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71歲母親改嫁20年回家養老,兒子兒媳斷水斷電,孫女:不許用廁所

今年71歲的劉老太有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 她表示之前是在成都小女兒家生活, 只是有一次用液化氣的時候忘記關了, 差點把房子給燒掉, 於是自己就主動想要回到農村兒子家生活, 畢竟人老了, 也要落葉歸根。

可讓她沒想到的是, 回來後兒子兒媳並不待見自己, 不僅不讓從大門走, 還不讓用家裡的廁所。 為此劉老太多次找到村裡的大隊來解決這個問題, 經過多次的溝通, 雖然劉老太可以從大門走了, 然而每次她從大門經過的時候, 都會受盡兒子和兒媳的冷眼。

為了減少彼此之間的矛盾, 劉老太決定還是從房屋後門進自己的屋子, 她表示後門的這條路已經荒廢很久了, 雜草叢生, 硬生生的被自己走出來了一條路, 上廁所不讓去家裡上, 劉老太就在鄰居家房子凹進去一塊的地方放了兩個桶當廁所, 本以為這樣可以相安無事, 沒曾想,

緊接著兒子兒媳又把水和電給斷了。

兒子和兒媳的這一舉動也讓隔壁的鄰居們都看不下去了, 鄰居大哥表示, 他們家天天吵得不可開交, 劉老太也是沒辦法了, 連水電都用不到兒女的, 人嘛這麼大歲數了, 做兒女的是這個樣子, 所以自己就看不慣,

買來了水管和電線, 從自己家裡給劉老太太接了過去, 通了水電, 人老了過晚年就要開開心心的, 不管錢多錢少, 天天這樣鬧也不好。 接水電的時候, 老太太的兒子還要把水管給砸了, 我說你敢砸, 這都是我買的, 她兒子這才甘休。

鄰居大姐表示, 哪個不吃喝拉撒,

上個廁所都不讓用, 她老人家又不是整天在那裡蹲著, 你廁所都不讓人家上, 真是壞良心了, 不僅如此, 有天晚上他們還把劉老太太給拖到外面說要淹水, 還是我們這些鄰居給阻攔了下來。

劉老太看到兒子兒媳是這樣的態度, 於是在2021年一紙訴狀把兩個女兒和兒子給告上了法院,

要求兒子和女兒每個月給自己300元生活費, 兩個女兒都是同意的, 然而兒子卻不同意, 表示自己沒有那麼多錢, 只能出50元一個月, 最後法院還是判決了兒子出100元生活費, 在3月25號前支付。

就這100元的生活費, 兒子還一直拖著沒給, 這讓劉老太更加崩潰了, 她表示現在也不要這100元錢了, 不稀罕, 100元錢能幹啥, 現在自己還能自理, 以後不能自理了怎麼辦?所以劉老太就想要回自己的房子, 以後老了可以住養老院, 不需要兒子贍養。

那麼兒子兒媳為什麼會這麼對待劉老太呢?對此51歲的兒媳王大姐給出了說法,她表示婆婆沒有給自己做過一分錢的事,想要自己給她養老,門都沒有,公公去世不到7天,婆婆就跑出去嫁人了,她嫁人也是嫁一次被攆一次,第一次嫁給了一個姓張的,人家去世後她又嫁給了一個姓張的,結果又去世了,有人就覺得她不對勁,沒人要了,嫁不出去了,這2020年才回來,都跑了20年,她只顧自己,不顧別人,我的孩子當時還那麼小需要人帶,我自己在上班,就這叫婆婆回來,她都不回來,現在20年了,自從婆婆回來後,把家裡鬧得雞犬不寧,玻璃和電視都給砸壞了,就這樣的人給你養,你會養嗎?

不給婆婆用水電是因為婆婆年輕的時候不給我用水,當時自己才嫁過來,家裡很困難,就一個水井,婆婆說是她的水,不讓我們用,現在老了,我的水憑什麼給她用?她的水井還在後面,這個我們是原封沒動的,她想用水可以自己去打。

同時王大姐又表示,自己只有這麼一個女兒,孩子爸每個月才2000多塊錢的收入,以後老了也靠不上女兒,所以我們為自己著想就買了社保,這社保錢一交還能有多少,如果條件好點的話怎麼會不給婆婆錢。

對於這些說辭,劉老太反駁著表示,當初改嫁是兒媳把自己逼出去的,第二段婚姻兒媳還按著我在堂屋裡打,都是鄰居把她給拉開的,回來之後砸東西也都是被他們的所作所為給逼的。

劉老太的這一說法也得到了鄰居大姐的證實,她表示,屋裡容不下劉老太,她怎麼會不改嫁?媳婦要罵,兒子也要罵,媳婦和婆婆兩個人吵架可以說是常事,可哪有兒子打自己母親的。

