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逝世,全網哀悼:「稻田的忠實守望者」一路走好

據最新消息, 「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因病醫治無效, 於5月22日13點07分在湖南長沙逝世, 享年91歲。

這位「糧食巨匠」走完了自己平凡又傳奇的一生。

從300公斤到1200公斤, 袁隆平獻出了整整55個春秋。

一、我要學農

1949年夏, 大學聯考在即, 19歲的袁隆平面臨著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抉擇。

考什麼大學?學什麼專業?一家人爭論不休。

一向懂事聽話的袁隆平第一次違逆父親的意願。 在此之前, 他從未對未來如此清晰而篤定。

「我要學農, 將來做一個農業科學家。 」袁隆平斬釘截鐵。 父母大吃一驚。

袁隆平出身書香門第:祖父曾任海南文昌縣縣長;父親袁興烈曾擔任過小學校長和督學,

後來受到西北軍愛國將領孫連仲的器重, 做了他的秘書, 由此走上仕途;母親華靜自幼在英國教會學校讀書, 曾在安徽蕪湖教書, 是當時少有的知識女性, 她也是袁隆平的英語和哲學啟蒙老師。

父親早早為他做好了打算:讓他考自己的母校國立東南大學(今南京大學), 畢業後走仕途, 繼承自己的衣缽, 光耀門楣。 沒想到卻是一廂情願。

父親因此大為光火, 「一個整天跟泥土打交道, 渾身莊稼味兒的科學家嗎?」

就連從小教他「皇天后土, 衣食父母」的母親也不贊成他學農, 「學農是要吃苦的, 你以後真的要當農民麼?」

父母從未想過, 沒有接觸過農村生活的兒子竟會有這樣的理想。

他們更想不到的是, 學農的種子在袁隆平很小的時候就埋下了。

袁隆平在漢口扶輪小學讀一年級的時候, 老師帶他和同學們去郊遊, 參觀一個資本家的園藝場。 紅紅的桃子, 吊在樹上;藤上掛著一串串葡萄;鮮花五顏六色, 像毯子一樣鋪在路上。 那個畫面, 他至今記憶猶新。

這讓小小的袁隆平對田園之美、農藝之樂充滿嚮往。

「從那時起, 我就想長大以後一定要學農。 」袁隆平後來回憶說。

在這場爭論之前, 袁隆平就早早預想到了父母的反應, 並偷偷報考了重慶相輝學院, 第一志向是農學。

重慶相輝學院建于原復旦大學臨時校址

後併入西南大學

促使他如此下定決心的還有一個原因。

一年前, 父親調任到南京政府僑務委員會做事務科科長, 袁家舉家從重慶遷往南京。 可袁隆平早已把生活了8年的重慶當作第二故鄉了。

那裡有朋友、有阿壩調子、有清冽的紅辣椒、還有周家灣的青石板街, 有他心心念念的一切。 而報考大學是他回重慶最好的機會。

「俗話說望子成‘龍’, 我是望子成‘農’了。 」父親一聲歎息, 最終還是沒能拗過他。

直到如今, 人們搶破腦袋報考金融、電腦, 像袁隆平這樣堅定說「我要學農」的人也還是不多。

倒是他的三兒子袁定陽受到父親感召, 放棄考軍校, 報考了廣西農業大學農學系, 在香港中文大學讀了分子生物學博士, 後回到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 在新成立的分子實驗室工作, 也算是繼承衣缽了。

二、對抗世界權威的鄉村教師

大學畢業後, 袁隆平被分配到偏僻的湘西雪峰山麓, 在湖南省南疆農校開始了20年的教書生涯。

來到這裡的第一年, 文史教研組缺一名俄語老師, 袁隆平被拉了壯丁。 到第二年, 袁隆平身兼遺傳學和俄語兩門學科, 還堅持帶領學生參加生產勞動。

這個勤勤懇懇的鄉村教師沒多久就成了遠近聞名的紅人。

當時, 國內信奉的是蘇聯科學家米丘林和李森科的「無性雜交」理論。

袁隆平一度也是忠實簇擁。 他帶領學生做了很多農作物的「無性雜交」實驗, 還培育出了一批新品種。

月光花與紅薯嫁接,種出了紅薯王,最大的一蔸重達13.5公斤;西瓜嫁接在南瓜上,長出了既不像西瓜又不像南瓜的一種新瓜;把番茄嫁接在馬鈴薯上,地上結出了番茄,地下長出了馬鈴薯……

