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追隨自己的內心就是最好的修行

保持自我追隨自己的內心是一種自信也是一種智慧,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的優點、境遇, 出身和缺憾, 生命本來如此, 上天是公平的, 活出自己就是最好的, 不要與別人攀比, 不要受別人影響, 更不要強迫自己做能力以外的事情。

在生活中, 我們無法與李嘉誠先生比財富, 我們無法與特朗普比權力, 我們無法與霍金比時間簡史。 有些人含金鑰匙出世, 屬富二代官二代的命, 有些人註定出身卑微貧窮, 有些人天生是學霸, 喜歡看書並且不怎麼努力就能年年考第一, 有些人天生看書就想睡覺。 人比人比死人,

不要拿別人的長項比自己的短項, 這樣比會令自己缺乏自信, 看不到自己的優點。 也不要拿自己的長項專比別人的短項, 這樣比會令自己變得自負看不到自己的缺點。 在日常修行中, 我們總是異想天開, 胡思亂想, 總喜歡用凡夫身做聖賢事, 自己騙自己, 同時也在欺騙別人。 禪宗講明心見性, 明白自己起心動念的欲望和動機, 知道念從何來心因何起, 見到自己真實的本性, 天生慵懶還是勤奮, 天生貪婪還是大方, 天生懦弱還是勇敢。 懶惰的人要學習勤奮, 貪婪的人要學習佈施, 懦弱的人要學會勇敢, 這是認識自己的天性, 然後修正自己, 當然這還不是見性, 還沒有見到自己的自性。 有人會問:那麼怎樣才能見到自己的自性呢?我答:我也沒見到,
很抱歉, 我沒法告訴你。 見性是聖賢的境界, 自己還未到聖賢果位就不要去想聖賢的事, 否則是胡思亂想, 是妄想妄念, 終生不見道。

很多修行多年的老修行, 總喜歡把清淨禪定般若等名相掛在嘴邊, 這些是聖賢境界以後的事, 凡夫無法測度, 不要再誤導眾生。 講清淨就講人間的清淨, 內心不要隨波逐流就能得到禪定, 內心對人對事有自己的主張, 不要被別人的言語和行為的表相欺騙就是般若, 其實, 聖賢事與凡夫事本是一體, 聖賢做聖賢的事, 凡夫做凡夫的事, 就好了, 各有各 的道, 各有各的命, 如果總想做那些超出自己能力以外的事情, 只會自尋煩惱, 終生不見道。 學佛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得自在。

如果學佛反而煩惱了, 不自在了, 那就放下, 這樣的學佛不學也罷。 追求自己的內心很重要, 直心是道場, 所以聽從內心的指引就是最好的修行。

在修行中, 素食、禪坐、誦經、禮佛是日常功課, 不殺生, 不偷盜, 不邪淫, 不妄語, 不飲酒是受持五戒, 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能堅持做什麼就堅持做什麼。 都沒有關係, 不要因為做不到而感到羞愧、煩惱和痛苦。 都做到了, 那是聖賢的境界, 做不到就對了, 因為我們還是凡夫。 所以才要修行。 當理解了這些修行的理念以後, 就不要再被吃不吃肉, 打不打蚊子的問題煩惱了。

做人要拿得起放得下, 成功了就盡情去享受屬於自己的榮耀, 這是自己努力的結果, 是上天的獎賞, 失敗了就勇於承擔失敗的痛苦、恥辱和責任,

這是失敗的結果, 是對自己思想和行為錯誤的懲罰, 要接受它, 總結它、學習它、修正它。 為什麼臉上有很多皺紋的男人看起來很有男人味?因為他的臉上有憂傷、有痛苦、有經理、有故事, 還有堅毅、勇敢、擔當和智慧, 有一種成熟, 可以信任, 可以依靠。

學佛和修行, 學的是做人, 修的是做事。 出家人如果喜歡做清淨、孤獨、離欲的僧人, 喜歡做誦經、禮佛、拜懺、禪坐的僧事, 那就好好做一個修行人, 續佛慧命, 傳佛慧燈。 否則, 是浪費寶貴的人身和生命。 心安心靜就對了, 否則, 就放下。 居家的人, 生活事業為主, 照顧好家人, 承擔好責任, 這也是一種修行, 生活就是修行, 生活好就是修行好, 工作生活沒做好卻說要努力修行,

那是逃避, 那是自欺欺人。 最難受的是出家人想過俗世的生活, 只能偷偷摸摸, 忍受內心的煎熬, 在家人想過出世的生活, 不敢面對生活的責任、痛苦和煩惱, 不能好好地生活。 這些都是不能追隨自己的內心, 不敢選擇內心想要的生活。

生命其實很簡單, 就是快樂地活著, 健康地活著, 平安地活著, 是我們的貪欲心、攀比心、虛榮心把自己的思想搞複雜了, 把自己的生活搞複雜了。 追隨自己的內心去生活、學習和修行, 你想做凡人就去過凡夫的生活, 你想出人頭地, 就去過奮鬥享樂的生活, 你想成佛做祖, 就去過苦行僧或嚴於律己已修行者的生活, 這就是生命的實相, 無來無去, 隨緣自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