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譚詠麟和張國榮的引路人,和混血女神從年少相守到老,「香港歌聖」許冠傑的快意人生!

一、

1963年, 譚詠麟和張國榮還是小孩子時, 沒有人知道, 15歲就學披頭士和貓王蓄長髮、穿窄腳褲、大玩音樂的許冠傑, 會對兩人此後的音樂生涯產生多麼大的影響。

許冠傑本是廣州人, 兩歲時隨父母和3個哥哥遷到香港, 在鑽石山住過缺電少水的石屋, 後來搬到廉租房性質的屋邨, 愛上粵曲和文學, 尤愛粵曲書和唐詩宋詞。

略大又愛西方音樂, 打扮得流裡流氣, 像個飛仔, 常抱吉他在電梯口唱情歌, 等漂亮女孩經過。 結果, 漂亮女孩總是等不到, 經常等來屋邨管理員一頓臭駡……

許冠傑一心愛音樂, 對學習不甚上心, 于是每年都考全年級倒數第一。 父親氣壞了, 半夜拿根棍子守在門口, 兒子一進門就抽, 還趁晚上睡覺剪去他的長髮……

後來, 許冠傑實在不想留級, 就讀一年換一個地方繼續上。 因為大哥許冠文在聖芳濟書院任教, 他得以進入這所名校, 成了李小龍的師弟。

為了不讓父親看不起, 許冠傑玩音樂之餘發奮讀書, 學業突飛猛進, 迅速成為一名學霸。 有了優異的成績傍身, 音樂之路就順暢了許多。

1964年, 16歲的許冠傑跟友人合組Harmonick樂隊, 開始在夜總會表演, 賺取零用錢。 在夜總會, 他遇到一個漂亮的混血女孩Rebu(琳寶·弗萊明),

少男少女很快擦出愛的火花。

然而後來, Rebu去了美國, 許冠傑一時茫然, 思前想後, 不知該何去何從。

二、

經過反復思考, 許冠傑也為愛跋涉, 不遠萬裡追到美國。 待到回港之後, 許冠傑還給女友的爸爸寫信, 寫了一首《A Carnation For Rebu》, 向Rebu求婚。

Harmonick樂隊解散後, 許冠傑短暫加入過BarSix樂隊, 後于1967年退出, 加入蓮花樂隊成為主唱, 與鑽石唱片公司合作, 以樂隊名義推出專輯《Just A Little》。

那時他才19歲, 正在在英華書院念預科。 當他拿到自己的第一張黑膠唱片時, 覺得像做夢一樣。 而他此後璀璨的音樂事業, 也正是發端于此。

還是1967年, TVB正式啟播, 許冠傑的音樂才華備受賞識, 受邀加入這個大家庭, 主持年輕人節目《Star Show》, 正式走到臺前。

這年, 許冠傑在香港大會堂演出, 唱到興起, 脫了衣服在臺上大唱特唱, 臺下有個很瘦、有點齙牙的男孩看得如癡如醉, 後來他也踏上了音樂之路, 他叫譚詠麟。

磨刀不誤砍柴工, 1969年, 21歲的許冠傑成功考入有「亞洲常春藤」之稱的香港大學, 攻讀心理學。 大學隔壁有間咖啡館, 許冠傑白天在學校上課,

晚上去咖啡館演出, 別人做家教賺學費, 他彈吉他唱粵語歌賺學費。

但那時候, 這麼文藝的賺錢方式, 並不受大眾待見。

舊時的香港, 以聽粵劇粵曲和國語歌曲為高雅, 粵語流行曲被視為娛樂大眾和抒發日常生活的小品, 難登大雅之堂。 而年輕一代, 則受英國殖民文化影響,紛紛以追逐英文歌曲為新潮。

那時香港高等教育尚未普及,港大生許冠傑頂著「社會精英」的身份投身娛樂圈,唱粵語流行曲,很令知識份子不齒。

加上屋邨長大的許冠傑從小過慣了草根生活,常與一班志同道合的同學,結伴在港大山下的水街戲院看電影,吃平民美食,大呷啤酒,講著粗口,毫無大學生的斯文,導致一位港大校友怒氣衝衝地斥責他:「你這樣,還上什麼大學!」

