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養育男孩,父母要有更多的耐心!男孩不是不「開竅」,只是成長慢了點

養兒子, 就是你受夠了他, 但你依然愛他愛到心窩窩。

有研究表明:男孩的心智發育晚于女孩, 所以同年齡的男孩, 總比女孩更「孩子氣」, 比女孩更需要你, 更依賴你, 也會流露出更多的愛。

每每我吐槽兒子長不大時, 我姐都會忍不住翻白眼:

「知足吧你, 這是甜蜜的負擔!

再多幾年他成熟了, 可就像我女兒這樣了, 啥都不和我說, 每天回來只有三句話:「媽, 我回來了」、「媽, 我吃完了」、「媽, 我走了」。

到那時你就會懷念現在, 天天跑向你, 抱著你的兒子了。 」

想想真是, 「孩子氣」的男孩, 雖然比較費媽, 卻一直很暖心。

雖然有時候比較燙手,

卻一直很溫情。

有如此」暖寶寶」在手, 他成長慢了點又有何妨。

01

「沒長耳朵」的男孩更專注

有科學研究表明:男孩媽媽的嗓門要比女孩媽媽平均高一倍。

你以為男孩媽媽這麼喜歡吼嗎?

並不是啊!著實是因為和男孩說話太累了。

比如他正在玩玩具,

我讓他不要趴地上, 可是不管你怎麼嘮叨, 他全程無動於衷。

我讓他刷牙洗澡, 一晚上要叫幾十遍, 從9點叫到10點, 他才終於應一句:「哦!」

這樣的情景每天都在上演, 不管跟他說什麼, 他該幹嘛還幹嘛, 就像沒長耳朵一樣。

任爾千呼萬喚, 他自是充耳不聞。

養個男孩, 老母親嗓門完全不夠用!

以前, 我總以為兒子是故意聽不見, 後來才知道, 原來男孩的胼胝體(連接兩個半球的纖維素束)體積小, 無法處理更多的交叉資訊。

這也就意味著男孩同時只能做一件事。

瞬間豁然開朗, 往好了想, 這就是專注啊!

記得有一次, 閨蜜來我家做客, 談笑風雲間, 她閨女一邊玩一邊望向我們這裡, 時不時就湊過來問話:「怎麼了?」「後來呢?」

自己玩不到兩分鐘,

就開始找媽媽:「陪我玩吧!」「給我講個故事吧!」

閨蜜無奈道:「在家裡也是這樣, 想讓她自己待幾分鐘都難。 」

再看我兒子呢, 自始至終都在搗鼓他的挖土機。

哪怕是後來我送閨蜜下樓回來, 他也全然不知。

教育家說:

「提升孩子專注力最好的方式, 就是從有趣的遊戲中去培養。 」

所以, 即便男孩刨了一小時的泥土, 拼了一下午的樂高, 也儘量不要去打攪他, 他正在自己的小世界裡暢遊呢。

要知道, 投入是孩子走向專注的通道。

我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 給他多一點時間和空間, 給他多一點理解和包容。

唯有如此, 才是對男孩專注力最好的保護。

02

好動的男孩更聰明

「我懷疑我家兒子有多動癥, 一天到晚坐不住, 四處亂竄, 一刻都停不下來。 」

每次在樓下遛娃, 總能聽到媽媽們吐槽男孩好動。

可不是嗎?我們生的哪裡是兒子, 分明是永動機, 白天不吃飯, 晚上不睡覺。

一寫作業不是摳這兒弄那兒, 就是腰酸, 屁股痛, 腳癢。

一看電視就精力充沛, 跳沙發, 爬桌子, 螢幕前手舞足蹈。

一出門就像出了籠子的野兔,

到處亂跑, 滿地打滾, 逮都逮不住。

養男孩, 真是費媽。

可是竟然也有例外, 表姐家7歲的小侄子, 每次都能自己安靜的讀書寫作業, 不用催也不用盯。

僅僅比我兒子大了兩個月, 憑啥同兒不同命吶!

表姐笑了:

「哪個男孩不好動啊, 我只是把他的精力先釋放掉了。

每天放學後, 1小時運動是必不可少的, 跑步, 騎車, 籃球, 滑板。

1小時的運動, 不僅沒有耽誤學習, 反而提高了學習效率, 成績也上去了。 」

原來, 男孩坐不住, 好動, 是因為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太高。

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Arvid Carlsson 曾提出, 多巴胺在人身上會導致三個結果:興奮, 動機和學習。

讓男孩運動起來, 就可以有效利用多巴胺, 還可以刺激腦部發育, 讓孩子學得快, 記得牢。

老話說「好動的孩子更聰明」,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男孩好動,就讓他去盡情地釋放吧。

