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夜奶要不要斷?這不是「一刀切」的問題

每個小寶寶的身後, 可能都有一個頂著黑眼圈, 在夜深人靜時餵奶的老母親。 每個媽媽都有一個夢想, 那就是寶寶不再哭著要吃夜奶, 和媽媽一起睡上完完整整的一覺。

有的媽媽覺得夜奶讓她們痛苦抓狂, 有的則覺得是哄睡神器, 那對夜奶要如何看待?想斷的話又怎麼辦呢?我們聊聊夜奶那些事。

什麼是夜奶?

夜奶通常描述的是孩子在晚上睡覺過程中醒來吃奶的現象。 糾結幾點算夜奶、幾點不算夜奶並沒有現實意義。

如果說令人憧憬的睡眠模式是一覺到起床的話, 那麼這樣定義夜奶可能更合適:從晚上正式上床睡覺到次日正式起床期間吃下的奶稱為夜奶。

假設作息安排為22:00睡覺, 9:00起床, 那麼無論孩子是23:00還是7:00吃奶, 都應該算做夜奶。

夜奶是不是一個問題?

夜奶的確是一個問題。

如果說沒有夜奶的話, 孩子晚上連續睡眠時間會更長, 照料者也能舒舒服服一覺到天亮, 想想都覺得美滿。

那是不是有夜奶就是罪大惡極呢?

當然也不是。 是否要解決它, 取決於夜奶是否造成了影響, 或者是否存在潛在的令人不可接受的風險。

營養需求引起的夜奶

對於3月齡前的孩子, 生長速度非常快。

通常前3個月身長、體重的增長總值與後9個月(1歲內)身高、體重增長總值相當[1]。 這種增長模式的實現有賴於足夠的奶量。

但嬰兒在剛出生時,

胃容量非常小, 容積只有櫻桃般大小, 1周時如乒乓球大小, 2周如雞蛋大小, 3-4周如桃子大小。

剛出生時的胃

1周時的胃

2周時的胃

 3-4周的胃

胃容量小, 但奶量需求大怎麼辦?此時, 孩子必然會不分晝夜努力吃奶。

此後, 隨月齡的增加, 胃容量逐漸增大, 孩子單次吃奶的量較以前變得更多;受光線的影響, 晝夜節律逐漸出現並趨於規律;日間抗疲勞能力逐漸提升, 白天睡眠需求減少;基於此,

孩子在日間逐漸可攝入滿足身體需要的大部分奶量, 呈現出夜間營養性進食動力下降。

除外上述一般性情況, 這些原因導致的夜奶也是營養需求所致:

疾病恢復期, 機體為彌補之前營養的不足, 呈現出病癒後旺盛的食欲;

作息紊亂, 白天吃不夠, 夜裡來湊夠(自動補齊差額);

處於飛速生長階段。 嬰兒的飛速生長階段通常在2~3周大, 然後在6周大左右, 以及3個月大左右。 在這些飛速生長階段, 嬰兒會不停地想吃奶[2]。

用作安撫的夜奶

不良的入睡習慣

自出生開始, 有的孩子習慣在睡前吃奶, 久而久之餵奶成為了睡前程式, 這是一種不良的入睡聯想。 習慣在吃奶的過程中入睡, 孩子也就缺乏培養自主入睡的機會。  

在夜間,當孩子經歷短暫覺醒或因其他原因醒來時,不能自我安撫重新入睡,這時孩子可能會通過哭泣向大人持續發信號,直到大人再「塞奶」給他。

其實,不止奶睡,這種在特定環境下才能入睡的情況,還會表現為其它形式,比如:拍抱、搖晃、走來走去中入睡,孩子在夜裡醒來同樣需要對應的安撫才能重新接覺。

一過性問題被強化

對於已經可以自主入睡的孩子,當經歷著正常生長發育事件(如:出牙、大運動發育等)或生病時,可能夜醒會增加,但通常是短暫的。

但家長往往沒有瞭解夜醒的真正原因,只是直覺認為或表面上看來奶最能安撫孩子。

當引起夜醒的因素去掉後,部分孩子會回到以前自主入睡的狀態,另一部分孩子則會因為短暫夜奶的行為被強化而保留了夜奶的現象。

夜奶是不是一定要斷?斷或不斷如何抉擇?