這聲怒斥之後,許冠傑的時代到來了。仿佛一個埋在地下的炸彈,「嘭」地一聲爆出來,把香港的音樂帶到了新的朝代。

三、

在許冠傑的牽線搭橋下,大哥許冠文也進了TVB做主持。

1970年,許冠文環遊世界一圈,回到香港大發感慨:大千世界再好,也不及家鄉好。他將自己的所見所想濃縮成一首英文詩,許冠傑譯成國語,並譜上了曲。

就這樣,在1971年,許冠傑的第一首粵語歌曲《鐵塔淩雲》誕生。

許冠傑深厚的詩詞功底和國文造詣,使他的歌既朗朗上口又不落俗套,加上內容契合大眾心境,引起了每個香港人的共鳴,頗受歡迎。

因此,《鐵塔淩雲》被流行文化學者認為是廣東粵語流行曲的揭幕之作,帶來了香港唱片工業的起飛。

23歲的許冠傑,西化,有型,俊俏,又受過高等教育,這樣的精英人士也唱粵語歌,無疑提升了粵語歌的層次,大家不再把粵語流行曲看做是低級音樂。

那時才10歲的張學友,受許冠傑影響,立馬把對西洋歌曲的熱情轉移到了粵語流行曲上,為未來的「歌神之路」埋下了伏筆。

除了《鐵塔淩雲》的成功,許冠傑還和大哥許冠文合作主持綜藝節目《雙星報喜》,收視報捷。許冠傑還把19歲的Rebu娶回了家,真是「雙星報喜」。

他的師兄李小龍,這年憑嘉禾出品的《唐山大師兄》一炮而紅,場場爆滿。少年周星馳看得如醉如癡,後來鍥而不捨地考無線訓練班,渴望成為李小龍一樣的巨星。

嘉禾老闆鄒文懷卻看中許冠傑的搖錢樹潛質,于1973年邀請他出演電影《馬路小英雄》。

李小龍有空就過來串門,沒事就給許冠傑表演個功夫,還經常叫許冠傑踢他腹肌。許冠傑跟他學了些招式,可惜還沒學過癮,李小龍就在這年7月意外去世。

嘉禾痛失巨星,一時陷入危機。

四、

這時許冠文寫了《鬼馬雙星》劇本,原本是要給邵氏的,可惜邵逸夫上次因為摳錯失了李小龍,這次仍然摳,氣得許冠文轉頭就把劇本給了鄒文懷。

許冠文和許冠傑兄弟連袂主演的《鬼馬雙星》上映後,取得了625萬港幣的票房,不僅位列香港電影年度票房第一位,還打破了香港電影的票房紀錄。

許冠文大顯喜劇天分,一躍成為初代「喜劇之王」。

而許冠傑的同名唱片《鬼馬雙星》也破當年紀錄,《鬼馬雙星》主題曲成為第一首在英國BBC電臺及香港電臺英文臺播放的中文歌。

眼看形勢大好,許冠傑另外兩個哥哥,便也加入娛樂圈,二哥許冠武做了幕後,三哥許冠英在銀幕上做配角,並且一來就創作了一首《無情夜冷風》,紅極一時。

1976年,許冠文、許冠英、許冠傑三兄弟齊上陣,合作拍攝了喜劇電影《半斤八兩》,這部影片上映後創下當年香港最高票房紀錄,並成功打入日本、西班牙的電影市場,掀起喜劇片熱潮。