他的實驗成果備受讚揚,黔陽地委甚至還在安江農校袁隆平的試驗田裡召開過現場會。全國躍進成果展覽會上,袁隆平的展臺門庭若市。

很快,記者蜂擁而至,袁隆平這個名字登上了全國各大報刊。大家都知道了有個搞農作物「無性雜交」的袁隆平。

第二年春天,袁隆平滿懷期待地播撒下那些特殊的種子。

可等到秋天,結果卻令他大失所望。月光花與紅薯嫁接結出的種子,長出來的依然是月光花,地下再也結不出紅薯。他的那些「奇花異果」也都一一被打回了原形。

「無性雜交」試驗的失敗讓袁隆平對米丘林和李森科的遺傳學說產生了懷疑。

後來,放開視野的袁隆平注意到了遺傳學家孟德爾、摩爾根等人的「有性雜交」學說。他一邊做實驗,一邊開始在課堂上教授這些當時被視作「異端學說」的新科學。

不久,一場大饑荒席捲全國。他親眼看到5個人餓死,倒在路邊、田坎上。

「沒有糧食,什麼事情都談不上」,袁隆平這才正式將糧食作物當作研究物件。

1961年7月,他在學校試驗田裡選種時,發現了一株與眾不同的水稻:植株高大,顆粒飽滿,籽粒異常得多。

袁隆平仔細數了數,籽粒竟有230個。他簡單推算了一下,這樣的水稻畝產至少上千斤,而當時高產水稻畝產不過五六百斤。這樣一來,糧食問題不就解決了麼?

第二年收成時,結果卻和預想中完全不同,稻子有高有矮,參差不齊。袁隆平一屁股坐在田埂上,剛剛燃起的希望又一下子破滅了。

回過頭來,袁隆平轉念一想,這會不會是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學上的分離現象?

他數了數,高矮水稻的比例恰好是3:1,符合分離規律。袁隆平發現的這株水稻正是一株天然的雜交稻。

其實,他並不是雜交稻的第一個發現者。

早在1926年,美國人鐘斯就已經發現了水稻的雄性不育現象,並提出水稻具有優勢。

但這很快被美國遺傳學家辛洛特和鄧恩「推翻」。在他們合寫的美國哈佛大學的教科書《遺傳學原理》中明確寫道:「稻麥等白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雜交無優勢。」

上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印度、馬來西亞、日本等國學者先後研究過雜交水稻,都相繼失敗。

「水稻沒有雜交優勢」。這是當時整個學術界的共識。

所以當袁隆平提出要尋找天然雄性不育株、研究雜交水稻時,嘲笑聲一片。

學術界笑他不自量力,偏要「撞南牆」;當地農民也笑他:別人都研究增產增收,他偏要研究什麼「不育」。

可袁隆平偏偏是個「不唯書,只唯實」的實驗主義者。他堅信「沒有錯誤的實踐,只有錯誤的理論」。

打小,袁隆平就把為什麼掛在嘴邊,凡事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讀國中時,第一堂代數課,他就向老師提出了一個「世界性難題」。

第一堂課是講有理數。「兩個負數相加或相減均為負」,他聽得津津有味。可當老師講到兩個同號的「有理數」相乘總是得正數時,袁隆平怎麼也想不通,他舉手問老師:

為什麼負數相乘之後負號就沒有了呢?