隨後劉老太又表示,自己之所以回來,是因為當時改嫁到隔壁村的時候,老伴家要拆遷,於是就想要拿戶口本領結婚證,這樣也好享受拆遷後的補償待遇,然而老家也有拆遷的可能,兒子和兒媳就反對這段婚姻,堅持要把戶口本給留在了家裡,萬一拆遷了,他們好自己享受拆遷補償待遇,這一點也是自己非常不滿意的地方,如果當時是自己拿了戶口本,現在就可以拿2000多的社保錢,還有一套70多平的房子,也就不會回來和兒子住在一塊了,自己有錢有房子住,就算百年之後也說不定有人會給自己安埋了。

但是木已成舟,既然已經這樣了,自己對兒子也沒怨言,就是想安靜的在這裡安享晚年,兒子要是孝順我,不打我,不罵我,說實話我是一點意見都沒有的,可現在兒子打我,罵我,我就必須要他把小時候上學的錢,撫養他的錢,看病用的錢還給我。

為了讓自己老有所居,劉老太帶著村大隊再次找到了兒子兒媳,一開口也不想說些多餘的話,直接讓兒子交出房產證,同時還有這些年自己應該享受的每年360元的耕保基金。

可兒媳王大姐和她的女兒表示沒有拿過這些耕保基金,想要就自己去取,或許也是不想有過多的糾纏,兒子也主動的去拿出了房產證準備交給母親,可還沒交到母親的手裡,他的女兒就阻攔了父親,並表示不要拿,憑什麼給她,這時的王大姐也附和著女兒,表示房子是自己和丈夫弄得,你就是走了的人,這房子憑什麼給你,我就是要給你鬧,拼了命也要給你鬧一盤。

讓人無語的是,這兩夫婦住著母親的房子,拿著母親的耕保基金,卻說不贍養母親,就連大隊也看不下去了,直言你們都是一家人,房子是你母親和父親修建的,既然住著人家的房子,為什麼不贍養人家。

看到這麼多人的指責,王大姐情緒崩潰了,哭鬧著表示,當時喊婆婆不要走,她一下子就走了,我們孩子小,需要靠她來帶,我們孩子婆婆從來都沒帶過一天。

所有人都表示帶孩子是父母的事情,跟婆婆沒有關係,可王大姐依舊不依不饒,並表示,就是婆婆沒給自己帶孩子,現在她老了,我就是不供她。

見狀劉老太也不想跟兒媳爭論,直接找到了兒子溝通,可最終劉老太也沒拿到房產證和這麼多年自己應得的耕保基金,兒子也只是答應,以後不會阻攔母親進出大門和上廁所,同時法院判決的100元錢會按時支付給母親。

如果說,兒媳和兒子的態度我們可以理解,或許年輕時跟劉老太有些恩怨在裡面,可作為一個晚輩的孫女,實屬不該這樣對待自己的奶奶,從一開始劉老太要去打開廁所的門,孫女就趕緊走了過去阻攔了下來,表示不允許,氣的劉老太直言,什麼不允許,你看嘛,這就是孫女。

不難看出,孫女和她的母親也有樣學樣了,俗話說有其母,必有其女,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情感小結

王大姐和婆婆劉太老之間最大的矛盾就是婆婆改嫁沒有幫到自己帶孩子也沒有幫過自己的家庭,事實上,這是很多婆媳之間都會存在的一個矛盾,從情理上來說,為了更好的維繫家庭,父母可以力所能及的幫助兒女,這樣家庭幸福指數比較高,但是從法理來講,當子女成家後,父母確實沒有義務去幫子女帶孩子的,這也就造成了兒媳和婆婆之間的這種矛盾,一個認為沒幫過家裡,一個認為沒義務幫。

老話說,清管難斷家務事,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沒吃得別人的苦,也勸不了別人的善,對於兒媳來說,她認為自己吃苦了,年輕時婆婆沒幫自己,那麼老了自己也不會去幫她,也很顯然是沒錯的,畢竟兒媳是沒有義務去贍養公公和婆婆的,但不能阻止丈夫去贍養他的父母,作為兒子,不管父母有什麼過錯,他都是你的父母,當他們老了,自己就有責任和義務去贍養,最起碼的生活保障是要給到的,養育之恩大於天,烏鴉還懂反哺,羊羔還懂跪孚乚呢,更何況還住著父母的房子,領著父母的耕保基金。

