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這個邊陲古村,沒有點生活情調的人,都不會願意去


團山村歷史上曾是彝族人的居住地。

裡所有建築一律坐西朝東, 屋面為青瓦

, 白灰粉飾外牆, 青磚作牆裙, 每座房

屋都以天井為核心, 大門多在主體建築

一側, 通過形狀不一的過道, 到達主體

院落。

團山村現保存完好的漢族傳統民居和古

建築有21座, 它們都已經被編了門牌號

, 成為無數戶人家共同擁有的家園。

團山民居各戶人家的宅院築得緊湊舒適

, 尤以梁棹窗櫺間的精細木雕著稱, 彩

繪書畫也是裝飾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

交通

團山村位於建水縣城西13公里公里處,

到達建水縣交通

建水縣-團山村

建水縣城北門外的鄉村客運站有黃色的

麵包車可以直達團山村, 車費5元左右,

車程約30分鐘。 返回建水的麵包車就停

在團山村東門入口處附近。

2.從建水縣打車到團山村約50元。

門票

門票50元/人

開放時間

全天

在古城北門對面有黃色的小麵包車可以

直達團山村東寨門的停車場, 車票5元,

單程半小時左右, 會經過小火車的團山

站, 是很小的一棟黃色小樓。 車輛整點

發車, 去回都是如此!

現在能看到的都是經過修繕後的古居,

更多的是如同景區簡介上說的那樣, 了

解建水傳統民居的院落結構, 但很有意

思的是裡面能看到紅色年代留下的一些

痕跡。

張家花園有部分在修繕, 沒能全部遊覽

比較可惜。 但閨閣木窗上繪製的仕女圖

很有味道, 坐在美人靠上, 下望就是池

塘, 碧波紅鯉, 周圍是雕花石護欄, 實

在賞心悅目。

可想想以前的閨閣小姐每天都只能看見

同樣的景色, 也是十分無聊的一件事吧。

村子裡依然還有當地村民居住, 當踏入

這個以黑黃兩色為主的小村落時, 也踏

入了當地人祖祖輩輩流傳至今的生活。

上了年紀的阿婆大爺搬了小板凳坐在曾

經輝煌的大戶人家門口用方言聊天, 有

的則靠在昏暗屋子裡的椅子上。

小村坐落於山坡上, 依山靠水, 雅致寧

靜, 風景宜人。 進入還未過度開發的小

村, 沒有那濃郁的商業氛圍, 甚至連村

民都少見, 出奇的靜。

對於久沐在擁擠繁雜環境的我們來說,

仿佛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 但見一條條

小道曲徑通幽, 一間間保存完好的民居

悄然而立, 久行其中不禁使人迷醉......

這是一座曾經風光無限, 但現略顯殘舊

末落的小村寨。

小村建在山邊, 古老的大宅院落, 厚重

的木制院門, 保留著射擊孔的門樓, 青

石鋪的古老街巷, 陽光下黃色的土坯牆

, 斜挑著的飛簷, 寫著文革標語的牆上

掛著竹編的籮筐、草編的蒲團, 這裡是

攝影愛好者的樂園。

慢慢走在小村街道中, 看編著草編的老

嫗笑臉盈盈, 看老倌悠閒地吸著水煙袋

, 向人們打聽一下小村子的歷史, 體會

慢生活的樂趣, 不亦悅乎。

「五象公社」編輯整理,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