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新聞»正文

來大馬總覺得像是在國內,華人都很熱情,中國男子:有生之年要再去一次

馬來西亞, 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發展中國家, 位于赤道附近、四季如夏, 是避寒圣地, 也是旅游大國, 游客大都來自周邊的新加坡、印尼、中國、泰國等地。

國人去馬來西亞總會產生一種錯覺:

明明在國外, 卻感覺像是在國內, 很多從馬來西亞檳城回來的游客都表示, 很難想象自己就在馬來西亞旅游過。

01:我去馬來西亞也是一次偶然。

2018年, 公司打算派兩個人去馬來西亞考察項目, 因為表弟在馬來西亞念書,

我一直也想去那里看看, 恰好逮到這個機會, 于是自告奮勇去領導那里毛遂自薦了。

當然, 最終我能去馬來西亞, 里面還有一些小插曲和運氣成分, 這里就不細說了。

馬來西亞濱臨我國南海, 飛機過去也就4個小時。 剛下飛機, 就看到不遠處的候機廳有中文餐廳, 所到之處幾乎都是黃皮膚黑眼睛的華人, 聽到最多的也是再熟悉不過的普通話和粵語。

這也驗證了很多人的反饋:明明到了馬來西亞, 卻還像在國內的某個城市。

沒來馬來西亞之前, 我也去過東南亞的好幾個國家, 說實話, 馬來西亞華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樣的特殊感受, 從我們出飛機場就感覺到了:

當我們拿著地圖正在找路、摸不清頭腦時, 一位華人老奶奶主動靠了過來, 問我們是不是中國人, 是不是找不到地方?

在得知我們從國內而來, 立馬喜上眉梢, 非常親切, 問清楚我們要去的地點后, 領我們走了300多米的路程, 找到要乘坐的綠色大巴。

說實話, 在異國能遇到會說中國話的熱心老人, 打心眼里覺得親切, 臨別時贈送了她一盒豬肉脯, 以表謝意。

老人怕我們人生地不熟, 特意給我們介紹了一位司機大哥, 說以后如果想坐車可以找這位司機, 讓他免費帶路。

到了酒店, 我們放下行李, 也顧不上疲憊, 初來乍到就想去這個陌生的城市逛一逛看一看,

于是便聯系那位司機大哥。

他, 也是一位華人, 一路上我們看什么都覺得新鮮, 問這問那, 司機大哥也是有問必答。

可當我們稱他“馬來人”的時候, 他顯得有些不悅, 非常嚴肅地糾正我, 說他是“馬來西亞華人”而不是“馬來人”。

當時有些詫異, “馬來西亞華人”和“馬來人”有區別嗎?

我以前去英國的時候,稱英國華人為英國人,他們也樂于接受,為什么來到了馬來西亞會出現這種情況?

當時確實有些懵,百思不得其解,但又不好意思追問。

直到遇見了表弟,才得知了這里面的緣由:

馬來西亞是一個民族多元化的國家,有本地的馬來人,中國華人,印度人以及少部分的其他民族,而馬來人特指本地土著的馬來人。 馬來西亞華人雖然在經濟上給馬來西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社會地位上卻比馬來土著人要低一些。

