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朱棣靖難之役成功後,發現一道聖旨,朱棣:老頭子,你害的我好苦

朱元璋死後不久, 大明朝就發生了一場內戰, 這就是著名的靖難之役, 交戰的雙方是四叔朱棣和侄子朱允炆。 躺在地下的朱元璋如果有知道的話, 他會氣的爬出來。

朱元璋的選擇

淮右布衣朱元璋經過一生得征戰, 敵人在他面前一個個倒下, 他打敗了陳友諒, 打敗了張士誠, 打敗了方士珍, 推倒了元朝政府, 把元朝趕進荒漠。

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孫子朱允炆安穩的坐擁天下 , 朱元璋大肆殺戮功臣, 李善長、劉伯溫、徐達、李文忠、馮勝、藍玉等一個個跟隨他打天下的文臣武將都先他而去。

為了保證朱家的天下, 朱元璋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 他廢除了丞相制, 他採取分封制 , 他採取嚴格的戶籍制度, 他打壓南方的地主階級。

朱元璋是踏著屍山血海建立了大明, 在他統治期間採取了嚴苛的制度。 朱元璋懂得治理國家需要的是張弛有度, 所以他選擇了老大朱標作太子。

在朱標死後, 朱元璋選擇仁義的孫子朱允炆。

朱元璋把臨死前能夠做的事情都做完了, 他心滿意足了。 看著孫子朱允炆, 朱元璋說道:「天下我已經給你打掃乾淨了, 解決了內憂外患, 將來即使有敵人入侵, 還有你的那些叔叔們來幫你。

朱允炆回道:「將來如果是我的那些叔叔們起來造反, 我該怎麼辦呢?」一語成讖, 歷史的發展果真如此。

朱允炆的選擇

年齡還不到20歲的朱允炆接過朱元璋的衣缽, 成為明朝的皇帝。 朱元璋死後, 他給孫子留下許多人才維護朱家的天下, 如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

如果論個人才華, 他們應該是當時的出類拔萃的大臣。 齊泰雖是文人出生, 官職是兵部尚書。 有一天朱元璋突然給齊泰出了一個問題, 詢問邊界將領的名字和各地的形勢。 齊泰不慌不忙, 對答如流, 並在袖子裡拿出一個小本本, 上面都清晰的記載了詳細的情況。 可以看出齊泰對工作是盡職盡責的。

黃子澄是朱允炆的發小, 一直陪著皇孫讀書, 感情是相當的深厚。 朱允炆擔心叔叔們的尾大不掉已經很多年了, 有一次他把自己的擔心告訴了黃子澄。 聽罷後, 黃子澄哈哈大笑起來, 他以西漢「七王之亂」來鼓勵朱允炆。

方孝孺, 大家應該知道這個人的故事。 他是天下讀書人的種子。 方孝孺從小就很聰明, 經史子集都是精通, 他的老師就是大名鼎鼎的宋濂。

朱元璋生前,他共冊封了二十四個兒子和一個孫子。在這些藩王中,其中九個勢力比較大,在這九個中又屬燕王朱棣和甯王朱權最勇猛。

雖然朱元璋為遏制藩王的實力,從掌控軍隊的數量上進行了限制,規定藩王的兵力為三個護衛,每個護衛的人數在3000到19000人。然而因燕王朱棣在守衛北方最危險的邊界,所以燕王的軍隊數量為十萬之眾。

朱允炆和他的智囊團分析了形勢,認為可行, 所以朱允炆的一把火就是削藩。他要趕走頭上的陰影,要奪了叔叔們的權。

朱棣的選擇

朱棣雖然很像他的父親朱元璋,很能打仗,但他不是嫡生,親生母親不是馬皇后,並且也不是老大。他只能老老實實的做他的燕王。

朱允炆開始削藩時,朱棣是猶豫不決的。他知道自古以來造反成功的機率是很小的,鮮有成功的,大部分掉了腦袋。

當時的實力,朱允炆有60萬大軍,而自己只有十萬,即使戰鬥力比朱允炆的強,但沒有勝算,失敗了就要背千古駡名,一家老小都要被殺掉。

但朱棣身邊一個人卻很高興,他就是未來的「黑衣宰相」姚廣孝。他是為造反而生的,他天天在朱棣面前鼓動造反,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姚廣孝第一次見到朱棣就告訴他:「我要送你一頂白帽子。」當時朱元璋還活著,聽到此話的朱棣差點靈魂出竅。

隨著形勢的發展,他同母的弟弟朱棡已經被削掉,發配到雲南,其他的幾個弟弟也陸續或發配或自盡,下一個就是他了。

造反可能要死,不造反肯定是死,那就反了吧。

歷史的選擇

朱棣先是裝瘋,哪裡人多去哪裡,瘋裡來,瘋裡去,以給調動軍隊贏得時間。

一紙密文抵達南京,朱棣反了。對南京的皇帝朱允炆來說,在意料之中。派誰去平叛呢?厲害的武將都被朱元璋給殺了。

先是派善於防禦的長興侯耿炳文,結果被朱棣打敗。又派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都說虎父無犬子,結果李景隆就是個犬子。李景隆帶了南軍的所有主力征討朱棣,戰場的瞎指揮,讓他成為「逃跑將軍」,一直逃跑到南京。失敗歸來,大臣建議殺掉李景隆,朱允炆以和李景隆有親戚關係沒有殺他。

