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科技»正文

百家號為啥占了百度信息流的半邊天

【聽楊姐說】

5月22日, 海口, 百度聯盟生態峰會!

楊姐是自媒體, 除了關心百度峰會上的大政策外, 最關心的就是牽扯我們自媒體方方面面的百家號。 為什麼呢, 因為無論從外界感知還是財報, 都可以看到百度未來肯定大幅度投入資訊流, 而百家號正是百度資訊流的主力。

今天, 百家號已經占了百度資訊流的半邊天:百度官方宣佈,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 百家號作者已超過120萬, 百度APP日活達到近1.4億。

看起來百度在內容平臺上的投入有點“不惜代價”的感覺——沒錯, 當今內容創業如火如荼, 資訊流變現日漸高漲。

在內容分發領域如此被看好之時, 行業巨頭爭相角逐, 百度推出的百家號、騰訊的企鵝號、今日頭條的頭條號, 都在搶食內容分發領域這塊蛋糕。

當然, 各家玩的首發也不一樣, 鵝廠的強項是用戶數, 今日頭條則擅長給用戶貼標籤, 而百度則是利用AI技術、內容生態矩陣來玩——坦白地說, 楊姐個人覺得百家號的推出時間是晚了不少, 但如果從2016年9月正式上線以來創作者數量已經突破了120萬來看, 百度還是做到了迅速搶灘內容分發市場。

為什麼百家號受寵

咱們都知道以前百度的核心是搜索, 這也讓百度在PC時代成了入口。 到了移動時代, 隨著資訊獲取門檻的不斷降低, 同時隨著自媒體的崛起, 好的內容不再散落在各個網站,

而是集中到管道手中。

隨著媒體巨變的是廣告模式的變化——資訊流成為主要形式。 在這個時候, 搜索和資訊流就構成了百度內容生態不斷增長的兩大動力。

我們可以把搜索當做是一種主動的尋找行為, 而把資訊流當做是一種被動的尋找——某位用戶在PC時代是在搜索框裡告訴百度他要找什麼, 百度提供答案;而今天, 很多使用者看內容並不是要找什麼, 而是“隨便看看”, 這個時候就是平臺根據該使用者的過去流覽紀錄, 來推測他可能對什麼感興趣, 進行相應的推薦。

無論哪種尋找行為, 都是需要大量的內容做支撐的——這就是百度為什麼這麼重視百家號。

當然, 也不僅於此, 百度百家號總經理阮瑜今天上午透露的資訊有兩個:

第一, 目前百家號已經是百度生態最大的內容提供者, 同時為搜索和資訊流提供優質內容;第二, 百度在生態上的佈局——搜索、資訊流、百家號, 互為生態支撐, 構成生態合力。 好處就是, 百家號上作者創造的內容, 可以通過百度APP、H5、手機流覽器及百度內容聯盟等分發管道輸出, 每日的流量高達百億級。

而更關鍵的是, 依託百度的大資料和使用者理解能力, 百家號還有個“特異功能”:即可以精准分析和預測使用者的內容需求, 指導作者按需生產!

巨大投入

百度從2016年開始做資訊流, 到現在已經有三年, 這期間資訊流業務的高速發展是有目共睹的。 但發展最快的, 就是在過去的一年裡, 不管是資訊流的分發量還是整體用戶數都取得了質的飛躍。

從百度資訊流的使用者數來看, 月活數已經達到了6億, 百度APP日活達到了近1.4億, 其中高速增長的視頻分發提升到了48%, 而作者呢, 也增加到了120萬——這裡面不僅有海量個人、MCN、OGC、媒體的貢獻, 還有企業組織、機構和政府的貢獻。

阮瑜透露的資料是, 截至2018年5月, 百家號平臺上的內容創作者數量已超過120萬, 原創作者規模在最近的3個月內增長了1.3倍;百家號的日均閱讀量半年分發量增長了1.7倍。