老師一時間也不知如何解釋,就敷衍說:「你們剛開始學代數,只要準確記牢法則,按法則運算就可以了。」

這樣牽強的回答讓袁隆平很不理解,他自此對數學失去了興趣。到高中畢業時,其它功課全優,只有數學成績很一般。

但這個問題卻一直困擾著袁隆平。

50年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他與另一位獲獎者——數學家吳文俊提到這個問題,把滿頭白髮的老數學家也給問得啞口無言。

1964年,向來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袁隆平正式開始了雜交水稻研究。

一個鄉村教師卻想挑戰世界權威。所有人都在等著看笑話。

三、成功的秘訣

實驗的第一步是尋找天然雄性不育株。

從1964年盛夏開始,袁隆平和妻子兼助手鄧哲一頭紮進安江農校周邊的稻田裡,拿著放大鏡一株一株地觀察正在揚花的稻穗。到第二年夏天,他們前後觀察了約14萬株稻穗,總共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從1964年開始,春長沙、秋南寧、冬海南,袁隆平一年跑三個地方。為了節省時間,趕火車的時候他甚至會把種子綁在腰間,利用體溫催芽。

經過兩年對比實驗,袁隆平對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豐富的認識,他的三系法猜想也有了理論支撐。

隨後,還是安江農校一名普通教師的袁隆平根據初步研究成果撰寫了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1966年2月,這篇論文被刊登在當時國內最權威的學術雜誌《科學通報》上,在學界引起了不小的震撼。

論文的成功發表讓他信心大漲。

第二年,袁隆平的研究被正式列入湖南省重點科研項目。袁隆平的實驗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可是,實驗很快進入了瓶頸。

1964年到1969年,6年時間裡,課題組用了1000多個水稻品種,做了3000多個雜交實驗,但選育的保持系均不能使不育系100%保持不育,研究陷入停滯。

2190個日夜,每過一天,煎熬和不安都會添一分。

內部,研究遲遲不見成果,助手們快要洩氣。外部,反對聲浪漸漲,「袁隆平是地地道道的科技騙子」「雄性不育實驗搞不下去了」。

試驗缽被砸爛、實驗秧苗被人為損壞的次數也越來越多。最嚴重的一次,試驗田全部被毀。最終,他們在一口井裡發現水上浮著的五根秧苗,才得以保住研究材料。

不惑之年的袁隆平最終還是頂住了壓力。為了專心實驗,他選擇離開單位,遠離派系鬥爭,輾轉雲南、貴州、海南、廣東、廣西各地,連著七年春節沒有回家。

最難的日子總算熬了過去。

1969年的冬天,袁隆平和助手在總結6年經驗教訓時,突然意識到:試驗用做母本的不育材料都是栽培稻。他恍然大悟,迅速調整研究方案,提出「遠緣野生稻和栽培稻」雜交的新思路。

不久,三系雜交稻的理論逐漸成型,問題的關鍵是去哪兒找雄性不育系的第一代雜交種子。

東風這次吹向了袁隆平。

1970年11月23日這一天,助手李必湖和馮克珊在海南南紅農場附近的沼澤裡發現了那株著名的「野敗」,也就是他們苦苦尋覓的雄性花粉敗育野生稻。

這成為實驗的重要轉捩點。

1972年,我國第一個水稻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二九南1號」面世。第二年,三系配套全面成功,第一代雜交水稻「南優2號」面世。

1976年,雜交水稻在全國大面積推廣,平均增產20%。

全世界都沒做成的雜交水稻竟然被一個鄉村教師做成了。「袁隆平」一夜間成了大名鼎鼎的「雜交水稻之父」。

2018年,袁隆平執教《開學第一課》講述超級稻夢想

後來,袁隆平被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是:你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其實談不上什麼秘訣,我的體會是「知識、汗水、靈感、機遇」這八個字。他總是這樣回答。

不知是謙遜,還是有所保留,他始終沒有提及那股不服輸的勁頭和強烈的好勝心。

在母親的影響下,袁隆平深受尼采這位西方意志論者的影響。他常說:「失敗了不氣餒,找到原因從頭再來就是啦!」

他用這句話激勵同伴,也激勵自己。

面對6年裡的3000次試驗失敗時,他這樣說。面對嘲諷和詆毀時,他這樣說。試驗缽被砸爛、實驗秧苗被毀時,他也這樣說。

從1986年開始,袁隆平又在三系雜交稻的基礎上開始研究產量與質量更高的兩系雜交稻。

當時,他的兩系雜交稻風頭正勁。「雜交水稻之父」的聲望也達到頂點。1988年,他獲得了英國皇家頒發的讓克獎,回國後不久,又當選湖南省政協副主席。

然而,1989年,我國長江流域突然出現異常低溫天氣,7月盛夏氣溫最低只有18.9度(兩系雜交稻的低溫耐受度是23.5度),兩系雜交稻產量出現嚴重滑坡。很多學者認為光敏不育系育性不可控,意味著兩系雜交稻走到了頭。

