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當父母的,千萬不要這樣贊美孩子!

近年來, 隨著各類反對批評教育的文章層出不窮。

我們逐漸意識到:

「過度批評」不僅會傷害孩子的自尊, 還會令他們陷入自我否定,

妨礙成長。

于是, 有的父母就直接不敢「批評」了。

他們開始有意識地用「贊美」來代替「批評」, 促進孩子成長。

這聽起來很美好, 也很和諧。

但仔細觀察以后, 我卻發現:

一味地「贊美」, 不足以解決孩子成長的所有問題, 反而還會形成一種「限制」。

我的朋友阿玲, 從小被父母各種批評和打壓, 深諳其中的痛楚。

自從有了女兒, 阿玲希望女兒快樂成長, 不去重復自己過去的痛苦, 便采取了相反的教育模式。

平時無論女兒做什麼, 做得如何, 她都會在一旁鼓勵和贊美。

寶貝, 你唱歌真好聽;

寶貝, 你寫字真好看;

寶貝, 你真的好聰明……

一開始, 女兒確實感到很開心, 充滿自信。

但后來被表揚多了, 她卻逐漸喪失了繼續向前走的動力。

5歲的時候, 女兒去學鋼琴。

才學了一點基礎, 阿玲就開始屢屢稱贊:

「真是個音樂小天才, 彈得真好聽!」

女兒認同了媽媽的話, 并認定這樣就已經很好了, 便一直松松垮垮地練習。

以致于后來, 每次被糾正手勢, 或被要求練習時, 她都很不情愿。

「我不是已經做得很好了嗎?為什麼還要來回折騰呢?」

最后, 隨著難度加大, 她感到越來越吃力, 便索性直接放棄了。

不僅僅是鋼琴, 在其它方面的學習上, 女兒也是如此。

沒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決心, 一遇到困難就很容易退縮。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阿玲一味地表揚, 其實是為女兒創造了一個「殼子」。

在這個殼子里, 沒有門檻, 天花板也很低。

女兒幾乎不需要努力, 就可以觸摸到天花板, 獲得表揚和贊美。

而一旦走出這個殼子,

她可能需要付出很多, 甚至還會感到挫敗。

也因此, 她更愿意躲在殼里維持這份贊美, 而不愿離開殼子去暴露自己的「無能」。

這就是一味地贊美, 可能會形成的「限制」。

一個孩子的成長探索, 往往始于好奇和興趣, 但中途必然存在困難和挫折。

如果只是接受贊美, 他便很容易困在殼子里固步自封, 停滯不前;

只有真正看到自己的不足, 他才有可能突破殼子, 獲得成長與進步。

這個時候, 往往需要大人站在「旁觀者」的視角, 誠實地指出他們的「局限與盲區」。

我國中的同桌小A, 是一名公認的非常聰明的學生。

倚仗著這份天賦, 他做事有些馬虎, 考試從不檢查, 很是瀟灑。

有一次, 他參加數學聯賽, 獲得市里第10名, 算是很好的名次了。

他喜滋滋地等待著嘉獎與表揚。

但結果, 數學老師卻直白地指出了他的不足。

當面把他在考試中因「粗心大意」而造就的種種失誤, 一一具體分析。

最后, 老師意味深長地說了一番話:

我教過很多學生, 你很聰明, 思維能力很強。

但在我看來, 你目前所取得的成績,

遠遠落后于你真正的實力。

如果繼續這樣下去, 未來有一天, 你很有可能會為此感到后悔。

這番話語, 如同一根刺, 刺穿了小A的自滿與馬虎。

那一刻, 他才終于看到自己的盲區, 并深刻地意識到:

「原來我忽略了這些, 原來我還可以做得更好!」

從那以后, 他才開始克服粗心的毛病, 認真對待每一場考試, 精益求精。

最后中考的時候, 他以數理化三科滿分的成績直升重點高中。

當然,如果我們總是以過來人的姿態,去對孩子評價孩子的不足,可能會加劇他們的挫敗,引起抗拒。

也因此,我們更需要做的,

是站在一個「平等的位置」,與他們建立聯結,進行溝通。

讓他們既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時也能感受到「原來不是我一個人在努力」。

分享一位英語老師的故事。

有一次,班上來了一名特殊的學生,他天生記憶力不太好,學習知識也比較慢。

別人花10分鐘就能記下的單詞,他可能要花30分鐘。

為此,老師煞費苦心,總結了許多科學的學習方法,一點點地教給這位學生。

但連續2年下來,學生卻毫無進步。

因為他不愿主動,也不愿努力。

他總拿自己的記憶力為理由,并認定自己就只能這樣了。

有一天,老師實在忍不住了,破天荒地把他批評了一頓:

