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家有兩娃,要怎麼做,才能把這一碗水端平?

家有兩個孩子, 看上去挺美的。 尤其你可以和睦的把兩小只帶出門, 他們在外面還守禮配合。 就象我們家的兄妹檔, 這些年著實遍地收穫羡慕聲。

不過, 凡事都有兩面性, 如果你打算生老二、正在懷二胎或是你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 你就要面臨很多他們相處的問題, 你就得學習處理他們之間的問題。

比起你當初決定再生一個, 這個難度大了很多。

我12歲的兒子, 參加一個“家有二胎”訪談節目策劃會時, 坦白地對現場媽媽說:沒有一個孩子, 喜歡爸媽被另外一個小孩分走。 當時我支持你生妹妹, 只是尊重你的選擇,

難道8歲的我能決定什麼嗎?

所謂處理他們之間的問題就是, 你得敏銳地觀察事態的發展過程, 然後迅速且相對有把握地做出決定何時出手進行干預。 在這個過程中, 你要掌控干預的程度, 你採取什麼態度, 你是調解或是裁決, 或者乾脆裝做什麼都沒看到?最後這種解決方式目前只推薦給心理素質較好段位比較高的媽媽。

你根本無法想像, 陽光明媚的早上, 兩個小孩剛剛還有說有笑相互遞送著彼此至愛的塗滿藍莓果醬的麵包, 轉瞬間就話不投機, 變成了死敵一般互相攻擊, 爭吵起來。 甚至演變成小的出手挑釁、大的忍不住還擊, 打了起來, 於是你勸架咆哮失敗後, 崩潰著去衛生間洗掉眼淚、深呼吸出來,

他們卻又躺在一片兒狼籍的戰場邊上玩了起來。

家有二寶的生活場景大抵就醬嬸兒:在你家的房子裡, 那兩個小孩一起吃飯、睡覺、生活, 或是相愛相親, 或是冷戰敵對, 會比有一個孩子時被擾亂的亂七八糟的二人生活再DOUBLE

多付出一倍的用品衣物、玩具吃食、麻煩和噪音。

我和孩子爸爸曾很樂觀的設想:兩個小孩相處像分水果一樣, 公平分、你一半我一半。 現在想想根本就是烏托邦。

首先, 生活很複雜, 不是分幾個蘋果那麼簡單。 如果你有心力多操心, 再想想, 你在家就算能做到公平, 他們長大以後, 一定不會遇到像你這樣公平對待他們的朋友、老師、上司吧?

然後, 悄悄告訴你, 後來我們發現, 表面上你分配得再平均, 那兩個小傢伙心裡也認為你們偏向了另一方,

他們原本要的就不是那點東西的多少。

公平本來就是相對的, 條件萬般複雜, 立場千般變化。 比如吃蘋果幹, 一袋15片, 為娘我吃1片, 剩下的平均分, 一人7片, 這樣夠公平吧?不!因為他們中的一個很快就發現, 她那一份裡有的沒有另外的大, 有的沒有另外的厚……

所以, 我認為做兩個孩子媽媽的最高境界是:不破不立, 就是說, 既然無論如何都分不公平, 那麼就乾脆不要分。

這世上本來就沒有一模一樣的兩個小孩子。 你最好先洗洗腦, 把自己的錯覺遮罩掉。

你的這種錯覺通常是慣性的, 你有了帶第一個小孩的經驗, 對第一個小孩算是充分瞭解, 你就順理成章地得出自己的“公平”套路:他們倆是一家人,

他們就該一樣, 就該受到爸媽一樣的對待。

在這點上, 我有慘痛的教訓, 好在我痛定思痛。 掙扎了兩年後, 迅速站回到家裡那個“新”小孩的對面(好吧, 也許兩年不能叫迅速), 誠懇向她道歉。 因為我真正認識到:她和哥哥完全不一樣, 跟這個世界相處她有她的方式, 而不是和哥哥一樣的, 需要我和爸爸另起爐灶, 摸索另一套方法, 這才算是公平。

當我轉念後, 就努力讓自己切換到人格分裂的頻道上, 在兩個極端間不斷切換著, 幫他們每人都能得到相對合適他們各自需求的愛、鼓勵和支持。 當然也有批評和管束。

在我意識到他們的差異, 不強求大家一個節奏後, 我感覺兩個孩子確實更喜歡現在的關係, 他們之間不比較不評論。

尤其小女兒明顯降低了之前求關注的程度, 我們之前緊張的關係得到了從未有的緩和。

這種家庭生態共存和自然環境裡動因調節的生態共存有不少的相似的地方。

除了態度要轉變, 另外還有幾個原則我覺得很重要:

一、儘量給每個孩子相對單處的時間, 就算時間有限, 分開出現。 在不同時段裡單獨相處, 他們就沒有另外一個“競爭對手”, 就沒有競爭的必要。 所以, 因為競爭而產生的問題就相對少了, 大家心態就會平和了許多。

我們家的兩個孩子年齡差距大, 哥哥做功課睡得晚, 那就先陪妹妹睡前講故事聊天。 妹妹睡了, 再去哥哥的房間, 如果他正在做功課, 我就靠在他床上看看書, 有一搭沒一搭的八卦, 或者他也躺下, 我們並著肩聊聊家裡事,假期計畫,甚至說說我最近比較發愁的妹妹的事情,請哥哥給些建議。