當時,外省的兩系稻已經停種,只有湖南還懸而未決。兩系雜交稻險些被一棍子打死。

花甲之年的袁隆平回到田裡,整整研究了兩年,終於找出「病因」:兩系稻的育性變化不僅與光照有關,還和溫度有關。降低雜交稻的溫度臨界點就是了。

到1995年,兩系法雜交水稻取得突破性進展,開始大面積推廣。相比三系雜交稻,兩系稻每公頃可以增產750—1500公斤,米質也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全國已累計種植兩系雜交水稻1800餘萬畝。

不僅工作裡,生活中的袁隆平也從不服輸。游泳、打排球,他總是最較真的那一個。他特別在乎輸贏,總要跟年輕人一較高低。

四、90後追夢人

2019年9月7日,是袁隆平90歲生日,他說自己終於成了一名「90後」。

幾天後,袁隆平榮獲了「共和國勳章」。獲獎這一天,他正在衡陽市衡東縣洣河橋村試驗田裡查看「第三代雜交水稻」制種情況。

「我不是在稻田裡,就是在去稻田的路上」。90歲的時候,他仍然在田裡。

接受媒體採訪時,他終於「服老了」。

可是,「90後」仍然在追夢。

袁隆平一直有兩個夢。第一個夢是「禾下乘涼夢」,超級稻從700公斤,到1000公斤,再到眼下的1200公斤,他永遠在追求更高產。

1997年,袁隆平67歲,已經過了退休年齡。可他沒有選擇退居二線。發表論文《雜交水稻超高產育種》後,他迅速立項,開始在兩系法基礎之上研究超級雜交稻。

當時的超級稻計畫,分為兩期目標,1996年到2000年第一期目標每畝產700公斤;第二期2000年到2005年畝產800公斤。

2000年,袁隆平團隊培養出「兩優培九」,實現一期目標;2004年,又突破了畝產800公斤提前實現了二期目標。

可他對產量永遠不滿足,又接著提出2015年三期900公斤、2020年四期1000公斤的新目標。2011年,三期目標告破;2014年,四期目標達成。他又提出五期目標,每公頃產糧16噸。

袁隆平曾說過,從理論上講,水稻畝產最高可到1500公斤。在沒有實現這個目標前,他恐怕永遠不會停下腳步。

他的第二個夢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他希望不只是中國人,全世界都可以吃飽飯。

1979年5月,美國著名的圓環種子公司總經理威爾其訪華,農業部種子公司送給他1.5公斤雜交水稻。到2005年,美國耕種雜交水稻80萬畝,平均畝產超過600公斤,比當地良種增產25%—35%以上。

增產效果最顯著的是非傳統水稻產地的非洲國家。在奈及利亞的試驗田,雜交水稻每公頃產量可達6.8噸,而當地水稻每公頃平均產量只有1.8噸。在非洲地區,雜交水稻平均增產2-3倍。

2018年,隆平高科雜交水稻種子出口量超過5000噸。

目前,全世界有超過22億畝水稻,如果有一半種上雜交水稻,就算平均每畝增產150公斤,至少可以多養活超過4億人口。

雜交水稻的威力真的不輸核武器。

2016年10月3日,首屆「呂志和獎」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頒獎典禮。袁隆平身著唐裝,從香港嘉華集團董事會主席呂志和手中接過「持續發展獎」的證書和獎盃,並獲2000萬港元獎金。

這是袁隆平獲得的第23個國際國內大獎。

2004年,「感動中國」頒獎詞這樣寫道:

如今,或許該加一句,「他是90後追夢人,袁隆平」

他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夢:水稻比高粱還高,籽粒比花生還大,他就那樣坐在稻穗下乘涼。歷經半個世紀水稻研究,袁隆平將夢的種子撒向了更遠的地方。 一位老者,一顆赤子的心,一個童真的夢,他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他是稻田的忠實守望者!而今逝者已去,希望這位為人類獻出一生的偉人能夠安息! 致敬,緬懷!