這兩年來,似乎只有我一個人在努力,你并沒有用心對待。

如果一開始我們就同心協力,結果肯定不至于現在這樣。

是繼續自暴自棄,還是與我一起努力?你好好想想吧。

換作2年前,她不敢這樣說,因為怕傷害到他。

但如今,她卻理直氣壯、脫口而出。

因為她已經在努力陪他掃除客觀的障礙,剩下主觀的那部分,必須由他自己來克服。

果不其然,這番話赤裸裸地戳中了這位學生的怯懦與退縮。

「原來老師一直在陪著我努力,我還有什麼理由自暴自棄呢?」

從那以后,他才慢慢走出虛弱的殼子,跟著老師的步伐,一點點地去學習,去突破。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發現:

有時候,「批評」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但在現實生活中,它卻又常常伴隨著傷害。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許多父母批評孩子,都存在著兩個誤區。

其一:批評=控制。

你只有按照我的標準、我的要求去做,才是對的。

否則,我就要批評你、糾正你。

其二:批評=羞辱。

孩子犯錯時,許多大人習慣在批評的同時,采取一些羞辱性的懲罰手段。

比如當眾辱罵、毆打孩子等。

這不是建設性的批評!

因為,它存在著嚴重的不平等。

在這里,父母占居高位,掌握主導權,俯視著孩子;

而孩子則充滿被動,沒有話語權,也沒有選擇權。

它的目的,更像是把孩子套進權威的殼子里,限制孩子自我的發展;

而不是推動孩子走出殼子,突破自我,實現成長。

這樣的批評,本身就是一種傷害。

而真正有建設性的「批評」,雙方應該是平等的。

父母有權利提出批評,而孩子,也同樣有權利拒絕批評。

我的堂妹,曾在小時候有過這樣一段經歷。

有一次,她趁爺爺去洗澡,偷偷從他口袋里拿走了15塊錢。

幾天后,爺爺來到她的房間,盤問這個事情。

當時,她內心很恐懼,害怕受到懲罰,不敢承認。

爺爺心里其實知道是堂妹偷的,但卻沒有強硬拆穿,而是把選擇權交給了她:

「如果是我冤枉了你,我向你道歉;

但如果真是你拿的,我希望你能就此改正,做一個誠實、正直的人。」

整個過程,更像是一場平等的交流,而不是權威的壓迫。

但它卻在堂妹心里定下了一根錨,促她反省,教她成長。

從那以后,她再也沒有偷過錢。

如今,每每聊起這件事,堂妹都會心懷感激,感激爺爺保全了她卑微而脆弱的自尊。

試想一下,如果當初爺爺強硬地拆穿了堂妹,并懲罰她,也許確實可以起到警醒的作用;

但與此同時,堂妹也會從此被套上一個「小偷」的殼子,充滿恥辱,留下不可磨滅的創傷。

也因此,平等的批評,需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把主動權歸還給孩子。

當孩子無力承接的時候,我們不能貿然向前,逼迫就范。

只有這樣,孩子才可以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去消化、自省與成長。

畢竟,批評的終極目的,是促進成長,而不是加劇傷害。

寫在最后

最后我想說,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渴望被認真對待。

這里所說的「認真」,

不是指一味地贊美,因為那很有可能是一種阿諛與敷衍;

也不是指一味地批評,因為那很有可能是一種控制與羞辱。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能被一個人真實地看見,真誠地對待。

也因此,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清理自我,完善自身。

放下高高在上的權威,放下世俗的攀比與功利,放下個人的偏見與私欲……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看見「眼前具體的孩子」。

看見孩子的資源與潛力,也看見孩子的弱點與盲區,并在這個基礎上提出真摯的建議。

不管是提出表揚,還是提出批評,

只要你足夠認真,足夠真誠,它最終都會成為一股力量。

推動孩子一步步走出殼子,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當然,如果我們總是以過來人的姿態,去對孩子評價孩子的不足,可能會加劇他們的挫敗,引起抗拒。

