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很多老人不承認自己「老糊塗」,勸癡呆老人看病,要會使巧勁兒!

認知障礙是常見的老年性疾病。 但不少認知障礙老人不肯承認自己得病, 拒絕到醫院就診。 對此, 家人應該如何引導呢?

PART 01

勸老人看病要會使巧勁兒

家人一般首先要向老人解釋為何要去看病, 如果不能說服, 就需要一些其他技巧了, 比如可以拿高血壓、高血糖等常規複查之類的其他理由引導老人去醫院。

如果老人反感別人說自己的癥狀, 那麼家人最好事先和醫生溝通好, 比如可以先以自己需要看病為名進入診室, 向醫生敘述病人的情況之後, 再請老人進入診室, 這樣就能避免當著老人的面提「老糊塗」的問題了。

PART 01

知情者陪伴非常重要

遺忘是很多認知障礙老人的重要癥狀, 因為對自身的判斷力下降, 通常不承認自己有問題, 對醫生的提問, 往往持逃避或者否定的態度, 所以就診時應該由知情者補充提供病史。

知情者是最瞭解患者情況的人,

通常是與患者一起生活時間最長、接觸最密切的家人或養老機構工作人員。 知情者提供的資訊對判斷病情非常重要。

PART 01

就診前想好要解決的問題

在就診前, 家人要認真梳理老人的病情發展, 嘗試區分輕重主次, 找出這次看病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帶齊老人之前就診時的病歷本、檢查結果等資料, 尤其是外院的資料。 因為即使醫生能在資訊系統查詢到本院的就診記錄, 外院的詳細檢查結果一般是查不到的。 如果搞不清是否需要, 那就都帶上。

PART 01

詳細反映老人性格、生活習慣變化

回答醫生的問題力求詳細、準確, 不要隱瞞, 不要怕難為情, 這樣才能使醫生得到足夠的資料進行診斷。 討論老人忌諱或不愛聽的話題時應避開老人,

此期間可以請其他家人或醫務人員短暫照看老人。

如果是初診, 要告訴醫生:何時開始注意到老人出現異常、最初的癥狀是什麼、後來又出現了哪些問題、這些情況是越來越重還是時好時壞、有沒有做過檢查和經過治療、以前曾經得過什麼病、老人以往智力和性格如何、有沒有業餘愛好、家裡有沒有其他類似的患者等。

如果是複診, 還應該向醫生回饋上次就診後的用藥情況、治療效果、有沒有新出現的癥狀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