家庭中的婆媳關係的好壞,男人是有著逃避不掉的責任,當這種情況出現時,理應積極地去妥善處理,維護好兩者之間的關係,否則必定家裡是雞飛狗跳,不要娶了媳婦忘了娘,也不要當個媽寶男去一味的指責媳婦,如果實在是住不到一塊,可以選擇跟父母分開居住,減少彼此間的矛盾。

同時父母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人有輪回,也都有子女,你是怎麼對待自己的父母的,將來你的孩子也會怎麼對待你,想要自己的孩子能夠孝順自己,那麼自己就要先給孩子做出個榜樣,很顯然的是,王大姐夫婦兩人的做法是錯誤的,就連自己的孩子也被教育壞了,這對後代來說,絕不是一件好事,大人的恩怨就應該由大人自行處理,不應該讓後輩攪合在其中,更不應該給他們灌輸長輩不好的話語。

作為一個成年人,作為一個子女,我們應該多加理解父母的不易,既然選擇了成家立業,結婚生子,就要肩負起自己的責任,拉扯孩子本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父母辛辛苦苦的把我們給拉扯大了,該休息的時候,就不要讓他們再去幫自己拉扯孩子了,放過他們,讓他們多休息一下吧,父母願意主動幫,記得要感恩,父母不願意幫,記得也不要有仇恨,畢竟父母也不欠你的,而是我們都欠著父母的。

對此大家認為父母有義務幫子女帶孩子嗎,對於老人不願意幫自己帶孩子,你們又是怎樣的看法呢?歡迎大家給出不一樣的聲音,謝謝

那麼兒子兒媳為什麼會這麼對待劉老太呢?對此51歲的兒媳王大姐給出了說法,她表示婆婆沒有給自己做過一分錢的事,想要自己給她養老,門都沒有,公公去世不到7天,婆婆就跑出去嫁人了,她嫁人也是嫁一次被攆一次,第一次嫁給了一個姓張的,人家去世後她又嫁給了一個姓張的,結果又去世了,有人就覺得她不對勁,沒人要了,嫁不出去了,這2020年才回來,都跑了20年,她只顧自己,不顧別人,我的孩子當時還那麼小需要人帶,我自己在上班,就這叫婆婆回來,她都不回來,現在20年了,自從婆婆回來後,把家裡鬧得雞犬不寧,玻璃和電視都給砸壞了,就這樣的人給你養,你會養嗎?

不給婆婆用水電是因為婆婆年輕的時候不給我用水,當時自己才嫁過來,家裡很困難,就一個水井,婆婆說是她的水,不讓我們用,現在老了,我的水憑什麼給她用?她的水井還在後面,這個我們是原封沒動的,她想用水可以自己去打。

同時王大姐又表示,自己只有這麼一個女兒,孩子爸每個月才2000多塊錢的收入,以後老了也靠不上女兒,所以我們為自己著想就買了社保,這社保錢一交還能有多少,如果條件好點的話怎麼會不給婆婆錢。

對於這些說辭,劉老太反駁著表示,當初改嫁是兒媳把自己逼出去的,第二段婚姻兒媳還按著我在堂屋裡打,都是鄰居把她給拉開的,回來之後砸東西也都是被他們的所作所為給逼的。

劉老太的這一說法也得到了鄰居大姐的證實,她表示,屋裡容不下劉老太,她怎麼會不改嫁?媳婦要罵,兒子也要罵,媳婦和婆婆兩個人吵架可以說是常事,可哪有兒子打自己母親的。

隨後劉老太又表示,自己之所以回來,是因為當時改嫁到隔壁村的時候,老伴家要拆遷,於是就想要拿戶口本領結婚證,這樣也好享受拆遷後的補償待遇,然而老家也有拆遷的可能,兒子和兒媳就反對這段婚姻,堅持要把戶口本給留在了家裡,萬一拆遷了,他們好自己享受拆遷補償待遇,這一點也是自己非常不滿意的地方,如果當時是自己拿了戶口本,現在就可以拿2000多的社保錢,還有一套70多平的房子,也就不會回來和兒子住在一塊了,自己有錢有房子住,就算百年之後也說不定有人會給自己安埋了。

但是木已成舟,既然已經這樣了,自己對兒子也沒怨言,就是想安靜的在這裡安享晚年,兒子要是孝順我,不打我,不罵我,說實話我是一點意見都沒有的,可現在兒子打我,罵我,我就必須要他把小時候上學的錢,撫養他的錢,看病用的錢還給我。

