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郭子興:大明帝國的奠基人,朱元璋娶他兩個女兒,卻殺光他的兒子

明朝洪武三年, 徐達等人北伐歸來, 朱元璋決定大封功臣。 在封賞眾人之前, 朱元璋先追封了一個王爵, 此人就是朱元璋的岳父、滁陽王郭子興。

前一年(洪武二年), 常遇春在班師回朝的路上病逝, 被朱元璋追封為開平王。 因此, 郭子興是朱元璋追封的第二個異姓王。 在聖旨上, 朱元璋說:

惟滁陽王, 定遠之民, 當元運將終, 群雄並起, 王亦乘時倡義旅, 克濠城, 拒守二載。 時朕從事, 恩禮甚厚。

朱元璋的意思是說:元朝末年, 郭子興佔據濠州, 功勳卓著, 朕剛加入紅巾軍時, 郭子興對朕非常照顧。

其實, 朱元璋所說並非虛言, 若無郭子興, 就不可能有後來的朱元璋。 朱元璋之所以能夠佔據金陵, 登基稱帝, 是因為他繼承了郭子興的衣缽。 因此, 《明史·卷一百二十二》評價郭子興:

子興據有濠州, 地偏勢弱。 然有明基業, 實肇于滁陽一旅。

意思是說, 郭子興佔據濠州, 雖然實力不強,

但明朝的基業, 實際上都是出自郭子興一脈, 這是要把郭子興當成大明朝的奠基人!

歷史上的郭子興, 多少有些悲情, 他只做了三年的義軍首領便溘然長逝, 朱元璋不僅娶了他兩個女兒, 還殺光了他僅有的兩個兒子。 因此, 明朝的「滁陽王」。 雖然享受了274年的祭祀,

卻一直空有其名。 本文, 筆者來講述郭子興, 希望通過史料, 帶大家瞭解一段崢嶸史。

一、風雲聚濠州, 太祖始來投

西元1351年(元朝至正十一年), 韓山童發動黃河民工起義, 由於起義者頭戴紅巾, 因此稱之為「紅巾軍」。 受元朝苛政影響, 紅巾軍起義爆發後, 百姓群起響應, 雖然元朝幾次出動大軍前來鎮壓, 但仍無法遏止民間的反元浪潮。

次年, 在江淮大地上陸續有人舉起紅巾軍的義旗, 宣佈反元。 郭子興便是這個時候, 成為濠州紅巾軍元帥的。

《明史·郭子興傳》記載:

郭子興, 其先曹州人……會元政亂, 子興散家資, 椎牛釃酒, 與壯士結納。 至正十二年春, 集少年數千人, 襲據濠州。

郭子興祖上是山東菏澤人。 他從小有俠義之心, 非常喜歡結交朋友。

適逢元朝腐敗, 百姓疾苦, 見天下大亂, 郭子興便聚集幾千人佔據濠州, 擔任濠州紅巾軍元帥。

當時, 濠州紅巾軍並非只有郭子興一個元帥, 除郭子興外, 還有孫德崖等4人, 他們分別佔據濠州一角, 都自稱元帥。 名義上都是紅巾軍, 實際上勾心鬥角。

1352年, 一個叫朱重八的僧人來到郭子興的軍中, 從此改變了這支紅巾軍的命運。 有意思的是, 朱重八剛來時, 被當成了間諜, 《明史》雲:

太祖往從之, 門者疑其諜, 執以告子興。 子興奇太祖狀貌, 解縛與語, 收帳下。 為十夫長, 數從戰有功。

朱重八是個苦命人, 少年時父母雙亡, 親人離散, 他流落江湖, 先以乞討為生, 後來僥倖入寺為僧, 還在寺廟裡識得幾個字。 但隨著紅巾軍起義的爆發, 民不聊生, 寺廟也無法維持生計, 朱重八被迫走出寺廟, 重新乞討, 後來乾脆加入義軍。

朱重八剛來到郭子興的營門時,守衛見他十分可疑,懷疑他是間諜,便把他抓起來,用繩子捆著去見郭子興。郭子興見到朱重八的相貌堂堂,言語中多有豪邁,便親自為他揭開繩子,收在帳下擔任十夫長。並且給他改名為朱元璋,字國瑞。

