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影視»正文

“不合格”的悲情紅娘——紫鵑

作者:小尾巴

紫鵑原是賈母的身邊的一個小丫頭, 賈母擔心林黛玉身邊的丫頭不夠使喚, 才派她去服侍林黛玉的。 紫鵑聰慧勇敢, 真誠無私, 不趨炎附勢, 盡心盡責地照顧黛玉, 對待黛玉的婚事更是竭盡所能。 從結果來看, 紫鵑是一位“不成功”的紅娘, 因為最後黛玉淒涼地死去, 而寶玉另娶他人, 但是紫鵑對於寶黛愛情發展的作用卻是不容忽視的。 在《紅樓夢》裡, 紫鵑不僅僅是作為一個尋常丫鬟存在的, 她在寶黛雙方發生爭執的時候勸慰黛玉, 幫助寶黛兩人消除誤會, 而且也是他們愛情發展的推動者;同時,

紫鵑還親眼見證了寶黛愛情悲劇。 她的存在使黛玉的悲劇色彩更加濃重, 更加具有感人的力量。

一、促進寶黛關係的發展

“舍為黛玉打算之外無思想, 舍遂黛玉愛情之外無志願”, 紫鵑在促成寶黛婚姻的作用上雖然沒有紅娘那麼重要, 但是她為爭取寶黛愛情勝利做出了一個丫鬟力所能及的事情。 《西廂記》中紅娘為張生和鶯鶯提供交流的機會, 而紫鵑則是在試探寶玉對黛玉的真情, 為他們的愛情謀求婚姻的出路。 她是寶黛愛情路上的推動者。

紫鵑作為黛玉最親密的丫鬟, 她出場的許多場景都是與寶黛愛情相聯繫的。 在寶黛的戀愛初期, 兩個人都在掩飾自己試探對方, 由此發生過許多爭執, 給雙方帶來了諸多苦惱,

這些口角大都是因為由黛玉的“小性兒”引起的。 這時候, 紫鵑常常對黛玉加以勸說:“若論前日之事, 竟是姑娘太浮躁了些, 別人不知道寶玉那脾氣, 難道咱們也不知道的。 為這玉也不是鬧了一遭兩遭了。 ”聰慧的紫鵑知道矛盾挑起的原因是黛玉“小性兒, 常常歪排他……”出於對姑娘的一片真情, 紫鵑委婉地責備、勸慰她;她自作主張地給寶玉開門, 消除寶玉的窘態, 給只是心裡氣不大好的黛玉臺階下。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在寶黛兩個人面前, 紫鵑一向是以支持者的身份出現的。 名分上雖然是黛玉的丫鬟, 但是在感情上, 紫鵑以一個朋友、親人的身份對黛玉加以批評、勸慰,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進和推動寶黛愛情發展的作用。

黛玉和寶玉之間的感情是從兒童伴侶的日常生活中深植起來的, 他們的愛情是在具有叛逆性格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 然而寶玉是個“心裡有妹妹, 但是見了姐姐, 就把妹妹忘了”的人, 對黛玉的感情是否真誠、唯一?這是黛玉長期以來的一塊心病, 也是紫鵑的一塊心病。 再加上年前紫鵑聽到老太太要把琴姑娘許配給寶玉, 心裡更是著急。 她苦心孤詣、惶惑不安, 趁機向試探寶玉, 紫鵑先以“禮”警之, 把黛玉和自己對寶玉的“冷淡”, 表現得煞有其事, 並說要收回小時玩的東西, 以探其情。 聽到雪雁說寶玉在桃花底下哭時, 紫鵑再以“理”服之, 講出她精心編造的黛玉要回蘇州的“頑話”。 頓時嚇得寶玉急痛心迷, 觸發了寶玉的“呆病”,