同年,許冠傑發行粵語專輯《半斤八兩》,在東南亞銷量達到35萬張,後獲「首屆金唱片獎百年紀念獎」。這標誌著香港粵語流行歌的市場正式形成。

此外,精力旺盛的許冠傑,還創作了《知音夢裡尋》《天才白癡夢》《浪子心聲》《今朝有酒今朝醉》《財神到》等諸多粵語歌,並借電影之勢傳到海外。

許冠傑的歌不避俚俗,直面社會,唱出了無數草根的生活和心態,讓流行歌曲也可以表達小市民的心聲,歌曲所到之處,無不受人喜愛。

當年香港有一位斯裡蘭卡籍廣告人,為美國殿堂級雜誌《Billboard》撰寫了一篇介紹許冠傑的文章,首次使用了「Cantopop(廣東粵語流行曲)」一詞。

至此,香港歌壇,迎來了第一位,對粵語流行歌曲有開創之功的「歌神」。

在初代「歌神」許冠傑的影響下,無數香港音樂人,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五、

1977年,29歲的許冠傑在香港大會堂舉辦個人演唱會。同年,21歲的後輩張國榮憑一首《American Pie》獲麗的電視亞洲歌唱大賽香港區亞軍,由此進入歌壇。

與此同時,27歲的譚詠麟也在和鐘鎮濤等人玩溫拿樂隊,離他獨立發展只剩1年。

幾年後,黃百鳴找到許冠傑想讓他幫忙拍喜劇片,許冠傑張口就是二百萬片酬,黃百鳴一咬牙給了。之後,由許冠傑、麥嘉等一眾大佬主演的《最佳拍檔》系列,票房直達2700萬,遠超黃百鳴預想。

1983年,《最佳拍檔》續集《最佳拍檔大顯神通》,在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的130家戲院同時公映,在香港的票房達到2327萬港幣,成為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

許冠傑放緩音樂步伐,把電影事業搞得如火如荼之時,香港歌壇已漸漸風雲突變,開始向譚詠麟和張國榮的「譚張爭霸」時代跑步邁進。

1984年,張國榮一曲《Monica》唱至街知巷聞,開啟了香港流行樂壇的舞曲潮流。

譚詠麟則從1984年初到1985年初其間,一連推出《霧之戀》《愛的根源》《愛情陷阱》等三張唱片,被譽為「愛情三部曲」,初步奠定了他的巨星地位。

1987年,張國榮的大碟 《Summer Romane》成為當年IFPI唱片銷量冠軍,使他登上了香港樂壇男歌手的王座。譚詠麟也在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上,獲得最受歡迎男歌星獎。

