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一位退休阿姨坦言:人過五十,真正能靠得住的人,只有一個

人這一輩子啊, 一晃也就過了。 年輕的時候總覺得孩子是自己最大的期盼, 也會是晚年最大的依靠。 可過了50歲以後才明白, 孩子就像是手中的風箏,

總是要放飛的。

我身邊有很多像我一樣五六十歲的朋友, 有的退休金五六千卻活得不開心, 要麼被家庭搞得鬧心, 要麼覺得子女不孝順、沒出息。 可也有人退休金不到兩千塊錢依然過過得非常舒心。

我也曾因為自己的際遇和孩子的不在身邊而抑鬱消沉, 後來才發現, 人老了, 晚年的幸福其實不能寄託在別人身上, 老伴不一定能一直陪著你, 孩子也不能因你而停留, 人到晚年, 真正能靠得住的, 只有自己。

當然, 一個人退休後的幸福和快樂, 不是來源於退休金的多少, 最主要的啊, 還是我們自己要調整好心態, 找到自己的生活節奏和興趣所在, 把自己過得充實、忙碌起來。

手裡有事情做, 生活上不愁吃喝,

積極地鍛煉好自己的身體, 再加上一個好的心態, 其實普通人一樣能有一個很不錯的晚年的。

今天, 我把我的經驗分享出來, 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 讓我們的晚年變得更好。

人過50, 要遠離外界的紛紛擾擾, 保持內心的安寧

隔壁一位老太太, 經常不開心,

她的孩子在外地, 一周打電話回來一次。 每次在社區裡跟別的老太太聊天的時候啊, 聽到別人說自家的孩子如何如何, 老太太就會對比, 然後覺得自己的兒子兒媳做得不好, 心裡怨氣頻生。

可我也明明看到, 每次她的兒子兒媳回來, 都給她和老頭子帶很多的禮物補品, 每年帶他們去體檢一次, 偶爾還帶他們出去旅行, 一週一次的電話也是噓寒問暖的。

後來老伴就對她說:「你看咱家孩子多好啊, 別人的孩子未必有這麼好。 你那些無中生有的怨氣, 真的可以放一放了, 人與人之間不一樣, 也沒得比, 一比較總會覺得不幸福, 你自己的孩子好不好你感受不到麼?況且孩子也不容易, 你得學會換位思考理解一下。 」

後來老太太果然經常想著自己兒子的好,

聽到別的老太太說自己兒子的時候也是欣賞的態度, 而不往自己身上套, 不去跟自己的孩子對比, 果然心情好了很多。

老話常說, 世上本無事, 庸人自擾之。 人到了一定年紀啊, 最怕是非不分, 最怕隨便受人慫恿幾句, 自己就一肚子的怨氣。 氣大傷身, 不利於養心。

唯有遠離外界的紛紛擾擾, 保持內心的安寧, 才能舒舒服服地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也才能有一個舒心的晚年。

越是上了年紀, 越要有自己過日子的節奏, 保持對生活的熱愛

人老了是很害怕孤獨的, 尤其是不懂得如何與自己相處, 離不開熱鬧, 學不會獨處的老人。

很羨慕社區裡的一位老太太, 因為鄰居的關係加了微信, 我們差不多的年紀, 退休後經常看她在朋友圈分享一些日常。

一日三餐精心準備的吃食, 早起後的清新空氣, 她的老伴還沒退休, 每個週末都陪她去附近轉悠, 而平日裡除了一日三餐, 她還有一群愛穿旗袍的姐妹, 經常小聚甚至去走秀, 真的是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人啊,忙碌了大半生,一下子不用去工作了,停了下來,生活的節奏給打亂了,一時之間可能很難接受,但只要你調整過來了,你就會發現隨意你安排自己時間的晚年會有多舒服。

我剛退休的時候也覺得無所適從,雖然每月退休金兩千,勉強維持生活,但每天不出門憋得慌,連飯都懶得做。後來,我像上班一樣,規定自己哪個時間點該做什麼,每天都是如此。

早起後洗漱泡茶,然後出門買菜,回來後簡單打掃家裡,然後打開電腦寫點文字,快中午了就做飯,吃飽了看看電視,下午兩點準時睡到四點,醒來後擺弄一下陽臺上的花花草草,出門溜達一圈,就到傍晚了,晚飯後出門跳廣場舞,結束後和姐妹們聊聊天,然後回家洗澡、看書、聽音訊睡覺。

雖然每天都是平常的一天,但我從不虧待自己,每一頓吃什麼我都會花心思準備,所以日子既過得規律充實,又覺得從容愉悅,這也算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吧。

兒孫自有兒孫福,學會放手,也慢慢去適應和子女的「分離」

在我不到五十歲的時候,孩子就到外地上大學去了,雖然高中的時候孩子也住校,但至少每個週末回來,孩子上大學以後,一年裡回來的次數都屈指可數。

正如一句話所說:「世間所有的愛都指向相聚,唯有父母和子女的愛指向別離。」小時候,媽媽是孩子的全世界,可是等孩子長大了,媽媽老了,很多人就把孩子當成全世界,可孩子的世界很大,父母排在很後面的地方,父母與子女註定得「分離」,而我們總要去適應。

孩子大了,不管是工作還是成家,做父母的可以給出自己的意見,但決定和為選擇負責的人,還是孩子本身,所以對於孩子的事情,我們做父母的,得學會放手。

為什麼中國家庭矛盾那麼多人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很多父母學不會得體地退出。去到孩子家就完全把那裡當成自己家了,婆媳關係日益緊張,還指責是孩子的不對,全然不懂反思自己的問題。

