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國政治版圖大洗牌:亞裔崛起,白人或成「少數族裔」?

美國觀察

白人越來越少, 美國還是美國人的美國嗎?

八月, 美國2020年人口普查資料出爐, 令美國政策制定者震驚的是, 2010年至2020年, 美國歷史上白人人口數量首次出現了下降。

美國人口在過去一個世紀經歷了不小的變化, 白人人口的下降打亂了美國社會結構。 雖然如今白人數量優勢仍在, 但是無論如何, 美國未來的政局勢必將因此發生巨變。

美國人口趨勢變化

美國2020人口普查資料顯示了美國人口變化的五個趨勢。

第一, 2010年至2020年, 白人人口增長放緩, 人口減少。 到2019年, 美國白人人口占比為60.1%, 下降了近9個百分點。

這種趨勢可能源於近十年間經濟增長率較低, 只有7.4%, 生育率的下降直接影響了白人人口的數量。

第二, 現在有超過五分之二的美國人認為自己是有色人種。 此次普查結果有一個有趣的地方, 現在有幾乎超過40%的美國人認為自己屬於一個或多個種族和民族。

過去的幾次人口普查顯示, 美國人口的種族和民族多樣性有所增加。 在1980年, 白人居民幾乎占全國人口的80%, 黑人居民占11.5%, 拉丁裔或西班牙裔居民占6.4%。

現在, 白人所占比例已降至57.8%, 拉美裔和亞裔美國人的比例分別上升到18.7%和近6%, 只有黑人在人口中所占比例保持相對穩定。

第三, 白人人口減少是全國范圍內的現象, 但各州和各地區的人口增減情況各不相同。 自2010年以來, 美國35個州都面臨白人人口減少。 白人人數增加最多的11個州(包括華盛頓特區)都位於南部和西部地區。

相比之下, 白人人口流失最多的8個州中有7個在東北部和中西部, 包括高度城市化的紐約州、伊利諾州和新澤西州, 其中位於西部的加州白人人口流失率最高。

第四, 27個州和整個美國的青年人口都在下降, 有色人種的青年占美國青年人口的一半以上。 過去十年間, 100多萬青年人口的減少與20年前的人口增長形成了鮮明對比。 青年人口絕對下降的27個州分佈在美國所有地區, 東北部青年人口下降最為嚴重。

值得關注的是, 有色人種的青年人口增長緩解了美國青年人口增長停滯的問題。 拉丁裔或西班牙裔青年、亞裔美國青年, 或屬於兩個及兩個以上種族的人是美國青年人口增長的貢獻者。

現在與未來的美國將越來越多元。

在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美國經濟放緩,

老齡化加劇, 白人人口下降的情況下, 美國年輕人中有色人種的占比上升將使美國的種族和民族越來越多樣化。

這些年輕人緩解著快速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壓力, 在未來的幾年裡, 隨著年輕人口年齡的增長和人口流動, 美國許多地方的多元化程度將進一步增加。

人口結構變化對美國經濟社會的影響

白人人口雖呈下降趨勢,但白人人口質量的提升有助於保證美國人力資本的競爭力,與此同時,保證少數族裔與移民融入美國也是對美國利好。

1

1

1

首先,非白人進入美國社會能夠為美國創造就業崗位,帶來新的勞動力。移民具有很強的創業精神,他們創辦新企業的速度是本土美國人的兩倍,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而移民的創業又進一步增加了美國本土人口和少數族裔人口的就業機會,提高了工資水準,壯大了中產階級。

有人會駁斥,說移民或少數族裔搶佔了美國白人的工作機會。事實上,由於教育背景與技能不同,移民通常與美國本土白人的工作是互補而非競爭的關係。

受過良好的教育移民往往擁有一定的專業技能,他們追求事業的過程能夠滿足社會對勞動力、消費和納稅的需求,從而促進經濟增長。

事實上,少數族裔的移民在美國往往會從事建築業、製造業和清潔工作,而美國本土出生的人往往從事行政、管理和銷售等工作。

1

2

1

其次,依美國目前的人口變化趨勢,移民是美國未來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嬰兒潮」(1946年至1964年出生)一代美國人已經進入老齡化階段,而美國青年人口的規模總體下降,這對美國這一正在快速老齡化的國家構成了挑戰,因此移民的進入對美國緩解老齡化問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根據預測,到2050年,美國人口將達到4.38億,其中增加的人口中82%來自移民和他們的後代,這些人口能為美國提供充足的勞動力。

移民不僅將幫助美國補齊勞動力缺口,維持經濟平穩運行,還是維持城市規模與發展的重要因素。根據美國2010年人口普查顯示,如果缺少了拉美裔和亞裔,美國100座大城市將面臨人口的下降,城市甚至面臨萎縮。