月光花與紅薯嫁接,種出了紅薯王,最大的一蔸重達13.5公斤;西瓜嫁接在南瓜上,長出了既不像西瓜又不像南瓜的一種新瓜;把番茄嫁接在馬鈴薯上,地上結出了番茄,地下長出了馬鈴薯……

他的實驗成果備受讚揚,黔陽地委甚至還在安江農校袁隆平的試驗田裡召開過現場會。全國躍進成果展覽會上,袁隆平的展臺門庭若市。

很快,記者蜂擁而至,袁隆平這個名字登上了全國各大報刊。大家都知道了有個搞農作物「無性雜交」的袁隆平。

第二年春天,袁隆平滿懷期待地播撒下那些特殊的種子。

可等到秋天,結果卻令他大失所望。月光花與紅薯嫁接結出的種子,長出來的依然是月光花,地下再也結不出紅薯。他的那些「奇花異果」也都一一被打回了原形。

「無性雜交」試驗的失敗讓袁隆平對米丘林和李森科的遺傳學說產生了懷疑。

後來,放開視野的袁隆平注意到了遺傳學家孟德爾、摩爾根等人的「有性雜交」學說。他一邊做實驗,一邊開始在課堂上教授這些當時被視作「異端學說」的新科學。

不久,一場大饑荒席捲全國。他親眼看到5個人餓死,倒在路邊、田坎上。

「沒有糧食,什麼事情都談不上」,袁隆平這才正式將糧食作物當作研究物件。

1961年7月,他在學校試驗田裡選種時,發現了一株與眾不同的水稻:植株高大,顆粒飽滿,籽粒異常得多。

袁隆平仔細數了數,籽粒竟有230個。他簡單推算了一下,這樣的水稻畝產至少上千斤,而當時高產水稻畝產不過五六百斤。這樣一來,糧食問題不就解決了麼?

第二年收成時,結果卻和預想中完全不同,稻子有高有矮,參差不齊。袁隆平一屁股坐在田埂上,剛剛燃起的希望又一下子破滅了。

回過頭來,袁隆平轉念一想,這會不會是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學上的分離現象?

他數了數,高矮水稻的比例恰好是3:1,符合分離規律。袁隆平發現的這株水稻正是一株天然的雜交稻。

其實,他並不是雜交稻的第一個發現者。

早在1926年,美國人鐘斯就已經發現了水稻的雄性不育現象,並提出水稻具有優勢。

但這很快被美國遺傳學家辛洛特和鄧恩「推翻」。在他們合寫的美國哈佛大學的教科書《遺傳學原理》中明確寫道:「稻麥等白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雜交無優勢。」

上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印度、馬來西亞、日本等國學者先後研究過雜交水稻,都相繼失敗。

「水稻沒有雜交優勢」。這是當時整個學術界的共識。

所以當袁隆平提出要尋找天然雄性不育株、研究雜交水稻時,嘲笑聲一片。

學術界笑他不自量力,偏要「撞南牆」;當地農民也笑他:別人都研究增產增收,他偏要研究什麼「不育」。

可袁隆平偏偏是個「不唯書,只唯實」的實驗主義者。他堅信「沒有錯誤的實踐,只有錯誤的理論」。

打小,袁隆平就把為什麼掛在嘴邊,凡事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

讀國中時,第一堂代數課,他就向老師提出了一個「世界性難題」。

第一堂課是講有理數。「兩個負數相加或相減均為負」,他聽得津津有味。可當老師講到兩個同號的「有理數」相乘總是得正數時,袁隆平怎麼也想不通,他舉手問老師:

為什麼負數相乘之後負號就沒有了呢?

