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宇航員登上月球之後,為什麼不敢回頭直視地球?:真的很恐怖

孩子們在被詢問到夢想的時候, 很多都會不假思索地說出想成為一名宇航員或者科學家。 雖然每一個聽到的大人都明白, 這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實現的理想, 但是足以證明這兩個職業在孩子們心目中的地位。

對於一個現代人來說, 不管是宇航員還是科學家, 都是接近于「英雄」的人物, 他們為這個社會所做的一切都讓人難以忘懷。 除了他們的貢獻非同尋常之外, 其工作的難度之大、門檻之高也不得不讓我們心生敬佩, 這些人不僅擁有天賦, 也經過了艱苦的努力。

人類的「飛天」史

如鳥兒一般翱翔在天際一直是人類的夢想,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 我們發明瞭可以飛上藍天的飛機。 但在飛機上天的同時, 研究者們也知道了在地球厚厚的大氣層之外, 還有一個更加浩渺甚至是無窮無盡的宇宙世界。

如何衝破引力和大氣的束縛探索宇宙空間, 成為了擺在研究者面前的新問題。 在經過了數十年的不斷研究和實驗之後, 人類終於在1957年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它名叫「人造地球衛星1號」, 來自於當年的超級大國蘇聯。

在成功將人造機械送進太空之後, 人們自然也開始考慮將人類送進太空的事情。 在經過了數次的動物實驗, 為此犧牲了不少之後, 人們終於掌握了安全將人類送入太空的方法。

蘇聯自然首當其衝, 於1961年將「東方1號」飛船送進了宇宙空間, 尤裡·加加林少校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 眼看蘇聯人在航太事業上不斷前進,

美國自然是不甘心。 於是美國為了和蘇聯抗衡, 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計畫——登上月球。

這個計畫被稱為「阿波羅計畫」, 於1961年正式開始, 1972年結束。 在此期間美國幾乎盡舉國之力去建設這個計畫, 並成功將宇航員送上了月球。 其中第一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員阿姆斯壯所說的那句「我的一小步,

人類的一大步」已經成為了流傳甚廣的名言。

不過由於成本過高、經費不足, 美國在發射了「阿波羅17號」之後, 便停止了這項計畫。 不過在這十多年的時間裡, 人們已經獲得了不少關於載人航太, 關於月球的資料, 足以繼續進行研究。

什麼人才能夠當宇航員?

雖說人們在關注載人航太計畫的時候,往往將注意力放在火箭、飛船本身的技術上,關注那些機械的先進程度,去和其他的國家進行比較。但人們往往容易忽略的是,這些機械本來就是人類的造物,而那些親身登上月球的宇航員更是其中的關鍵人物。

人們只看到他們表面的光鮮,卻很少去探究這些人為了這個任務、這個在結果在背後付出了多少努力。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才能夠擔任宇航員,去承擔遨遊太空的使命?

出於兩種職業的相似性,宇航員一般都會在空軍飛行員中選出。宇航員執行的任務比在地球上駕駛戰機要艱難得多,技術含量也更高,因此能夠進入選拔的都是最優秀,經驗最豐富的飛行員。

在那之後,這些候選者還需要進行漫長的體力、技能選拔,就像是「過關斬將」一樣,最後只留下精英中的精英。除了智力和體力方面的優越之外,還需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飛行員顯然本來就已經習慣了遠離陸地,宇航員所需要的那份強大精神力又是指向哪個方面?

為什麼從月亮上看地球會有恐懼?

根據已經登過月的宇航員所說,人在月球上看地球的時候,老是會感到一種莫名的恐懼,這種感受在地球上是完全不能夠想象的。為什麼宇航員會有這種感覺?雖然我們不能夠真的體會他們所感受到的一切,但是卻可以分析一下這種感受產生的原因。

首先第一點就是,和我們在地球上看月亮不同,地球在月亮的「視角」上顯得太大了。月球只是地球的一顆衛星,兩者之間的距離大約為38萬公里,但月球的體積只是地球的八分之一。

我們有時候會看見一些攝影師的照片,其中的月亮經過了特殊處理而顯得很大,這樣的月亮讓很多人覺得很美,但另一些人卻覺得這有些恐怖。在月球上看地球就是如此,就仿佛一個在深海中遨遊人的看見鯨魚從自己眼前遊過,留下面對巨大事物的由衷恐懼。