從此,亂世之中少了一個叫朱重八的僧侶,誕生了一位叫朱元璋的反元義士。

朱元璋投到郭子興的帳下後,元朝大軍幾次來犯,郭子興率兵禦敵,朱元璋「數從戰有功」,立下許多戰功。郭子興大喜,便和繼室妻子張氏商量,想把義女馬氏許配給朱元璋,讓朱元璋從此死心塌地地跟著自己。馬氏,即後來的孝慈高皇后,民間稱之為馬皇后。

朱元璋和馬氏成親後,被郭子興派往濠州鄉下募兵,朱元璋先後招攬了徐達等眾將,待朱元璋回到濠州,郭子興卻出事了。原來,孫德崖聯合徐州紅巾軍元帥彭大等人,設計逮捕了郭子興。朱元璋聽聞後大怒,他帶著人馬沖進了孫德崖的營寨,拼命搶出郭子興。自此之後,郭子興麾下眾將士對朱元璋更加信服。

郭子興打仗也非常勇猛,不久後,元朝派大軍前往濠州,郭子興率領眾人死守濠州,堅守了五個多月。待元軍退去,朱元璋辭別郭子興,帶著徐達等24位將領南下定遠,開始開闢另一個戰場,史稱「南略定遠」。而郭子興在濠州也沒閑著,他和孫德崖等人鬥得不亦樂乎。

從史料上看,郭子興雖然是反元的第一批義士,但他並不完美。他和封建社會大多數農民起義軍領袖一樣,有其特有的局限性。他反抗元朝,但野心並不大,他熱衷於和其他義軍較勁,而不圖打開更大的局面。這也許是郭子興無法做大的原因。而當時朱元璋雖然隸屬于郭子興麾下,但朱元璋卻明白,若久困於濠州,對反元大計並沒有幫助,因此朱元璋才南下定遠,打算在長江北岸擴充自己的勢力。

所以,從格局上說,郭子興是不如自己女婿的。但不管怎麼說,朱元璋能邁出這一步,都得益于郭子興的培養。

二、器量不足取,百年空餘恨

1353年,朱元璋積蓄力量攻入滁州,陸續招攬了李善長、馮國用、馮勝、胡大海、鄧愈等人,儼然成為一方梟雄。而這個時候,遠在濠州的郭子興的日子卻不好過了,孫德崖聯合彭大、趙鈞用等人對郭子興進行聯合擠壓,郭子興無奈之下,便帶著舊部南下,前來投靠自己的女婿朱元璋。

說是「投靠」,其實並不準確,因為郭子興仍是朱元璋的上司。他來到滁州後,立即端起老丈人的架子。朱元璋對郭子興感恩戴德,立即將自己麾下的兵馬交給了郭子興,郭子興的實力瞬間壯大。

朱元璋雖然對郭子興心懷感激,但是,郭子興對朱元璋的態度卻不一樣。郭子興聽信妻弟張天祐和兒子郭天敘的讒言,說朱元璋威望太大,若不及時打壓,恐怕會留下後患。郭子興覺得有道理,《明史紀事本末》雲:

子興惑讒言,悉奪太祖兵,又欲收李善長置麾下。善長涕泣自訴,不肯行。自是征討之權,太祖皆不得與,且日疏遠,而事之愈恭。

郭子興聽聞李善長是朱元璋麾下第一謀臣,便私下召來李善長,讓李善長改投自己麾下。李善長舉薦郭子興後,找到朱元璋哭著表忠心,表示自己堅決不會背叛朱元璋。這也是朱元璋為何一直尊敬李善長、明朝開國後尊李善長為開國第一文臣的原因。

這件事過後,郭子興不讓朱元璋染指兵事,凡是有帶兵打仗的事情,郭子興都不交給朱元璋。郭子興日漸疏遠朱元璋,但朱元璋對岳父依舊非常恭敬。後來,郭子興麾下將領幾次出兵,都「一無所獲」,無奈之下,郭子興讓朱元璋帶兵,朱元璋「眾皆披靡」。

別的將領都打不贏,只有朱元璋能用,這讓郭子興更加忌憚朱元璋。好在朱元璋之妻馬氏多次從中斡旋,郭子興這才沒有為難朱元璋。可是,接下來,發生了一件讓朱元璋非常失望的事情,《明史紀事本末》記載:

太祖威名日著,子興二子陰置毒酒中,欲害之,謀泄。

郭子興不害朱元璋,不代表他兒子不會。郭子興的兩個兒子郭天敘、郭天爵曾密謀在朱元璋的酒裡下毒,結果被朱元璋發現。

朱元璋驚駭不已,大怒道:「我何曾負過你們,你們竟然要陰謀害我?」

郭天敘、郭天爵被朱元璋的氣勢嚇到,從此雖然不敢直接加害朱元璋,但背地裡在郭子興面前更加肆無忌憚地詆毀朱元璋。

1355年,朱元璋辭別郭子興,離開滁州,帶兵攻下了和州。而遠在濠州的孫德崖遇到了饑荒,帶兵來到和州。朱元璋考慮到都是抗元的隊伍,便接納他們入城。郭子興聽聞後,怒氣衝天,他從滁州來到和州,找到朱元璋,將朱元璋怒斥一頓。朱元璋再三解釋也無用,只得將孫德崖攆出和州。但為了表達自己的歉意,朱元璋親自去送孫德崖,還送了幾車糧食以表誠意。

沒想到,這時後方卻出事了。《明史·郭子興傳》雲:

前營已發,德崖方留視後軍,而其軍與子興軍鬥,多死者。

朱元璋從孫德崖的前營出發,忽然聽到械鬥聲,不知何故,孫德崖在後營卻和郭子興打了起來,死傷眾多。朱元璋大驚失色,趕緊掉頭回去「勸架」。

原來,郭子興聽了孫德崖要走,拼了老命,終於把他的宿敵孫德崖擒住。孫德崖麾下的將領大怒,知道朱元璋乃郭子興的女婿,便將朱元璋拿下。

如此以來,和州城炸了鍋:郭子興要殺孫德崖;孫德崖的部下要拿朱元璋換孫德崖;徐達、李善長等人要帶兵去救朱元璋;郭天敘等人則千方百計阻攔徐達。

和州畢竟不是滁州,徐達等將領都是朱元璋的心腹,郭子興本不想答應用孫德崖來換朱元璋,但架不住徐達等人的壓力。最終,由徐達先去把朱元璋換出來後,郭子興這才放了孫德崖。《明史·郭子興傳》雲:

子興憾德崖甚,將甘心焉,以太祖故強釋之,邑邑不樂。未幾,發病卒,歸葬滁州。

郭子興放了孫德崖後,十分不甘心,從此悶悶不樂,沒過多久,便鬱鬱而終,死在了滁州。

作為朱元璋的領路人,郭子興對朱元璋有「再造之恩」,但在抗元的大是大非上,郭子興的認知並不清晰。整體來說,郭子興的器量,遠遠不足以支撐一支強大的義軍。

站在人性的角度來說,筆者對郭子興之死是比較遺憾的。但站在歷史的角度來說,郭子興擋住了朱元璋的光芒,郭子興的去世,恰好成就了後期的朱元璋。

三、二子皆被誅,兩女入宮閨

郭子興膝下有三子二女,其中長子早夭,次子郭天敘、三子郭天爵,女兒郭氏和義女馬氏。

郭子興的三個兒子都是元配夫人所生,朱元璋之妻馬氏雖然不是郭子興親生的,但在郭子興膝下承歡多年,早已把郭子興當做父親。郭子興小女兒郭氏是繼室夫人張氏所生,需要一提的是,郭子興去世時,他的小女兒郭氏剛出生不久,還在繈褓之中。

當時,北方紅巾軍領袖韓山童已死,他的兒子韓林兒在亳州稱帝,史稱小明王。韓林兒是郭子興名義上的主子,他聽聞郭子興去世,便下了一道聖旨:任命郭子興之子郭天敘繼承乃父元帥之職,任命郭子興的妻弟張天祐為右副元帥,任命郭子興的女婿朱元璋為左副元帥。如此一來,朱元璋仍舊要聽從郭天敘的擺佈。

郭天敘本就和朱元璋不睦,多次在軍中和朱元璋為難,再加上郭天敘心胸狹窄,將士們皆不服他。因此,朱元璋這個左副元帥反而是軍中最有威望之人。接下來,在二人的鬥法中,郭天敘最終被朱元璋算計。當然,這中間有個關鍵人,就是陳埜先(又稱陳野先)。

筆者之前寫鄧愈、廖永忠、康茂才等明朝將領的時候,多次提到陳埜先。陳埜先是元末的一名硬漢,紅巾軍起義時,陳埜先帶領鄉民保護村寨,被元朝看重,升任陳埜先為民兵元帥。當時,南京(時稱集慶)附近有兩股元朝的力量,第一個是元朝江浙行省左丞相福壽,另一路就是民兵元帥陳埜先,陳埜先不僅打仗勇猛,而且對元朝忠心耿耿。因此,當朱元璋離開和州,南渡長江時,陳埜先就成了朱元璋的對手。