在這裡必須說說MCN——百家號這是既給流量, 又給撮合客戶的趕腳。

4月24號,百度曾經在精英夥伴的私享會上, 著重推出了MCN超級拍檔扶持計畫:為精英夥伴提供產品賦能、推廣賦能、商業賦能、運營賦能等五大權益。

簡單來講就是百家號給內容MCN提供廣告主資源,

並通過演算法、粉絲、固定位置等方式進行內容分發。 這樣一來, MCN機構商業變現能力提高, 廣告主的品牌行銷和效果行銷效果也會更好。

最好的例子莫過於北京車展, 百家號聯手汽車領域MCN木倉科技, 聯合出品的一檔熱門車評節目——“超級試駕”, 由木倉科技負責內容的策劃和製作, 由百家號負責內容的推廣和商業資源對接, 最終與東風DS達成商業合作, 並在車展期間進行定制內容的上線推廣。

當然, 百家號還對政府、媒體等等進行了廣泛合作, 這裡不多說了。 但有一點非常重要——短視頻。

“百萬年薪”短視頻

短視頻火啊——火得一塌糊塗, 百家號自然也不能錯過。

首先, 針對短視頻創作者, 百家號發起“百萬年薪”扶持計畫。 這是一個通過專業權威的評審團篩選,為有潛力的優質短視頻創作者提供更好的流量扶持和品牌曝光的計畫,目的是讓更多優秀的短視頻作品獲得百萬年薪。

用阮瑜的話說,2018年百度計畫扶持至少100位作者,並有幾十億級的流量扶持,百萬精准粉絲投放,使作者獲得百萬收入。

她還透露了一個數字:百萬年薪計畫上線三個月,已有108位作者內測,13位作者入圍,3個月貢獻了5000個短視頻——百度也很給力,給了2億分發支持,漲粉100萬。

向海龍強調,百度在視頻上已經做好準備!

百度在視頻上可謂真下功夫。

例如百度的線上視頻編輯器,能夠給自媒體提供流暢的、專業級別的線上編輯體驗,包括視頻的拼接、轉場、配音等,能夠極大的提升效率。

百度還研發了一個功能,將視頻轉成圖文——因為他們發現,很多短視頻內容也同時適合圖文的展現形式。但如果又要發視頻,又要發圖文,會非常耗費時間。所以他們就搞了一個視頻轉圖文能力,將大大簡化這個過程。

比如罐頭視頻,他們為了滿足不同用戶的偏好,每個食譜都會製作視頻和圖文兩個版本。根據他們的介紹,一個視頻長度為1分鐘的食譜,製作成相同內容的圖文,還需要30分鐘左右。有了“視頻轉圖文”,不用再花那麼長的時間。上傳視頻之後只需一個點擊,就會根據配音、字幕、圖像等內容,自動生成文字並配圖。

據說百度對此進行了大量的測試:平均一個1分鐘的視頻,轉成圖文版本僅需5秒鐘,文字和配圖準確率高達90%。

當然了,百度還有一個積累多年的優勢就是AI,如果AI能夠賦能複雜視頻生產和視頻檢索,這無疑是一個不錯的突破點,要知道,視頻搜索一直是個難題——這將讓全民視頻時代更簡單。百度搜索公司總裁向海龍在現場也表示,百度已經準備好跟合作夥伴們一起,全面擁抱視頻時代。

楊姐點評:

百度百家是很多自媒體最早入住的平臺,現在已經延伸成了“百家號”。

除了繼續源源不斷地推出智慧、專業、生動的創作功能,讓創作者安心沉澱優質內容,其實我更看重的是百度的技術能力。

比如百度百家號總經理阮瑜提到的,百家號基於百度知識圖譜資料開發的“寫作指導”功能,能夠為作者推薦關聯性非常強的資料、圖片等素材,可以説明自媒體提升內容的權威性和品質。