「譚張爭霸」貫穿了香港樂壇80年代中後期,二人基本上壟斷了香港樂壇大大小小的音樂獎項,但凡兩人同時出現的場面,必定是掌聲與噓聲齊飛。

1988年,香港十大金曲頒獎禮上,譚詠麟突然宣佈此後不再領獎。次年,張國榮在紅磡連唱33場,隨後宣佈退出歌壇,「譚張爭霸」正式落下帷幕。

歌壇如此精彩,影壇亦不甘落後。

香港影壇的1985年被稱為「成龍年」,成龍所主演的4部電影分別霸佔了香港年度票房的前四名。

1986年,周潤發主演的《英雄本色》拿下當年香港票房總冠軍,並憑藉此片榮獲演藝生涯中第一個「金像獎影帝」。

往後三年,票房冠軍的寶座基本被兩人霸佔。

直到1990年,周星馳主演的《賭聖》橫空出世,拿下年度票房總冠軍,打破周、成二人壟斷地位,還撬動了「喜劇之王」寶座,標誌著「雙週一成」時代到來。

周星馳的「無厘頭」風格力壓許冠文的市民喜劇,大殺四方,後來更是創造了威風八面的「周星馳年」。

再說回當初,許冠傑聽到張國榮要退出歌壇,震驚之餘很佩服他的勇氣,于是連夜寫了《激流勇退》打算送給張國榮。

結果,歌寫好第二天早上,許冠傑在報紙上看到張國榮已經寫了一首《風再起時》給自己,便把這首歌默默收了起來。

世事難以預料,誰知道這首《激流勇退》,後來竟用在他自己的告別演唱會上。

六、

1990年,離香港回歸還有7年,港人彷徨不安,不知前路將會怎樣,此時,42歲的許冠傑寫下《同舟共濟》,勉勵香港市民團結在一起,面對時代變局不要慌張。

這一年,許冠傑與張學友合作主演武俠電影《笑傲江湖》,冥冥中,像是老天爺特意安排的兩代「歌神」的交接。

譚詠麟和張國榮退出香港音樂頒獎禮後,張學友成為寶麗金唱片公司的主打歌手之一,黎明與劉德華同屬偶像派,被封「寶麗金雙子星」。

新生代歌手鬥得如同「譚張爭霸」那樣難捨難分,同在寶麗金的前輩許冠傑,雖然已無意參加各項頒獎,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關係錯綜,矛盾重重。

轉年,老友梅豔芳在卡拉OK唱歌,遇到有黑社會背景的電影公司老闆黃朗維,結果沾上一樁槍殺案,一時成了江湖追殺令的頭號人物,不得不去國外避風頭。

同年,憑藉電影《笑傲江湖》的主題曲《滄海一聲笑》,許冠傑獲得「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獎」。

也是這一年,許冠傑父親去世,令他深受打擊。父親在世時常常勸他不要太辛苦,再加上名利鬥爭帶來的疲倦,娛樂圈被黑社會染指的灰暗,令他心生退意。

1992年,這位縱橫香港樂壇二十年的巨星,于44歲之年,宣佈隱退。

TVB專門為他做了一期名為《許冠傑光榮引退匯》的節目,幾乎所有圈內大佬都到齊了,只為致敬這位「粵語歌神」。

在告別演唱會上,許冠傑唱了那首原本寫給張國榮的《激流勇退》,宣佈封麥的張國榮也為了許冠傑破例,演唱了兩人共同創作的《沉默是金》。

自此,一代歌神暫別娛樂圈。

這時,「譚張爭霸」結束,許冠傑也宣佈退出,香港樂壇出現了真空期,「四大天王」趁勢崛起。

1993年,張學友憑藉一首《吻別》順利接班許冠傑,成為第二代「歌神」。

3年後,許冠文幾經票房失意,逐漸轉入幕後,次年步入政界。其他兄弟也從高峰下來,各尋各的過法。

七、

退休後的許冠傑十分自在,經常環游世界,尤愛潛下珊瑚島,看遊來遊去的珊瑚魚。

悠閒放鬆的退休生活一直持續到了2003年。這一年也是香港樂壇最為黑暗的一年。

2003年4月1日,46歲的張國榮從香港東方文華酒店一躍而下,結束了他年輕的生命。2003年12月30日,年僅40歲的梅豔芳又因宮頸癌與世長辭……

再加上「非典」侵襲,所有香港民眾都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下。

55歲的許冠傑突然覺得有一種使命感,用他後來的話說是:「那時候我看見香港的朋友不開心,希望出來逗香港的朋友開心,所以我就複出了。」

2004年,待「非典」疫情消退,許冠傑創作的《04祝褔你》MV首播,發行複出後第一張專輯《歌神與您繼續微笑04》,繼而舉辦「繼續微笑會歌神」演唱會。

許冠傑的複出給當時歌壇帶來很大震撼,分別許久的歌迷再次回到紅館,跟他一起唱他們熟悉的歌。

之後,許冠傑又處于半隱退狀態,幾年內陸續開過一些演唱會,然後又像令狐沖一樣隱去。

八、

再後來,滄海桑田,潮起潮落,香港娛樂圈的輝煌終隨水東流。而曾在香港娛樂圈中叱吒風雲,被稱為「許氏四傑」的許家兄弟,也都漸漸老了。

2004年,老大許冠文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非官守「太平紳士」,成為首位獲得此項殊榮的藝人,2006年又獲香港嶺南大學「榮譽院士」,他在電影藝術和社會方面的貢獻得到高度肯定。

又過了幾年,2011年秋天,老二許冠武去探望獨居的三弟許冠英,發現許冠英因心臟病發失救,猝死于九龍塘家中,享年65歲。老三先走,幾兄弟悲痛不已。

到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香港再一次被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下。

