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民間故事:書生被蛇妖矇騙,偷走修仙者白鼠,回家變美女口吐金銀

新聊齋|財鼠仙子

古時, 一書生酒肆借酒, 被小二攔住, 一個白髮老翁請他喝酒。 酒後老翁讓他幫忙, 去偷一隻白毛巨鼠。 書生偷得巨鼠後, 卻見老翁被失主找上, 幾下打出原形殺掉。 書生十分害怕, 帶著白毛鼠回家, 放出巨鼠後, 卻變成美貌女子。

韶州府有一個書生, 名叫王及第。 為人勤快, 好讀聖賢書, 可惜資質才華有限, 屢考不中, 想要進士及第, 那只是個白日夢。

32歲時, 王及第因考舉, 弄得自己家徒四壁, 還欠下親友不少銀兩。 自己便頹廢起來, 不再讀書也不考了, 整日就在家裡喝酒睡覺, 過著安逸日子。

這日,

王及第喝完了酒, 家中已無銀子, 又到街上酒肆去借酒。

酒客們遠遠見到他到來, 打趣道:“王及第又來了, 快把酒收起來”, 店小二自是有小聰明, 立馬來到門口攔住, 不準跨過門檻。

此間, 有一個白髮老翁正在席間喝酒, 見王及第如此狼狽, 便好心道:“老夫請這小兄弟喝一杯,

讓他進來吧!”

那小二只得讓開, 王及第跨步就上前, 開心說:“謝老先生款待, 待我日後高中, 必將雙倍奉還!”於是自個入座, 爽快地吃喝起來。

兩人吃喝一番, 老者說:“小兄弟吃得老夫的酒, 可否幫老夫一個忙”。 王及第樂道:“不敢推辭, 老先生有事請講”。

老者便帶著王及第出了村子, 入得一片山林, 然後遞給王及第一隻布袋, 指著遠處的一棵老松樹說:“你且先躲起來, 正午過後會有人帶著一隻白鼠來此樹下歇息, 你偷偷把白鼠抓來給我吧!”

王及第雖好酒, 但明白道理好壞, 連忙擺手說:“偷雞摸狗之事做不得, 這不成體統, 恕小生難以答應。 ”

老者見王及第不願意, 連忙掏出三兩白銀說:“這錢夠你喝一陣子酒了, 若是答應就拿去”,

王及第看著白花花的銀兩, 猶豫幾下, 終還是答應了。

老者吩咐一番, 稱在山腳下等他, 便先行告退。 王及第俯臥在槁草叢裡, 待得一陣, 等到午時一過, 果真有一個背負長劍的青袍男子, 帶一隻銀毛巨鼠來到松下歇息。

那鼠大如小狗, 渾身白毛,

泛著銀光, 在青袍男子旁邊十分溫馴。

那男子和白鼠閉眼一會兒, 竟打起呼嚕, 熟睡過去了。 王及第便悄悄靠近, 先是打量對方一番, 見到男子面容英俊, 青衣白袍, 眉宇間仙氣十足, 不像是個壞人。 但自己為得酒錢, 則偷偷用布袋一下把白鼠罩住, 提起就帶走了。

王及第偷得白鼠, 連忙朝山下趕, 要去交給老翁。

不多時, 後面卻傳來雷鳴般的巨響, 王及第回頭一看, 發現一道影子腳踏飛劍而來, 剎那間就立在自己眼前, 定眼一看, 竟是剛才在松下睡覺的男子。

這時, 那人打量王及第一番, 語氣溫和地道:“這位小哥, 可見到有一老翁帶著一白鼠路過”。 王及第手裡拿著布袋, 心裡卻發慌, 唯唯諾諾地稱:“小生不見, 小生不知。 ”

男子見他如此,

亦沒追究, 跨步一越, 又如閃電般奔下山去了。

王及第見了此奇人, 心中越是發毛, 非常的不安, 但是無路可走, 只能跟著下山。 剛到山腳, 遠遠便見男子和老翁打了起來。

幾個回合後, 男子明顯占了上風。 他袖袍一甩, 從袖子裡飛出一柄柄金色的小劍, 這些小劍共有三十六把, 布成一個奇怪的陣勢,將老翁困在裡面。

那青袍人手裡掐訣,嘴裡念著聽不懂的聲音。那些小劍在空中一閃後,全部消失了。老翁在法陣中大駭,手中出現各種法寶,往前扔出想要衝出包圍,可最終不管什麼法寶,一扔出後空中金光一閃,一縷金絲切過,法寶便斷成兩截。