只要引導得好,好動的男孩贏的不只是一點點。

03

很多家有男孩的父母常常為教育孩子感到頭疼,相比女孩,男孩往往更加頑皮淘氣、好動莽撞、麻煩不斷。

古希臘偉大哲學家柏拉圖早在2300多年前就這樣寫道:「在所有的動物中,男孩是最難駕馭的。」

男孩的心理成熟要晚于女孩,這個共識越來越得到大家的認同,在注意力、學習認知方面的能力發展,也普遍晚于女孩。

在養育男孩的過程中,這3點需要父母多加注意:

1.幼年安全感的建立

受傳統價值觀的影響,我們對男孩總是帶著一些期待,比如希望他們能夠勇敢一點、獨立一點、自信一點。

所以當男孩面對恐懼表現出害怕時,父母會說:「一個男孩子,怎麼這麼膽小!」

當男孩面對挑戰想要退縮時,會說:「男孩子要勇敢」,甚至勉強孩子去做。

尤其是當男孩哭的時候,總是會引起家長的不滿,「男孩子,流血不流淚!」

其實這樣的觀念有失偏頗。男孩和女孩一樣,都是有全面情感的,他也會害怕、傷心、委屈等等。

尤其是0-6歲這一階段,男孩與女孩沒有根本上的區別。

在這段時間,儘管父親的作用也很重要,但是孩子依賴的主要是媽媽,因為他需要非常多溫柔、親密的愛,從而建立充足的安全感。

研究表明,幼年時與父母為伴,並且受到足夠關注和愛護的男孩獲得安全感更強,成人以後心理也更健康;他在幼年時體驗到的感情也會幫助他更平穩地度過容易衝動的青春期。

因此,父母應當認識並接納男孩的各種情緒和情感,允許他們表達,多和孩子溝通,盡力體會他的感受。

不要總是板著臉教育男孩不要哭、或是想教他堅強勇敢而把他推開;當男孩受傷時,不要吝嗇你的安慰和擁抱。

這一階段,父母請多花點時間,給孩子親密的陪伴和溫柔的呵護,幫助他建立充分的安全感

2.情緒管理

脾氣火爆、容易衝動是男孩的天性之一。

很多男孩在與夥伴的交往中喜歡打鬧、推搡、碰觸,或是在情緒激動時不顧場合大喊大叫、跳上跳下、隨意搞破壞。

見過很多家長,在孩子間產生矛盾時,不顧事情的原委,對自家孩子訓斥一通,或是和對方家長大吵大鬧。

結果,家長的情緒失控,不僅不能幫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反而給孩子做了一次失敗的示范。

養育男孩的過程中,父母需要更多的耐心幫他們來學會認知和控制情緒。

比如孩子因玩具被搶生氣,動手打了小朋友,家長要做的首先應該是看清事情的本質,接納孩子的情緒,不隨意斥責他;

其次,幫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你的玩具被別人搶走,感覺很氣憤是不是?」

接著,引導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我能理解你很生氣,但是打人是不對的,你可以嚴肅的告訴那個小朋友,‘這是我的玩具,你讓我很生氣,還給我’,或者去尋求大人的幫助。」

再比如孩子在電影院看電影情緒很激動,大呼小叫時,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感覺很興奮,但是這裡是公共場合,聲音太大會打擾到別人,非常不禮貌。」

在父母的接納和引導中,孩子會逐漸學會控制情緒,規范自己的言行,做事有分寸感。

3.允許犯錯,鼓勵嘗試

很多家長對男孩的莽撞膽戰心驚,怕孩子犯錯,或是遭遇危險,常常表現的十分謹慎、保護過度。

「那裡不能去,這個地方不能待,太危險了!」

「別跑那麼快,一會兒要摔了。」

教育家理查說得好:「缺乏冒險精神的孩子,往往習慣於墨守成規,既性格孱弱,又不善創新。」

男孩具有冒險精神,總喜歡嘗試和挑戰,這是他們認識、感知、探索這個世界的原動力,對他的成長來說是一件好事。

作為,父母首先應該理解男孩的冒險行為是天性使然,不要過於嚴厲、干涉他的行動,打壓了孩子那份勇敢和無畏。

應該盡力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勵他的嘗試和探索行為。

Wendy媽有話說:

養育男孩,父母就要扛得住。

因為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但給男孩媽媽的是一盒黑巧,100%那種,又苦又澀。

好在,黑巧吃了不胖人,還可以鍛煉意志質量。

所以,面對不「開竅」的男孩,父母要學會睜隻眼閉隻眼。

睜大眼睛,去發現和挖掘孩子身上的優點,多一點鼓勵,提高他的自信。

閉上眼睛,去接納和理解孩子身上的不足,多一點耐心,等待他的成長。

畢竟,男孩的成長就是化繭成蝶,慢慢悠悠。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男孩好動,就讓他去盡情地釋放吧。