如果說孩子在不吃夜奶的情況下,能夠生長發育正常,何樂不為?然而事實上,真正困擾家長的是另一些問題:

其實我個人覺得夜奶沒啥,只是聽人說孩子不能睡整覺會影響生長發育。

孩子已經出牙了,吃夜奶我擔心會出現齲齒。

孩子一晚上醒幾回,我整夜都沒得睡,實在受不了。

我嘗試過斷夜奶,但他哭得實在是太慘了,我做不到。

其實我知道不給奶讓他多哼唧一下是可以睡著的,但我怕孩子吵醒老大和爸爸。

孩子白天吃得少,我確定孩子是營養需求的夜奶,我想調調。

第1條:相對容易解決,家長記錄生長資料,使用生長曲線客觀評估生長情況;借用發育評估篩查工具(比如ASQ-3問卷)初步評估發育水準,如果結論正常可打消顧慮。給予一般性養育指導,定期監測生長發育即可,並不需要強行干預,當然,想嘗試斷夜奶也可以。

第2條:這是源於對牙齒的擔憂。誠然,夜奶可增加兒童患齲齒的風險。要不要干預,取決於媽媽。

齲齒問題和安撫孩子,哪一個問題你最看重?當然無論你選擇什麼,定期的口腔保健、刷牙、塗氟肯定是標配。如果選擇干預,要預見第4條的情況,當孩子不接受時,你是能夠溫和而堅定,還是「算了,那就這樣吧」?

第5條:其實問題很明確,這屬於一個物質資源問題,分房就可以解決。實在分不了,如果孩子生長發育正常,你認為這樣家庭生活最和諧也可以維持現狀,繼續留意後續是否出現新問題即可。

第6條:我鼓勵逐漸嘗試減少夜奶。對於生長良好的孩子,如果能確認產奶充足,3-6個月就可以嘗試。

一定時間范圍內,正常人每天需要的能量大致是穩定的。以調整作息、積極互動、白天吃飽為基礎,逐漸減少夜奶。

歸根結底,夜奶只是一種現象,不能籠統地說是一個問題,更不能說是一種病,不能依據是否存在「夜奶現象」評判育兒的方式是否有問題,更不應該作為評判孩子優劣的標準。

這世上的事兒吧,角度不一樣,得出的結論也可能不同。有些事兒你可能覺得身心兩難、萬般無奈;別人卻覺得甘之如飴、樂此不疲。

明確一點,在照料孩子的問題上,只有很少的一些事是絕對正確或絕對錯誤的,更多是處在對與錯之間。

著眼全域,通盤瞭解現象的全貌,無論做什麼選擇都是自己的正確選擇。

但是作為醫生,我先表明一個立場,因睡眠障礙導致的夜奶是必須要干預的,其餘的基本上可以商量。

什麼是睡眠障礙?

兒童常存在一定程度的抗拒就寢或失眠,通常為暫時性。只有當癥狀每週至少發生3次、持續至少3個月,且對兒童、其父母或整個家庭造成顯著的功能影響時才考慮睡眠障礙[3]。

如前面提到的第3條「媽媽實在受不了」,這就代表夜奶行為已經嚴重干擾到了媽媽的睡眠質量,使媽媽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這一類就需要干預了。

而在干預的過程中往往有可能出現第4條說的問題「嘗試斷夜奶,但孩子哭得太慘了,我做不到」。知道要怎麼做,執行中可能面對較大的阻力,這也是兒保過程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

面對夜奶,我和家人該怎麼辦?