老師一時間也不知如何解釋,就敷衍說:「你們剛開始學代數,只要準確記牢法則,按法則運算就可以了。」

這樣牽強的回答讓袁隆平很不理解,他自此對數學失去了興趣。到高中畢業時,其它功課全優,只有數學成績很一般。

但這個問題卻一直困擾著袁隆平。

50年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他與另一位獲獎者——數學家吳文俊提到這個問題,把滿頭白髮的老數學家也給問得啞口無言。

1964年,向來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袁隆平正式開始了雜交水稻研究。

一個鄉村教師卻想挑戰世界權威。所有人都在等著看笑話。

三、成功的秘訣

實驗的第一步是尋找天然雄性不育株。

從1964年盛夏開始,袁隆平和妻子兼助手鄧哲一頭紮進安江農校周邊的稻田裡,拿著放大鏡一株一株地觀察正在揚花的稻穗。到第二年夏天,他們前後觀察了約14萬株稻穗,總共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從1964年開始,春長沙、秋南寧、冬海南,袁隆平一年跑三個地方。為了節省時間,趕火車的時候他甚至會把種子綁在腰間,利用體溫催芽。

經過兩年對比實驗,袁隆平對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豐富的認識,他的三系法猜想也有了理論支撐。

隨後,還是安江農校一名普通教師的袁隆平根據初步研究成果撰寫了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1966年2月,這篇論文被刊登在當時國內最權威的學術雜誌《科學通報》上,在學界引起了不小的震撼。

論文的成功發表讓他信心大漲。

第二年,袁隆平的研究被正式列入湖南省重點科研項目。袁隆平的實驗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可是,實驗很快進入了瓶頸。

1964年到1969年,6年時間裡,課題組用了1000多個水稻品種,做了3000多個雜交實驗,但選育的保持系均不能使不育系100%保持不育,研究陷入停滯。

2190個日夜,每過一天,煎熬和不安都會添一分。

內部,研究遲遲不見成果,助手們快要洩氣。外部,反對聲浪漸漲,「袁隆平是地地道道的科技騙子」「雄性不育實驗搞不下去了」。

試驗缽被砸爛、實驗秧苗被人為損壞的次數也越來越多。最嚴重的一次,試驗田全部被毀。最終,他們在一口井裡發現水上浮著的五根秧苗,才得以保住研究材料。

不惑之年的袁隆平最終還是頂住了壓力。為了專心實驗,他選擇離開單位,遠離派系鬥爭,輾轉雲南、貴州、海南、廣東、廣西各地,連著七年春節沒有回家。

最難的日子總算熬了過去。

1969年的冬天,袁隆平和助手在總結6年經驗教訓時,突然意識到:試驗用做母本的不育材料都是栽培稻。他恍然大悟,迅速調整研究方案,提出「遠緣野生稻和栽培稻」雜交的新思路。

不久,三系雜交稻的理論逐漸成型,問題的關鍵是去哪兒找雄性不育系的第一代雜交種子。

東風這次吹向了袁隆平。

1970年11月23日這一天,助手李必湖和馮克珊在海南南紅農場附近的沼澤裡發現了那株著名的「野敗」,也就是他們苦苦尋覓的雄性花粉敗育野生稻。

這成為實驗的重要轉捩點。

1972年,我國第一個水稻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二九南1號」面世。第二年,三系配套全面成功,第一代雜交水稻「南優2號」面世。

1976年,雜交水稻在全國大面積推廣,平均增產20%。

全世界都沒做成的雜交水稻竟然被一個鄉村教師做成了。「袁隆平」一夜間成了大名鼎鼎的「雜交水稻之父」。

2018年,袁隆平執教《開學第一課》講述超級稻夢想

後來,袁隆平被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是:你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其實談不上什麼秘訣,我的體會是「知識、汗水、靈感、機遇」這八個字。他總是這樣回答。

