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原生家庭是怎麼影響一個人的?

什麼是價值觀?我有價值觀嗎?是什麼?正確的價值觀是怎麼樣形成的?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體現價值觀?兒子從這些價值觀中潛移默化了多少?

回想自己的學生時代, 父親在城裡上班, 母親一個人帶著我們姐弟5個。 記憶中, 父親一年能回家兩三回, 過年過節是肯定回來的, 最印象深刻是八月十五和春節。

在八月十五的晚上我們一定和父親一直等到晚上12點以後才睡覺, 父親說要陪著月亮吃月餅, 父親會從城裡買回來各種水果和蔬菜(農村很少見的), 一定要等到12點拜完月亮才去睡覺的, 而對於我們來說,

其實真正是等待拜完月亮, 父親把那些水果分給我們, 我們當時是不捨得吃的, 各自把水果袋放在自己睡覺時的枕頭旁。

而在春節, 記憶中父親去別人家或別人到我們家裡來喝酒的場景, 父親酒量一般, 有一次被同事灌醉吐血了, 自那以後, 母親不再讓父親喝酒, 母親還把那些同事痛駡一頓, 父親的酒都被我們姐弟和母親給替喝了, 母親和我的白酒量比較好, 然後我就跟著父親」走南闖北」了, 這也是我和父親的相處模式。

父親個頭不高, 只有1米64左右, 也不壯實, 眼睛近視的厲害, 是爺爺家裡最小的孩子, 在奶奶懷了他的時候遭到了土匪的火烤, 生下後眼睛就是像一個火球, 從此後眼睛就是0.4的視力了, 父親體質一直很差,

大伯把原本屬於他自己進城當工人的機會讓給了父親, 父親的身體是扛不住農村的辛勞的。

父親每次從城裡回來一定要和大伯坐在一起, 話很少, 默默地抽上一鍋汗煙, 大伯很寵愛這個弟弟, 父親不在家裡的時候, 大伯會幫我家幹很多體力活,

耕地, 澆水等。

父親不善言辭, 和母親吵架時都是沉默應對, 父親和村子裡的人關係都很好, 他會經常給鄰居幫忙, 在他單位上從那些廢掉的木材上做一些農具給鄰居, 他也經常給我們坐一些小桌子, 小凳子什麼的, 我們那裡冬天很冷, 每到冬天, 我們都各自搬起父親為我們每個人做的小桌子上炕上去做作業。

現在每到春節, 我耳邊會響起父親為我們編的春節歌:「手裡拿著油圈圈(一種用油炸的吃食), 口袋裡裝著瓜子糖」, 他特別愛給我們出的一道題是雞兔同籠, 但好像我從來沒有回答上過。

父親從未因為我們的學習打罵過我們, 平時也幾乎不責備我們, 記憶中, 父親好像不會罵人, 不會打人, 也很少見他發脾氣。

我內向、沉默、不善言辭, 很少發脾氣, 能忍耐, 這些應該都遺傳父親了, 還有韌性(我記得有一段時間, 父親應該是放長假了, 每天早晨早早叫我們姐弟5個, 在寒冷的冬天去跑步, 我們的體質都還不錯, 後來我和妹妹差一點被體校錄取, 是母親拼死不讓去)。 跑步我堅持了很多年。

母親是火爆脾氣, 很要強, 個頭在1米67, 比父親高, 在農村既要照顧我們姐弟5個, 還要幹男人們幹的農活, 母親只有小學三年級文化, 但母親很愛看書, 因為家裡窮上不起學, 記憶深刻的是夏天收割的季節, 中午太熱出不了門, 大家都在午休, 而母親卻手捧著一本厚厚的書在看, 我記得很清楚是《穆桂英掛帥》。

我也經常聽到母親在廚房裡, 在院子裡, 在地頭上的歌聲,

她帶著我們姐弟5個種著15畝地, 全部是手工割麥子的, 披星戴月這個成語我想是專門為母親發明的。 母親無論從體格還是從性格上都像男人, 說話大大咧咧, 走路一路帶風, 風風火火的, 什麼都不輸給鄰居, 你家種蘋果, 我也要種, 你家種西瓜, 我種的比你家要好。 但母親的面龐是非常美麗的, 雙眼皮, 大眼睛, 一頭烏黑的短髮, 母親從來不會因為父親不在家缺少男勞力而落後過(我家上面4個女孩, 弟弟是最小的, 沒有男勞力)。