終於引得怡紅院軒然大波, 還驚動了賈母以及王夫人等人。 雖然紫鵑為自己導演的這幕有聲有色的悲喜劇, 付出了日夜的辛勞並挨了賈母的一頓罵, 但是她為癡情的黛玉帶回了寶玉的癡心——“活著, 咱們一處活著, 不活著, 咱們一處化灰化煙”。

在這以後, 紫鵑的全身心都在黛玉的健康和黛玉的婚事上來了, 當聽到薛姨媽開玩笑說把黛玉許給寶玉的時候, 紫鵑忙跑過來:“姨太太既有這注意, 為什麼不和太太說去?”希冀這位位尊的薛姨媽能為黛玉做媒。 弄得薛姨媽進退兩難, 只好開玩笑說是紫鵑著急自己嫁出去, 最後弄得紫鵑反被眾人恥笑。 雖然紫鵑促進寶黛婚事的唯一的一次行動失敗了, 但是作為一個侍女,

紫鵑已經是在為黛玉的婚事力所能及地籌畫著。

二、見證寶黛愛情悲劇

作為舊社會秩序森嚴的家生侍婢, 慧紫鵑雖然知道婚姻的殘酷性, 但是她很難瞭解到豪門世族婚姻的實質。 她不知道在這樣的豪門世族, 婚姻是一種政治行為, 而不是單純的兩個人的結合。 男女雙方之間的真情對婚姻大事起不了什麼大的作用, 甚至可能被傳統的禮教所不允。 所以寶黛的愛情註定只能是一場悲劇, 紫鵑並不明白她所做的一切努力是達不到“有情人終成眷屬”這個目的。

紫鵑用了幾句“頑話”嚇得寶玉人事不知, 鬧得賈府人仰馬翻, 把寶黛之間的感情暴露在眾人面前, 但是老太太卻用了“我當什麼要緊大事, 原來是這句頑話”輕描淡寫地把這件事情帶過去。 紫鵑哪裡知道,她看作是寶黛婚姻保護者的老太太雖然沒有確定寶玉的婚事,但是從要把琴姑娘許配給寶玉這件事情就可以明顯地看出,黛玉在賈母的心目中的位置已經今時不同往日。再者,賈母已經知道寶玉發病是誤以為黛玉要離開賈家,卻從始至終都沒有提起他們的婚事,沒有用這個最有效的“藥方”來徹底治癒寶玉的呆病,這就說明在黛玉已經不在賈府統治者考慮的人選範圍之內了。從這裡就可以看到,寶黛之間的愛情是不可能以圓滿的結局收場的。

當黛玉被人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時候,往日裡把黛玉當作“心肝兒肉”疼的人全都不知所蹤。看見黛玉危在旦夕,紫鵑欲回稟賈母的時候,卻遍地哪兒都找不到賈母,更找不到朝夕相見的寶玉。幸虧遇見了墨雨,才知道是寶玉另收拾新房子成婚去了,這使紫鵑更加悲憤欲絕“但這些人竟這樣狠毒冷淡”。這些人包括平日裡疼愛黛玉的賈母、王夫人和王熙鳳,當然還有寶玉。想到寶玉,紫鵑不禁咬牙切齒:“寶玉!我看他明兒死了,你算是躲過去不見了,你過了你那如心如意的事兒,拿什麼臉來見我!”而這時,賈母派來的林之孝家的要紫鵑去寶玉的婚事上幫忙,紫鵑的滿腔怒火噴湧而出,決絕地拒絕了賈府上層統治者的要求。此時的紫鵑真是又急又氣又痛,話雖不多,卻是對賈府當事人和寶玉滿懷怨恨,字字鏗鏘有力。面對著上頭給她的壓力,勇於反抗,堅守在垂危的黛玉身邊。