但這畢竟和地球上看月亮不同,因為和地球比起來,月亮上幾乎「什麼也沒有」,只是一大塊反射著太陽光線的石頭,只有一些環形山的陰影點綴其間,總體來說還是純淨而美麗的。

地球的「恐怖」

和月亮不同,地球環境是多樣的、複雜的,並且保持著運動和變化。在我們的頭頂有厚厚的大氣層,給我們帶來豐沛的降水,是生命產生的必要條件之一。

因此在太空中看向地球,首先映入眼簾的將是地球週邊巨大的各種氣旋,它們不斷地移動、彙聚又消散,就像將人投入了不斷變幻的風暴之中,確實有些恐怖。在雲層之下是一顆藍色為主的星球,褐色與綠色交雜的大陸在其中只占了不大的一部分,聯想到我們在地球上的家園,不由得讓人心生敬畏。

而且,地球在月球上看來幾乎完全是靜止不動的,不像我們在地球上可以看到太陽和月亮升起又落下。這是因為月亮被地球強大的引力所控制,產生了「潮汐鎖定」,幾乎和地球的自轉同步,所以我們在月球上看地球的位置幾乎不會有什麼改變。

於是乎,這就讓地球幾乎成為了月球正面天空的不變背景。習慣了地球上看天體移動的我們,會產生一種自己身處不變時空的錯覺,會感到恐懼幾乎是本能反應。

除此之外,月球上空除了能夠看到巨大的地球之外,幾乎沒什麼其他天體的影子。這又是為什麼呢?要知道我們在地球的夜空中能夠看到燦爛的星河,而且幾乎唯一的影響因素就是多變的天氣了。

月球上幾乎沒有大氣,為什麼反而看不到燦爛的星空呢?這其實和我們晚上看到的月亮一樣,地球本身也會反射太陽的光線,但是由於地球相對於月球來說太大了,所以光線也相對比較明亮,我們自然也就不是很能看清其他的天體。

對宇宙的敬畏

在人類衝破大氣層之前,我們的世界相對來說是比較「封閉」的,因為大氣層的散射,地球上的白晝是一個完全光明的世界,但是在那些大氣層過於稀薄的天體上,恒星的光線能夠照亮事物本身,但是卻無法照亮周圍的「環境」,因為這些地方幾乎是真空,無法反射光線。

所以在人們第一次突破宇宙第一速度,到達大氣層之外時,我們對於宇宙空間中的一切才會那麼驚奇,以為在人真正看到之前,我們無法憑空想象完全沒有接觸過的事物。

儘管近代已經開始了天文學的研究,但我們從踏進宇宙以來,才越發清晰地認識到人類乃至於整個地球在宇宙中是多麼渺小,簡直是微不足道的塵埃。這讓我們更加敬畏宇宙的廣博,也讓我們對宇宙產生了更多的好奇。

我們渴望找到這片物質世界的邊界,渴望發現其運行的規律,希望可以用人類有限的智慧和能力去探索這片壯闊空間,去超越我們誕生以來的局限性。這種好奇心和勇氣,正是人類文明能夠持續發展到現在的原因之一,是人類堪稱偉大之處。

結語

美國的登月計畫雖然暫時結束了,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對於月球、對於宇宙的研究結束了。其他的國家也在向著太空不斷進軍,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未知。

什麼人才能夠當宇航員?

雖說人們在關注載人航太計畫的時候,往往將注意力放在火箭、飛船本身的技術上,關注那些機械的先進程度,去和其他的國家進行比較。但人們往往容易忽略的是,這些機械本來就是人類的造物,而那些親身登上月球的宇航員更是其中的關鍵人物。

人們只看到他們表面的光鮮,卻很少去探究這些人為了這個任務、這個在結果在背後付出了多少努力。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才能夠擔任宇航員,去承擔遨遊太空的使命?

出於兩種職業的相似性,宇航員一般都會在空軍飛行員中選出。宇航員執行的任務比在地球上駕駛戰機要艱難得多,技術含量也更高,因此能夠進入選拔的都是最優秀,經驗最豐富的飛行員。

在那之後,這些候選者還需要進行漫長的體力、技能選拔,就像是「過關斬將」一樣,最後只留下精英中的精英。除了智力和體力方面的優越之外,還需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飛行員顯然本來就已經習慣了遠離陸地,宇航員所需要的那份強大精神力又是指向哪個方面?