記憶中從來沒見過母親和鄰居吵架,母親也不是那種人來熟,很少見她和其他農村婦女圍在一起嘮家常,什麼東家的貓李家的狗,她也沒那個閒工夫,她要照顧5個孩子和農田裡的活。

現在看 來母親也是很難融入那個環境的,一個農村婦女帶5個年幼的孩子,老公還常年不在家,一個人中15畝地,而偏偏這樣的婦女還愛看書,這樣高雅的愛好估計被村子裡其他女性所恥笑的吧。

母親開朗,要強,因為她家裡窮,沒讀過多少書,她希望我們都能讀書,走出農村,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就是在沒有考上大學的情況下,母親找親戚讓我上了自費大學。母親有句名言:「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一直記得母親的這句話。

我愛看書,在打掃衛生時,在做飯時,在洗衣服時,會不用自主地唱歌,我樂觀,不怕吃苦,這些估計都遺傳自母親的。

想想看,我們真的是看著父母的一言一行在長大的,當然我們不但看到了好的一面也看到不好的一面,在我們小時候會照單全收。父母是沿著他們上一輩的足跡在走,父母不懂得什麼人生的意義,什麼精神世界,在那個年代,他們只想著讓孩子們吃上飯,穿上衣,活下來,他們沒有能力也沒有精力去思考如何教育孩子,只是遵循上一輩人的教誨。

而我們這些相對有文化的,有思想的人又是怎麼樣把自身的價值傳遞給下一代的呢。在現在的時代裡,教育從兩個方面同步進行:一是鼓勵孩子學習基礎學科的知識,二是喚醒孩子的智慧。這兩個方面不是孤立的,是同步進行的。

父母作為默認的第一教育者,你是否喚醒了自己的智慧?你認識自己嗎?你的人生價值觀是正確的嗎?你是否能察覺你自己的一言一行是怎樣影響孩子的?你和家人,和鄰居,和同事,和陌生人的關係處理的好嗎?你是否明白孩子讀書的意義?你是否能幫助自己和孩子點亮心中的那盞燈?

記憶中從來沒見過母親和鄰居吵架,母親也不是那種人來熟,很少見她和其他農村婦女圍在一起嘮家常,什麼東家的貓李家的狗,她也沒那個閒工夫,她要照顧5個孩子和農田裡的活。

現在看 來母親也是很難融入那個環境的,一個農村婦女帶5個年幼的孩子,老公還常年不在家,一個人中15畝地,而偏偏這樣的婦女還愛看書,這樣高雅的愛好估計被村子裡其他女性所恥笑的吧。

母親開朗,要強,因為她家裡窮,沒讀過多少書,她希望我們都能讀書,走出農村,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就是在沒有考上大學的情況下,母親找親戚讓我上了自費大學。母親有句名言:「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一直記得母親的這句話。

我愛看書,在打掃衛生時,在做飯時,在洗衣服時,會不用自主地唱歌,我樂觀,不怕吃苦,這些估計都遺傳自母親的。

想想看,我們真的是看著父母的一言一行在長大的,當然我們不但看到了好的一面也看到不好的一面,在我們小時候會照單全收。父母是沿著他們上一輩的足跡在走,父母不懂得什麼人生的意義,什麼精神世界,在那個年代,他們只想著讓孩子們吃上飯,穿上衣,活下來,他們沒有能力也沒有精力去思考如何教育孩子,只是遵循上一輩人的教誨。

而我們這些相對有文化的,有思想的人又是怎麼樣把自身的價值傳遞給下一代的呢。在現在的時代裡,教育從兩個方面同步進行:一是鼓勵孩子學習基礎學科的知識,二是喚醒孩子的智慧。這兩個方面不是孤立的,是同步進行的。

父母作為默認的第一教育者,你是否喚醒了自己的智慧?你認識自己嗎?你的人生價值觀是正確的嗎?你是否能察覺你自己的一言一行是怎樣影響孩子的?你和家人,和鄰居,和同事,和陌生人的關係處理的好嗎?你是否明白孩子讀書的意義?你是否能幫助自己和孩子點亮心中的那盞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