“整部書中寶黛愛情悲劇之所以寫得那麼成功,正是因為情之生滅轉乘自然、巧妙、渾然天成呈現出動態的過程。”如果寶黛的悲劇是以黛玉之死作為結束,那麼光寫寶玉病好後睹物思人,作詩緬懷,是不符合寶玉的心性的,因為寶玉非常在乎美的女兒死前的情景。晴雯死後,他就非常地關心晴雯臨死前有沒有喊他的名字。對於知己黛玉之死,寶玉當然更想知道黛玉死時的細枝末節。能告訴他的只有紫鵑,因為紫鵑是黛玉最貼心的人,也是黛玉臨死時的直接見證者,而且王夫人、寶釵是不願意告訴他相關事情。當紫鵑把黛玉臨死時燒毀舊帕子、焚燒詩稿和臨終話語告訴寶玉時,寶玉難受地氣噎喉幹,接著又幾次三番追問黛玉的事情。這體現了寶玉對黛玉的癡情和對其消亡的無限痛惜之情。紫鵑開始很怨恨寶玉拋棄了黛玉而娶寶釵,後來看見寶玉時常想念黛玉,無休無止,又見他不斷向自己打聽黛玉死去的情景,體會到了寶黛愛情的淒涼,由此產生出人不如草木石頭之想,而後毅然決然出家。

可以說,紫鵑的形象烘托了黛玉用情之真、專、深,並且在寶黛關係的發展上立下了汗馬功勞。除此之外,曹雪芹還通過紫鵑這個人物,讓我們看到作者在她身上寄寓了深刻的思想用意。

魯迅先生說過:“做夢的人是幸福的,倘沒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緊的是不要去驚醒他。……所以我想,假使尋不出路,我們所要的倒是夢。”可以說,黛玉的一生都在賈府這個樊籠裡做著一場夢,而紫鵑則是陪著黛玉做了這場夢。紫鵑對於寶黛愛情的支持,也是寄予了她心中對於美好愛情生活的嚮往。黛玉慘死,寶玉另娶她人,寶黛愛情的破滅,她也從寶黛的愛情虛幻中醒來。

王國維在《紅樓夢評論》說:“書中真正之解脫,僅賈寶玉、惜春、紫鵑三人耳……而解脫之中,又自有二種之別:存於觀他人之苦痛,存於覺自己之苦痛。然前者之解脫非常人之人為能,其高百倍於後者,而其難亦百倍。”而紫鵑的解脫就是“觀他人之苦痛”,從而使自己頓悟。紫鵑並非是自己直接遭受到命運的摧殘,而是從寶黛愛情悲劇的痛苦中深刻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緣分都是一定的,沒有緣分,大家都是癡心妄想。“及至無可如何,那糊塗的也就不理會了,那情深義重的也不過臨風對月,灑淚悲啼。可憐那死的到未必知道,這活的真真是苦惱上心,無休無止了。”由此慨歎,這人世間的情義,還不如像草木石頭一樣,無知無覺,心理倒也乾淨,沒有煩惱。

紫鵑自始至終看見寶黛愛情的悲劇性發展,“紫鵑試寶玉,深信其必娶黛玉”,但是黛死釵嫁,留給寶玉的是無窮無盡的悲傷。想想以前兩個人親密無間,現在一個死去,只剩下一個灑淚悲啼,無限思念死去的人。現實之間的差距,讓紫鵑感到了愛情美好生活的破滅。這種種情境不得不讓紫鵑從熱愛走向懷疑,進而完全的絕望。紫鵑出家並不是虔誠於宗教,而是對於現實無望、心死的表現。哀莫大於心死,她從他人的苦難中認識到現實的殘酷,賈府主子們的殘酷冷漠、黛玉的慘死、理想的幻滅、自己命運的漂浮不定,得出竟不如想草木石頭般無知無覺,一片酸熱心腸,頓時冰冷,這正是紫鵑出家的真正根由。

紫鵑出家是對情本身的參透、否定與棄絕,是世俗生命有意義的完成,是“真正的解脫”。心中沒有可供自己膜拜的神靈,世俗生活又找不到有意義的存在,所以紫鵑的心是真正的死去。紫鵑的“心死”是對那個殘酷的舊社會的無聲反抗,雖不及尤三姐、鴛鴦那般的壯烈,但是也讓人體會到了理想夢境的幻滅。她的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中國藝術研究院微信訂閱號群落推薦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微信公眾號,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旨在提供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的資訊傳播、政策宣傳、知識普及、資源展示、學術交流等服務,為業界、學界和公眾搭建交流、互動、分享平臺。

