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養生專家:老人越走越慢,跟壽命的長短有關嗎?答案很少人能猜到

走路是一項再普通不過的運動, 它幾乎適合所有人, 但是最近網上關於走路速度能決定人壽命的話題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 走路速度到底跟壽命有多大關係?它真的能反應人體的健康狀況嗎?

一、走路快慢跟壽命有關嗎?

美國匹茨堡大學研究人員對3.4萬名65歲以上老人的研究發現, 走路速度在每秒0.8米或更快的老人, 實際壽命往往比平均預期壽命長。 走路這個動作看似很簡單, 但實際上需要全身骨骼、肌肉和神經系統等多方面配合才能夠順利完成。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 走路速度也可以反映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和活力。

二、老年人為什麼越走越慢?

人在年輕的時候, 往往身輕如燕, 而到了老年, 卻怎麼也走不快了。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原來人從30歲左右, 肌肉量和肌肉力量就開始減少, 每年約有0.5%-1%左右的肌肉流失。 同時, 骨密度也會隨著年齡增長、運動量減少以及激素水準的變化而出現骨密度減少的情況。

尤其是絕經後的女性和50歲以上的中老年男性, 骨量和肌肉量都是流失最快的。 這個時期如果不注重鍛煉和保養, 再加上各種慢性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都可能會影響人的身體狀況。

三、想要長壽, 光走路快是不夠的:

有些人說了, 如果走路快能長壽, 那我快點走不就行了嗎?其實不然。 每個人的走路速度基本是恒定的,

速度快慢是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調節的。 如果一味地求快, 還有可能會對身體關節等部位造成損傷。 要想長壽, 一定要做到三點:

1、走路步數:很多人認為, 走路越多對身體越好, 所以每天就會奔著兩萬三萬步的行走。 其實對於中老年人來說, 過度運動有可能適得其反。

尤其是一些平時不運動, 突然運動好幾萬步的人, 還有可能出現肌腱拉傷、膝蓋損傷等問題。 每天多少步最適宜呢?《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 每天活動量達到6000步, 就有益於身體健康。

2、走路強度:真正有效的運動是保持中等強度的步行, 測量心率可以判斷出是否為有效運動。 一般健康人群心跳可以控制在120-180次/分, 而對於中老年人或是本身患有慢病人群,

則應該控制在(170-年齡)-(180-年齡)之間。

3、運動時間:爭取每週做到至少五次, 每次30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運動才是對身體最好的。

各位朋友, 你有關注過自己每天走路的步數嗎?你平均走多少步呢?不妨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說說你每天走路的故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