而基於語義識別技術和深度學習技術推出的“智慧糾錯”功能,能夠幫助我們這些作者瞬間完成錯別字的檢查和校對。

而百家號未來要“玩”的,肯定也離不開AI——接下來百度還會繼續利用該公司在搜索領域的資料積累,以及在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辨識、圖像識別、視頻識別方面方面的技術實力,去理解、分析互聯網上的文章和內容,從全網角度去獲取使用者對內容的偏好,並給予創作建議。

當然了,這些也僅僅是建議,但這個“建議”如果能改變舊時代裡報紙的編輯記者圍在一起商量選題時連蒙帶猜、與讀者興趣相聚甚遠的弊端,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嗎?

這是一個通過專業權威的評審團篩選,為有潛力的優質短視頻創作者提供更好的流量扶持和品牌曝光的計畫,目的是讓更多優秀的短視頻作品獲得百萬年薪。

用阮瑜的話說,2018年百度計畫扶持至少100位作者,並有幾十億級的流量扶持,百萬精准粉絲投放,使作者獲得百萬收入。

她還透露了一個數字:百萬年薪計畫上線三個月,已有108位作者內測,13位作者入圍,3個月貢獻了5000個短視頻——百度也很給力,給了2億分發支持,漲粉100萬。

向海龍強調,百度在視頻上已經做好準備!

百度在視頻上可謂真下功夫。

例如百度的線上視頻編輯器,能夠給自媒體提供流暢的、專業級別的線上編輯體驗,包括視頻的拼接、轉場、配音等,能夠極大的提升效率。

百度還研發了一個功能,將視頻轉成圖文——因為他們發現,很多短視頻內容也同時適合圖文的展現形式。但如果又要發視頻,又要發圖文,會非常耗費時間。所以他們就搞了一個視頻轉圖文能力,將大大簡化這個過程。

比如罐頭視頻,他們為了滿足不同用戶的偏好,每個食譜都會製作視頻和圖文兩個版本。根據他們的介紹,一個視頻長度為1分鐘的食譜,製作成相同內容的圖文,還需要30分鐘左右。有了“視頻轉圖文”,不用再花那麼長的時間。上傳視頻之後只需一個點擊,就會根據配音、字幕、圖像等內容,自動生成文字並配圖。

據說百度對此進行了大量的測試:平均一個1分鐘的視頻,轉成圖文版本僅需5秒鐘,文字和配圖準確率高達90%。

當然了,百度還有一個積累多年的優勢就是AI,如果AI能夠賦能複雜視頻生產和視頻檢索,這無疑是一個不錯的突破點,要知道,視頻搜索一直是個難題——這將讓全民視頻時代更簡單。百度搜索公司總裁向海龍在現場也表示,百度已經準備好跟合作夥伴們一起,全面擁抱視頻時代。

楊姐點評:

百度百家是很多自媒體最早入住的平臺,現在已經延伸成了“百家號”。

除了繼續源源不斷地推出智慧、專業、生動的創作功能,讓創作者安心沉澱優質內容,其實我更看重的是百度的技術能力。

比如百度百家號總經理阮瑜提到的,百家號基於百度知識圖譜資料開發的“寫作指導”功能,能夠為作者推薦關聯性非常強的資料、圖片等素材,可以説明自媒體提升內容的權威性和品質。

而基於語義識別技術和深度學習技術推出的“智慧糾錯”功能,能夠幫助我們這些作者瞬間完成錯別字的檢查和校對。

而百家號未來要“玩”的,肯定也離不開AI——接下來百度還會繼續利用該公司在搜索領域的資料積累,以及在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辨識、圖像識別、視頻識別方面方面的技術實力,去理解、分析互聯網上的文章和內容,從全網角度去獲取使用者對內容的偏好,並給予創作建議。

當然了,這些也僅僅是建議,但這個“建議”如果能改變舊時代裡報紙的編輯記者圍在一起商量選題時連蒙帶猜、與讀者興趣相聚甚遠的弊端,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