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貴州老漢種菜時發現3片金頁,疑有大墓,專家:太珍貴了,上交吧

1994年, 貴州貴陽的一位老漢在自家後院種菜的時候意外發現了3片清代金頁, 他懷疑地底下可能有座大墓......

1994年11月29日, 居住在貴州省貴陽市的老漢陳賓正在自家後院清理土地,

準備種一些冬天可以食用的蔬菜。 然而在他的鬆土過程中, 卻意外挖出了3片包裹著泥漿的方形頁。

在將泥漿洗乾淨後, 三片閃閃發亮的金頁就出現在了陳賓的眼前。 我的天哪, 這得值不少錢吧。 於是陳賓急忙穿上了鞋子, 來到了當地的金器店鑒定。 結果是真金, 估價1萬元1片。

這可把陳賓樂壞了, 他小心翼翼地把三片金頁揣在了自己的懷中, 隨即回了家。

由於兒子在北京上大學, 所以家裡只有妻子劉秀在。 陳賓回到家後, 立即向妻子彙報了這件事, 並洋洋得意地說, 「後院底下可能有墓, 咱們不如別告訴別人, 先賣了這3張金葉, 這樣兒子今年的學費也有著落了!」

然而這句話卻遭到了劉秀的反對, 她皺著眉頭對陳賓說道, 「這不是咱的東西, 決不能拿。 還是交給文物局的同志吧, 這樣睡得安心......」

陳賓雖然很不甘心, 但還是聽從了妻子的建議, 通過相關管道將這一事情告知了貴陽文物局。

文物局的考古隊很快便趕到了陳賓的家中, 在進行專業鑒定後, 考古專家露出了笑容。 「應該是清代貴州安順府發行的金頁, 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這東西太珍貴了, 還是上交吧, 我們好好保存!」

聽到專家的話, 陳賓用力了點了點頭, 隨後報告自己懷疑後院地底下有座古墓的事情。 考古專家帶著先進儀器來到了陳賓家後院,

在進行相關勘測後, 果然在不遠處的地下發現了墓室痕跡。

經過半小時的討論後, 考古隊一致通過對古墓進行保護性發掘的決議, 於是挖掘工作便如火如荼地開始了......

由於這座墓地的年代離我們較近, 所以墓中的很多防盜措施仍然有效,

這給考古隊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一度讓挖掘工作停滯。 不過所幸考古專家的經驗豐富, 最終還是克服艱難困阻成功地進入了墓室之中。

在進入後, 考古專家首先環視四周, 在沒有發現盜洞的痕跡後松了一口氣。 根據點驗, 墓中共出土了29件陪葬品, 雖然數量少, 但質量真的很高, 它包括瓷器、玉器、珠寶、典籍。 這些東西的出土無疑可以讓考古專家更瞭解那個時代的文化特色。

對於墓主人的身份, 墓誌上也有記載。 墓主人為咸豐年間貴築縣知縣, 李華山。

李華山出生于道光年間,其父李延年曾在京城做官,擔任七品的翰林院檢討。所以李家在貴陽這塊地方還勉強算得上是官宦世家,至少供家中子弟讀書是不成問題的。

作為長房嫡子,李華山出生後便享受到了優秀的教育資源。他本人也很爭氣,寒窗苦讀了十幾年後,最終在鹹豐六年一路過關斬將,獲得殿試第六名的好成績,被授國子監學正。

本來,憑藉優異的科舉成績,李華山在北京官場的個人發展是不成問題的。哪怕是混吃等死熬資歷,也絕對比自己老爹李延年位份好。

但好死不死,李華山當官後一下子就飄了,四處得罪人,甚至還在青樓中和黃帶子八旗子弟爭女人。結果被人一腳踹出了京城,回到老家貴陽當了貴築縣知縣。

這一下子從京官變成了地方官員,心裡的落差肯定非常大。在擔任知縣的十幾年裡,李華山經常上下其手,貪汙腐敗似乎成了他的代名詞。不過也怪不得李華山,畢竟在那個時代,所有人都是這樣幹的。

同治十年,李華山去世,享年42歲。在他死後,其子李立遵照遺囑將其安葬在了貴州貴陽市附近的郊區,並在墓中放入了李華山生前最喜歡的幾樣物件。

在將29件文物和3片金頁都處理好後,考古專家準備離開此地,走之前考古隊向陳賓夫婦鞠躬致謝,感謝他們對保護文物事業做出的貢獻。

李華山出生于道光年間,其父李延年曾在京城做官,擔任七品的翰林院檢討。所以李家在貴陽這塊地方還勉強算得上是官宦世家,至少供家中子弟讀書是不成問題的。

作為長房嫡子,李華山出生後便享受到了優秀的教育資源。他本人也很爭氣,寒窗苦讀了十幾年後,最終在鹹豐六年一路過關斬將,獲得殿試第六名的好成績,被授國子監學正。

本來,憑藉優異的科舉成績,李華山在北京官場的個人發展是不成問題的。哪怕是混吃等死熬資歷,也絕對比自己老爹李延年位份好。

但好死不死,李華山當官後一下子就飄了,四處得罪人,甚至還在青樓中和黃帶子八旗子弟爭女人。結果被人一腳踹出了京城,回到老家貴陽當了貴築縣知縣。

這一下子從京官變成了地方官員,心裡的落差肯定非常大。在擔任知縣的十幾年裡,李華山經常上下其手,貪汙腐敗似乎成了他的代名詞。不過也怪不得李華山,畢竟在那個時代,所有人都是這樣幹的。

同治十年,李華山去世,享年42歲。在他死後,其子李立遵照遺囑將其安葬在了貴州貴陽市附近的郊區,並在墓中放入了李華山生前最喜歡的幾樣物件。

在將29件文物和3片金頁都處理好後,考古專家準備離開此地,走之前考古隊向陳賓夫婦鞠躬致謝,感謝他們對保護文物事業做出的貢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