所以,為了更好地界定彼此,他們介意別人稱他們為“馬來人”,尤其是國內的同胞。

在隨后的一個月內,我們也遇到了很多的馬來西亞華人,他們大部分都能說流利的普通話,而且在當地經商的華人特別多。

很多華人都跟最初遇到的好心奶奶一樣,和藹可親,樂于助人,說實話這樣的感覺在其他的東南亞國家很少遇到。

而他們詢問有關中國的問題時,通常會稱中國為“國內”怎么樣怎么樣,而不是說你們國家或者國外怎么樣怎么樣。

這是我去馬來西亞感觸最深的一件事。雖然只在馬來西亞待了一個月,卻給我留下了滿滿的回憶。

02:接下來給大家講講,很多人都不知道的馬拉西亞冷知識。

1.從2010年開始,馬拉西亞有兩個國慶日,分別是8月31日國家獨立的日子,還有一個9月16日,沙撈越、砂巴等地加入馬來西亞的成立日。

2.馬來西亞分為東馬和西馬,中間隔了一大片南海,在2006年以前,西馬和東馬有點像兩個國家,相互之間的交通很麻煩,需要查看護照才準進入,并且不能停留超過三個月。

3.馬來西亞的大漢山國家公園,是最古老的熱帶雨林公園,已經有1億3000萬年的歷史。

4.馬來西亞是除中國之外,在中華文化的保留上,做得最好的國家,國內從小學到大學,有一套完整的華文教學體系。

5.馬來西亞為何叫大馬?這樣的稱呼從1963年開始,為的就是跟以前的馬來亞區分,同時也宣告西馬和東馬已變成了更大的國家。

6.馬來西亞的國歌源于法國的一首成名歌曲,隨后改編而成,一開始成為了霹靂州的州歌,隨后在1956年,才被選為馬來西亞的國歌。

7.馬來西亞梳邦是世界上閃電最多地區的之一,有人統計過,一年365天有240天會出現閃電。

其的原因是梳邦靠近赤道,特殊的地理位置,讓那里的上空雷暴云聚,所以閃電特別多。

8.去馬來西亞肯定要吃榴蓮,大家都知道榴蓮非常美味,可很少有人知道榴蓮是晚上開花,而授粉主要靠蝙蝠。

曾有一份權威的統計表明,靠蝙蝠授粉的榴蓮,產量又高又好吃,當然現在也有人工機器授粉。

9.馬來西亞擁有世界上最高的雙子塔,452米,還有一座吉隆坡塔,高421米,雖然實際高度沒有雙子塔高,但視覺上吉隆坡塔卻比雙子塔高。

原因就是:吉隆坡塔所在的位置是在海拔94米的咖啡山上,因為地基高,所以它的海拔高度也高。

10.馬來西亞分為東馬和西馬,原來東馬和西馬有半個小時的時差。

后來考慮到都屬于一個國家,如果有時間差,在時間上難以描述,為了統一時間,1982年1月1日把西馬的時間,調快了30分鐘。

11.馬來西亞節的假日特別多,原因就是它是一個民族多元化的國家,有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等,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的節假日。

為了照顧到所有的民族,國家把大部分的傳統節日,都列為了官方的公共假日,但這些假日對學生們來說,可以享受很多,對上班的族來說,享受到的比較少。

馬來人有兩個特別重要的節日哈芝節和開齋節:

①哈芝節也叫做朝圣節,每年回歷的第12個月,會有大量的信徒集體去麥加朝圣。

②他們還有長達一個月的齋戒,所謂的開齋戒,也就是從黎明到黃昏都不吃東西,以此來磨煉自己的意志和消除罪孽,當然此時游客也不能在公共場所吃東西。

農歷新年,也就是我們的春節,但馬來西亞華人只有大年初一和初二兩天假期。

這是全球華人最重要的節日,辛苦一年就是為了年未大家能在一起吃團圓飯,隨后拜訪親朋好友,小輩們跟長輩們拜年,而長輩們會給未成家的晚輩發紅包。

當然,春節也少不了舞獅舞龍的表演,馬來西亞的春節不僅是一個民族的節日,也是一種寄托:新的一年,會有新的希望。

12.馬來西亞華人定居這里已有半個世紀的時間,華人的總數在700萬上下。

為了讓大家不忘根,一直堅持用華語教學,并創辦了華語學校,對他們來說,馬來語是國語,而華語是母語。

13.在馬來西亞還保存著很多中國的傳統民俗,比如寫毛筆字,過端午節,清明節,中秋節,書畫表演,象棋比賽,氣功,太極等,傳承了幾乎所有的中華傳統文化。

14.每一位馬來西亞華人都有語言天賦,他們至少會4種語言,馬來語、華語、英語、和他們特色的方言。

馬來西亞的華語喜歡說第4聲(比如:“不要”會說成“布要”),后面還會加啦、咯、咧、咩等來強調語氣,有時說一個句子,會摻雜了好幾種語言。

15.馬來西亞說話很有藝術感,對他人的稱呼:只要比自己年長,都會叫叔叔阿姨;

①不管去店里買東西,還是遇到網購服務員,都會稱贊(他/她)長得帥或長得漂亮,每個人都想得到贊美和認同,這也是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②在馬來西亞幾乎每個人都可以是“老板”,不管是樓下的保安,還是賣早點的阿姨,甚至公交車司機,見到了都會稱對方為老板或者老板娘。

這無關乎是否真的是老板或老板娘,只是一種習俗叫法,出于對別人的一種欣賞和尊重。

16.馬來西亞穿著和他們的民族一樣多元化,短褲拖鞋是大部分馬來年輕人的標配,這也沒辦法,馬來西亞全年炎熱多雨,而穿拖鞋是最為方便。

不管下雨天還是大晴天,進屋子都會把鞋子脫在門外,既不讓灰塵進屋,也可以防止鞋底的細菌帶回家。

17.在馬來西亞,手是萬能之手,而每次舉手都代表不同的意思。

過馬路的時候,你只要舉著一只手,司機會停下來或放慢速度; 進小區的門口,給保安大叔揮一下手,點個頭,相當于通過了安全檢查; 去酒店,去飯店點菜也可以舉手,服務員自然會來到你的身邊; 舉手也有“感謝”的意思。