為什麼從月亮上看地球會有恐懼?

根據已經登過月的宇航員所說,人在月球上看地球的時候,老是會感到一種莫名的恐懼,這種感受在地球上是完全不能夠想象的。為什麼宇航員會有這種感覺?雖然我們不能夠真的體會他們所感受到的一切,但是卻可以分析一下這種感受產生的原因。

首先第一點就是,和我們在地球上看月亮不同,地球在月亮的「視角」上顯得太大了。月球只是地球的一顆衛星,兩者之間的距離大約為38萬公里,但月球的體積只是地球的八分之一。

我們有時候會看見一些攝影師的照片,其中的月亮經過了特殊處理而顯得很大,這樣的月亮讓很多人覺得很美,但另一些人卻覺得這有些恐怖。在月球上看地球就是如此,就仿佛一個在深海中遨遊人的看見鯨魚從自己眼前遊過,留下面對巨大事物的由衷恐懼。

但這畢竟和地球上看月亮不同,因為和地球比起來,月亮上幾乎「什麼也沒有」,只是一大塊反射著太陽光線的石頭,只有一些環形山的陰影點綴其間,總體來說還是純淨而美麗的。

地球的「恐怖」

和月亮不同,地球環境是多樣的、複雜的,並且保持著運動和變化。在我們的頭頂有厚厚的大氣層,給我們帶來豐沛的降水,是生命產生的必要條件之一。

因此在太空中看向地球,首先映入眼簾的將是地球週邊巨大的各種氣旋,它們不斷地移動、彙聚又消散,就像將人投入了不斷變幻的風暴之中,確實有些恐怖。在雲層之下是一顆藍色為主的星球,褐色與綠色交雜的大陸在其中只占了不大的一部分,聯想到我們在地球上的家園,不由得讓人心生敬畏。

而且,地球在月球上看來幾乎完全是靜止不動的,不像我們在地球上可以看到太陽和月亮升起又落下。這是因為月亮被地球強大的引力所控制,產生了「潮汐鎖定」,幾乎和地球的自轉同步,所以我們在月球上看地球的位置幾乎不會有什麼改變。

於是乎,這就讓地球幾乎成為了月球正面天空的不變背景。習慣了地球上看天體移動的我們,會產生一種自己身處不變時空的錯覺,會感到恐懼幾乎是本能反應。

除此之外,月球上空除了能夠看到巨大的地球之外,幾乎沒什麼其他天體的影子。這又是為什麼呢?要知道我們在地球的夜空中能夠看到燦爛的星河,而且幾乎唯一的影響因素就是多變的天氣了。

月球上幾乎沒有大氣,為什麼反而看不到燦爛的星空呢?這其實和我們晚上看到的月亮一樣,地球本身也會反射太陽的光線,但是由於地球相對於月球來說太大了,所以光線也相對比較明亮,我們自然也就不是很能看清其他的天體。

對宇宙的敬畏

在人類衝破大氣層之前,我們的世界相對來說是比較「封閉」的,因為大氣層的散射,地球上的白晝是一個完全光明的世界,但是在那些大氣層過於稀薄的天體上,恒星的光線能夠照亮事物本身,但是卻無法照亮周圍的「環境」,因為這些地方幾乎是真空,無法反射光線。

所以在人們第一次突破宇宙第一速度,到達大氣層之外時,我們對於宇宙空間中的一切才會那麼驚奇,以為在人真正看到之前,我們無法憑空想象完全沒有接觸過的事物。

儘管近代已經開始了天文學的研究,但我們從踏進宇宙以來,才越發清晰地認識到人類乃至於整個地球在宇宙中是多麼渺小,簡直是微不足道的塵埃。這讓我們更加敬畏宇宙的廣博,也讓我們對宇宙產生了更多的好奇。

我們渴望找到這片物質世界的邊界,渴望發現其運行的規律,希望可以用人類有限的智慧和能力去探索這片壯闊空間,去超越我們誕生以來的局限性。這種好奇心和勇氣,正是人類文明能夠持續發展到現在的原因之一,是人類堪稱偉大之處。

結語

美國的登月計畫雖然暫時結束了,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對於月球、對於宇宙的研究結束了。其他的國家也在向著太空不斷進軍,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未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