文藝研究

《文藝研究》雜誌創辦於1979年5月,由文化部主管、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是大型綜合性文藝理論月刊。《文藝研究》以“引領學術潮流,把握學術走向,加強學術交流,擴大學術影響”為辦刊總方針,強調現實性與學術性、前沿性與基礎性、學理與批評的有機統一,提倡中國視野、中國問題、中國氣派,廣泛容納文學、藝術各領域不同觀點、不同方法的優秀研究成果。

媒介之變

從移動互聯網世界的劇烈媒介迭變,觀察未來世界的面孔。

紫鵑哪裡知道,她看作是寶黛婚姻保護者的老太太雖然沒有確定寶玉的婚事,但是從要把琴姑娘許配給寶玉這件事情就可以明顯地看出,黛玉在賈母的心目中的位置已經今時不同往日。再者,賈母已經知道寶玉發病是誤以為黛玉要離開賈家,卻從始至終都沒有提起他們的婚事,沒有用這個最有效的“藥方”來徹底治癒寶玉的呆病,這就說明在黛玉已經不在賈府統治者考慮的人選範圍之內了。從這裡就可以看到,寶黛之間的愛情是不可能以圓滿的結局收場的。

當黛玉被人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時候,往日裡把黛玉當作“心肝兒肉”疼的人全都不知所蹤。看見黛玉危在旦夕,紫鵑欲回稟賈母的時候,卻遍地哪兒都找不到賈母,更找不到朝夕相見的寶玉。幸虧遇見了墨雨,才知道是寶玉另收拾新房子成婚去了,這使紫鵑更加悲憤欲絕“但這些人竟這樣狠毒冷淡”。這些人包括平日裡疼愛黛玉的賈母、王夫人和王熙鳳,當然還有寶玉。想到寶玉,紫鵑不禁咬牙切齒:“寶玉!我看他明兒死了,你算是躲過去不見了,你過了你那如心如意的事兒,拿什麼臉來見我!”而這時,賈母派來的林之孝家的要紫鵑去寶玉的婚事上幫忙,紫鵑的滿腔怒火噴湧而出,決絕地拒絕了賈府上層統治者的要求。此時的紫鵑真是又急又氣又痛,話雖不多,卻是對賈府當事人和寶玉滿懷怨恨,字字鏗鏘有力。面對著上頭給她的壓力,勇於反抗,堅守在垂危的黛玉身邊。

“整部書中寶黛愛情悲劇之所以寫得那麼成功,正是因為情之生滅轉乘自然、巧妙、渾然天成呈現出動態的過程。”如果寶黛的悲劇是以黛玉之死作為結束,那麼光寫寶玉病好後睹物思人,作詩緬懷,是不符合寶玉的心性的,因為寶玉非常在乎美的女兒死前的情景。晴雯死後,他就非常地關心晴雯臨死前有沒有喊他的名字。對於知己黛玉之死,寶玉當然更想知道黛玉死時的細枝末節。能告訴他的只有紫鵑,因為紫鵑是黛玉最貼心的人,也是黛玉臨死時的直接見證者,而且王夫人、寶釵是不願意告訴他相關事情。當紫鵑把黛玉臨死時燒毀舊帕子、焚燒詩稿和臨終話語告訴寶玉時,寶玉難受地氣噎喉幹,接著又幾次三番追問黛玉的事情。這體現了寶玉對黛玉的癡情和對其消亡的無限痛惜之情。紫鵑開始很怨恨寶玉拋棄了黛玉而娶寶釵,後來看見寶玉時常想念黛玉,無休無止,又見他不斷向自己打聽黛玉死去的情景,體會到了寶黛愛情的淒涼,由此產生出人不如草木石頭之想,而後毅然決然出家。