18.馬來西亞有很多的美食,每個民族也有每個民族的特色,比如,馬來的本土食物椰漿飯、仁當雞,華人的特色肉骨茶、炒果條,印度的煎餅、黃姜飯。

大部分的馬來西亞人都喜歡辛辣的食物,里面放咖喱和辣椒,當地華人尤其喜歡中國的麻辣燙,麻辣小火鍋、砂鍋冒菜。

因為他們不僅自己吃辣,也歡迎其他有辣味的美食進入他們的國度。

寫在最后

我曾經問過一位華人爺爺,愿不愿意回國?他告訴我:

自己是第三代華人了,國內的老家如今早已物是人非,難以找尋到親人,這里有熟悉的人,可以和喜歡的人在一起,知足了。

說實話,我也能理解這位爺爺當時的情感,或許這就是他們“最簡單”的幸福吧。

以上是我在馬來西亞的一些見聞,這樣的馬來西亞,有生之年應該還會再去一次,重走一遍原來的路程。

“馬來西亞華人”和“馬來人”有區別嗎?

我以前去英國的時候,稱英國華人為英國人,他們也樂于接受,為什么來到了馬來西亞會出現這種情況?

當時確實有些懵,百思不得其解,但又不好意思追問。

直到遇見了表弟,才得知了這里面的緣由:

馬來西亞是一個民族多元化的國家,有本地的馬來人,中國華人,印度人以及少部分的其他民族,而馬來人特指本地土著的馬來人。 馬來西亞華人雖然在經濟上給馬來西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社會地位上卻比馬來土著人要低一些。

所以,為了更好地界定彼此,他們介意別人稱他們為“馬來人”,尤其是國內的同胞。

在隨后的一個月內,我們也遇到了很多的馬來西亞華人,他們大部分都能說流利的普通話,而且在當地經商的華人特別多。

很多華人都跟最初遇到的好心奶奶一樣,和藹可親,樂于助人,說實話這樣的感覺在其他的東南亞國家很少遇到。

而他們詢問有關中國的問題時,通常會稱中國為“國內”怎么樣怎么樣,而不是說你們國家或者國外怎么樣怎么樣。

這是我去馬來西亞感觸最深的一件事。雖然只在馬來西亞待了一個月,卻給我留下了滿滿的回憶。

02:接下來給大家講講,很多人都不知道的馬拉西亞冷知識。

1.從2010年開始,馬拉西亞有兩個國慶日,分別是8月31日國家獨立的日子,還有一個9月16日,沙撈越、砂巴等地加入馬來西亞的成立日。

2.馬來西亞分為東馬和西馬,中間隔了一大片南海,在2006年以前,西馬和東馬有點像兩個國家,相互之間的交通很麻煩,需要查看護照才準進入,并且不能停留超過三個月。

3.馬來西亞的大漢山國家公園,是最古老的熱帶雨林公園,已經有1億3000萬年的歷史。

4.馬來西亞是除中國之外,在中華文化的保留上,做得最好的國家,國內從小學到大學,有一套完整的華文教學體系。

5.馬來西亞為何叫大馬?這樣的稱呼從1963年開始,為的就是跟以前的馬來亞區分,同時也宣告西馬和東馬已變成了更大的國家。

6.馬來西亞的國歌源于法國的一首成名歌曲,隨后改編而成,一開始成為了霹靂州的州歌,隨后在1956年,才被選為馬來西亞的國歌。

7.馬來西亞梳邦是世界上閃電最多地區的之一,有人統計過,一年365天有240天會出現閃電。

其的原因是梳邦靠近赤道,特殊的地理位置,讓那里的上空雷暴云聚,所以閃電特別多。

8.去馬來西亞肯定要吃榴蓮,大家都知道榴蓮非常美味,可很少有人知道榴蓮是晚上開花,而授粉主要靠蝙蝠。

曾有一份權威的統計表明,靠蝙蝠授粉的榴蓮,產量又高又好吃,當然現在也有人工機器授粉。

9.馬來西亞擁有世界上最高的雙子塔,452米,還有一座吉隆坡塔,高421米,雖然實際高度沒有雙子塔高,但視覺上吉隆坡塔卻比雙子塔高。

原因就是:吉隆坡塔所在的位置是在海拔94米的咖啡山上,因為地基高,所以它的海拔高度也高。

10.馬來西亞分為東馬和西馬,原來東馬和西馬有半個小時的時差。

后來考慮到都屬于一個國家,如果有時間差,在時間上難以描述,為了統一時間,1982年1月1日把西馬的時間,調快了30分鐘。

11.馬來西亞節的假日特別多,原因就是它是一個民族多元化的國家,有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等,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的節假日。