這年4月,72歲的許冠傑為給疫情陰霾下的香港打氣,舉行了一場《2020許冠傑同舟共濟Online Concert》線上演唱會。

主持人鄭丹瑞說:「從來沒想過,一個擁抱原來可以那麼奢侈,人與人的距離,是限制在1.5米。還好,我們有許冠傑,他用那支吉他,緊扣住香港人的心,為香港人帶來快樂和希望。」

這位開創了粵語歌流行時代的「歌神」,用《獅子山下》開場,把225萬觀看演唱的人,帶回了那個生機勃勃的獅子山下。又用《滄海一聲笑》結束,似乎一切生活苦困,都與許冠傑在那時那處,消散于豪情一笑中。

遙想1978年的某日,那時還年輕的許冠傑和朋友下棋,忽然想到《增廣賢文》裡的那句「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有感而發寫下新歌《世事如棋》:

「倉促歲月世事如棋,每局都光怪陸離,驟晴驟雨人事天天變,有喜亦有悲,恩怨愛恨世事如棋,每局都充滿傳奇……」

許冠傑借此來寫人生:每局都是新的,充滿變幻,有喜亦有悲,但無論世事怎麼變,恩怨愛恨再多,都要遵循一定的人生道理。

他是這麼寫的,也是這麼做的。歌壇風流,港圈沉浮數十年,他終究沒什麼緋聞,從一而終,和少年時的戀人Rebu白頭偕老,兒孫滿堂,其樂融融,十分過癮。

至于事業上的成就,香港詞壇聖手盧國沾有句話說得好:「如果將來有人要為粵語流行曲寫歷史,請記得把許冠傑寫在英雄榜首。」

只此一句,歌神此生足矣。

則受英國殖民文化影響,紛紛以追逐英文歌曲為新潮。

那時香港高等教育尚未普及,港大生許冠傑頂著「社會精英」的身份投身娛樂圈,唱粵語流行曲,很令知識份子不齒。

加上屋邨長大的許冠傑從小過慣了草根生活,常與一班志同道合的同學,結伴在港大山下的水街戲院看電影,吃平民美食,大呷啤酒,講著粗口,毫無大學生的斯文,導致一位港大校友怒氣衝衝地斥責他:「你這樣,還上什麼大學!」

