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孝順父母,是人世間最偉大的修行

01

當下, 修行是比較熱門的一個詞語, 以至於成為小眾可套用的網路語言, 比如, 學習做人是一輩子的修行、書法是每個中國人一生的修行、愛情原來是一場真正的修行, 等等, 不一而足。

實際上, 修行是一條道路, 一條通往人類內心最深遠處的道路, 一般來說, 有兩種內涵:一是顧名思義, 即修養自己的德行。 二是宗教意義的修煉。 佛教認為人生是苦, 解脫痛苦的過程就叫修行。

02

“百善孝為先”, 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句名言, 出自清朝王永彬《圍爐夜話》。 世界最不能等待的, 是孝順父母;“子欲養而親不待”, 應該是人世間最讓人心痛的悲劇。

孝順父母, 看似簡簡單單, 其實, 是人世間最偉大最艱難的修行。

一曰存孝心。 《家語·弟子行》說“孝, 德之始也”, 《孝經》裡講“夫孝, 天之經也, 地之義也”, 說的都是存孝乃天經地義、行孝為道德的起點。 明朝《增廣賢文》雲:羊有跪乳之恩, 鴉有反哺之義, 動物尚且如此心存孝義, 何況人乎?

二曰能孝順。 很多情況下, 我們不是沒有孝心, 而是沒有做到孝順, 頂撞者有之、反駁者有之、忽略者有之。 其實, 孝順不等於絕對的服從、一味地盲從, 正像《論語·裡仁》中所言“事父母幾諫, 見志不從, 又敬不違, 勞而不怨”, 意思是子女侍奉父母, 如果父母有不對的地方應該婉轉地勸告, 如果父母不能夠聽從自己的勸告, 仍然要恭恭敬敬, 任勞任怨。

一味順從, 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 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 同樣也是不孝。

三曰講孝道。 實際上, 孝道是個大概念, 體現孝文化的各個方面, 用明朝呂坤的話來說, 比較簡單也容易理解, 《呻吟語》中說“人子之事親也, 事心為上, 事身次之, 最下事身而不恤其心, 又其下事之以文而不恤其身。 ”說的是子女孝順父母, 有三個層次:第一, 使父母心情愉悅;第二, 關心父母身體健康;第三, 也是等而下之的, 僅僅是保持表面禮節, 其他全然不顧。

03

行孝即修行。 日常生活中, 我們以虔誠慈悲的心胸、至誠至真的態度去面對父母, 有孝義之心、有孝順之舉、有孝道之規, 則可上應天地、中善父母、下安自己, 那麼我們也是在進行一種最偉大的修行。

正像李二和《流浪的夢》中所言:

“生活是最本真的, 修煉是無須講求形式的。 時空中無處不教堂, 無處不佛堂;無處不天堂, 也無處不地獄。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