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試試這3招,比催100遍還管用

朋友的兒子5歲, 她說自己快要被孩子逼瘋了:擠個牙膏用了五分鐘, 又過了五分鐘, 還沒開始刷牙!問他在幹什麼呢?他說在刷牙, 可又是十分鐘過去了, 他還是沒有開始刷牙……

學習寫數位, 不盯著他, 能寫3個小時, 盯著他寫, 也是一邊玩一邊寫, 至少要寫1個小時……她崩潰地問大家:別人家小孩做事也都這樣子磨蹭嗎?!

其實, 小孩子做事情拖拉磨蹭, 真的是讓很多父母都非常頭疼的事, 連明星也不例外。

孫儷曾發過一條微博, 專門寫自己是怎樣催促孩子洗手的。

「兩個孩子, 我叫了八百遍先去洗手, 沒人理我......」, 「然後, 我又叫了八百遍催他們去洗手了」……

孫儷的字裡行間, 也充滿了身為老母親的無奈。 有時候, 你在旁邊急得直跳腳, 可孩子卻仍然不緊不慢的, 總會讓家長心裡不由得無名火起。

孩子的拖延讓不僅孩子做不好事情, 同時也分分鐘都在考驗著家長的忍耐力, 但是我們要明白, 孩子磨蹭和拖延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 更要從家長自身找原因。

01.為什麼孩子做事總是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呢?

我們只要在網上隨便一搜「孩子磨蹭」, 就會出現500多萬個結果;再搜「孩子拖延」, 竟有700多萬個結果……

由此可見, 孩子磨蹭拖拉是大部分家長需要面對的共性問題。 結合生活中周圍寶媽們的傾訴以及自己的「實戰經驗」, 我認為, 孩子做事磨蹭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點:

1、孩子的逆反心理。

有的父母說話特別愛嘮叨, 有時為了顯示事情的重要, 一定要「重要的事情, 說三遍」, 要知道一件事情,

如果說得多了, 反而在孩子心中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父母不停地催促, 只會讓孩子感覺自己被支配、被拉扯。 可是他又不敢反抗父母, 只好採取磨蹭拖延進行反抗。 父母越嘮叨, 孩子越逆反。 心理學上把這種現象叫「超限效應」。

2、父母的事事包辦。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

一個有拖延習慣的兒童背後總有一個事無巨細為其整理收拾的人。

沒錯, 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 看到孩子吃飯慢, 就急著自己去喂;看到孩子卡倒了, 趕緊跑過去扶他起來;上幼稚園怕遲到, 就忙著幫孩子穿衣服……

結果孩子事事都習慣了等父母來幫忙, 從小養成了散漫和依賴的心理, 做事情也變得越來越磨蹭和拖延。

3、孩子對做的事情不感興趣。

孩子只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才會主動去做,並做得很快。對於不感興趣卻又被父母逼著去做的事情,就會動作慢吞吞的,磨蹭拖延。

比如他不喜歡刷牙,就會一邊玩一邊刷,甚至在刷牙的時間玩別的東西;他不喜歡吃的東西,就會放在嘴巴裡咀嚼得沒完沒了,就是不咽下去。

作家陶立夏認為,孩子的拖遝,就是拒絕。對於不喜歡的事情,他們用拖延表達著內心的拒絕。

02.那麼,家長如何才能幫助孩子告別磨蹭?

比爾蓋茨說:

「很多人喜歡拖延,他們對手頭的事情不是做不好,而是不去做,這是最大的惡習。」

一個孩子從小就養成了拖拉磨蹭的習慣,上學後寫作業等學習上的事情,以及將來長大後工作上的事情也會變得拖拖拉拉,人生的步伐也會越來越慢,被別人遠遠地甩在後面。

那麼,家長要怎樣做才可以幫助孩子改掉磨蹭和拖延的壞習慣呢?

1、用鼓勵代替嘮叨。

我們發現,你越是著急,孩子越是不急。馬上就要上學遲到了,孩子突然說想拉屎;你催促孩子快點吃飯,他就「咳咳」幹嘔……家長越是嘮叨,孩子越是會用磨蹭來對付家長。

對此,我們不妨用鼓勵代替嘮叨。比如,發現孩子今天表現好,馬上就用誇張的語言去表揚和鼓勵:「今天寶寶好厲害啊!把牙刷得又快又乾淨!」「哇!寶寶今天飯吃得真快,一個米粒都沒有剩!」

如果實在沒有什麼可以表揚的,就給孩子制定一個時間表。如果孩子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刷牙、吃飯等任務,就給孩子一個獎勵,以此來激發孩子做事情快的動力。

及時的表揚和鼓勵,會讓孩子心理上產生,做事情快是一種特別快樂的事情,從而讓自己做什麼事都會加快速度,不再磨蹭。

2、用興趣代替催促。

孩子都特別喜歡玩遊戲,所以應對孩子做事磨蹭,最好用做遊戲的方式,將生活中無趣的事情變成有趣的事情:

比如,父母可以與孩子一同刷牙,並且比賽看誰刷得又快又乾淨;晚上睡覺時,比賽看誰先把衣服脫完;吃飯的時候,比賽看誰最先在規定的時間裡吃完飯等等。

還可以讓孩子與幼稚園裡的好朋友一起玩的時候,比賽看誰跑得快就可以得到獎勵。和小朋友玩比賽拼圖、比賽找不同等遊戲,去激發孩子做事要「快」的意識。同時也體會到做事快的樂趣。