1

3

1

少數族裔與移民群體也是美國保持多元社會和軟實力的關鍵因素。

美國移民在維持美國與移民者母國之間的聯繫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對各方面研究和商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移民對美國來說是一種軟實力資源,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美國接收了數百萬逃離貧困和政治動盪的難民和移民,在國際上打造了開放包容的形象。

另一方面,美國蓬勃發展的多元文化也離不開移民的助力。移民的歌手、名人、藝術家和電影製作人是一些最有影響力的美國文化作品的推手,他們創作的內容能引起全球觀眾的共鳴,從而提升美國軟實力。

更進一步地,移民與少數族裔為美國建構了在世界范圍內的形象,美國借此能夠提高其文化和價值觀的傳播能力,開放的政策也符合美國自由民主,包容平等的價值傾向。

可以肯定的是,近十年美國人口結構的變化正趨向於多元化,這種多元甚至成為了美國社會經濟社會文化持續蓬勃發展的支柱。

人口結構變化對美國未來政局的影響

人口結構的變化會改變選民基礎與政黨政策,二者又相互作用。

自上世紀以來,民主黨日益成為自由派白人、少數族裔和移民所青睞的政黨,而共和黨則更吸引保守派白人。自羅斯福新政後,民主黨的選舉聯盟主要由工人、少數族裔和中小企業主構成。

而新政自由主義的弊端逐漸顯現後,白人藍領開始對民主黨感到不滿,於是他們逐漸轉向了共和黨。

這種狀態延續至今。

從政黨政策方向來看,因為民主黨提出的政策越來越具有包容多元的特徵,所以民主黨一般吸引受教育高的白人、少數族裔和部分黑人群體。而共和黨的政策在受教育程度不高或居住於相對貧困地區的白人群體中更受歡迎。

這些趨勢在近2016年大選中得到體現。2016年,少數族裔奔向了民主黨,而南部白人和白人藍領則支持特朗普並最終讓他勝選。

美國大部分白人是特朗普的「粉絲」,而有資料表明在選民中占比65%的白人選民是迄今為止支持特朗普的最大群體。

還有另一群白人選民,他們並不完全支持特朗普,但他們選擇忽略自己不喜歡他的地方,轉而支持特朗普在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上的立場,若這些立場與他們相符,那麼他們就會投票給特朗普以展示自己的意識形態與政策立場。

而對於少數族裔選民來說,身份認同大於他們對意識形態與政策立場的追求,所以他們可能會將選票投給容納接受他們的民主黨。

特朗普上臺後的執政特點與「白人至上主義」讓目前的人口占比現狀有利於民主黨,特朗普執政的四年讓民主黨吸引了更多少數族裔和更年輕的選民。

在不久的將來,美國未來人口變化趨勢越來越多元,隨著年輕人年齡的增長,禁錮於身份認同的選民將逐漸減少,部分選民會更多地關注短期內政黨的政策傾向,他們很可能會在兩黨之間遊移,所以目前因白人人口減少導致選民基礎萎縮的共和黨依舊在選舉中具有優勢。

同時,民主黨過於堅持中間立場令少數族裔的選民多少有些不滿,目前他們開始考慮共和黨,而未受過大學教育的白人選民選擇共和黨將是長期趨勢。

更關鍵的是,共和黨在選舉人團和參議院中具有一定制度與資源優勢,這能夠保證共和黨在很大程度上與民主黨勢均力敵。

民主黨方面,隨著少數族裔人口占比穩步上升,這些不同種族的群體在政治傾向上不再像過去那樣過於強調個人的身份認同,而堅持投票給民主黨。

在短期內政黨政策與候選人的影響下,一部分少數族裔選民對民主黨的支持率降低。

未來對民主黨有利的是占比增加的青年有色人種。隨著年輕一代的成長,民主黨不僅能吸引年輕的少數族裔和白人選擇自己,還能符合部分受教育程度高的白人的期待,而這些人選擇民主黨的原因也是因它秉持較包容政策傾向。

綜上所述,美國人口將更加多元化的變化趨勢對美國政治格局產生影響,但這不是絕對的影響因素。

現在種族構成多元的年輕人群體是值得研究和關注的物件,他們在政治選擇上遊移的傾向為政黨候選人提供了機會。

如何爭取或平衡少數族裔年輕選民和受教育的白人選民是政策制定者與兩黨候選人需要思考的問題。

同時,隨著選民的身份認同意識減弱,以政策與立場為投票導向的可能性增加,兩黨可利用不同州的人口特點來計算選票的得失,並與短期內的國情相結合來制定競選策略與政策,盡可能地保證自己的競爭力,爭取更多的選民。