這聲怒斥之後,許冠傑的時代到來了。仿佛一個埋在地下的炸彈,「嘭」地一聲爆出來,把香港的音樂帶到了新的朝代。

三、

在許冠傑的牽線搭橋下,大哥許冠文也進了TVB做主持。

1970年,許冠文環遊世界一圈,回到香港大發感慨:大千世界再好,也不及家鄉好。他將自己的所見所想濃縮成一首英文詩,許冠傑譯成國語,並譜上了曲。

就這樣,在1971年,許冠傑的第一首粵語歌曲《鐵塔淩雲》誕生。

許冠傑深厚的詩詞功底和國文造詣,使他的歌既朗朗上口又不落俗套,加上內容契合大眾心境,引起了每個香港人的共鳴,頗受歡迎。

因此,《鐵塔淩雲》被流行文化學者認為是廣東粵語流行曲的揭幕之作,帶來了香港唱片工業的起飛。

23歲的許冠傑,西化,有型,俊俏,又受過高等教育,這樣的精英人士也唱粵語歌,無疑提升了粵語歌的層次,大家不再把粵語流行曲看做是低級音樂。

那時才10歲的張學友,受許冠傑影響,立馬把對西洋歌曲的熱情轉移到了粵語流行曲上,為未來的「歌神之路」埋下了伏筆。

除了《鐵塔淩雲》的成功,許冠傑還和大哥許冠文合作主持綜藝節目《雙星報喜》,收視報捷。許冠傑還把19歲的Rebu娶回了家,真是「雙星報喜」。

他的師兄李小龍,這年憑嘉禾出品的《唐山大師兄》一炮而紅,場場爆滿。少年周星馳看得如醉如癡,後來鍥而不捨地考無線訓練班,渴望成為李小龍一樣的巨星。

嘉禾老闆鄒文懷卻看中許冠傑的搖錢樹潛質,于1973年邀請他出演電影《馬路小英雄》。

李小龍有空就過來串門,沒事就給許冠傑表演個功夫,還經常叫許冠傑踢他腹肌。許冠傑跟他學了些招式,可惜還沒學過癮,李小龍就在這年7月意外去世。

嘉禾痛失巨星,一時陷入危機。

四、

這時許冠文寫了《鬼馬雙星》劇本,原本是要給邵氏的,可惜邵逸夫上次因為摳錯失了李小龍,這次仍然摳,氣得許冠文轉頭就把劇本給了鄒文懷。

許冠文和許冠傑兄弟連袂主演的《鬼馬雙星》上映後,取得了625萬港幣的票房,不僅位列香港電影年度票房第一位,還打破了香港電影的票房紀錄。

許冠文大顯喜劇天分,一躍成為初代「喜劇之王」。

而許冠傑的同名唱片《鬼馬雙星》也破當年紀錄,《鬼馬雙星》主題曲成為第一首在英國BBC電臺及香港電臺英文臺播放的中文歌。

眼看形勢大好,許冠傑另外兩個哥哥,便也加入娛樂圈,二哥許冠武做了幕後,三哥許冠英在銀幕上做配角,並且一來就創作了一首《無情夜冷風》,紅極一時。

1976年,許冠文、許冠英、許冠傑三兄弟齊上陣,合作拍攝了喜劇電影《半斤八兩》,這部影片上映後創下當年香港最高票房紀錄,並成功打入日本、西班牙的電影市場,掀起喜劇片熱潮。

同年,許冠傑發行粵語專輯《半斤八兩》,在東南亞銷量達到35萬張,後獲「首屆金唱片獎百年紀念獎」。這標誌著香港粵語流行歌的市場正式形成。

此外,精力旺盛的許冠傑,還創作了《知音夢裡尋》《天才白癡夢》《浪子心聲》《今朝有酒今朝醉》《財神到》等諸多粵語歌,並借電影之勢傳到海外。

許冠傑的歌不避俚俗,直面社會,唱出了無數草根的生活和心態,讓流行歌曲也可以表達小市民的心聲,歌曲所到之處,無不受人喜愛。

當年香港有一位斯裡蘭卡籍廣告人,為美國殿堂級雜誌《Billboard》撰寫了一篇介紹許冠傑的文章,首次使用了「Cantopop(廣東粵語流行曲)」一詞。

至此,香港歌壇,迎來了第一位,對粵語流行歌曲有開創之功的「歌神」。

在初代「歌神」許冠傑的影響下,無數香港音樂人,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五、

1977年,29歲的許冠傑在香港大會堂舉辦個人演唱會。同年,21歲的後輩張國榮憑一首《American Pie》獲麗的電視亞洲歌唱大賽香港區亞軍,由此進入歌壇。

與此同時,27歲的譚詠麟也在和鐘鎮濤等人玩溫拿樂隊,離他獨立發展只剩1年。

幾年後,黃百鳴找到許冠傑想讓他幫忙拍喜劇片,許冠傑張口就是二百萬片酬,黃百鳴一咬牙給了。之後,由許冠傑、麥嘉等一眾大佬主演的《最佳拍檔》系列,票房直達2700萬,遠超黃百鳴預想。

1983年,《最佳拍檔》續集《最佳拍檔大顯神通》,在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的130家戲院同時公映,在香港的票房達到2327萬港幣,成為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

