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公司做得再好也得不到「認同」,不開心,我該不該辭職不做了?

小李最近工作不順利, 每天都不想去上班, 領導對於他很不滿意, 對於工作上的事情橫挑鼻子豎挑眼, 沒做完說效率低, 可是從來不看是不是任務太多, 做完了說質量不好, 可是從來不看客戶是滿意的, 其他同事有問題說一下就好了, 而輪到小李, 則是一頓罵, 上班如上墳, 早上起來都不想去。

面對領導的種種行為, 小李想到就是最近流行的PUA, 就是不斷打擊小李的自信, 讓小李在崩潰的邊緣徘徊, 小李想到辭職, 可是工作也不好找的, 況且除了領導有問題, 其他的薪水待遇, 工作上做的事情, 小李都是滿意的。

這就讓小李很糾結。 面對領導的不認同, 該不該辭職呢?

1 得不到認同

在公司裡面, 做的再好, 一直有人找茬, 被人雞蛋裡面挑骨頭, 得不到認同。

1)得不到領導認同這個是最糟心的, 領導決定了你的升職加薪, 決定了你的工作, 如果領導不認同, 那工作起來肯定是不開心,

工作起來沒有成就感, 做的再好也得不到認同, 還會打擊自信, 懷疑自己的能力不行。

領導大多很忙, 這樣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在與領導接觸做事的第一次過程中, 如果出了問題, 這會在領導給你打上「不靠譜」的標籤, 那後續的偏見會一直存在, 後續要改變印象, 需要很長時間和加倍的努力。

當然了, 人與人的關係就是這麼奇怪, 有些人跟你就是不對付、沒有緣分, 無論怎麼做, 就是不認同, 這樣還是很頭疼的。

還有就是你被孤立了, 當你被大家孤立的時候, 你在領導那邊就沒有正面的資訊了, 這樣領導也是跟著大家, 一起孤立你了。

2) 得不到同事認同跟同事相處是最多的, 一天從早上9點到下午6點八九個小時,

一天的三分之一的時間在一起, 如果大家對你不認同, 也是很頭痛的。

一來可能是太愛出風頭, 什麼都想表現, 只要有機會, 別人都還在讓來讓去, 而你已經主動舉手了, 這樣其他人就覺得你搶了機會, 破壞了大家的默契, 於是就被排擠了。

二來是做的太好了, 同事嫉妒, 有的人做事不行, 但是對於做的好的同事, 那是沒有容人之量的, 只有嫉妒, 於是就會夥同其他人排擠你了。

三是把功勞都拉到自己的身上了, 這樣其他人不滿意, 這在團體裡面是忌諱, 這也就是明星上臺拿獎的時候, 要感謝幾分鐘, 需要把能感謝的哪些都戴上, 這樣下次人家才願意幫助你, 如果上去直接說我做了什麼, 去得到了什麼榮耀, 付出了多少心血,

不提別人, 下次跟你合作的時候, 不使袢子, 就是不合作, 你也難受。

四是你太努力了, 讓大家不開心了。 動物學家曾做過一個試驗:如果把螃蟹放到不高的水池裡時, 單個螃蟹大都能憑著自己的本事爬出來, 但是如果放上很多螃蟹, 它們就會疊羅漢, 總有一個在上邊, 一個在下邊, 這時底下的螃蟹會拼命爬出來, 並且開始拉上面螃蟹的腿, 結果誰也爬不高。

曾經有一個同事, 他做事很努力, 每天第一個來, 最後一個走, 做著最難、最複雜的事情, 領導來了也是積極表現, 剛開始大家覺得這樣的員工厲害啊, 慢慢的大家就覺得不爽了, 你這樣把大家都比下去了, 大家就有情緒了, 跟他沒有辦法玩一起, 自己把自己孤立出去了。

3) 得不到下屬認同作為基層領導, 他們扛著KPI, 需要對業績負責, 對下是普通員工, 需要他們做事, 可是對於員工的升職加薪又沒有決定的話語權, 於是對於員工很多時候要哄著做事, 而員工對於公司的所有情緒都會投射到領導身上, 長時間沒有加薪, 是不是領導在搞鬼, 我這次沒有升職, 是不是你壓下來了, 屬於吃力不討好的夾心層。

當然了, 對於下屬的態度不好, 這也容易讓下屬不認同, 普通員工, 到哪裡做事不是做, 為什麼要在這裡受氣呢, 於是就跑路了。

2 不要做反思怪

當然了,這個時候很多人就說,大家都不認同你,肯定是你的問題,是不是自己要反思,中國人就這點好,愛反思,可是如果反思過度,則容易焦慮。

而且動不動就反思,好像所有的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這樣就會陷入「都是我的錯」的思維,都是我的錯我們要為別人的感受負責,承擔不屬於我們的責任,不必要的內疚等。