結論

近十年的人口普查表明,美國正走在更加多元的路上,未來很可能不會有一個族裔成為社會主流,即該種族人口超過50%。

人口的多元發展將導致種族不再成為政黨傾向的絕對影響,反而是選民的受教育水準與短期內政黨的政策傾向更容易影響選民的選擇。

多元的人口結構無法保證受少數族裔歡迎的民主黨具有絕對優勢。

近期拜登的民調顯示,非白人人口對拜登政府的認可度下降至53%,對他的不認可程度上升到了40%,而白人對拜登政府的認可程度為42%,不認可程度為54%。

也就是說,當下,近乎一半的美國人口不贊成拜登當政時期的表現。

但共和黨也不具有絕對優勢。目前年長但正在減少的白人群體是共和黨的支持者,年輕一代白人不假思索地選擇共和黨的可能性降低,他們的選擇更加搖擺不定。

兩黨能做的是在執政時期解決好當下國內的各種問題,穩定發展經濟,讓民眾能夠認可政府的工作。

綜合來看,面對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兩黨都需要盡可能爭取容易搖擺的群體,提高自己的競爭力,而不是把賭注壓在人口結構上。

作者:民智 | 鄧曉艾

編務:民智 | 王昕怡

責編:徐坤陽 方柔尹

圖片來源:網 絡

人口結構變化對美國經濟社會的影響

白人人口雖呈下降趨勢,但白人人口質量的提升有助於保證美國人力資本的競爭力,與此同時,保證少數族裔與移民融入美國也是對美國利好。

1

1

1

首先,非白人進入美國社會能夠為美國創造就業崗位,帶來新的勞動力。移民具有很強的創業精神,他們創辦新企業的速度是本土美國人的兩倍,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

而移民的創業又進一步增加了美國本土人口和少數族裔人口的就業機會,提高了工資水準,壯大了中產階級。

有人會駁斥,說移民或少數族裔搶佔了美國白人的工作機會。事實上,由於教育背景與技能不同,移民通常與美國本土白人的工作是互補而非競爭的關係。

受過良好的教育移民往往擁有一定的專業技能,他們追求事業的過程能夠滿足社會對勞動力、消費和納稅的需求,從而促進經濟增長。

事實上,少數族裔的移民在美國往往會從事建築業、製造業和清潔工作,而美國本土出生的人往往從事行政、管理和銷售等工作。

1

2

1

其次,依美國目前的人口變化趨勢,移民是美國未來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嬰兒潮」(1946年至1964年出生)一代美國人已經進入老齡化階段,而美國青年人口的規模總體下降,這對美國這一正在快速老齡化的國家構成了挑戰,因此移民的進入對美國緩解老齡化問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根據預測,到2050年,美國人口將達到4.38億,其中增加的人口中82%來自移民和他們的後代,這些人口能為美國提供充足的勞動力。

移民不僅將幫助美國補齊勞動力缺口,維持經濟平穩運行,還是維持城市規模與發展的重要因素。根據美國2010年人口普查顯示,如果缺少了拉美裔和亞裔,美國100座大城市將面臨人口的下降,城市甚至面臨萎縮。

1

3

1

少數族裔與移民群體也是美國保持多元社會和軟實力的關鍵因素。

美國移民在維持美國與移民者母國之間的聯繫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對各方面研究和商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移民對美國來說是一種軟實力資源,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美國接收了數百萬逃離貧困和政治動盪的難民和移民,在國際上打造了開放包容的形象。

另一方面,美國蓬勃發展的多元文化也離不開移民的助力。移民的歌手、名人、藝術家和電影製作人是一些最有影響力的美國文化作品的推手,他們創作的內容能引起全球觀眾的共鳴,從而提升美國軟實力。

更進一步地,移民與少數族裔為美國建構了在世界范圍內的形象,美國借此能夠提高其文化和價值觀的傳播能力,開放的政策也符合美國自由民主,包容平等的價值傾向。

可以肯定的是,近十年美國人口結構的變化正趨向於多元化,這種多元甚至成為了美國社會經濟社會文化持續蓬勃發展的支柱。

人口結構變化對美國未來政局的影響

人口結構的變化會改變選民基礎與政黨政策,二者又相互作用。

自上世紀以來,民主黨日益成為自由派白人、少數族裔和移民所青睞的政黨,而共和黨則更吸引保守派白人。自羅斯福新政後,民主黨的選舉聯盟主要由工人、少數族裔和中小企業主構成。