在日常的兒保諮詢中,我通常會把家裡的重要家庭成員召集在一起,告訴他們這些:

講述夜奶的成因;

識別夜奶已造成的問題(如影響到媽媽睡眠)及未來潛在風險;

確認干預的意義;

教授干預的方法;

預見干預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困難或問題;

瞭解照養者的接受度及執行能力;

尊重家庭整體選擇並制定貼近家庭實際的方案。

當然每個家庭情況不一樣,需要有針對性的分析才能給予更有效的建議,但目的都是一樣的:改掉吃著睡覺的習慣。

關於不同方式餵養的寶寶如何斷夜奶,這裡就給一些通用的建議[4]:

母乳親喂的寶寶

如果一次吸吮<5分鐘,可直接停止該次哺乳及使用其它有效的安撫方法讓寶寶安靜。

如果一次吸吮>5 分鐘,在未來 5-7天逐漸縮短哺乳的時間,每隔兩晚減少哺乳時間2-5分鐘,在每次減少哺乳時間後,使用其它有效的安撫方式讓寶寶安靜下來。

當寶寶吃奶時間減少到5分鐘或以下,可停止該次哺乳。

奶瓶餵養的寶寶

如果一次奶量<60ml,可直接停止餵奶及使用其它有效的安撫方法讓寶寶安靜。

如果一次奶量>60ml,在未來 5-7天逐漸減少奶量,每個兩晚減少20-30ml,在每次減少餵奶後,使用其它有效的安撫方式讓寶寶安靜下來。

當寶寶一次奶量減少到60ml或以下時,可停止該次餵奶。

每個寶寶的習慣和所處的家庭環境都不一樣,相信媽媽們也會選出最適合寶寶的方案,再加上正確的觀念和耐心,寶寶斷夜奶也不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怡禾曾邀請兒童心理科顧莉萍醫生、乳腺科&ISSC嬰幼兒睡眠顧問黃淩曦醫生,針對0-3月齡寶寶常見睡眠問題做解答。

0-3個月是寶寶建立睡眠習慣的開始,如果在這個階段建立合適的入睡方式,可以讓媽媽們在以後少吃苦頭,如有需要可點擊海報進入課程頁面查看,成為怡禾會員還可免費收聽。

 

在夜間,當孩子經歷短暫覺醒或因其他原因醒來時,不能自我安撫重新入睡,這時孩子可能會通過哭泣向大人持續發信號,直到大人再「塞奶」給他。

其實,不止奶睡,這種在特定環境下才能入睡的情況,還會表現為其它形式,比如:拍抱、搖晃、走來走去中入睡,孩子在夜裡醒來同樣需要對應的安撫才能重新接覺。

一過性問題被強化

對於已經可以自主入睡的孩子,當經歷著正常生長發育事件(如:出牙、大運動發育等)或生病時,可能夜醒會增加,但通常是短暫的。

但家長往往沒有瞭解夜醒的真正原因,只是直覺認為或表面上看來奶最能安撫孩子。

當引起夜醒的因素去掉後,部分孩子會回到以前自主入睡的狀態,另一部分孩子則會因為短暫夜奶的行為被強化而保留了夜奶的現象。

夜奶是不是一定要斷?斷或不斷如何抉擇?

如果說孩子在不吃夜奶的情況下,能夠生長發育正常,何樂不為?然而事實上,真正困擾家長的是另一些問題:

其實我個人覺得夜奶沒啥,只是聽人說孩子不能睡整覺會影響生長發育。

孩子已經出牙了,吃夜奶我擔心會出現齲齒。

孩子一晚上醒幾回,我整夜都沒得睡,實在受不了。

我嘗試過斷夜奶,但他哭得實在是太慘了,我做不到。

其實我知道不給奶讓他多哼唧一下是可以睡著的,但我怕孩子吵醒老大和爸爸。

孩子白天吃得少,我確定孩子是營養需求的夜奶,我想調調。

第1條:相對容易解決,家長記錄生長資料,使用生長曲線客觀評估生長情況;借用發育評估篩查工具(比如ASQ-3問卷)初步評估發育水準,如果結論正常可打消顧慮。給予一般性養育指導,定期監測生長發育即可,並不需要強行干預,當然,想嘗試斷夜奶也可以。

第2條:這是源於對牙齒的擔憂。誠然,夜奶可增加兒童患齲齒的風險。要不要干預,取決於媽媽。

齲齒問題和安撫孩子,哪一個問題你最看重?當然無論你選擇什麼,定期的口腔保健、刷牙、塗氟肯定是標配。如果選擇干預,要預見第4條的情況,當孩子不接受時,你是能夠溫和而堅定,還是「算了,那就這樣吧」?

