿受傷、腳抽筋也不放棄,直到自己滿意為止。陝西農民吳治保,只念了一年書便回家務農,而他的妻子一天書都沒有讀過,他們的5個孩子4個上清華北大。

他們培養孩子的秘訣,離不開言傳身教。夫妻倆年輕的時候吃遍了沒有文化的苦,下定決心,要讓孩子讀書,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由于需要幹農活,吳治保夫婦經常5、6點就起床。每天只要聽到父母起床的聲音,孩子們就起來開始讀書。

夫妻倆從來沒有打罵過孩子,每當孩子不認真讀書了,他們便讓孩子跟著一起下地幹活。

孩子年紀小,吃不了地頭的苦,于是決定回去乖乖讀書。兄妹五人你追我趕,在學習上共同進步。

無數事實也證明了:

有些事在當下認為平淡無奇,經年累月後卻成為生命的經典。

到時候我們終會發現,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過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以身作則,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在堅定且和善的氣氛中給孩子立規矩。

反觀現在的花式雞娃,其實並不能緩解父母的焦慮,最後受罪的是孩子。

03

先苦後甜,

讓孩子學會延遲滿足

關于延遲滿足,美國斯坦福大學有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有兩組同學參加實驗,第一組同學,給他們每人發一個棉花糖,讓他們隨時可以吃掉;第二組同學,告訴他們如果現在不吃,等老師回來的時候再吃,老師會再獎勵他們一個棉花糖。

結果許多孩子經受不住棉花糖的誘惑,還沒等到老師回來,就把手裡的糖吃掉了;而堅持等到老師回來的同學,都得到了老師的獎勵,他們的幸福感比其他同學更強烈。事實證明,能經受住誘惑,堅持到最後的同學,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其他同學都要好。他們對未來更充滿了期許,相信即使忍受眼前的「痛苦」,也願意換回未來更大的幸福。

延遲滿足,就是指為了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這種能力需要通過適當的訓練獲得,家長可以讓孩子先做完功課,再去看電視,培養「先苦後甜」的原則,並把這個原則內化為一種習慣。最後的補充: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價值,家長發自內心的尊重孩子、認可孩子、信任孩子,有助于培養他們對自我價值的認可。天生我材必有用,這種自信必須從小培養,因為這是孩子養成自律的根基。

培養他的興趣和基本功。

每週二、週三、週四,母子倆人會坐著2個小時的公車再換乘3次捷運去舞蹈室上課。每次學習完新的動作,媽媽都會認真的記下筆記,然後回到家後再重複教給易烊千璽,熟練舞蹈。

到了週末,媽媽會6點鐘起床,帶著易烊千璽去昌平少年宮上課。不管風吹雨打,常年如此。這份狠心的背後,是媽媽的格局和遠見。

年幼的易烊千璽在壓力最奔潰的時候也抱怨過說:「我現在就不想幹了」。媽媽給了他一個堅持不停的理由:「因為你要做一個與眾不同的人。」日復一日的積累和堅持,所以有了現在這個唱跳俱佳、演技精湛,極度自律的少年。拍MV的時候,他可以為一個完美的後空翻練習到淩晨3點,哪怕腿受傷、腳抽筋也不放棄,直到自己滿意為止。陝西農民吳治保,只念了一年書便回家務農,而他的妻子一天書都沒有讀過,他們的5個孩子4個上清華北大。

他們培養孩子的秘訣,離不開言傳身教。夫妻倆年輕的時候吃遍了沒有文化的苦,下定決心,要讓孩子讀書,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由于需要幹農活,吳治保夫婦經常5、6點就起床。每天只要聽到父母起床的聲音,孩子們就起來開始讀書。

夫妻倆從來沒有打罵過孩子,每當孩子不認真讀書了,他們便讓孩子跟著一起下地幹活。

孩子年紀小,吃不了地頭的苦,于是決定回去乖乖讀書。兄妹五人你追我趕,在學習上共同進步。

無數事實也證明了:

有些事在當下認為平淡無奇,經年累月後卻成為生命的經典。

到時候我們終會發現,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過的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以身作則,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在堅定且和善的氣氛中給孩子立規矩。

反觀現在的花式雞娃,其實並不能緩解父母的焦慮,最後受罪的是孩子。

03

先苦後甜,

讓孩子學會延遲滿足

關于延遲滿足,美國斯坦福大學有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有兩組同學參加實驗,第一組同學,給他們每人發一個棉花糖,讓他們隨時可以吃掉;第二組同學,告訴他們如果現在不吃,等老師回來的時候再吃,老師會再獎勵他們一個棉花糖。

結果許多孩子經受不住棉花糖的誘惑,還沒等到老師回來,就把手裡的糖吃掉了;而堅持等到老師回來的同學,都得到了老師的獎勵,他們的幸福感比其他同學更強烈。事實證明,能經受住誘惑,堅持到最後的同學,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其他同學都要好。他們對未來更充滿了期許,相信即使忍受眼前的「痛苦」,也願意換回未來更大的幸福。

延遲滿足,就是指為了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這種能力需要通過適當的訓練獲得,家長可以讓孩子先做完功課,再去看電視,培養「先苦後甜」的原則,並把這個原則內化為一種習慣。最後的補充: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價值,家長發自內心的尊重孩子、認可孩子、信任孩子,有助于培養他們對自我價值的認可。天生我材必有用,這種自信必須從小培養,因為這是孩子養成自律的根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