中國的父母,是世界上最講「權威性」的父母,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權威性」早就不適應了,它不僅不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更會破壞孩子生活的平衡感,給他們添亂。

人一輩子都在學習,年老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年輕的時候我們學習怎樣做好一個嬰兒的父母,年老的時候我們也要學習怎麼去做好一個獨立的成年人的父母。

人過五十,親子關係是否和諧,和孩子的相處是否讓兩代人舒服,關係著兩代人的幸福。

而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學會放手,看淡孩子有出息的遠離,或是沒出息的貧窮,讓孩子自己去奮鬥自己的人生,慢慢地適應和子女各自獨立,是每一位老年人的必修課。

寫在最後

人生在世,沒有什麼是永遠不變的,靠得住的人只有自己,越是年紀大了,越是要有這個意識。當然可能會有人問,生兒育女,倘若晚年都得不到孩子的照顧,那豈不是白活一場?

但是換個角度想,倘若你五十歲的時候就開始依賴孩子,那麼在這個老齡化越來越迅速的社會,你的孩子有那麼大的能耐,既要養家糊口,又要管你三四十年嗎?

人過五十,學會安頓好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得輕鬆愜意,既是放過孩子,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成全。

退休金的多少,絕對不是晚年生活最重要的因素,智慧通透的老人,一定明白自己的心態、狀態和一些想法,才是決定我們晚年生活質量的關鍵。

為家人努力了一輩子,人過五十,是時候停下腳步,為自己好好活一回了。想做什麼就去做,想吃什麼就去吃,好好地善待自己、取悅自己,不依賴別人,反倒活得更輕鬆愜意。

人啊,忙碌了大半生,一下子不用去工作了,停了下來,生活的節奏給打亂了,一時之間可能很難接受,但只要你調整過來了,你就會發現隨意你安排自己時間的晚年會有多舒服。

我剛退休的時候也覺得無所適從,雖然每月退休金兩千,勉強維持生活,但每天不出門憋得慌,連飯都懶得做。後來,我像上班一樣,規定自己哪個時間點該做什麼,每天都是如此。

早起後洗漱泡茶,然後出門買菜,回來後簡單打掃家裡,然後打開電腦寫點文字,快中午了就做飯,吃飽了看看電視,下午兩點準時睡到四點,醒來後擺弄一下陽臺上的花花草草,出門溜達一圈,就到傍晚了,晚飯後出門跳廣場舞,結束後和姐妹們聊聊天,然後回家洗澡、看書、聽音訊睡覺。

雖然每天都是平常的一天,但我從不虧待自己,每一頓吃什麼我都會花心思準備,所以日子既過得規律充實,又覺得從容愉悅,這也算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吧。

兒孫自有兒孫福,學會放手,也慢慢去適應和子女的「分離」

在我不到五十歲的時候,孩子就到外地上大學去了,雖然高中的時候孩子也住校,但至少每個週末回來,孩子上大學以後,一年裡回來的次數都屈指可數。

正如一句話所說:「世間所有的愛都指向相聚,唯有父母和子女的愛指向別離。」小時候,媽媽是孩子的全世界,可是等孩子長大了,媽媽老了,很多人就把孩子當成全世界,可孩子的世界很大,父母排在很後面的地方,父母與子女註定得「分離」,而我們總要去適應。

孩子大了,不管是工作還是成家,做父母的可以給出自己的意見,但決定和為選擇負責的人,還是孩子本身,所以對於孩子的事情,我們做父母的,得學會放手。

為什麼中國家庭矛盾那麼多人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很多父母學不會得體地退出。去到孩子家就完全把那裡當成自己家了,婆媳關係日益緊張,還指責是孩子的不對,全然不懂反思自己的問題。

中國的父母,是世界上最講「權威性」的父母,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權威性」早就不適應了,它不僅不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更會破壞孩子生活的平衡感,給他們添亂。

人一輩子都在學習,年老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年輕的時候我們學習怎樣做好一個嬰兒的父母,年老的時候我們也要學習怎麼去做好一個獨立的成年人的父母。

人過五十,親子關係是否和諧,和孩子的相處是否讓兩代人舒服,關係著兩代人的幸福。

而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的學會放手,看淡孩子有出息的遠離,或是沒出息的貧窮,讓孩子自己去奮鬥自己的人生,慢慢地適應和子女各自獨立,是每一位老年人的必修課。

寫在最後

人生在世,沒有什麼是永遠不變的,靠得住的人只有自己,越是年紀大了,越是要有這個意識。當然可能會有人問,生兒育女,倘若晚年都得不到孩子的照顧,那豈不是白活一場?

但是換個角度想,倘若你五十歲的時候就開始依賴孩子,那麼在這個老齡化越來越迅速的社會,你的孩子有那麼大的能耐,既要養家糊口,又要管你三四十年嗎?

人過五十,學會安頓好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得輕鬆愜意,既是放過孩子,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成全。

退休金的多少,絕對不是晚年生活最重要的因素,智慧通透的老人,一定明白自己的心態、狀態和一些想法,才是決定我們晚年生活質量的關鍵。

為家人努力了一輩子,人過五十,是時候停下腳步,為自己好好活一回了。想做什麼就去做,想吃什麼就去吃,好好地善待自己、取悅自己,不依賴別人,反倒活得更輕鬆愜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