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1946年國共停戰期間,哪位元帥電告林彪”就是和平也須要有本錢

1946年3月, 國民黨政府利用政治協商會議和國共停戰談判所創造的時機, 將6個軍18個師的正規部隊調至遼寧瀋陽及其周圍地區, 使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手下的兵力達到31萬人, 基本完成了在關外放手大幹的軍事部署。 3月22日, 蘇聯政府照會國民黨政府, 通知進入東北的蘇聯紅軍將於4月底全部撤回(大連除外), 屆時, 東北的行政權將全部移交給中國政府。 儘管蘇聯政府曾多次表示, 中國東北的行政主權交給國民黨政府, 但國民黨政府不敢相信這一承諾。 於是, 在蘇聯撤軍之際, 國民黨特務機構頻繁組織反蘇反共示威遊行。

在重慶的鬧市區和蘇聯駐華使館周圍雇傭一些人喊反蘇口號。

紅軍時期的羅榮桓

3月下旬, 蔣介石密電在北平醫院剛動完腎臟切除手術的杜聿明, 望速指揮部隊收復東北領土主權。 同時, 國民黨國防部下達作戰訓令, 命部隊以瀋陽為基地, 分路向南滿和北滿發動進攻, 以期控制中長路兩側和遼東半島。 此時中共也在東北運籌部署, 3月中旬, 東北局和東北民主聯軍將領在撫順研究下一步作戰行動與鬥爭方針。

按中央估計, 蘇軍撤出東北後, 東北國民黨軍必然要向中共控制區發動進攻, 俟停戰前控制戰略要地, 取得優勢地位。 中央指示東北局及民主聯軍總部, 一定要在停戰前打幾個勝仗,

爭取停戰前東北處於一個較為有利的態勢。 由於當時戰局變化不定, 與會領導人在撫順會議上未能取得一致的意見, 多數人主張堅持中長路沿線, 並認為在四平堵住敵人在戰略上具有很大意義。 然而, 林彪卻有自己的看法。 他在分析了敵強我弱的形勢之後認為, 東北鬥爭要作長期打算, 工作的重點應該放在農村和發動群眾上, 作戰應以運動戰為主。

抗戰時期的林彪

為了更進一步表明自己對東北戰局的看法, 林彪於3月15日致電中共中央, 認為在國共談判中, 中共必須堅持如國民黨在東北不停戰則華北、華中也不停戰的原則。 否則, 如關內停戰東北不停戰, 任國民黨自由進攻東北, 其後果不利, 華北暫安局面也不會持久。

與此同時, 在大連治病的羅榮桓也致信東北局和林彪, 就東北未來戰局及軍事方針發表自己的意見:東北戰爭要作較長時間的準備, 不要把和平估計過急, 而應發展全面工作, 要全力支持這一長期戰爭。 應很好地接受最近與內戰時的教訓。 部隊作戰須要保持有生力量, 就是和平, 也須要有本錢, 不要發生拼命主義情緒。 東北局要努力加強主力, 以保持元氣。 應鞏固地方武裝, 發展遊擊隊, 以造成主力進行運動戰的更有利條件。

1953年, 肖勁光同羅榮桓、肖華在頤和園

3月24日, 中共中央在給東北局的電報中說:蘇軍4月份撤退完畢, 國民黨必由瀋陽出兵向北爭奪長春和哈爾濱, 我黨方針是就全力控制長、哈兩市及中東路全線,

不惜任何犧牲, 反對蔣軍進佔長、哈及中東路, 而以南滿、西滿為輔助方向。 應動員全力, 堅決控制四平街地區, 如頑軍北進時, 徹底消滅之, 決不讓其向長春前進。 3月26日, 東北局制定了《東北大會戰部署》, 提出:此次作戰為決定我黨在東北地位之最後一戰, 並將決戰地點選在了四平。 四平, 地處松遼平原中部, 是貫通中長、四平、洮南、梅河口鐵路交通的樞紐, 在軍事上有著重要戰略地位。 該城東北山丘綿延, 城西溝壑縱橫, 地形險要, 同時, 它又是著名的糧食集散地。 在四片決戰意義重要就不言而喻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