3、家長要學會放手。

孩子在專心做事的時候,家長不要隨便去打擾他。讓孩子保持做事專心的習慣。孩子因為年齡小,做事會很慢,家長一定要有耐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完成自己的事情,不要「越俎代庖」。

兒童心理學家德魯克森告誡家長,千萬不要代替孩子做任何他力所能及的事。

我們家長要學會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孩子自己去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只有讓孩子走出舒適區,他才能夠學會獨立。

一個不依賴家長,懂得獨立處理問題的孩子是不會在做事情上磨蹭和拖延的。而家長適時的放手,會讓孩子從小就懂得守時和責任,這些優秀的質量會點亮孩子整個的人生。

03.結語: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麼樣,關鍵在父母。」---紀錄片《鏡子》

孩子的拖拉習慣,多數都是父母從小教育不當造成的,所以,我們家長要從自己身上找到孩子磨蹭拖拉的根源,先從改變自己做起。

希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工作。不要動不動就化身為「咆哮教主」,直接操起雞毛撣子。我們要耐心、科學地陪伴孩子,讓孩子在自己的節奏裡快樂地長大。

3、孩子對做的事情不感興趣。

孩子只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才會主動去做,並做得很快。對於不感興趣卻又被父母逼著去做的事情,就會動作慢吞吞的,磨蹭拖延。

比如他不喜歡刷牙,就會一邊玩一邊刷,甚至在刷牙的時間玩別的東西;他不喜歡吃的東西,就會放在嘴巴裡咀嚼得沒完沒了,就是不咽下去。

作家陶立夏認為,孩子的拖遝,就是拒絕。對於不喜歡的事情,他們用拖延表達著內心的拒絕。

02.那麼,家長如何才能幫助孩子告別磨蹭?

比爾蓋茨說:

「很多人喜歡拖延,他們對手頭的事情不是做不好,而是不去做,這是最大的惡習。」

一個孩子從小就養成了拖拉磨蹭的習慣,上學後寫作業等學習上的事情,以及將來長大後工作上的事情也會變得拖拖拉拉,人生的步伐也會越來越慢,被別人遠遠地甩在後面。

那麼,家長要怎樣做才可以幫助孩子改掉磨蹭和拖延的壞習慣呢?

1、用鼓勵代替嘮叨。

我們發現,你越是著急,孩子越是不急。馬上就要上學遲到了,孩子突然說想拉屎;你催促孩子快點吃飯,他就「咳咳」幹嘔……家長越是嘮叨,孩子越是會用磨蹭來對付家長。

對此,我們不妨用鼓勵代替嘮叨。比如,發現孩子今天表現好,馬上就用誇張的語言去表揚和鼓勵:「今天寶寶好厲害啊!把牙刷得又快又乾淨!」「哇!寶寶今天飯吃得真快,一個米粒都沒有剩!」

如果實在沒有什麼可以表揚的,就給孩子制定一個時間表。如果孩子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刷牙、吃飯等任務,就給孩子一個獎勵,以此來激發孩子做事情快的動力。

及時的表揚和鼓勵,會讓孩子心理上產生,做事情快是一種特別快樂的事情,從而讓自己做什麼事都會加快速度,不再磨蹭。

2、用興趣代替催促。

孩子都特別喜歡玩遊戲,所以應對孩子做事磨蹭,最好用做遊戲的方式,將生活中無趣的事情變成有趣的事情:

比如,父母可以與孩子一同刷牙,並且比賽看誰刷得又快又乾淨;晚上睡覺時,比賽看誰先把衣服脫完;吃飯的時候,比賽看誰最先在規定的時間裡吃完飯等等。

還可以讓孩子與幼稚園裡的好朋友一起玩的時候,比賽看誰跑得快就可以得到獎勵。和小朋友玩比賽拼圖、比賽找不同等遊戲,去激發孩子做事要「快」的意識。同時也體會到做事快的樂趣。

3、家長要學會放手。

孩子在專心做事的時候,家長不要隨便去打擾他。讓孩子保持做事專心的習慣。孩子因為年齡小,做事會很慢,家長一定要有耐心,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完成自己的事情,不要「越俎代庖」。

兒童心理學家德魯克森告誡家長,千萬不要代替孩子做任何他力所能及的事。

我們家長要學會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孩子自己去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只有讓孩子走出舒適區,他才能夠學會獨立。

一個不依賴家長,懂得獨立處理問題的孩子是不會在做事情上磨蹭和拖延的。而家長適時的放手,會讓孩子從小就懂得守時和責任,這些優秀的質量會點亮孩子整個的人生。

03.結語: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麼樣,關鍵在父母。」---紀錄片《鏡子》

孩子的拖拉習慣,多數都是父母從小教育不當造成的,所以,我們家長要從自己身上找到孩子磨蹭拖拉的根源,先從改變自己做起。

希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做好自己的情緒管理工作。不要動不動就化身為「咆哮教主」,直接操起雞毛撣子。我們要耐心、科學地陪伴孩子,讓孩子在自己的節奏裡快樂地長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