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懂「yyds」的年輕人,其實真對不起Z世代的名聲

01.這幾個英文究竟是什麼意思?

昨天是6月1日, 也是一年一度的兒童節, 當然, 美其名曰「兒童的節日」, 但事實上過節的基本都是老大的成年人。

他們在各種社交平臺「裝可愛」和「曬禮物」, 而某些已經為人父母的網友也會為自己給孩子購置的玩具沾沾自喜。

哪怕他的女兒連走路都走不好, 也不知道究竟何為PS5---

我當然不是說這群成年人「虛偽」, 我甚至想強調他們的行為也只是一種對童趣的緬懷, 是一種值得被鼓勵的能夠用來對抗生活虛無的勵志質量。 它不僅不應該被鄙夷, 相反還值得被鼓勵呢。

不過單純地曬曬禮物、裝裝可愛是遠遠不夠的, 要想「返老還童」那就得多明白一些年輕人的偏好, 知道時下的他們究竟在追捧著哪些東西。

而很顯然, 如今中文互聯網的大人們是做得不夠及格的---

如上熱搜共同指向了四個英文字母「yyds」, 而他們背後也蘊含著「究竟是什麼意思」的意思,

而具體到話題的評論區中, 我們也看到了一系列奇葩的回復。

如永遠單身、陰陽大師、優雅的屎、有一點澀、園藝大師、抑鬱屌絲、音樂大師、以一敵十、芋圓大蒜等等, 算是囊括了對宅男的嘲諷以及衣食住行的全行業呢!

那這四個英文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這期內容我將給你們澄清, 並且聊一聊它背後的年輕人的文化。

02.Z世代的圈子文化, 也是一種認同感

我首先開門見山吧, yyds其實就是中文「永遠的神」的縮寫, 而它的意思正是對物件的無上稱讚。

比方說動漫迷認為《鋼之煉金術師》實乃日漫史上的神作, 那他們就會毫不吝嗇地贈予yyds的名號, 認為這部日漫的底蘊和影響力將能夠穿透時光的阻隔, 成為永垂不朽的存在---

那你或許會奇怪了, 怎麼年輕人不直接說「永遠的神」, 偏要來個首拼音縮寫成「yyds」呢?針對上述現象有人說是年輕人懶惰, 認為他們已經病入膏肓, 成為無可救藥般的存在了。

不過我對此並不以為然, 因為作為一名多年來致力於關注年輕人文化的自媒體人,

以及也曾以被長輩嘲諷奚落的90後身份長大起來的「墮落一代」, 我很清楚如上吐槽也只是一種偏見。

縮寫並不是一種懶惰, 相反是想構造圈子的壁壘, 年輕一代總有著強烈的標新立異的衝動, 想要在被長輩們把持著話語權的時代之下, 另辟一片新天地---以年輕人的規則來運營的空間。

類似的事情我們已經看到過無數遍了。 比方說在Z世代聚集的某站裡頭, 幾乎每一年的「年度彈幕」都有著劃一的屬性:年輕人的圈子規則。

從AWSL、真香、再到Y青回...這些辭藻要麼就是縮寫, 要麼早已經背離了原有的意義。

如真香原本指代對某某氣味的讚歎,但經過王境澤的一番詮釋,如今已然淪為「打臉」的意思了---

不僅如此,如上辭藻雖為縮寫,但它們不僅沒有削弱使用的難度,相反還讓它們走向了背誦乘法口訣的路途。只有一兩個縮寫那當然沒有難度,但在如今的年輕人的圈子之中,如果你不能把如下縮寫給完美的記住,那或許也沒有資格繼續混下去了---

有些是類似yyds般的中文拼音的首字母縮寫,而有些則是對日文發音的縮寫,更有甚者還會出現對英文字串的簡略。根本就毫無規律可言,而我們也只能夠一個一個辭藻的背誦下來,而此舉在不少小夥伴看來簡直可以媲美大學聯考時候語文課本的背誦呢---

當然,如上行為在老一輩眼中也沒少貼上駡名,甚至還有不少專家跳出來怒噴Z世代的行為簡直就是對語言文字的一種傷害。

但如果你也是一名90後,那應該會對上述怒斥似曾相識?在我們的那個年代,類似的怒駡就曾依附在火星文,而這種肆意添加偏旁的文字也曾烙印上「中文之恥」的罪名,為無數專家大人們所批判---

當然,罵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屬於90後的火星文暗淡消退了,那00後的文字縮寫也就登上了螢幕。

或者更進一步說,所謂的憂慮也只是多慮,因為過去的歷史經驗已經告知我們,年輕人的圈子文化只會繁榮一陣子,而隨著後者的成長,他們也會逐步的融入到主流的文化語境之中。

只不過,這究竟算是幸福?還是另一種悲情呢?