不久,那老翁黔驢技窮,最終被數柄小劍貫穿胸口,倒在地上死於非命。老翁死後,身子在地上一陣扭曲,化為一條頭生白角的大蛇。

王及第見狀,知此男人絕非凡人,害怕對方對自己報復,於是偷溜入草叢,另尋一條小路回家了。

到家後,王及第把那白鼠從布袋放出來。那白鼠見換了主人,亦不驚慌,搖身變成一個妙齡美少女,長得五官精緻,肌膚滑嫩,羞答答低著頭不語。

王及第看得歡喜問道:“姑娘是何方神聖?”

少女嬌聲說道:“小女是財鼠仙,修煉五百年化為人形。先前的那男人是一個修仙者,名叫韓立,知奴家會尋寶,能生財,便將我擄了去”。

王及第又問:“那個老翁又是你何人?”。鼠仙道:“它是一條千年蛇妖,亦是貪慕奴家美色,想要擄走我與他雙修,才騙你將我盜走!”

王及第聽後,覺得甚是奇異,又不得不信,鼠仙又道:“你今日之舉,算是無意救了我,奴家無以為報,這銀兩你就收下吧!”

說罷,舌頭一伸吐出一錠白銀來,轉身贈給了王及第。

王及第萬萬沒想到,自己活得這麼久,竟遇上如此美事,面前的鼠仙不僅美麗溫柔身姿曼妙,而且還會吐銀子,這是多少讀書人做夢都遇不上的事。

鼠仙見王及第接了自己的銀兩,便打算出門離去。

未料,那王及第卻是私心作怪,萬分不舍,一把將她的小蠻腰抱住說:“鼠仙娘子,你要去哪兒,不如住下來嫁給我吧!在下會對你好的。”

此間,那鼠仙雖有生財本領,卻不能隨意害人,怕折了道行,見到王及第如此癡迷自己,只好笑道:“奴家非人族,出身于鼠修化為仙,豈能常在留人間呢”,王及第卻聽不進去,死死不放手。

鼠仙見王及第如此執著,只好婉言相勸,謊稱答應。

不一會兒,鼠仙見王及第家中甚是簡陋,屋瓦破損不堪,又從嘴裡吐出一錠白銀,足足有二十兩。鼠仙道:“你且拿去修繕一番府屋,擇個吉日成親”。

王及第聽罷,欣喜若狂,很快去辦了。

夜裡,王及第買得一隻燒雞兩壺好酒,歡樂歸家。那鼠仙靜坐在床邊,見他歸來,又吐出兩錠金元寶,安撫著說:“這是置辦婚宴的錢財,你且收好!”

兩人就此喝得幾杯酒水,均有了醉意,王及第心急,巴不得就把面前的小美人纏綿,忍不住就上前摟抱。

未料那鼠仙卻是閃身一躲,說:“王公子莫急於一時,你我且拜堂成親,等有了夫妻名分,奴家自然是你的人,到時隨你如何都可以”。王及第雖是欲火焚身,但還是聽了,兩人就此各自睡去。

次日一早,王及第醒來,前去敲門,發現房間裡空蕩蕩,鼠仙早已不見了蹤影。王及第轉念一想,方才歎息道:“強扭瓜不甜,凡事不牽強,罷了罷了”。

不過他因此得到了不少財富,那兩錠金元寶也能值許多錢。他還清了之前欠債,再次用心讀書。三年後,王及第連中舉人進士,最終不負這個名字了。

靜月齋寄語:

王及第這番奇遇,著實讓人羨慕。他雖沒有抱得美人歸,卻也能安然處之,回到正常的讀書上來,最終考取功名,成就事業,也算是孺子可教也。

蛇妖化身老翁,看似和藹可親,卻是在小恩之下包藏禍心。現實中這樣的人並不少,他們對落魄之人施以小恩,但最後會挾恩求報,將對方置於險地。

故事告訴我們,做人應該堅持自己的原則,諸善奉行,諸惡莫為,這樣才能平安前行,不生是非。

布成一個奇怪的陣勢,將老翁困在裡面。

那青袍人手裡掐訣,嘴裡念著聽不懂的聲音。那些小劍在空中一閃後,全部消失了。老翁在法陣中大駭,手中出現各種法寶,往前扔出想要衝出包圍,可最終不管什麼法寶,一扔出後空中金光一閃,一縷金絲切過,法寶便斷成兩截。