而新政自由主義的弊端逐漸顯現後,白人藍領開始對民主黨感到不滿,於是他們逐漸轉向了共和黨。

這種狀態延續至今。

從政黨政策方向來看,因為民主黨提出的政策越來越具有包容多元的特徵,所以民主黨一般吸引受教育高的白人、少數族裔和部分黑人群體。而共和黨的政策在受教育程度不高或居住於相對貧困地區的白人群體中更受歡迎。

這些趨勢在近2016年大選中得到體現。2016年,少數族裔奔向了民主黨,而南部白人和白人藍領則支持特朗普並最終讓他勝選。

美國大部分白人是特朗普的「粉絲」,而有資料表明在選民中占比65%的白人選民是迄今為止支持特朗普的最大群體。

還有另一群白人選民,他們並不完全支持特朗普,但他們選擇忽略自己不喜歡他的地方,轉而支持特朗普在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上的立場,若這些立場與他們相符,那麼他們就會投票給特朗普以展示自己的意識形態與政策立場。

而對於少數族裔選民來說,身份認同大於他們對意識形態與政策立場的追求,所以他們可能會將選票投給容納接受他們的民主黨。

特朗普上臺後的執政特點與「白人至上主義」讓目前的人口占比現狀有利於民主黨,特朗普執政的四年讓民主黨吸引了更多少數族裔和更年輕的選民。

在不久的將來,美國未來人口變化趨勢越來越多元,隨著年輕人年齡的增長,禁錮於身份認同的選民將逐漸減少,部分選民會更多地關注短期內政黨的政策傾向,他們很可能會在兩黨之間遊移,所以目前因白人人口減少導致選民基礎萎縮的共和黨依舊在選舉中具有優勢。

同時,民主黨過於堅持中間立場令少數族裔的選民多少有些不滿,目前他們開始考慮共和黨,而未受過大學教育的白人選民選擇共和黨將是長期趨勢。

更關鍵的是,共和黨在選舉人團和參議院中具有一定制度與資源優勢,這能夠保證共和黨在很大程度上與民主黨勢均力敵。

民主黨方面,隨著少數族裔人口占比穩步上升,這些不同種族的群體在政治傾向上不再像過去那樣過於強調個人的身份認同,而堅持投票給民主黨。

在短期內政黨政策與候選人的影響下,一部分少數族裔選民對民主黨的支持率降低。

未來對民主黨有利的是占比增加的青年有色人種。隨著年輕一代的成長,民主黨不僅能吸引年輕的少數族裔和白人選擇自己,還能符合部分受教育程度高的白人的期待,而這些人選擇民主黨的原因也是因它秉持較包容政策傾向。

綜上所述,美國人口將更加多元化的變化趨勢對美國政治格局產生影響,但這不是絕對的影響因素。

現在種族構成多元的年輕人群體是值得研究和關注的物件,他們在政治選擇上遊移的傾向為政黨候選人提供了機會。

如何爭取或平衡少數族裔年輕選民和受教育的白人選民是政策制定者與兩黨候選人需要思考的問題。

同時,隨著選民的身份認同意識減弱,以政策與立場為投票導向的可能性增加,兩黨可利用不同州的人口特點來計算選票的得失,並與短期內的國情相結合來制定競選策略與政策,盡可能地保證自己的競爭力,爭取更多的選民。

結論

近十年的人口普查表明,美國正走在更加多元的路上,未來很可能不會有一個族裔成為社會主流,即該種族人口超過50%。

人口的多元發展將導致種族不再成為政黨傾向的絕對影響,反而是選民的受教育水準與短期內政黨的政策傾向更容易影響選民的選擇。

多元的人口結構無法保證受少數族裔歡迎的民主黨具有絕對優勢。

近期拜登的民調顯示,非白人人口對拜登政府的認可度下降至53%,對他的不認可程度上升到了40%,而白人對拜登政府的認可程度為42%,不認可程度為54%。

也就是說,當下,近乎一半的美國人口不贊成拜登當政時期的表現。

但共和黨也不具有絕對優勢。目前年長但正在減少的白人群體是共和黨的支持者,年輕一代白人不假思索地選擇共和黨的可能性降低,他們的選擇更加搖擺不定。

兩黨能做的是在執政時期解決好當下國內的各種問題,穩定發展經濟,讓民眾能夠認可政府的工作。

綜合來看,面對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兩黨都需要盡可能爭取容易搖擺的群體,提高自己的競爭力,而不是把賭注壓在人口結構上。

作者:民智 | 鄧曉艾

編務:民智 | 王昕怡

責編:徐坤陽 方柔尹

圖片來源:網 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