我個人更傾向於後者,我認為童趣的丟失並不是一種成熟的象徵,相反這只是走向社畜的悲情。否則諸如三點飲茶、佛系人生等等梗語又怎麼可能具備爆紅互聯網的可能性呢?而新垣結衣主演的《逃避可恥但有用》又怎麼可能讓無數網友破防呢?

所以說那些有勇氣在六一兒童節裝可愛和曬禮物的小夥伴們,其實都有著一顆童趣未泯的心靈。

不過這終究也只是短暫的,唯有深入瞭解Z世代的興趣愛好,獲得加入他們圈子的門票,能夠做到包括yyds在內的一切縮寫都能夠融會貫通的使用。

那你我也才有資格成為Z世代,也再無必要參與每年一度的裝嫩大賽了。

03.最後

瞭解了上述內容,相信各位也能夠體會年輕人在興趣愛好上的強韌力了。

當然,類似的事情還遠不僅僅體現在笑梗之上,包括各種圈層文化(如人設圈、漢服圈、JK圈、獸圈、動漫圈)等等,它們其實都在某種程度上遭到了老一輩的「妖魔化」---

但隨著時間的發展,隨著這些圈層文化的一輪又一輪的破圈影響。類似的罪名已經被逐漸擺脫,而如今無數娛樂明星們也都紛紛投入到了漫改真人劇作(如肖戰的《鬥羅大陸》、胡先煦的《棋魂》等等),還有用00後的破產三坑來潤色外表的事情發生呢---

而換個角度來說,如果圈外人也都如此不遺餘力地投身到對Z世代的文化認識中去。

那正處Z世代年紀的各位小夥伴們,又豈有不認識yyds以及癡迷一兩個圈子的道理呢?

如真香原本指代對某某氣味的讚歎,但經過王境澤的一番詮釋,如今已然淪為「打臉」的意思了---

不僅如此,如上辭藻雖為縮寫,但它們不僅沒有削弱使用的難度,相反還讓它們走向了背誦乘法口訣的路途。只有一兩個縮寫那當然沒有難度,但在如今的年輕人的圈子之中,如果你不能把如下縮寫給完美的記住,那或許也沒有資格繼續混下去了---

有些是類似yyds般的中文拼音的首字母縮寫,而有些則是對日文發音的縮寫,更有甚者還會出現對英文字串的簡略。根本就毫無規律可言,而我們也只能夠一個一個辭藻的背誦下來,而此舉在不少小夥伴看來簡直可以媲美大學聯考時候語文課本的背誦呢---

當然,如上行為在老一輩眼中也沒少貼上駡名,甚至還有不少專家跳出來怒噴Z世代的行為簡直就是對語言文字的一種傷害。

但如果你也是一名90後,那應該會對上述怒斥似曾相識?在我們的那個年代,類似的怒駡就曾依附在火星文,而這種肆意添加偏旁的文字也曾烙印上「中文之恥」的罪名,為無數專家大人們所批判---

當然,罵是沒有任何作用的,屬於90後的火星文暗淡消退了,那00後的文字縮寫也就登上了螢幕。

或者更進一步說,所謂的憂慮也只是多慮,因為過去的歷史經驗已經告知我們,年輕人的圈子文化只會繁榮一陣子,而隨著後者的成長,他們也會逐步的融入到主流的文化語境之中。

只不過,這究竟算是幸福?還是另一種悲情呢?

我個人更傾向於後者,我認為童趣的丟失並不是一種成熟的象徵,相反這只是走向社畜的悲情。否則諸如三點飲茶、佛系人生等等梗語又怎麼可能具備爆紅互聯網的可能性呢?而新垣結衣主演的《逃避可恥但有用》又怎麼可能讓無數網友破防呢?

所以說那些有勇氣在六一兒童節裝可愛和曬禮物的小夥伴們,其實都有著一顆童趣未泯的心靈。

不過這終究也只是短暫的,唯有深入瞭解Z世代的興趣愛好,獲得加入他們圈子的門票,能夠做到包括yyds在內的一切縮寫都能夠融會貫通的使用。

那你我也才有資格成為Z世代,也再無必要參與每年一度的裝嫩大賽了。

03.最後

瞭解了上述內容,相信各位也能夠體會年輕人在興趣愛好上的強韌力了。

當然,類似的事情還遠不僅僅體現在笑梗之上,包括各種圈層文化(如人設圈、漢服圈、JK圈、獸圈、動漫圈)等等,它們其實都在某種程度上遭到了老一輩的「妖魔化」---

但隨著時間的發展,隨著這些圈層文化的一輪又一輪的破圈影響。類似的罪名已經被逐漸擺脫,而如今無數娛樂明星們也都紛紛投入到了漫改真人劇作(如肖戰的《鬥羅大陸》、胡先煦的《棋魂》等等),還有用00後的破產三坑來潤色外表的事情發生呢---

而換個角度來說,如果圈外人也都如此不遺餘力地投身到對Z世代的文化認識中去。

那正處Z世代年紀的各位小夥伴們,又豈有不認識yyds以及癡迷一兩個圈子的道理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