不過,陳埜先運氣不好,在渡江之戰中,他被徐達和鄧愈聯手生擒。朱元璋非常欣賞陳埜先,勸陳埜先投降。《明史紀事本末》記載:

(陳埜先)陽為招詞,陰實激之,不意其眾遽降,自悔失計。及聞欲攻集慶,私謂部曲曰:「汝等攻集慶,毋力戰,俟我得脫還,當與元兵合。」太祖聞其謀……縱之還。

意思是,陳埜先迫於無奈,佯裝投降朱元璋。待朱元璋釋放他後,他找到自己的部下說:「朱元璋率領我們攻打南京的時候,我們不要死戰,而是要找機會逃脫,再歸元朝。」

陳埜先沒想到,朱元璋在他麾下安排了內應,陳埜先詐降的陰謀,朱元璋早就知道了。接下來,朱元璋唱了一出好戲。

朱元璋給陳埜先安排了一個秘密任務,讓他先「逃回」南京,打入元朝大軍的內部,待朱元璋攻打南京的時候,讓陳埜先裡應外合。陳埜先一聽,喜不自勝,帶著部下高高興興地回了元朝。然後雙方秘密通信,就等攻打南京的時候相互算計。

朱元璋定好進攻南京的時間,郭天敘和張天祐不淡定了,他聽聞陳埜先已經被朱元璋策反,若朱元璋順利攻下南京,威望豈不更高?於是,郭天敘和張天祐決定搶功。他們軟硬兼施,命令朱元璋鎮守後方,自己帶著嫡系人馬殺向了南京。豈不知,朱元璋就是要引蛇出洞,郭天敘和張天祐果然中計。《明史紀事本末》雲:

諸軍進攻集慶,埜先遂與福壽合,拒戰于秦淮水上。諸軍失利,張天祐與郭元帥皆戰死。元帥,子興之子也。

郭天敘和張天祐按照朱元璋部署的時間和路線殺到秦淮河上,果然看到了陳埜先在接應,可是,他們不知道陳埜先從來就沒有真正投降朱元璋,於是,待二人進入垓心,陳埜先和福壽的大軍立即合圍,郭天敘和張天祐雙雙戰死。

《孫子兵法》雲:兵者,詭道也。朱元璋利用陳埜先的詐降,成功除掉了郭天敘。半個月後,韓林兒下旨,讓朱元璋繼承元帥之職。

郭天敘雖然死了,但他還有個弟弟郭天爵。1356年,郭天爵為兄長報仇,密刺殺朱元璋,結果被朱元璋殺掉。

至此,郭子興的兩個兒子全部喪于朱元璋之手,濠州紅巾軍正式姓朱。

不過,此時的朱元璋已經非同往日,他麾下名將如雲,他佔領南京後,立即攻佔皖南和浙東、江西。1360年,朱元璋打贏了龍灣之戰,重創陳友諒。三年後的鄱陽湖之戰,朱元璋滅掉了不可一世的陳友諒。又過了三年,朱元璋開始合圍張士誠,到了1367年,張士誠滅亡,方國珍投降,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了大明朝。而郭子興的義女馬氏,則被朱元璋冊封為皇后。

事實上,郭子興死後,他的繼室夫人張氏還在世,由於張氏曾撫養過馬皇后,因此朱元璋對張氏非常恭敬。明朝建立後,張氏把她小女兒郭氏託付給了朱元璋。而後,朱元璋納郭氏入宮,郭氏也就是朱元璋後宮中的郭惠妃。(下圖為白冰飾演的郭惠妃。)

至此,郭子興的兩個兒子,全部被朱元璋所殺,而他的兩個女兒,則全部被朱元璋所娶(納)。

四、開國追封王,世代享祭祀

朱元璋雖然建立了巍巍大明,但不管明朝怎麼輝煌,明太祖出自郭子興的麾下,受郭子興恩惠這一點永遠改變不了。因此,洪武三年,在朱元璋大封功臣之前,朱元璋祭祀天地,追封郭子興為滁陽王,並在滁州為郭子興立廟,命當地官員一年三次祭祀。

不僅如此,朱元璋還下令免除郭子興左右鄰居的賦稅,令他的鄰居宥氏為郭子興世代守墓。朱元璋在聖旨上對郭子興十分緬懷,他說:

乙未,南巡和陽,嬰疾而斃。先是,命朕率兵鎮禦和陽,及王斃,王子不能馭諸豪英兵,且乏食,朕率眾渡江,十有三年,帝業乃成。

朱元璋說得非常委婉,說郭子興是在南巡和州的時候病死的,並且說郭子興之子沒有駕馭群豪的能力,因此他才接下了濠州紅巾軍的大旗。

從朱元璋的這番話中,可以看出他對繼承郭子興衣缽的事情,絲毫沒有否認。

有人說,郭子興如果還活著,朱元璋稱帝前也未必能容得下他。筆者認為,這是誅心之論,郭子興畢竟不是韓林兒,而且,他畢竟沒有活到明朝開國。

按照正史的說法,馬皇后生有五子(有爭議),分別是朱元璋的長子朱標、次子朱樉、三子朱棡、四子朱棣、五子朱橚。而郭惠妃則為朱元璋生下第十一子朱椿、十三子朱桂、十八子朱橞。

從洪武三年開始,每年清明,朱元璋都會派馬皇后的一個兒子去滁州代祭郭子興。但從蜀王朱椿成年後,每年祭祀郭子興的任務就交給了朱椿。畢竟,馬皇后只是郭子興的義女,而郭惠妃和郭子興有血緣關係,蜀王朱椿是郭子興嫡親的外孫。從這一安排可以看出,朱元璋對郭子興還是很尊重的。

筆者認為,郭子興雖然只做了3年的抗元領袖,他的功績還是應該得到後人的認可的。只是,郭子興器量不足,他被朱元璋所取代,是歷史必然。

唐朝秦韜玉曾寫過一首《貧女》,最後一句是: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郭子興苦心經營三年,結果兒子全部被殺,正可謂「為他人作嫁衣裳」。朱明王朝延續276年,滁陽王享受了朝廷274年的祭祀,但因為郭子興後嗣無人,明朝祭祀的,不過是一座空廟而已。

朱重八剛來到郭子興的營門時,守衛見他十分可疑,懷疑他是間諜,便把他抓起來,用繩子捆著去見郭子興。郭子興見到朱重八的相貌堂堂,言語中多有豪邁,便親自為他揭開繩子,收在帳下擔任十夫長。並且給他改名為朱元璋,字國瑞。

從此,亂世之中少了一個叫朱重八的僧侶,誕生了一位叫朱元璋的反元義士。

朱元璋投到郭子興的帳下後,元朝大軍幾次來犯,郭子興率兵禦敵,朱元璋「數從戰有功」,立下許多戰功。郭子興大喜,便和繼室妻子張氏商量,想把義女馬氏許配給朱元璋,讓朱元璋從此死心塌地地跟著自己。馬氏,即後來的孝慈高皇后,民間稱之為馬皇后。

朱元璋和馬氏成親後,被郭子興派往濠州鄉下募兵,朱元璋先後招攬了徐達等眾將,待朱元璋回到濠州,郭子興卻出事了。原來,孫德崖聯合徐州紅巾軍元帥彭大等人,設計逮捕了郭子興。朱元璋聽聞後大怒,他帶著人馬沖進了孫德崖的營寨,拼命搶出郭子興。自此之後,郭子興麾下眾將士對朱元璋更加信服。

郭子興打仗也非常勇猛,不久後,元朝派大軍前往濠州,郭子興率領眾人死守濠州,堅守了五個多月。待元軍退去,朱元璋辭別郭子興,帶著徐達等24位將領南下定遠,開始開闢另一個戰場,史稱「南略定遠」。而郭子興在濠州也沒閑著,他和孫德崖等人鬥得不亦樂乎。

從史料上看,郭子興雖然是反元的第一批義士,但他並不完美。他和封建社會大多數農民起義軍領袖一樣,有其特有的局限性。他反抗元朝,但野心並不大,他熱衷於和其他義軍較勁,而不圖打開更大的局面。這也許是郭子興無法做大的原因。而當時朱元璋雖然隸屬于郭子興麾下,但朱元璋卻明白,若久困於濠州,對反元大計並沒有幫助,因此朱元璋才南下定遠,打算在長江北岸擴充自己的勢力。