許冠傑放緩音樂步伐,把電影事業搞得如火如荼之時,香港歌壇已漸漸風雲突變,開始向譚詠麟和張國榮的「譚張爭霸」時代跑步邁進。

1984年,張國榮一曲《Monica》唱至街知巷聞,開啟了香港流行樂壇的舞曲潮流。

譚詠麟則從1984年初到1985年初其間,一連推出《霧之戀》《愛的根源》《愛情陷阱》等三張唱片,被譽為「愛情三部曲」,初步奠定了他的巨星地位。

1987年,張國榮的大碟 《Summer Romane》成為當年IFPI唱片銷量冠軍,使他登上了香港樂壇男歌手的王座。譚詠麟也在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上,獲得最受歡迎男歌星獎。

「譚張爭霸」貫穿了香港樂壇80年代中後期,二人基本上壟斷了香港樂壇大大小小的音樂獎項,但凡兩人同時出現的場面,必定是掌聲與噓聲齊飛。

1988年,香港十大金曲頒獎禮上,譚詠麟突然宣佈此後不再領獎。次年,張國榮在紅磡連唱33場,隨後宣佈退出歌壇,「譚張爭霸」正式落下帷幕。

歌壇如此精彩,影壇亦不甘落後。

香港影壇的1985年被稱為「成龍年」,成龍所主演的4部電影分別霸佔了香港年度票房的前四名。

1986年,周潤發主演的《英雄本色》拿下當年香港票房總冠軍,並憑藉此片榮獲演藝生涯中第一個「金像獎影帝」。

往後三年,票房冠軍的寶座基本被兩人霸佔。

直到1990年,周星馳主演的《賭聖》橫空出世,拿下年度票房總冠軍,打破周、成二人壟斷地位,還撬動了「喜劇之王」寶座,標誌著「雙週一成」時代到來。

周星馳的「無厘頭」風格力壓許冠文的市民喜劇,大殺四方,後來更是創造了威風八面的「周星馳年」。

再說回當初,許冠傑聽到張國榮要退出歌壇,震驚之餘很佩服他的勇氣,于是連夜寫了《激流勇退》打算送給張國榮。

結果,歌寫好第二天早上,許冠傑在報紙上看到張國榮已經寫了一首《風再起時》給自己,便把這首歌默默收了起來。

世事難以預料,誰知道這首《激流勇退》,後來竟用在他自己的告別演唱會上。

六、

1990年,離香港回歸還有7年,港人彷徨不安,不知前路將會怎樣,此時,42歲的許冠傑寫下《同舟共濟》,勉勵香港市民團結在一起,面對時代變局不要慌張。

這一年,許冠傑與張學友合作主演武俠電影《笑傲江湖》,冥冥中,像是老天爺特意安排的兩代「歌神」的交接。

譚詠麟和張國榮退出香港音樂頒獎禮後,張學友成為寶麗金唱片公司的主打歌手之一,黎明與劉德華同屬偶像派,被封「寶麗金雙子星」。

新生代歌手鬥得如同「譚張爭霸」那樣難捨難分,同在寶麗金的前輩許冠傑,雖然已無意參加各項頒獎,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關係錯綜,矛盾重重。

轉年,老友梅豔芳在卡拉OK唱歌,遇到有黑社會背景的電影公司老闆黃朗維,結果沾上一樁槍殺案,一時成了江湖追殺令的頭號人物,不得不去國外避風頭。

同年,憑藉電影《笑傲江湖》的主題曲《滄海一聲笑》,許冠傑獲得「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獎」。