為了照顧到所有的民族,國家把大部分的傳統節日,都列為了官方的公共假日,但這些假日對學生們來說,可以享受很多,對上班的族來說,享受到的比較少。

馬來人有兩個特別重要的節日哈芝節和開齋節:

①哈芝節也叫做朝圣節,每年回歷的第12個月,會有大量的信徒集體去麥加朝圣。

②他們還有長達一個月的齋戒,所謂的開齋戒,也就是從黎明到黃昏都不吃東西,以此來磨煉自己的意志和消除罪孽,當然此時游客也不能在公共場所吃東西。

農歷新年,也就是我們的春節,但馬來西亞華人只有大年初一和初二兩天假期。

這是全球華人最重要的節日,辛苦一年就是為了年未大家能在一起吃團圓飯,隨后拜訪親朋好友,小輩們跟長輩們拜年,而長輩們會給未成家的晚輩發紅包。

當然,春節也少不了舞獅舞龍的表演,馬來西亞的春節不僅是一個民族的節日,也是一種寄托:新的一年,會有新的希望。

12.馬來西亞華人定居這里已有半個世紀的時間,華人的總數在700萬上下。

為了讓大家不忘根,一直堅持用華語教學,并創辦了華語學校,對他們來說,馬來語是國語,而華語是母語。

13.在馬來西亞還保存著很多中國的傳統民俗,比如寫毛筆字,過端午節,清明節,中秋節,書畫表演,象棋比賽,氣功,太極等,傳承了幾乎所有的中華傳統文化。

14.每一位馬來西亞華人都有語言天賦,他們至少會4種語言,馬來語、華語、英語、和他們特色的方言。

馬來西亞的華語喜歡說第4聲(比如:“不要”會說成“布要”),后面還會加啦、咯、咧、咩等來強調語氣,有時說一個句子,會摻雜了好幾種語言。

15.馬來西亞說話很有藝術感,對他人的稱呼:只要比自己年長,都會叫叔叔阿姨;

①不管去店里買東西,還是遇到網購服務員,都會稱贊(他/她)長得帥或長得漂亮,每個人都想得到贊美和認同,這也是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②在馬來西亞幾乎每個人都可以是“老板”,不管是樓下的保安,還是賣早點的阿姨,甚至公交車司機,見到了都會稱對方為老板或者老板娘。

這無關乎是否真的是老板或老板娘,只是一種習俗叫法,出于對別人的一種欣賞和尊重。

16.馬來西亞穿著和他們的民族一樣多元化,短褲拖鞋是大部分馬來年輕人的標配,這也沒辦法,馬來西亞全年炎熱多雨,而穿拖鞋是最為方便。

不管下雨天還是大晴天,進屋子都會把鞋子脫在門外,既不讓灰塵進屋,也可以防止鞋底的細菌帶回家。

17.在馬來西亞,手是萬能之手,而每次舉手都代表不同的意思。

過馬路的時候,你只要舉著一只手,司機會停下來或放慢速度; 進小區的門口,給保安大叔揮一下手,點個頭,相當于通過了安全檢查; 去酒店,去飯店點菜也可以舉手,服務員自然會來到你的身邊; 舉手也有“感謝”的意思。

18.馬來西亞有很多的美食,每個民族也有每個民族的特色,比如,馬來的本土食物椰漿飯、仁當雞,華人的特色肉骨茶、炒果條,印度的煎餅、黃姜飯。

大部分的馬來西亞人都喜歡辛辣的食物,里面放咖喱和辣椒,當地華人尤其喜歡中國的麻辣燙,麻辣小火鍋、砂鍋冒菜。

因為他們不僅自己吃辣,也歡迎其他有辣味的美食進入他們的國度。

寫在最后

我曾經問過一位華人爺爺,愿不愿意回國?他告訴我:

自己是第三代華人了,國內的老家如今早已物是人非,難以找尋到親人,這里有熟悉的人,可以和喜歡的人在一起,知足了。

說實話,我也能理解這位爺爺當時的情感,或許這就是他們“最簡單”的幸福吧。

以上是我在馬來西亞的一些見聞,這樣的馬來西亞,有生之年應該還會再去一次,重走一遍原來的路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