不久,那老翁黔驢技窮,最終被數柄小劍貫穿胸口,倒在地上死於非命。老翁死後,身子在地上一陣扭曲,化為一條頭生白角的大蛇。

王及第見狀,知此男人絕非凡人,害怕對方對自己報復,於是偷溜入草叢,另尋一條小路回家了。

到家後,王及第把那白鼠從布袋放出來。那白鼠見換了主人,亦不驚慌,搖身變成一個妙齡美少女,長得五官精緻,肌膚滑嫩,羞答答低著頭不語。

王及第看得歡喜問道:“姑娘是何方神聖?”

少女嬌聲說道:“小女是財鼠仙,修煉五百年化為人形。先前的那男人是一個修仙者,名叫韓立,知奴家會尋寶,能生財,便將我擄了去”。

王及第又問:“那個老翁又是你何人?”。鼠仙道:“它是一條千年蛇妖,亦是貪慕奴家美色,想要擄走我與他雙修,才騙你將我盜走!”

王及第聽後,覺得甚是奇異,又不得不信,鼠仙又道:“你今日之舉,算是無意救了我,奴家無以為報,這銀兩你就收下吧!”

說罷,舌頭一伸吐出一錠白銀來,轉身贈給了王及第。

王及第萬萬沒想到,自己活得這麼久,竟遇上如此美事,面前的鼠仙不僅美麗溫柔身姿曼妙,而且還會吐銀子,這是多少讀書人做夢都遇不上的事。

鼠仙見王及第接了自己的銀兩,便打算出門離去。

未料,那王及第卻是私心作怪,萬分不舍,一把將她的小蠻腰抱住說:“鼠仙娘子,你要去哪兒,不如住下來嫁給我吧!在下會對你好的。”

此間,那鼠仙雖有生財本領,卻不能隨意害人,怕折了道行,見到王及第如此癡迷自己,只好笑道:“奴家非人族,出身于鼠修化為仙,豈能常在留人間呢”,王及第卻聽不進去,死死不放手。

鼠仙見王及第如此執著,只好婉言相勸,謊稱答應。

不一會兒,鼠仙見王及第家中甚是簡陋,屋瓦破損不堪,又從嘴裡吐出一錠白銀,足足有二十兩。鼠仙道:“你且拿去修繕一番府屋,擇個吉日成親”。

王及第聽罷,欣喜若狂,很快去辦了。

夜裡,王及第買得一隻燒雞兩壺好酒,歡樂歸家。那鼠仙靜坐在床邊,見他歸來,又吐出兩錠金元寶,安撫著說:“這是置辦婚宴的錢財,你且收好!”

兩人就此喝得幾杯酒水,均有了醉意,王及第心急,巴不得就把面前的小美人纏綿,忍不住就上前摟抱。

未料那鼠仙卻是閃身一躲,說:“王公子莫急於一時,你我且拜堂成親,等有了夫妻名分,奴家自然是你的人,到時隨你如何都可以”。王及第雖是欲火焚身,但還是聽了,兩人就此各自睡去。

次日一早,王及第醒來,前去敲門,發現房間裡空蕩蕩,鼠仙早已不見了蹤影。王及第轉念一想,方才歎息道:“強扭瓜不甜,凡事不牽強,罷了罷了”。

不過他因此得到了不少財富,那兩錠金元寶也能值許多錢。他還清了之前欠債,再次用心讀書。三年後,王及第連中舉人進士,最終不負這個名字了。

靜月齋寄語:

王及第這番奇遇,著實讓人羨慕。他雖沒有抱得美人歸,卻也能安然處之,回到正常的讀書上來,最終考取功名,成就事業,也算是孺子可教也。

蛇妖化身老翁,看似和藹可親,卻是在小恩之下包藏禍心。現實中這樣的人並不少,他們對落魄之人施以小恩,但最後會挾恩求報,將對方置於險地。

故事告訴我們,做人應該堅持自己的原則,諸善奉行,諸惡莫為,這樣才能平安前行,不生是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