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清朝的「公主」和「格格」,有啥區別?都是皇族女兒差別卻很大

小時候有一部熱播劇, 名字叫做還珠格格, 平心而論, 這部劇當年十分熱門, 甚至還一度成為我們童年的回憶。 尤其是裡面的還珠格格小燕子, 那簡直是我們無法忘懷的角色。

不過, 不知大家是否發現一個問題, 這部電視劇的稱呼似乎有些尷尬。 先不說老佛爺和皇阿瑪等問題, 就說格格和公主的區別, 那曾經一度讓上歷史課的我們, 百思不得其解。

一般來說, 皇帝的女兒就是公主, 還珠格格應該叫還珠公主才對。 但那裡面所有的公主都是格格, 同時又享有公主的地位, 這可讓人有些迷糊。 那麼問題來了, 根據真實的歷史記載, 清朝的公主和格格區別到底在哪裡呢?

根據史書記載, 格格一詞應該是最早出自于滿清時期, 在此前歷朝歷代, 皇族都沒有這一說法。

而且有趣的是, 格格其實並不完全是指皇帝的女兒, 而且它代表的也不完全是尊貴,

為何這麼說呢?

在後金時期, 格格這個稱呼是沒有固定的, 猶如當年秦始皇, 沒有將朕定義為皇帝的獨稱, 可以說是所有沒有出嫁的婦女都可以稱格格。

因此, 格格和公主的第1個區別, 其實就在於此, 一個代表著尊貴, 一個並沒有固定含義, 這種差距可是我們萬萬沒有想到的。

當然這只是開始階段, 在後來逐漸入主中原時, 格格也開始指後金的統治者以及貝勒的女兒, 但還沒有嚴格規定。

到皇太極登基後, 此人利用洪承疇等明朝官員開始建立明朝制度。 這一時期不僅有了滿八旗和漢八旗, 以及6部制度, 皇太極才開始規定宮廷規矩。

不過在此次改革中, 格格這個稱呼被徹底從皇帝圈子踢出, 皇帝的女兒被尊為公主, 只有王公貴胄之女才能稱為格格。

也就是說, 從此刻開始, 公主高人一等, 格格要下一層。 但值得肯定的是, 這一時期的格格也不是普通人的稱謂了, 也代表著一層貴族身份。

但還是得強調, 這一時期的改革還較為粗糙, 真正大刀闊斧的改革還需要到順治皇帝時期, 這一時期清朝已經入主中原, 大清國正式建立。

在順治統治第17年, 這位皇帝又對後宮進行改革, 這一次的改革更加細化, 不過針對的對象卻是格格。

按記載, 原本指代王公貴族之女的格格, 已經被分成5個等級, 其中分別為親王、世子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鄭國公,

輔國公, 依次逐級遞減, 地位越來越低。

毫無疑問, 最尊貴的自然是除皇帝以外的親王之女, 她們被稱為和碩格格。 至於世子郡王和多羅貝勒之女, 她們都被稱為多羅格格, 不過前者級別更高, 嫡女可以被稱為縣主, 後者只能被稱為郡君。

固山貝子之女被稱為固山格格,地位又次之。最後就是鎮國公和輔國公之女,但她們的地位已經被降為鄉君。

所以,按照級別來說,格格與公主的差距又再次體現出來,二者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史書中還是有一些例外,因為某些特殊的女性也可以被稱為格格,她們甚至可以沒有任何爵位。例如康熙皇帝的依靠,蘇麻喇姑,此人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宮女,但也被稱為格格。

