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新聞»正文

巫裔德士司機開攤賣油條,成養活家人的“救命稻草”:40前年跟華裔友人學的

馬來西亞人主要由馬來西亞土著、土生華人、印度僑民組成, 各類人都占有較大比例。 馬來西亞人可以說是一個多民族混合的人群。 與領導者之間的劍拔弩張不同的是, 在百姓之中, 華裔和巫裔更能友好相處, 相互幫助。

曾笳恩(左起)前往胡先的攤位, 品嘗后者制作的油條及煎咸餅。

(新山31日訊)受到行動管制令影響收入大不如前, 巫裔德士司機毅然決定開攤賣油條, 將40前年從一名華裔友人學到的一技之長用上, 成為養活家人的“救命稻草”。

我國將迎來獨立64周年, 行動黨士都蘭區州議員曾笳恩昨日在面子書上分享一段馬來西亞人的友情故事。

曾笳恩指出, 巫裔男子胡先于40年前在巴剎賣魚時, 認識一名售賣油條的華裔朋友, 當時后者毫無保留地教導炸油條的方法, 邊學邊賣, 就學會了一技之長。

胡先40年前從一名華裔朋友身上, 學習到制作油條的方法, 沒想到如今能夠派上用場, 與妻子租下攤位賺取收入。

一條條美味的油條, 看了令人垂涎三尺。

“之后的數十年, 胡先不曾想過這門手藝能派上用場, 不料行動管制令的影響, 如今是德士司機的他, 收入已大不如前。 ”

他說, 為了不想在家中頹廢, 胡先與妻子毅然決定開攤創業, 因此便在甘榜拿督蘇來曼門特里(Kampung Dato Sulaiman Menteri)租下一個攤位, 每日中午12時30分開攤, 售賣油條及煎咸餅。

他指出, 年過半百的兩夫婦憑著自己的雙手, 推開命運帶來的難關, 而40年前的異族友誼助力下, 讓胡先非常感恩, 也惦記已失聯的朋友。

“簡單的油條, 吃出馬來西亞人友誼的好滋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