也因此,我們更需要做的,

是站在一個「平等的位置」,與他們建立聯結,進行溝通。

讓他們既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同時也能感受到「原來不是我一個人在努力」。

分享一位英語老師的故事。

有一次,班上來了一名特殊的學生,他天生記憶力不太好,學習知識也比較慢。

別人花10分鐘就能記下的單詞,他可能要花30分鐘。

為此,老師煞費苦心,總結了許多科學的學習方法,一點點地教給這位學生。

但連續2年下來,學生卻毫無進步。

因為他不愿主動,也不愿努力。

他總拿自己的記憶力為理由,并認定自己就只能這樣了。

有一天,老師實在忍不住了,破天荒地把他批評了一頓:

這兩年來,似乎只有我一個人在努力,你并沒有用心對待。

如果一開始我們就同心協力,結果肯定不至于現在這樣。

是繼續自暴自棄,還是與我一起努力?你好好想想吧。

換作2年前,她不敢這樣說,因為怕傷害到他。

但如今,她卻理直氣壯、脫口而出。

因為她已經在努力陪他掃除客觀的障礙,剩下主觀的那部分,必須由他自己來克服。

果不其然,這番話赤裸裸地戳中了這位學生的怯懦與退縮。

「原來老師一直在陪著我努力,我還有什麼理由自暴自棄呢?」

從那以后,他才慢慢走出虛弱的殼子,跟著老師的步伐,一點點地去學習,去突破。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發現:

有時候,「批評」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但在現實生活中,它卻又常常伴隨著傷害。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許多父母批評孩子,都存在著兩個誤區。

其一:批評=控制。

你只有按照我的標準、我的要求去做,才是對的。

否則,我就要批評你、糾正你。

其二:批評=羞辱。

孩子犯錯時,許多大人習慣在批評的同時,采取一些羞辱性的懲罰手段。

比如當眾辱罵、毆打孩子等。

這不是建設性的批評!

因為,它存在著嚴重的不平等。

在這里,父母占居高位,掌握主導權,俯視著孩子;

而孩子則充滿被動,沒有話語權,也沒有選擇權。

它的目的,更像是把孩子套進權威的殼子里,限制孩子自我的發展;

而不是推動孩子走出殼子,突破自我,實現成長。

這樣的批評,本身就是一種傷害。

而真正有建設性的「批評」,雙方應該是平等的。

父母有權利提出批評,而孩子,也同樣有權利拒絕批評。

我的堂妹,曾在小時候有過這樣一段經歷。

有一次,她趁爺爺去洗澡,偷偷從他口袋里拿走了15塊錢。

幾天后,爺爺來到她的房間,盤問這個事情。

當時,她內心很恐懼,害怕受到懲罰,不敢承認。

爺爺心里其實知道是堂妹偷的,但卻沒有強硬拆穿,而是把選擇權交給了她:

「如果是我冤枉了你,我向你道歉;

但如果真是你拿的,我希望你能就此改正,做一個誠實、正直的人。」

整個過程,更像是一場平等的交流,而不是權威的壓迫。

但它卻在堂妹心里定下了一根錨,促她反省,教她成長。

從那以后,她再也沒有偷過錢。

如今,每每聊起這件事,堂妹都會心懷感激,感激爺爺保全了她卑微而脆弱的自尊。

試想一下,如果當初爺爺強硬地拆穿了堂妹,并懲罰她,也許確實可以起到警醒的作用;

但與此同時,堂妹也會從此被套上一個「小偷」的殼子,充滿恥辱,留下不可磨滅的創傷。

也因此,平等的批評,需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把主動權歸還給孩子。

當孩子無力承接的時候,我們不能貿然向前,逼迫就范。

只有這樣,孩子才可以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去消化、自省與成長。

畢竟,批評的終極目的,是促進成長,而不是加劇傷害。

寫在最后

最后我想說,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渴望被認真對待。

這里所說的「認真」,

不是指一味地贊美,因為那很有可能是一種阿諛與敷衍;

也不是指一味地批評,因為那很有可能是一種控制與羞辱。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能被一個人真實地看見,真誠地對待。

也因此,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清理自我,完善自身。

放下高高在上的權威,放下世俗的攀比與功利,放下個人的偏見與私欲……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看見「眼前具體的孩子」。

看見孩子的資源與潛力,也看見孩子的弱點與盲區,并在這個基礎上提出真摯的建議。

不管是提出表揚,還是提出批評,

只要你足夠認真,足夠真誠,它最終都會成為一股力量。

推動孩子一步步走出殼子,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