還有,在一些非正式的記載中,親王的低級別妾有時也被稱為格格,這也是比較獨特的。但總的來說,這些都是非正式的稱呼,格格的歷史大體還是如上所述。

其實聊完格格的歷史後,我們已經可以很清晰的對比出和公主的差距,二者隔了一線天,其地位和待遇不可同日而語。

首先,按照傳統記載,公主自古以來都是皇帝女兒的尊稱,她們雖然沒有皇帝和皇妃那般尊貴,但也是皇宮裡面的第三階段人物。

她們出行不僅要受到文武百官的尊敬,有時還需要避讓,而且她們的婚禮更是成為帝國大事,往往代表著帝國的臉面。

更為重要的是,公主們不僅本身享有榮華富貴,而且公主的駙馬們更是往往代表著身份珍貴,其候選人也只能是世家大族和朝廷高官之中入選。

到了清王朝時期,其實也同樣如此。正如上文所說,在皇太極時期的第1次改革中,公主就已經取代了格格,成為了皇帝女兒的唯一稱呼。

而且當時有明文規定,皇后生的公主稱為固倫公主,而皇妃生的公主則稱為和碩公主。

有趣的是,史書中還曾經提到了公主的具體級別,以固倫公主為例,她的地位十分尊貴,平時享有的規格以及服裝,那可是和親王的福晉一樣。

所以我們可以這麼理解,一個嫡公主,級別相當於親王的正妃。至於說其他的公主,級別也不過略勝一籌。

又因為公主只有這兩級別,所以不管是哪一個級別的格格與公主相比較,那都差著好多級別,甚至還差了一個輩分。畢竟無論格格再怎麼尊貴,其實也無法超過福晉,又哪裡能夠去和公主比較?

以上就是關於公主和格格的具體差異,所以我們可以很明確的說,電視劇中存在著很多的錯誤,甚至是還珠格格這部電視劇。

道理很簡單,既然小燕子是乾隆皇帝的乾女兒,就算不是皇后親生的,也應該可以得到一個和碩公主的稱呼,再不濟也不至於淪落成格格。至於說紫薇格格,那就更加是這樣,畢竟別人是夏雨荷的親女兒,這可是真正的公主血脈。

個人以為,像金庸小說中鹿鼎記的建甯公主還比較合理一些,人家是正兒八經的公主,是皇帝的親妹妹。

因此小說中的建甯公主可以無法無天,更是可以假傳太后的旨意。最後她居然還能夠在吳三桂面前稱老大,讓吳三桂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固山貝子之女被稱為固山格格,地位又次之。最後就是鎮國公和輔國公之女,但她們的地位已經被降為鄉君。

所以,按照級別來說,格格與公主的差距又再次體現出來,二者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不過,史書中還是有一些例外,因為某些特殊的女性也可以被稱為格格,她們甚至可以沒有任何爵位。例如康熙皇帝的依靠,蘇麻喇姑,此人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宮女,但也被稱為格格。

還有,在一些非正式的記載中,親王的低級別妾有時也被稱為格格,這也是比較獨特的。但總的來說,這些都是非正式的稱呼,格格的歷史大體還是如上所述。

其實聊完格格的歷史後,我們已經可以很清晰的對比出和公主的差距,二者隔了一線天,其地位和待遇不可同日而語。

首先,按照傳統記載,公主自古以來都是皇帝女兒的尊稱,她們雖然沒有皇帝和皇妃那般尊貴,但也是皇宮裡面的第三階段人物。

她們出行不僅要受到文武百官的尊敬,有時還需要避讓,而且她們的婚禮更是成為帝國大事,往往代表著帝國的臉面。

更為重要的是,公主們不僅本身享有榮華富貴,而且公主的駙馬們更是往往代表著身份珍貴,其候選人也只能是世家大族和朝廷高官之中入選。

到了清王朝時期,其實也同樣如此。正如上文所說,在皇太極時期的第1次改革中,公主就已經取代了格格,成為了皇帝女兒的唯一稱呼。

而且當時有明文規定,皇后生的公主稱為固倫公主,而皇妃生的公主則稱為和碩公主。

有趣的是,史書中還曾經提到了公主的具體級別,以固倫公主為例,她的地位十分尊貴,平時享有的規格以及服裝,那可是和親王的福晉一樣。

所以我們可以這麼理解,一個嫡公主,級別相當於親王的正妃。至於說其他的公主,級別也不過略勝一籌。

又因為公主只有這兩級別,所以不管是哪一個級別的格格與公主相比較,那都差著好多級別,甚至還差了一個輩分。畢竟無論格格再怎麼尊貴,其實也無法超過福晉,又哪裡能夠去和公主比較?

以上就是關於公主和格格的具體差異,所以我們可以很明確的說,電視劇中存在著很多的錯誤,甚至是還珠格格這部電視劇。

道理很簡單,既然小燕子是乾隆皇帝的乾女兒,就算不是皇后親生的,也應該可以得到一個和碩公主的稱呼,再不濟也不至於淪落成格格。至於說紫薇格格,那就更加是這樣,畢竟別人是夏雨荷的親女兒,這可是真正的公主血脈。

個人以為,像金庸小說中鹿鼎記的建甯公主還比較合理一些,人家是正兒八經的公主,是皇帝的親妹妹。

因此小說中的建甯公主可以無法無天,更是可以假傳太后的旨意。最後她居然還能夠在吳三桂面前稱老大,讓吳三桂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