其實家裡大一點的那個孩子,更看重父母在言行上面對他的在乎,對他們保持重視和尊重的態度,他們不需要跟小的那樣要你亦步亦趨的陪伴。

對待兩個孩子,不只是時間上分開,在任何事上都要分開給予,這樣你也就不必多多考慮是不是得一樣。哪怕是雙胞胎,你最好也是分開對待,你一定不希望他們將來成為彼此的影子,萬一是陰影呢~

孩子的年齡、性別、性格、喜好各種方面都不一樣,所以在給予時,儘量符合孩子的本意,力所能及地尊重孩子孩子的選擇,哪怕只是相互表示親熱的舉動。兒子天性平靜淡然,一個擁抱就心滿意足,女兒天生熱情活潑,她一定要連抱帶親、上躥下跳、合理衝撞式的表達,非沾你一臉口水才甘休。如果用對哥哥的方式待她,她就不安,當然就不滿意了。

二是、掌握“輪流”的原則,靈活機智的擺平衝突

孩子小的時候會專注於誰的零食分的多、媽媽多給誰講了5分鐘故事這種層面上的問題,輪流先講輪流先拿是一個好的解決辦法,且一旦投入使用這種原則就要堅定的執行。

小傢伙們長大一點後,人家的品味提高了,不那麼在意這些吃喝小事,關注點會轉向憑什麼哥哥能晚睡,憑什麼妹妹能先用媽媽的耳機,電視到底該給妹妹看動畫片還是給哥哥看電影,誰先用浴室等這類大孩子的問題。這就要求你的應對功力要水漲船高,如每週末安排一天全家晚睡,看電視節目必須先申請,浴室輪班先用(除非你買了有兩個浴室的房子)。

最後提醒媽媽們:千萬別指望老大有多懂事,甚至比爸爸“懂事”,更不要把老大當保姆使喚。其實在老二2歲前,你要花更多時間在老大身上,多和老大在一起,陪孩子多說說話,尊重TA的立場,保護TA在家中的地位。我單獨花筆墨說這些事就是看到,大多數家裡,所有人都圍著一個嬰兒轉,把老大扔在一邊速度獨立。

總之,為兩個人的父母,大多數時你需要多多瞭解“孩子心裡怎麼想”,而不必糾結如何把手中的那碗水端平,端不平灑出一點水,那就再找到平衡唄。對待孩子,也是需要有理有利有節。當孩子長大自己能端水時,也許早就忘了你灑出去的那點水。

我們並著肩聊聊家裡事,假期計畫,甚至說說我最近比較發愁的妹妹的事情,請哥哥給些建議。

其實家裡大一點的那個孩子,更看重父母在言行上面對他的在乎,對他們保持重視和尊重的態度,他們不需要跟小的那樣要你亦步亦趨的陪伴。

對待兩個孩子,不只是時間上分開,在任何事上都要分開給予,這樣你也就不必多多考慮是不是得一樣。哪怕是雙胞胎,你最好也是分開對待,你一定不希望他們將來成為彼此的影子,萬一是陰影呢~

孩子的年齡、性別、性格、喜好各種方面都不一樣,所以在給予時,儘量符合孩子的本意,力所能及地尊重孩子孩子的選擇,哪怕只是相互表示親熱的舉動。兒子天性平靜淡然,一個擁抱就心滿意足,女兒天生熱情活潑,她一定要連抱帶親、上躥下跳、合理衝撞式的表達,非沾你一臉口水才甘休。如果用對哥哥的方式待她,她就不安,當然就不滿意了。

二是、掌握“輪流”的原則,靈活機智的擺平衝突

孩子小的時候會專注於誰的零食分的多、媽媽多給誰講了5分鐘故事這種層面上的問題,輪流先講輪流先拿是一個好的解決辦法,且一旦投入使用這種原則就要堅定的執行。

小傢伙們長大一點後,人家的品味提高了,不那麼在意這些吃喝小事,關注點會轉向憑什麼哥哥能晚睡,憑什麼妹妹能先用媽媽的耳機,電視到底該給妹妹看動畫片還是給哥哥看電影,誰先用浴室等這類大孩子的問題。這就要求你的應對功力要水漲船高,如每週末安排一天全家晚睡,看電視節目必須先申請,浴室輪班先用(除非你買了有兩個浴室的房子)。

最後提醒媽媽們:千萬別指望老大有多懂事,甚至比爸爸“懂事”,更不要把老大當保姆使喚。其實在老二2歲前,你要花更多時間在老大身上,多和老大在一起,陪孩子多說說話,尊重TA的立場,保護TA在家中的地位。我單獨花筆墨說這些事就是看到,大多數家裡,所有人都圍著一個嬰兒轉,把老大扔在一邊速度獨立。

總之,為兩個人的父母,大多數時你需要多多瞭解“孩子心裡怎麼想”,而不必糾結如何把手中的那碗水端平,端不平灑出一點水,那就再找到平衡唄。對待孩子,也是需要有理有利有節。當孩子長大自己能端水時,也許早就忘了你灑出去的那點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