為了讓自己老有所居,劉老太帶著村大隊再次找到了兒子兒媳,一開口也不想說些多餘的話,直接讓兒子交出房產證,同時還有這些年自己應該享受的每年360元的耕保基金。

可兒媳王大姐和她的女兒表示沒有拿過這些耕保基金,想要就自己去取,或許也是不想有過多的糾纏,兒子也主動的去拿出了房產證準備交給母親,可還沒交到母親的手裡,他的女兒就阻攔了父親,並表示不要拿,憑什麼給她,這時的王大姐也附和著女兒,表示房子是自己和丈夫弄得,你就是走了的人,這房子憑什麼給你,我就是要給你鬧,拼了命也要給你鬧一盤。

讓人無語的是,這兩夫婦住著母親的房子,拿著母親的耕保基金,卻說不贍養母親,就連大隊也看不下去了,直言你們都是一家人,房子是你母親和父親修建的,既然住著人家的房子,為什麼不贍養人家。

看到這麼多人的指責,王大姐情緒崩潰了,哭鬧著表示,當時喊婆婆不要走,她一下子就走了,我們孩子小,需要靠她來帶,我們孩子婆婆從來都沒帶過一天。

所有人都表示帶孩子是父母的事情,跟婆婆沒有關係,可王大姐依舊不依不饒,並表示,就是婆婆沒給自己帶孩子,現在她老了,我就是不供她。

見狀劉老太也不想跟兒媳爭論,直接找到了兒子溝通,可最終劉老太也沒拿到房產證和這麼多年自己應得的耕保基金,兒子也只是答應,以後不會阻攔母親進出大門和上廁所,同時法院判決的100元錢會按時支付給母親。

如果說,兒媳和兒子的態度我們可以理解,或許年輕時跟劉老太有些恩怨在裡面,可作為一個晚輩的孫女,實屬不該這樣對待自己的奶奶,從一開始劉老太要去打開廁所的門,孫女就趕緊走了過去阻攔了下來,表示不允許,氣的劉老太直言,什麼不允許,你看嘛,這就是孫女。

不難看出,孫女和她的母親也有樣學樣了,俗話說有其母,必有其女,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情感小結

王大姐和婆婆劉太老之間最大的矛盾就是婆婆改嫁沒有幫到自己帶孩子也沒有幫過自己的家庭,事實上,這是很多婆媳之間都會存在的一個矛盾,從情理上來說,為了更好的維繫家庭,父母可以力所能及的幫助兒女,這樣家庭幸福指數比較高,但是從法理來講,當子女成家後,父母確實沒有義務去幫子女帶孩子的,這也就造成了兒媳和婆婆之間的這種矛盾,一個認為沒幫過家裡,一個認為沒義務幫。

老話說,清管難斷家務事,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沒吃得別人的苦,也勸不了別人的善,對於兒媳來說,她認為自己吃苦了,年輕時婆婆沒幫自己,那麼老了自己也不會去幫她,也很顯然是沒錯的,畢竟兒媳是沒有義務去贍養公公和婆婆的,但不能阻止丈夫去贍養他的父母,作為兒子,不管父母有什麼過錯,他都是你的父母,當他們老了,自己就有責任和義務去贍養,最起碼的生活保障是要給到的,養育之恩大於天,烏鴉還懂反哺,羊羔還懂跪孚乚呢,更何況還住著父母的房子,領著父母的耕保基金。

家庭中的婆媳關係的好壞,男人是有著逃避不掉的責任,當這種情況出現時,理應積極地去妥善處理,維護好兩者之間的關係,否則必定家裡是雞飛狗跳,不要娶了媳婦忘了娘,也不要當個媽寶男去一味的指責媳婦,如果實在是住不到一塊,可以選擇跟父母分開居住,減少彼此間的矛盾。

同時父母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人有輪回,也都有子女,你是怎麼對待自己的父母的,將來你的孩子也會怎麼對待你,想要自己的孩子能夠孝順自己,那麼自己就要先給孩子做出個榜樣,很顯然的是,王大姐夫婦兩人的做法是錯誤的,就連自己的孩子也被教育壞了,這對後代來說,絕不是一件好事,大人的恩怨就應該由大人自行處理,不應該讓後輩攪合在其中,更不應該給他們灌輸長輩不好的話語。

作為一個成年人,作為一個子女,我們應該多加理解父母的不易,既然選擇了成家立業,結婚生子,就要肩負起自己的責任,拉扯孩子本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父母辛辛苦苦的把我們給拉扯大了,該休息的時候,就不要讓他們再去幫自己拉扯孩子了,放過他們,讓他們多休息一下吧,父母願意主動幫,記得要感恩,父母不願意幫,記得也不要有仇恨,畢竟父母也不欠你的,而是我們都欠著父母的。

對此大家認為父母有義務幫子女帶孩子嗎,對於老人不願意幫自己帶孩子,你們又是怎樣的看法呢?歡迎大家給出不一樣的聲音,謝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