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二寶媽連續8年揪丈夫共組寄養家庭「認養7苦貧童」 為收養「買房擴建」全年無休從不喊苦:我的母愛不只給兒女

要說這世上什麼人最親, 那一定是母親。 要說這世上什麼愛最深厚, 最無私, 那也一定是母親。

母親, 是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的人, 撫育我們成長, 隨時為我們牽掛。 對於一個母親來說, 孩子就是她的全世界。

母愛像無處不在的陽光一樣, 既平凡, 又偉大, 歷來被歌頌, 讚美。 千百年來, 那些描寫母愛的詩詞, 溫暖動人, 講述著無盡的情意。

父母的愛是世上最偉大的付出, 要把孩子拉拔長大, 其中所要犧牲的時間、精力真的難以想象, 相信每一位當過爸爸、媽媽的都能明白育兒的辛苦。 不過, 社會上卻有一群父母,

不僅對自家的孩子奉獻, 還甘願把愛擴大, 當起「寄養家庭」用對自家兒女同樣的愛, 去照顧那些因家庭發生重大變故、或生來卻遭父母不當對待的可憐孩子...他們偉大的付出與奉獻, 默默為臺灣的下一代帶來希望與溫暖, 這份情義值得讓更多人知道!

圖片來源:家扶基金會臉書

據《親子天下》報導, 41歲的母親張韻晨, 不僅是自家一雙兒女的照顧者, 同時也接連當過另外7個孩子的寄養媽媽, 加入寄養家庭行列的8年中, 助養過的小朋友從剛滿月的嬰兒、到高中生都有, 對此, 樂為人母的她笑說:自己幾乎是個沒有「空窗期」的寄養媽媽, 印為家裡總是固定照顧2名寄養童, 再加上她自己生的一對姊弟, 最多同時會有4個小孩需要照顧。

圖片來源:親子天下

然而令人佩服的是, 對很多媽媽而言照顧一個孩子就已累到不行生活, 但面對至少要付出4倍心力的張韻晨來說, 卻不僅不覺得苦, 反而還認為被孩子圍繞是很幸福的事, 而之所以如此, 張韻晨坦言, 這與她辛苦的童年經歷有很大的關係...

圖片來源:家扶基金會臉書, 下同

張韻晨透露, 「我是沒有爸爸媽媽的孩子, 從小阿媽帶大...那時家裡很窮, 窮到家裡只有廚房跟客廳, 晚上睡覺, 我跟阿嬤就鋪草蓆在水泥地上睡」, 但好在當時有善心的助養人每月資助他們一家, 替她悲慘童年帶來一絲絲微光, 所以長大後也想儘可能地幫助其他生活不容易的小孩, 所以她從22歲開始當助養人, 每月定時捐款給素未謀面的小朋友;到了33歲, 她從助養人進一步成為寄養家庭。

不僅如此, 說起邀約老公一起組建「寄養家庭」的過程中所得到的滿足感, 張韻晨還不禁笑言, 看到寄養童從什麼都不會, 到現在能獨立完成生活大小事, 這份成就感真的難以言喻, 「當媽媽某方面來說是我的夢想, 什麼帶小孩帶到手忙腳亂、挫折感連連, 我好像都沒經歷過, 我覺得當媽媽一點都不累啊!」

讓人驚訝的是, 張韻晨夫妻倆為了寄養的孩子們,能有更舒適的生活,竟還為此還買下自家隔壁的房子,讓這個家能同時接納、照顧最多4個孩子:「現在有3間廁所,大家不用再搶廁所了!」

示意圖,來源:網路

說著說著,張韻晨更不禁有感而發:「從照顧寄養童的過程中,她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彌補童年沒有父母,總是被忽視、不被愛的缺憾。「以前覺得自己是個可有可無的人,但當了媽媽,尤其是寄養媽媽後,我發現自己原來是個重要的人,我對孩子們很重要,我給了他們沒有接觸過的愛和關心,所以我對孩子是有意義的,我是個重要的人。」

這份對弱勢孩子的付出真心令人敬佩,謝謝您臺灣有您真好~

母親對於孩子深深的愛,是沒有盡頭的。當出門在外的兒子要回來時,歡喜不可形容。母親總是怕兒子凍著餓著,過得不好,做的冬衣總是針腳細密,每每家書也頻繁往來。當久盼的兒子終於回來時,母親一見,便說兒子你瘦了,你在外邊怎麼樣,不容易吧?詩人面對母親的深情厚愛,已成人懂事的他,更添了慚愧,生怕母親再擔心,總是說自己一切都很好。報喜不報憂,是為了不讓母親難過和擔心。

有母親在,即使年紀再大,也是個孩子,有母親在,即使隔得再遠,也還有個家。世間最令人難過的,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在。看似平凡的親情,有一天卻再也回不來了。

張韻晨夫妻倆為了寄養的孩子們,能有更舒適的生活,竟還為此還買下自家隔壁的房子,讓這個家能同時接納、照顧最多4個孩子:「現在有3間廁所,大家不用再搶廁所了!」

示意圖,來源:網路

說著說著,張韻晨更不禁有感而發:「從照顧寄養童的過程中,她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彌補童年沒有父母,總是被忽視、不被愛的缺憾。「以前覺得自己是個可有可無的人,但當了媽媽,尤其是寄養媽媽後,我發現自己原來是個重要的人,我對孩子們很重要,我給了他們沒有接觸過的愛和關心,所以我對孩子是有意義的,我是個重要的人。」

這份對弱勢孩子的付出真心令人敬佩,謝謝您臺灣有您真好~

母親對於孩子深深的愛,是沒有盡頭的。當出門在外的兒子要回來時,歡喜不可形容。母親總是怕兒子凍著餓著,過得不好,做的冬衣總是針腳細密,每每家書也頻繁往來。當久盼的兒子終於回來時,母親一見,便說兒子你瘦了,你在外邊怎麼樣,不容易吧?詩人面對母親的深情厚愛,已成人懂事的他,更添了慚愧,生怕母親再擔心,總是說自己一切都很好。報喜不報憂,是為了不讓母親難過和擔心。

有母親在,即使年紀再大,也是個孩子,有母親在,即使隔得再遠,也還有個家。世間最令人難過的,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在。看似平凡的親情,有一天卻再也回不來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