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思維決定財富:普通人向高收入人群邁進,清楚四個現狀,富有指日可待

窮什麼都不能窮思維, 思維固化, 會讓一個人特別偏執。 貧窮本身也並不可怕, 因為在這個快速更替的時代, 你會有更多機會發揮自己的才能。

不知道大家是否想過一個問題:自己學歷比別人高, 工作也比別人努力, 為什麼收入卻比別人低?

為什麼你不是高收入人群呢?普通人想要向高收入人群邁進, 需要明白四個現狀。

一、高收入群體的標準

普通人做夢都想成為高收入人群, 實現社會階層的跨越, 那到底什麼標準才是高收入人群呢?

600萬家庭的資產加起來達到了146萬億, 是中國同期GDP101萬億的1.5倍。

這意味著1%的人手裡拿著中國絕大多數財富,

其實這個群體完全可以被視為高收入人群的標準, 他們的年收入基本都在百萬級別, 那麼我們可以將高收入人群的標準視為100萬, 相信這也是很多人的目標, 包括本人。

二、普通人與高收入群體的鴻溝

年收入100萬都是哪些人?富二代、能力出眾的大企業高管、成功的創業者、金融從業者。

三、普通人的困境

付出最大的努力工作, 拿著最低的工資, 這就是普通人與老闆之間的關係, 這就是現實。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說到底還是缺乏核心競爭力, 這也是普通人無法逾越的鴻溝。

舉個例子, 有一項工作, 我能做, 你能做, 再來個人還能做。 誰都能做, 這時候我們就面臨著被解雇的潛在風險, 因為自己隨時都可以被人替代。 與此同時, 你只能拿著最低的工資, 最賣力的幹活, 這樣才能大機率地保住飯碗。

四、普通人如何逆襲

你效率比別人快不行, 做的比別人好也不行, 你要做的是「做別人做不到的」。 也就是說, 把一個同質化的工作做出差異性, 達到那種無法代替的地步, 當你惹老闆生氣的時候讓他心裡想:這個工作除了你沒人能做到, 非你莫屬!

達到這種程度才算是擁有了一定的核心競爭力, 這就是你與老闆談判的籌碼。

當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 就不是企業選自己,

而是自己決定去什麼企業, 甚至決定工資待遇。

其實在這個社會上, 優秀的人有很多, 只有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才有機會在社會上做出一番屬於自己的事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