所以,從格局上說,郭子興是不如自己女婿的。但不管怎麼說,朱元璋能邁出這一步,都得益于郭子興的培養。

二、器量不足取,百年空餘恨

1353年,朱元璋積蓄力量攻入滁州,陸續招攬了李善長、馮國用、馮勝、胡大海、鄧愈等人,儼然成為一方梟雄。而這個時候,遠在濠州的郭子興的日子卻不好過了,孫德崖聯合彭大、趙鈞用等人對郭子興進行聯合擠壓,郭子興無奈之下,便帶著舊部南下,前來投靠自己的女婿朱元璋。

說是「投靠」,其實並不準確,因為郭子興仍是朱元璋的上司。他來到滁州後,立即端起老丈人的架子。朱元璋對郭子興感恩戴德,立即將自己麾下的兵馬交給了郭子興,郭子興的實力瞬間壯大。

朱元璋雖然對郭子興心懷感激,但是,郭子興對朱元璋的態度卻不一樣。郭子興聽信妻弟張天祐和兒子郭天敘的讒言,說朱元璋威望太大,若不及時打壓,恐怕會留下後患。郭子興覺得有道理,《明史紀事本末》雲:

子興惑讒言,悉奪太祖兵,又欲收李善長置麾下。善長涕泣自訴,不肯行。自是征討之權,太祖皆不得與,且日疏遠,而事之愈恭。

郭子興聽聞李善長是朱元璋麾下第一謀臣,便私下召來李善長,讓李善長改投自己麾下。李善長舉薦郭子興後,找到朱元璋哭著表忠心,表示自己堅決不會背叛朱元璋。這也是朱元璋為何一直尊敬李善長、明朝開國後尊李善長為開國第一文臣的原因。

這件事過後,郭子興不讓朱元璋染指兵事,凡是有帶兵打仗的事情,郭子興都不交給朱元璋。郭子興日漸疏遠朱元璋,但朱元璋對岳父依舊非常恭敬。後來,郭子興麾下將領幾次出兵,都「一無所獲」,無奈之下,郭子興讓朱元璋帶兵,朱元璋「眾皆披靡」。

別的將領都打不贏,只有朱元璋能用,這讓郭子興更加忌憚朱元璋。好在朱元璋之妻馬氏多次從中斡旋,郭子興這才沒有為難朱元璋。可是,接下來,發生了一件讓朱元璋非常失望的事情,《明史紀事本末》記載:

太祖威名日著,子興二子陰置毒酒中,欲害之,謀泄。

郭子興不害朱元璋,不代表他兒子不會。郭子興的兩個兒子郭天敘、郭天爵曾密謀在朱元璋的酒裡下毒,結果被朱元璋發現。

朱元璋驚駭不已,大怒道:「我何曾負過你們,你們竟然要陰謀害我?」

郭天敘、郭天爵被朱元璋的氣勢嚇到,從此雖然不敢直接加害朱元璋,但背地裡在郭子興面前更加肆無忌憚地詆毀朱元璋。

1355年,朱元璋辭別郭子興,離開滁州,帶兵攻下了和州。而遠在濠州的孫德崖遇到了饑荒,帶兵來到和州。朱元璋考慮到都是抗元的隊伍,便接納他們入城。郭子興聽聞後,怒氣衝天,他從滁州來到和州,找到朱元璋,將朱元璋怒斥一頓。朱元璋再三解釋也無用,只得將孫德崖攆出和州。但為了表達自己的歉意,朱元璋親自去送孫德崖,還送了幾車糧食以表誠意。

沒想到,這時後方卻出事了。《明史·郭子興傳》雲:

前營已發,德崖方留視後軍,而其軍與子興軍鬥,多死者。

朱元璋從孫德崖的前營出發,忽然聽到械鬥聲,不知何故,孫德崖在後營卻和郭子興打了起來,死傷眾多。朱元璋大驚失色,趕緊掉頭回去「勸架」。

原來,郭子興聽了孫德崖要走,拼了老命,終於把他的宿敵孫德崖擒住。孫德崖麾下的將領大怒,知道朱元璋乃郭子興的女婿,便將朱元璋拿下。

如此以來,和州城炸了鍋:郭子興要殺孫德崖;孫德崖的部下要拿朱元璋換孫德崖;徐達、李善長等人要帶兵去救朱元璋;郭天敘等人則千方百計阻攔徐達。

和州畢竟不是滁州,徐達等將領都是朱元璋的心腹,郭子興本不想答應用孫德崖來換朱元璋,但架不住徐達等人的壓力。最終,由徐達先去把朱元璋換出來後,郭子興這才放了孫德崖。《明史·郭子興傳》雲:

子興憾德崖甚,將甘心焉,以太祖故強釋之,邑邑不樂。未幾,發病卒,歸葬滁州。

郭子興放了孫德崖後,十分不甘心,從此悶悶不樂,沒過多久,便鬱鬱而終,死在了滁州。

作為朱元璋的領路人,郭子興對朱元璋有「再造之恩」,但在抗元的大是大非上,郭子興的認知並不清晰。整體來說,郭子興的器量,遠遠不足以支撐一支強大的義軍。

站在人性的角度來說,筆者對郭子興之死是比較遺憾的。但站在歷史的角度來說,郭子興擋住了朱元璋的光芒,郭子興的去世,恰好成就了後期的朱元璋。

三、二子皆被誅,兩女入宮閨

郭子興膝下有三子二女,其中長子早夭,次子郭天敘、三子郭天爵,女兒郭氏和義女馬氏。

郭子興的三個兒子都是元配夫人所生,朱元璋之妻馬氏雖然不是郭子興親生的,但在郭子興膝下承歡多年,早已把郭子興當做父親。郭子興小女兒郭氏是繼室夫人張氏所生,需要一提的是,郭子興去世時,他的小女兒郭氏剛出生不久,還在繈褓之中。

當時,北方紅巾軍領袖韓山童已死,他的兒子韓林兒在亳州稱帝,史稱小明王。韓林兒是郭子興名義上的主子,他聽聞郭子興去世,便下了一道聖旨:任命郭子興之子郭天敘繼承乃父元帥之職,任命郭子興的妻弟張天祐為右副元帥,任命郭子興的女婿朱元璋為左副元帥。如此一來,朱元璋仍舊要聽從郭天敘的擺佈。

郭天敘本就和朱元璋不睦,多次在軍中和朱元璋為難,再加上郭天敘心胸狹窄,將士們皆不服他。因此,朱元璋這個左副元帥反而是軍中最有威望之人。接下來,在二人的鬥法中,郭天敘最終被朱元璋算計。當然,這中間有個關鍵人,就是陳埜先(又稱陳野先)。

筆者之前寫鄧愈、廖永忠、康茂才等明朝將領的時候,多次提到陳埜先。陳埜先是元末的一名硬漢,紅巾軍起義時,陳埜先帶領鄉民保護村寨,被元朝看重,升任陳埜先為民兵元帥。當時,南京(時稱集慶)附近有兩股元朝的力量,第一個是元朝江浙行省左丞相福壽,另一路就是民兵元帥陳埜先,陳埜先不僅打仗勇猛,而且對元朝忠心耿耿。因此,當朱元璋離開和州,南渡長江時,陳埜先就成了朱元璋的對手。

不過,陳埜先運氣不好,在渡江之戰中,他被徐達和鄧愈聯手生擒。朱元璋非常欣賞陳埜先,勸陳埜先投降。《明史紀事本末》記載:

(陳埜先)陽為招詞,陰實激之,不意其眾遽降,自悔失計。及聞欲攻集慶,私謂部曲曰:「汝等攻集慶,毋力戰,俟我得脫還,當與元兵合。」太祖聞其謀……縱之還。

意思是,陳埜先迫於無奈,佯裝投降朱元璋。待朱元璋釋放他後,他找到自己的部下說:「朱元璋率領我們攻打南京的時候,我們不要死戰,而是要找機會逃脫,再歸元朝。」

陳埜先沒想到,朱元璋在他麾下安排了內應,陳埜先詐降的陰謀,朱元璋早就知道了。接下來,朱元璋唱了一出好戲。

朱元璋給陳埜先安排了一個秘密任務,讓他先「逃回」南京,打入元朝大軍的內部,待朱元璋攻打南京的時候,讓陳埜先裡應外合。陳埜先一聽,喜不自勝,帶著部下高高興興地回了元朝。然後雙方秘密通信,就等攻打南京的時候相互算計。

朱元璋定好進攻南京的時間,郭天敘和張天祐不淡定了,他聽聞陳埜先已經被朱元璋策反,若朱元璋順利攻下南京,威望豈不更高?於是,郭天敘和張天祐決定搶功。他們軟硬兼施,命令朱元璋鎮守後方,自己帶著嫡系人馬殺向了南京。豈不知,朱元璋就是要引蛇出洞,郭天敘和張天祐果然中計。《明史紀事本末》雲:

諸軍進攻集慶,埜先遂與福壽合,拒戰于秦淮水上。諸軍失利,張天祐與郭元帥皆戰死。元帥,子興之子也。

郭天敘和張天祐按照朱元璋部署的時間和路線殺到秦淮河上,果然看到了陳埜先在接應,可是,他們不知道陳埜先從來就沒有真正投降朱元璋,於是,待二人進入垓心,陳埜先和福壽的大軍立即合圍,郭天敘和張天祐雙雙戰死。

《孫子兵法》雲:兵者,詭道也。朱元璋利用陳埜先的詐降,成功除掉了郭天敘。半個月後,韓林兒下旨,讓朱元璋繼承元帥之職。

郭天敘雖然死了,但他還有個弟弟郭天爵。1356年,郭天爵為兄長報仇,密刺殺朱元璋,結果被朱元璋殺掉。

至此,郭子興的兩個兒子全部喪于朱元璋之手,濠州紅巾軍正式姓朱。

不過,此時的朱元璋已經非同往日,他麾下名將如雲,他佔領南京後,立即攻佔皖南和浙東、江西。1360年,朱元璋打贏了龍灣之戰,重創陳友諒。三年後的鄱陽湖之戰,朱元璋滅掉了不可一世的陳友諒。又過了三年,朱元璋開始合圍張士誠,到了1367年,張士誠滅亡,方國珍投降,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了大明朝。而郭子興的義女馬氏,則被朱元璋冊封為皇后。

事實上,郭子興死後,他的繼室夫人張氏還在世,由於張氏曾撫養過馬皇后,因此朱元璋對張氏非常恭敬。明朝建立後,張氏把她小女兒郭氏託付給了朱元璋。而後,朱元璋納郭氏入宮,郭氏也就是朱元璋後宮中的郭惠妃。(下圖為白冰飾演的郭惠妃。)

至此,郭子興的兩個兒子,全部被朱元璋所殺,而他的兩個女兒,則全部被朱元璋所娶(納)。

四、開國追封王,世代享祭祀

朱元璋雖然建立了巍巍大明,但不管明朝怎麼輝煌,明太祖出自郭子興的麾下,受郭子興恩惠這一點永遠改變不了。因此,洪武三年,在朱元璋大封功臣之前,朱元璋祭祀天地,追封郭子興為滁陽王,並在滁州為郭子興立廟,命當地官員一年三次祭祀。

不僅如此,朱元璋還下令免除郭子興左右鄰居的賦稅,令他的鄰居宥氏為郭子興世代守墓。朱元璋在聖旨上對郭子興十分緬懷,他說:

乙未,南巡和陽,嬰疾而斃。先是,命朕率兵鎮禦和陽,及王斃,王子不能馭諸豪英兵,且乏食,朕率眾渡江,十有三年,帝業乃成。

朱元璋說得非常委婉,說郭子興是在南巡和州的時候病死的,並且說郭子興之子沒有駕馭群豪的能力,因此他才接下了濠州紅巾軍的大旗。

從朱元璋的這番話中,可以看出他對繼承郭子興衣缽的事情,絲毫沒有否認。

有人說,郭子興如果還活著,朱元璋稱帝前也未必能容得下他。筆者認為,這是誅心之論,郭子興畢竟不是韓林兒,而且,他畢竟沒有活到明朝開國。

按照正史的說法,馬皇后生有五子(有爭議),分別是朱元璋的長子朱標、次子朱樉、三子朱棡、四子朱棣、五子朱橚。而郭惠妃則為朱元璋生下第十一子朱椿、十三子朱桂、十八子朱橞。

從洪武三年開始,每年清明,朱元璋都會派馬皇后的一個兒子去滁州代祭郭子興。但從蜀王朱椿成年後,每年祭祀郭子興的任務就交給了朱椿。畢竟,馬皇后只是郭子興的義女,而郭惠妃和郭子興有血緣關係,蜀王朱椿是郭子興嫡親的外孫。從這一安排可以看出,朱元璋對郭子興還是很尊重的。

筆者認為,郭子興雖然只做了3年的抗元領袖,他的功績還是應該得到後人的認可的。只是,郭子興器量不足,他被朱元璋所取代,是歷史必然。

唐朝秦韜玉曾寫過一首《貧女》,最後一句是: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郭子興苦心經營三年,結果兒子全部被殺,正可謂「為他人作嫁衣裳」。朱明王朝延續276年,滁陽王享受了朝廷274年的祭祀,但因為郭子興後嗣無人,明朝祭祀的,不過是一座空廟而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