第5條:其實問題很明確,這屬於一個物質資源問題,分房就可以解決。實在分不了,如果孩子生長發育正常,你認為這樣家庭生活最和諧也可以維持現狀,繼續留意後續是否出現新問題即可。

第6條:我鼓勵逐漸嘗試減少夜奶。對於生長良好的孩子,如果能確認產奶充足,3-6個月就可以嘗試。

一定時間范圍內,正常人每天需要的能量大致是穩定的。以調整作息、積極互動、白天吃飽為基礎,逐漸減少夜奶。

歸根結底,夜奶只是一種現象,不能籠統地說是一個問題,更不能說是一種病,不能依據是否存在「夜奶現象」評判育兒的方式是否有問題,更不應該作為評判孩子優劣的標準。

這世上的事兒吧,角度不一樣,得出的結論也可能不同。有些事兒你可能覺得身心兩難、萬般無奈;別人卻覺得甘之如飴、樂此不疲。

明確一點,在照料孩子的問題上,只有很少的一些事是絕對正確或絕對錯誤的,更多是處在對與錯之間。

著眼全域,通盤瞭解現象的全貌,無論做什麼選擇都是自己的正確選擇。

但是作為醫生,我先表明一個立場,因睡眠障礙導致的夜奶是必須要干預的,其餘的基本上可以商量。

什麼是睡眠障礙?

兒童常存在一定程度的抗拒就寢或失眠,通常為暫時性。只有當癥狀每週至少發生3次、持續至少3個月,且對兒童、其父母或整個家庭造成顯著的功能影響時才考慮睡眠障礙[3]。

如前面提到的第3條「媽媽實在受不了」,這就代表夜奶行為已經嚴重干擾到了媽媽的睡眠質量,使媽媽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這一類就需要干預了。

而在干預的過程中往往有可能出現第4條說的問題「嘗試斷夜奶,但孩子哭得太慘了,我做不到」。知道要怎麼做,執行中可能面對較大的阻力,這也是兒保過程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

面對夜奶,我和家人該怎麼辦?

在日常的兒保諮詢中,我通常會把家裡的重要家庭成員召集在一起,告訴他們這些:

講述夜奶的成因;

識別夜奶已造成的問題(如影響到媽媽睡眠)及未來潛在風險;

確認干預的意義;

教授干預的方法;

預見干預過程中可能面臨的困難或問題;

瞭解照養者的接受度及執行能力;

尊重家庭整體選擇並制定貼近家庭實際的方案。

當然每個家庭情況不一樣,需要有針對性的分析才能給予更有效的建議,但目的都是一樣的:改掉吃著睡覺的習慣。

關於不同方式餵養的寶寶如何斷夜奶,這裡就給一些通用的建議[4]:

母乳親喂的寶寶

如果一次吸吮<5分鐘,可直接停止該次哺乳及使用其它有效的安撫方法讓寶寶安靜。

如果一次吸吮>5 分鐘,在未來 5-7天逐漸縮短哺乳的時間,每隔兩晚減少哺乳時間2-5分鐘,在每次減少哺乳時間後,使用其它有效的安撫方式讓寶寶安靜下來。

當寶寶吃奶時間減少到5分鐘或以下,可停止該次哺乳。

奶瓶餵養的寶寶

如果一次奶量<60ml,可直接停止餵奶及使用其它有效的安撫方法讓寶寶安靜。

如果一次奶量>60ml,在未來 5-7天逐漸減少奶量,每個兩晚減少20-30ml,在每次減少餵奶後,使用其它有效的安撫方式讓寶寶安靜下來。

當寶寶一次奶量減少到60ml或以下時,可停止該次餵奶。

每個寶寶的習慣和所處的家庭環境都不一樣,相信媽媽們也會選出最適合寶寶的方案,再加上正確的觀念和耐心,寶寶斷夜奶也不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怡禾曾邀請兒童心理科顧莉萍醫生、乳腺科&ISSC嬰幼兒睡眠顧問黃淩曦醫生,針對0-3月齡寶寶常見睡眠問題做解答。

0-3個月是寶寶建立睡眠習慣的開始,如果在這個階段建立合適的入睡方式,可以讓媽媽們在以後少吃苦頭,如有需要可點擊海報進入課程頁面查看,成為怡禾會員還可免費收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