朱棣率領大軍來到南京城下,李景隆是一個識時務的人,他偷偷打開城門投降了。

朱允炆和他的大臣們驚慌失措,只能看著朱棣騎著戰馬走進南京城。隨著大殿的一把火,朱允炆自焚了,但沒有屍體。有傳說,朱元璋死前留下一個盒子,裡面有剃刀和僧侶的衣服,朱允炆出家當了和尚。

朱棣進入南京城,翻遍了整個皇宮都沒有找到朱允炆的屍體,但找到了一份建文帝的聖旨,大概意思是:燕王朱棣造反了,但朕相信四叔不是真的想反,肯定是被身邊的人慫恿的,所以在戰場上,你們不要傷了我的四叔,要留他性命。

朱允炆真是一位有善心的好皇帝。殊不知,他的這份聖旨讓朱棣擁有了無敵模式,幾次都讓他死裡逃生,南軍不敢用箭射他。

朱棣看罷說道:「爹呀,你把我害的好苦。你的固執造就了皇家的戰爭,讓我背上了駡名啊!」

朱棣從他的侄子手裡奪得皇權,但他一生都是不安的。為了找到朱允炆,分別從陸路和海路派人去尋,一路就是我們所孰知的「鄭和下西洋」。朱棣還命人重新編修了《明太祖實錄》,把對自己不利的地方進行了修改和刪除,但歷史的真相卻沒有辦法被淹沒。

朱元璋生前,他共冊封了二十四個兒子和一個孫子。在這些藩王中,其中九個勢力比較大,在這九個中又屬燕王朱棣和甯王朱權最勇猛。

雖然朱元璋為遏制藩王的實力,從掌控軍隊的數量上進行了限制,規定藩王的兵力為三個護衛,每個護衛的人數在3000到19000人。然而因燕王朱棣在守衛北方最危險的邊界,所以燕王的軍隊數量為十萬之眾。

朱允炆和他的智囊團分析了形勢,認為可行, 所以朱允炆的一把火就是削藩。他要趕走頭上的陰影,要奪了叔叔們的權。

朱棣的選擇

朱棣雖然很像他的父親朱元璋,很能打仗,但他不是嫡生,親生母親不是馬皇后,並且也不是老大。他只能老老實實的做他的燕王。

朱允炆開始削藩時,朱棣是猶豫不決的。他知道自古以來造反成功的機率是很小的,鮮有成功的,大部分掉了腦袋。

當時的實力,朱允炆有60萬大軍,而自己只有十萬,即使戰鬥力比朱允炆的強,但沒有勝算,失敗了就要背千古駡名,一家老小都要被殺掉。

但朱棣身邊一個人卻很高興,他就是未來的「黑衣宰相」姚廣孝。他是為造反而生的,他天天在朱棣面前鼓動造反,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姚廣孝第一次見到朱棣就告訴他:「我要送你一頂白帽子。」當時朱元璋還活著,聽到此話的朱棣差點靈魂出竅。

隨著形勢的發展,他同母的弟弟朱棡已經被削掉,發配到雲南,其他的幾個弟弟也陸續或發配或自盡,下一個就是他了。

造反可能要死,不造反肯定是死,那就反了吧。

歷史的選擇

朱棣先是裝瘋,哪裡人多去哪裡,瘋裡來,瘋裡去,以給調動軍隊贏得時間。

一紙密文抵達南京,朱棣反了。對南京的皇帝朱允炆來說,在意料之中。派誰去平叛呢?厲害的武將都被朱元璋給殺了。

先是派善於防禦的長興侯耿炳文,結果被朱棣打敗。又派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都說虎父無犬子,結果李景隆就是個犬子。李景隆帶了南軍的所有主力征討朱棣,戰場的瞎指揮,讓他成為「逃跑將軍」,一直逃跑到南京。失敗歸來,大臣建議殺掉李景隆,朱允炆以和李景隆有親戚關係沒有殺他。

朱棣率領大軍來到南京城下,李景隆是一個識時務的人,他偷偷打開城門投降了。

朱允炆和他的大臣們驚慌失措,只能看著朱棣騎著戰馬走進南京城。隨著大殿的一把火,朱允炆自焚了,但沒有屍體。有傳說,朱元璋死前留下一個盒子,裡面有剃刀和僧侶的衣服,朱允炆出家當了和尚。

朱棣進入南京城,翻遍了整個皇宮都沒有找到朱允炆的屍體,但找到了一份建文帝的聖旨,大概意思是:燕王朱棣造反了,但朕相信四叔不是真的想反,肯定是被身邊的人慫恿的,所以在戰場上,你們不要傷了我的四叔,要留他性命。

朱允炆真是一位有善心的好皇帝。殊不知,他的這份聖旨讓朱棣擁有了無敵模式,幾次都讓他死裡逃生,南軍不敢用箭射他。

朱棣看罷說道:「爹呀,你把我害的好苦。你的固執造就了皇家的戰爭,讓我背上了駡名啊!」

朱棣從他的侄子手裡奪得皇權,但他一生都是不安的。為了找到朱允炆,分別從陸路和海路派人去尋,一路就是我們所孰知的「鄭和下西洋」。朱棣還命人重新編修了《明太祖實錄》,把對自己不利的地方進行了修改和刪除,但歷史的真相卻沒有辦法被淹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