也是這一年,許冠傑父親去世,令他深受打擊。父親在世時常常勸他不要太辛苦,再加上名利鬥爭帶來的疲倦,娛樂圈被黑社會染指的灰暗,令他心生退意。

1992年,這位縱橫香港樂壇二十年的巨星,于44歲之年,宣佈隱退。

TVB專門為他做了一期名為《許冠傑光榮引退匯》的節目,幾乎所有圈內大佬都到齊了,只為致敬這位「粵語歌神」。

在告別演唱會上,許冠傑唱了那首原本寫給張國榮的《激流勇退》,宣佈封麥的張國榮也為了許冠傑破例,演唱了兩人共同創作的《沉默是金》。

自此,一代歌神暫別娛樂圈。

這時,「譚張爭霸」結束,許冠傑也宣佈退出,香港樂壇出現了真空期,「四大天王」趁勢崛起。

1993年,張學友憑藉一首《吻別》順利接班許冠傑,成為第二代「歌神」。

3年後,許冠文幾經票房失意,逐漸轉入幕後,次年步入政界。其他兄弟也從高峰下來,各尋各的過法。

七、

退休後的許冠傑十分自在,經常環游世界,尤愛潛下珊瑚島,看遊來遊去的珊瑚魚。

悠閒放鬆的退休生活一直持續到了2003年。這一年也是香港樂壇最為黑暗的一年。

2003年4月1日,46歲的張國榮從香港東方文華酒店一躍而下,結束了他年輕的生命。2003年12月30日,年僅40歲的梅豔芳又因宮頸癌與世長辭……

再加上「非典」侵襲,所有香港民眾都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下。

55歲的許冠傑突然覺得有一種使命感,用他後來的話說是:「那時候我看見香港的朋友不開心,希望出來逗香港的朋友開心,所以我就複出了。」

2004年,待「非典」疫情消退,許冠傑創作的《04祝褔你》MV首播,發行複出後第一張專輯《歌神與您繼續微笑04》,繼而舉辦「繼續微笑會歌神」演唱會。

許冠傑的複出給當時歌壇帶來很大震撼,分別許久的歌迷再次回到紅館,跟他一起唱他們熟悉的歌。

之後,許冠傑又處于半隱退狀態,幾年內陸續開過一些演唱會,然後又像令狐沖一樣隱去。

八、

再後來,滄海桑田,潮起潮落,香港娛樂圈的輝煌終隨水東流。而曾在香港娛樂圈中叱吒風雲,被稱為「許氏四傑」的許家兄弟,也都漸漸老了。

2004年,老大許冠文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非官守「太平紳士」,成為首位獲得此項殊榮的藝人,2006年又獲香港嶺南大學「榮譽院士」,他在電影藝術和社會方面的貢獻得到高度肯定。

又過了幾年,2011年秋天,老二許冠武去探望獨居的三弟許冠英,發現許冠英因心臟病發失救,猝死于九龍塘家中,享年65歲。老三先走,幾兄弟悲痛不已。

到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香港再一次被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下。

這年4月,72歲的許冠傑為給疫情陰霾下的香港打氣,舉行了一場《2020許冠傑同舟共濟Online Concert》線上演唱會。

主持人鄭丹瑞說:「從來沒想過,一個擁抱原來可以那麼奢侈,人與人的距離,是限制在1.5米。還好,我們有許冠傑,他用那支吉他,緊扣住香港人的心,為香港人帶來快樂和希望。」

這位開創了粵語歌流行時代的「歌神」,用《獅子山下》開場,把225萬觀看演唱的人,帶回了那個生機勃勃的獅子山下。又用《滄海一聲笑》結束,似乎一切生活苦困,都與許冠傑在那時那處,消散于豪情一笑中。

遙想1978年的某日,那時還年輕的許冠傑和朋友下棋,忽然想到《增廣賢文》裡的那句「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有感而發寫下新歌《世事如棋》:

「倉促歲月世事如棋,每局都光怪陸離,驟晴驟雨人事天天變,有喜亦有悲,恩怨愛恨世事如棋,每局都充滿傳奇……」

許冠傑借此來寫人生:每局都是新的,充滿變幻,有喜亦有悲,但無論世事怎麼變,恩怨愛恨再多,都要遵循一定的人生道理。

他是這麼寫的,也是這麼做的。歌壇風流,港圈沉浮數十年,他終究沒什麼緋聞,從一而終,和少年時的戀人Rebu白頭偕老,兒孫滿堂,其樂融融,十分過癮。

至于事業上的成就,香港詞壇聖手盧國沾有句話說得好:「如果將來有人要為粵語流行曲寫歷史,請記得把許冠傑寫在英雄榜首。」

只此一句,歌神此生足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