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給“傲嬌母親”最好的表白,是陪伴

不久前的母親節, 周到替近3000名用戶為母親送上鮮花, 借此表達對母親的感情。 隨著“520”的到來, 周到君隨機抽取了部分參與活動的使用者進行回訪, 聽一聽他們關於“母親”與“表白”的看法。

回訪對象:“6號姑娘”, 29歲

周到君:這是你第一次送花給母親嗎?她的反應怎麼樣?

6號姑娘:我的老媽其實很“傲嬌”的。

記得我第一次送花給她還是初中的時候, 那時“母親節”的概念剛剛興起, 放學路上都是賣鮮花的小販, 5元就能買一大束。 當我用零花錢買下一束回家送她時, 老媽表現得出乎意料地平靜——她先看了一眼, 說了句“謝謝”,

翻出花瓶把花養在裡面, 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

但實際上, 我想她是非常期待的。

就像這次。 我提早一星期報名周到的送花活動, 告訴她記得收花。 之後的一星期裡, 她有三次在打電話時主動暗示花還沒收到。 直到收到鮮花的那天, 她又故作冷靜, 輕描淡寫地告訴我“收到了”。

周到君:感覺你和你母親的關係都挺被動的, 今天是“5·20”, 你有向她表達自己的情感嗎?

6號姑娘:對著老媽說“媽媽我愛你”這樣的事, 就算我厚著臉皮說出口, 估計老媽依著她傲嬌的性格, 聽後也是要崩潰的吧!

但話說回來, 對媽媽的感情, 並不需要用言語來表白。 小時候不理解親情的內涵, 所以會刻意地通過婦女節、母親節等節日感謝媽媽, 特別注重儀式感,

當天過後也就忘了。

長大以後, 對媽媽的情感表現得雖然隨意, 但卻持久, 懂得真正關心她的生活。

周到君:剛剛你有提到“親情的內涵”, 這對你而言具體是什麼?

6號姑娘:是陪伴。 當我離家工作、結婚, 與母親的接觸越來越少, 才懂得感情不是靠一句話就能維繫的。 我更願意週末去看看母親, 聽她反復對著數不清說了多少遍的事情發牢騷, 吃一頓熟悉的飯菜。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這句話說的一點都沒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