反思可以,不要成為反思怪,那就要在反思中,分清楚是誰的責任,那如何分清楚責任呢?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提出課題分離。

課題分離就是區分哪些是自己的課題,哪些是別人的課題,我只負責做好自己的課題,而你做好自己負責的課題,一個人自我發展成熟的標誌就是能夠分清楚哪些是你的事和別人的事,自己的情感和別人的情感。如何區分是誰的課題:行動的直接後果由誰來承擔。

就像領導分配任務的,如果覺得多,就要提出來,否則做不完的責任就要你承擔,於是就要跟領導說,我做這些任務需要更多的時間,而不是接下來,最後完不成的時候怪領導。

領導對於你的工作成果不滿意,在接受工作的時候,需要問清楚驗收標準,按照標準把事情做了,這樣領導就沒有辦法怪你了,同時把球踢回給領導了。

當你把事情都做到位了,領導還是不認可,那就不是你的問題,不是能力問題,而是領導的成見,不要自責,不要焦慮。

3 是否留下,看自己需要什麼?

有很多人,既然這麼不爽,趕緊走啊,不要衝動,不要碰到一點困難就跑,這樣會形成習慣的,真的想走之前,也需要想清楚。

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到了一家公司,想清楚要什麼,喜歡這裡的什麼? 工作環境,錢多事少離家近,工資不錯,可以學習到東西,行業發展有前途等等,這些都要相處請。

其次,與不認同你的那些人溝通,領導或者同事,看看是怎麼回事,不要害怕,你不說別人不知道你的委屈,根據課題分離理論,說不說是你的事, 別人怎麼反應是他的事, 你不能在沒有說之前,就腦補別人的反應, 這樣會導致誤判,同時委屈了自己。

最後再決定該走還是留下來, 工作是不容易的,如果只是領導的要求高,挺過去了對於自己的職業生涯是非常有好處的,這樣以後做事會做的好,當然了,如果是沒事找茬,PUA之類的,那就走吧,天涯何處無工作啊。

4 結語:

在公司工作做的再好也得不到認同,這裡面有很多的問題,不要做反思怪,把所有的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而應該使用課題分離,分清楚是誰的課題,然後在決定如何處理。至於要不要辭職,不要衝動,想好以後,再做決定。

2 不要做反思怪

當然了,這個時候很多人就說,大家都不認同你,肯定是你的問題,是不是自己要反思,中國人就這點好,愛反思,可是如果反思過度,則容易焦慮。

而且動不動就反思,好像所有的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這樣就會陷入「都是我的錯」的思維,都是我的錯我們要為別人的感受負責,承擔不屬於我們的責任,不必要的內疚等。

反思可以,不要成為反思怪,那就要在反思中,分清楚是誰的責任,那如何分清楚責任呢?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提出課題分離。

課題分離就是區分哪些是自己的課題,哪些是別人的課題,我只負責做好自己的課題,而你做好自己負責的課題,一個人自我發展成熟的標誌就是能夠分清楚哪些是你的事和別人的事,自己的情感和別人的情感。如何區分是誰的課題:行動的直接後果由誰來承擔。

就像領導分配任務的,如果覺得多,就要提出來,否則做不完的責任就要你承擔,於是就要跟領導說,我做這些任務需要更多的時間,而不是接下來,最後完不成的時候怪領導。

領導對於你的工作成果不滿意,在接受工作的時候,需要問清楚驗收標準,按照標準把事情做了,這樣領導就沒有辦法怪你了,同時把球踢回給領導了。

當你把事情都做到位了,領導還是不認可,那就不是你的問題,不是能力問題,而是領導的成見,不要自責,不要焦慮。

3 是否留下,看自己需要什麼?

有很多人,既然這麼不爽,趕緊走啊,不要衝動,不要碰到一點困難就跑,這樣會形成習慣的,真的想走之前,也需要想清楚。

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到了一家公司,想清楚要什麼,喜歡這裡的什麼? 工作環境,錢多事少離家近,工資不錯,可以學習到東西,行業發展有前途等等,這些都要相處請。

其次,與不認同你的那些人溝通,領導或者同事,看看是怎麼回事,不要害怕,你不說別人不知道你的委屈,根據課題分離理論,說不說是你的事, 別人怎麼反應是他的事, 你不能在沒有說之前,就腦補別人的反應, 這樣會導致誤判,同時委屈了自己。

最後再決定該走還是留下來, 工作是不容易的,如果只是領導的要求高,挺過去了對於自己的職業生涯是非常有好處的,這樣以後做事會做的好,當然了,如果是沒事找茬,PUA之類的,那就走吧,天涯何處無工作啊。

4 結語:

在公司工作做的再好也得不到認同,這裡面有很多的問題,不要做反思怪,把所有的問題都是自己的問題,而應該使用課題分離,分清楚是誰的課題,然後在決定如何處理。至於要不要辭職,不要衝動,想好以後,再做決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