可以說,紫鵑的形象烘托了黛玉用情之真、專、深,並且在寶黛關係的發展上立下了汗馬功勞。除此之外,曹雪芹還通過紫鵑這個人物,讓我們看到作者在她身上寄寓了深刻的思想用意。

魯迅先生說過:“做夢的人是幸福的,倘沒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緊的是不要去驚醒他。……所以我想,假使尋不出路,我們所要的倒是夢。”可以說,黛玉的一生都在賈府這個樊籠裡做著一場夢,而紫鵑則是陪著黛玉做了這場夢。紫鵑對於寶黛愛情的支持,也是寄予了她心中對於美好愛情生活的嚮往。黛玉慘死,寶玉另娶她人,寶黛愛情的破滅,她也從寶黛的愛情虛幻中醒來。

王國維在《紅樓夢評論》說:“書中真正之解脫,僅賈寶玉、惜春、紫鵑三人耳……而解脫之中,又自有二種之別:存於觀他人之苦痛,存於覺自己之苦痛。然前者之解脫非常人之人為能,其高百倍於後者,而其難亦百倍。”而紫鵑的解脫就是“觀他人之苦痛”,從而使自己頓悟。紫鵑並非是自己直接遭受到命運的摧殘,而是從寶黛愛情悲劇的痛苦中深刻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緣分都是一定的,沒有緣分,大家都是癡心妄想。“及至無可如何,那糊塗的也就不理會了,那情深義重的也不過臨風對月,灑淚悲啼。可憐那死的到未必知道,這活的真真是苦惱上心,無休無止了。”由此慨歎,這人世間的情義,還不如像草木石頭一樣,無知無覺,心理倒也乾淨,沒有煩惱。

紫鵑自始至終看見寶黛愛情的悲劇性發展,“紫鵑試寶玉,深信其必娶黛玉”,但是黛死釵嫁,留給寶玉的是無窮無盡的悲傷。想想以前兩個人親密無間,現在一個死去,只剩下一個灑淚悲啼,無限思念死去的人。現實之間的差距,讓紫鵑感到了愛情美好生活的破滅。這種種情境不得不讓紫鵑從熱愛走向懷疑,進而完全的絕望。紫鵑出家並不是虔誠於宗教,而是對於現實無望、心死的表現。哀莫大於心死,她從他人的苦難中認識到現實的殘酷,賈府主子們的殘酷冷漠、黛玉的慘死、理想的幻滅、自己命運的漂浮不定,得出竟不如想草木石頭般無知無覺,一片酸熱心腸,頓時冰冷,這正是紫鵑出家的真正根由。

紫鵑出家是對情本身的參透、否定與棄絕,是世俗生命有意義的完成,是“真正的解脫”。心中沒有可供自己膜拜的神靈,世俗生活又找不到有意義的存在,所以紫鵑的心是真正的死去。紫鵑的“心死”是對那個殘酷的舊社會的無聲反抗,雖不及尤三姐、鴛鴦那般的壯烈,但是也讓人體會到了理想夢境的幻滅。她的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中國藝術研究院微信訂閱號群落推薦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微信公眾號,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旨在提供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的資訊傳播、政策宣傳、知識普及、資源展示、學術交流等服務,為業界、學界和公眾搭建交流、互動、分享平臺。

文藝研究

《文藝研究》雜誌創辦於1979年5月,由文化部主管、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是大型綜合性文藝理論月刊。《文藝研究》以“引領學術潮流,把握學術走向,加強學術交流,擴大學術影響”為辦刊總方針,強調現實性與學術性、前沿性與基礎性、學理與批評的有機統一,提倡中國視野、中國問題、中國氣派,廣泛容納文學、藝術各領域不同觀點、不同方法的優秀研究成果。

媒介之變

從移動互聯網世界的劇烈媒介迭變,觀察未來世界的面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