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理應激如何影響免疫力

心理應激產生的壓力, 通過輸入、評估、反應等過程對免疫力產生影響。

01輸入過程

壓力是心理應激對個體輸入的各種需求, 經個體認知評估後引起的生理和心理反應, 包括以下四類。

(1)軀體性應激:如長期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 或者突然罹患癌癥等。

(2)心理性應激:如人際關係長期不良, 或者身處地震災區擔心餘震不斷等。

(3)社會性應激:如面對重大傳染病疫情, 大家要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餐、少出門, 這些生活方式的突然變化等。

(4)文化性應激:如長期在北方長大和生活的人, 由於工作原因, 需要長時間在南方生活帶來的人文環境的變化等。

02評估過程是對應激源的覺察和評價。

人的一生會遇到許多應激源, 但不是每次都會引起壓力反應, 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個人對事物的認知評價。 有時同樣的應激源能引起一些人的壓力反應, 但對另一些人卻不起作用,

這其中人的性格特點起到了關鍵作用。

03反應過程

(1)生理反應:是個體對心理應激的能動性調整的過程, 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機體對抗壓力, 恢復內穩定, 保持免疫力;也會成為長期壓力狀態下導致軀體疾病的生理基礎, 造成免疫力低下, 易感疾病。 典型的生理反應包括心率加快、呼吸加深加快, 血糖、血壓升高, 機體變得敏感、警覺等。 當然, 持續的或嚴重的心理應激還可造成機體內環境紊亂、免疫功能抑制, 最終致機體的免疫力下降。

(2)心理反應:主要是各種負性情緒的表達。 如焦慮, 是對一些即將來臨的、或許會造成威脅的情景表現出來的緊張和不適感;抑鬱, 是悲觀、失望、無助、無力感等消極情緒的組合;憤怒, 是指個體的目標[性.行.為]反復受到阻礙, 無法得其所願而產生的情緒體驗;恐慌, 是指個體面對覺察到的威脅, 想擺脫卻又無力實現後的情緒體驗。

(3)行為反應:是在心理應激作用下, 引起上述不適的身心癥狀後, 機體採取的一些適應和應對行為,

從而減輕或消除壓力的不良影響。 包括兩類行為反應, 一類是針對自己的行為反應, 通過改變自身以適應壓力情景的要求, 如遠離心理應激源, 或者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等。 例如, 面對重大的生活變故, 有的人可能借助於煙、酒和一些藥物來暫時緩解緊張、焦慮等心理反應。 但吸煙、飲酒過多對人體有害, 這不是積極的行為反應。 另外一類是針對應激源的行為反應, 指通過改變或適應壓力情景的要求來處理心理應激, 包括努力消除或者減弱應激源的各種行為。 例如面對重大突發呼吸系統傳染病, 發自內心地接受戴口罩、多通風等防護措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