只要引導得好,好動的男孩贏的不只是一點點。

03

很多家有男孩的父母常常為教育孩子感到頭疼,相比女孩,男孩往往更加頑皮淘氣、好動莽撞、麻煩不斷。

古希臘偉大哲學家柏拉圖早在2300多年前就這樣寫道:「在所有的動物中,男孩是最難駕馭的。」

男孩的心理成熟要晚于女孩,這個共識越來越得到大家的認同,在注意力、學習認知方面的能力發展,也普遍晚于女孩。

在養育男孩的過程中,這3點需要父母多加注意:

1.幼年安全感的建立

受傳統價值觀的影響,我們對男孩總是帶著一些期待,比如希望他們能夠勇敢一點、獨立一點、自信一點。

所以當男孩面對恐懼表現出害怕時,父母會說:「一個男孩子,怎麼這麼膽小!」

當男孩面對挑戰想要退縮時,會說:「男孩子要勇敢」,甚至勉強孩子去做。

尤其是當男孩哭的時候,總是會引起家長的不滿,「男孩子,流血不流淚!」

其實這樣的觀念有失偏頗。男孩和女孩一樣,都是有全面情感的,他也會害怕、傷心、委屈等等。

尤其是0-6歲這一階段,男孩與女孩沒有根本上的區別。

在這段時間,儘管父親的作用也很重要,但是孩子依賴的主要是媽媽,因為他需要非常多溫柔、親密的愛,從而建立充足的安全感。

研究表明,幼年時與父母為伴,並且受到足夠關注和愛護的男孩獲得安全感更強,成人以後心理也更健康;他在幼年時體驗到的感情也會幫助他更平穩地度過容易衝動的青春期。

因此,父母應當認識並接納男孩的各種情緒和情感,允許他們表達,多和孩子溝通,盡力體會他的感受。

不要總是板著臉教育男孩不要哭、或是想教他堅強勇敢而把他推開;當男孩受傷時,不要吝嗇你的安慰和擁抱。

這一階段,父母請多花點時間,給孩子親密的陪伴和溫柔的呵護,幫助他建立充分的安全感

2.情緒管理

脾氣火爆、容易衝動是男孩的天性之一。

很多男孩在與夥伴的交往中喜歡打鬧、推搡、碰觸,或是在情緒激動時不顧場合大喊大叫、跳上跳下、隨意搞破壞。

見過很多家長,在孩子間產生矛盾時,不顧事情的原委,對自家孩子訓斥一通,或是和對方家長大吵大鬧。

結果,家長的情緒失控,不僅不能幫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反而給孩子做了一次失敗的示范。

養育男孩的過程中,父母需要更多的耐心幫他們來學會認知和控制情緒。

比如孩子因玩具被搶生氣,動手打了小朋友,家長要做的首先應該是看清事情的本質,接納孩子的情緒,不隨意斥責他;

其次,幫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你的玩具被別人搶走,感覺很氣憤是不是?」

接著,引導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我能理解你很生氣,但是打人是不對的,你可以嚴肅的告訴那個小朋友,‘這是我的玩具,你讓我很生氣,還給我’,或者去尋求大人的幫助。」

再比如孩子在電影院看電影情緒很激動,大呼小叫時,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感覺很興奮,但是這裡是公共場合,聲音太大會打擾到別人,非常不禮貌。」

在父母的接納和引導中,孩子會逐漸學會控制情緒,規范自己的言行,做事有分寸感。

3.允許犯錯,鼓勵嘗試

很多家長對男孩的莽撞膽戰心驚,怕孩子犯錯,或是遭遇危險,常常表現的十分謹慎、保護過度。

「那裡不能去,這個地方不能待,太危險了!」

「別跑那麼快,一會兒要摔了。」

教育家理查說得好:「缺乏冒險精神的孩子,往往習慣於墨守成規,既性格孱弱,又不善創新。」

男孩具有冒險精神,總喜歡嘗試和挑戰,這是他們認識、感知、探索這個世界的原動力,對他的成長來說是一件好事。

作為,父母首先應該理解男孩的冒險行為是天性使然,不要過於嚴厲、干涉他的行動,打壓了孩子那份勇敢和無畏。

應該盡力給孩子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勵他的嘗試和探索行為。

Wendy媽有話說:

養育男孩,父母就要扛得住。

因為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但給男孩媽媽的是一盒黑巧,100%那種,又苦又澀。

好在,黑巧吃了不胖人,還可以鍛煉意志質量。

所以,面對不「開竅」的男孩,父母要學會睜隻眼閉隻眼。

睜大眼睛,去發現和挖掘孩子身上的優點,多一點鼓勵,提高他的自信。

閉上眼睛,去接納和理解孩子身上的不足,多一點耐心,等待他的成長。

畢竟,男孩的成長就是化繭成蝶,慢慢悠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