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年輕各自成家「雙方喪偶後重逢」 重組八口之家,「願成半路夫妻伴餘生」在山中享清福

人與人之間緣分相當奇妙, 不到最後, 你永遠不知道會在哪裡遇見彼此!一對老夫妻年少時本是同事, 各自成家歷經半個世紀後再次重逢, 由於兩人分別喪偶, 加上非常聊得來, 因此決定重組家庭成夫妻、相伴餘生。

在大陸重慶市黔江區濯水古鎮至五福村的村道公路旁邊, 有兩個老人坐在山林中, 悠閒地下著跳棋。 他們不管春夏秋冬、風霜雨雪, 每天都來這裡下一盤棋, 當時已經堅持了三年有餘。

這地方距濯水古鎮大約8公里左右, 前面緊挨著公路, 後面是一座大山, 森林茂密、綠樹成蔭。 且前後數公里范圍內均無人煙, 十分清靜。

五年前, 兩個老人開著老年代步三輪車外出玩耍, 發現了這個地方, 於是他們就在這座森林邊緣的樹下,

平整了一小塊地方, 並在不遠處平整了一個停車的位置。

從此, 兩個老人每天早上吃過早餐, 7點準時從家裡出發, 開著三輪來到這裡。 停好車後, 首先沿著公路往上行走, 步行大約三公里, 然後小憩一會, 每人吃三個棗子、兩個核桃、十粒之內的葡萄乾後,

原路步行返回。

步行結束後, 就在樹林裡擺上桌椅, 下起跳棋。 樹蔭下, 涼風習習, 周圍的樹上鳥叫蟬鳴, 悅耳動聽, 他們在這種環境下悠閒地下著跳棋, 非常愜意。

他們下的是十五粒跳棋, 比玻璃珠跳棋略顯複雜, 由每人負責三種顏色的棋子, 按照一定的規律把三種棋子送到對面營地, 誰先完成誰就贏了。 老人說:他倆既是朋友又是敵人, 雖然是競爭對手, 但是對方走錯了, 也要提醒和糾正。

老人是一對夫妻,因為都是喪偶後重新組合的家庭。老爺子戲稱為「半路夫妻」。老爺爺名叫劉昌久,當時78歲。是一名退休教師,先後在黔江的馬喇、馮家、濯水等鄉鎮小學任教。1986年,原配妻子不幸離去。

老奶奶名家鄔中淑,當時76歲,也曾經是一名小學教師,因結婚生了小孩後,便辭去了教師工作,在家帶孩子。1977年,首任丈夫也因病離去,離開了她。

兩個老人曾經是同事,上世紀60年代就相互認識,在各自失去配偶後走在一起,1987年組成了一個新的家庭,與兩個人的6個孩子一起,新建了一個8口之家。

現在孩子們都已成家立業,分別居住在四川內江、重慶涪陵、黔江等地,每逢節假日,一大家人都要回家團聚,兒子、孫子、曾孫、玄孫圍在老人身邊,四世同堂,老人感到無比的幸福。

家庭幸福和睦,沒有倆老可操心的事情,所以他們就盡情地享受晚年的生活,他們生活極其規律。每天到大自然中鍛煉身體、吸收新鮮空氣,現在每天到山上下棋,已經堅持了三年。

山中的一盤棋下完,剛好1個小時的時間,也正是該吃午飯的時候。倆老人收拾桌椅,開著三輪迴家,吃過午飯後,又準備明天上山的養生零食,第二天上午又繼續在樹林中下著那盤彩色的跳棋。

這樣的晚年生活,平淡而幸福,讓人看了相當羨慕~

老人是一對夫妻,因為都是喪偶後重新組合的家庭。老爺子戲稱為「半路夫妻」。老爺爺名叫劉昌久,當時78歲。是一名退休教師,先後在黔江的馬喇、馮家、濯水等鄉鎮小學任教。1986年,原配妻子不幸離去。

老奶奶名家鄔中淑,當時76歲,也曾經是一名小學教師,因結婚生了小孩後,便辭去了教師工作,在家帶孩子。1977年,首任丈夫也因病離去,離開了她。

兩個老人曾經是同事,上世紀60年代就相互認識,在各自失去配偶後走在一起,1987年組成了一個新的家庭,與兩個人的6個孩子一起,新建了一個8口之家。

現在孩子們都已成家立業,分別居住在四川內江、重慶涪陵、黔江等地,每逢節假日,一大家人都要回家團聚,兒子、孫子、曾孫、玄孫圍在老人身邊,四世同堂,老人感到無比的幸福。

家庭幸福和睦,沒有倆老可操心的事情,所以他們就盡情地享受晚年的生活,他們生活極其規律。每天到大自然中鍛煉身體、吸收新鮮空氣,現在每天到山上下棋,已經堅持了三年。

山中的一盤棋下完,剛好1個小時的時間,也正是該吃午飯的時候。倆老人收拾桌椅,開著三輪迴家,吃過午飯後,又準備明天上山的養生零食,第二天上午又繼續在樹林中下著那盤彩色的跳棋。

這樣的晚年生活,平淡而幸福,讓人看了相當羨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