不知是謙遜,還是有所保留,他始終沒有提及那股不服輸的勁頭和強烈的好勝心。

在母親的影響下,袁隆平深受尼采這位西方意志論者的影響。他常說:「失敗了不氣餒,找到原因從頭再來就是啦!」

他用這句話激勵同伴,也激勵自己。

面對6年裡的3000次試驗失敗時,他這樣說。面對嘲諷和詆毀時,他這樣說。試驗缽被砸爛、實驗秧苗被毀時,他也這樣說。

從1986年開始,袁隆平又在三系雜交稻的基礎上開始研究產量與質量更高的兩系雜交稻。

當時,他的兩系雜交稻風頭正勁。「雜交水稻之父」的聲望也達到頂點。1988年,他獲得了英國皇家頒發的讓克獎,回國後不久,又當選湖南省政協副主席。

然而,1989年,我國長江流域突然出現異常低溫天氣,7月盛夏氣溫最低只有18.9度(兩系雜交稻的低溫耐受度是23.5度),兩系雜交稻產量出現嚴重滑坡。很多學者認為光敏不育系育性不可控,意味著兩系雜交稻走到了頭。

當時,外省的兩系稻已經停種,只有湖南還懸而未決。兩系雜交稻險些被一棍子打死。

花甲之年的袁隆平回到田裡,整整研究了兩年,終於找出「病因」:兩系稻的育性變化不僅與光照有關,還和溫度有關。降低雜交稻的溫度臨界點就是了。

到1995年,兩系法雜交水稻取得突破性進展,開始大面積推廣。相比三系雜交稻,兩系稻每公頃可以增產750—1500公斤,米質也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全國已累計種植兩系雜交水稻1800餘萬畝。

不僅工作裡,生活中的袁隆平也從不服輸。游泳、打排球,他總是最較真的那一個。他特別在乎輸贏,總要跟年輕人一較高低。

四、90後追夢人

2019年9月7日,是袁隆平90歲生日,他說自己終於成了一名「90後」。

幾天後,袁隆平榮獲了「共和國勳章」。獲獎這一天,他正在衡陽市衡東縣洣河橋村試驗田裡查看「第三代雜交水稻」制種情況。

「我不是在稻田裡,就是在去稻田的路上」。90歲的時候,他仍然在田裡。

接受媒體採訪時,他終於「服老了」。

可是,「90後」仍然在追夢。

袁隆平一直有兩個夢。第一個夢是「禾下乘涼夢」,超級稻從700公斤,到1000公斤,再到眼下的1200公斤,他永遠在追求更高產。

1997年,袁隆平67歲,已經過了退休年齡。可他沒有選擇退居二線。發表論文《雜交水稻超高產育種》後,他迅速立項,開始在兩系法基礎之上研究超級雜交稻。

當時的超級稻計畫,分為兩期目標,1996年到2000年第一期目標每畝產700公斤;第二期2000年到2005年畝產800公斤。

2000年,袁隆平團隊培養出「兩優培九」,實現一期目標;2004年,又突破了畝產800公斤提前實現了二期目標。

可他對產量永遠不滿足,又接著提出2015年三期900公斤、2020年四期1000公斤的新目標。2011年,三期目標告破;2014年,四期目標達成。他又提出五期目標,每公頃產糧16噸。

袁隆平曾說過,從理論上講,水稻畝產最高可到1500公斤。在沒有實現這個目標前,他恐怕永遠不會停下腳步。

他的第二個夢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他希望不只是中國人,全世界都可以吃飽飯。

1979年5月,美國著名的圓環種子公司總經理威爾其訪華,農業部種子公司送給他1.5公斤雜交水稻。到2005年,美國耕種雜交水稻80萬畝,平均畝產超過600公斤,比當地良種增產25%—35%以上。

增產效果最顯著的是非傳統水稻產地的非洲國家。在奈及利亞的試驗田,雜交水稻每公頃產量可達6.8噸,而當地水稻每公頃平均產量只有1.8噸。在非洲地區,雜交水稻平均增產2-3倍。

2018年,隆平高科雜交水稻種子出口量超過5000噸。

目前,全世界有超過22億畝水稻,如果有一半種上雜交水稻,就算平均每畝增產150公斤,至少可以多養活超過4億人口。

雜交水稻的威力真的不輸核武器。

2016年10月3日,首屆「呂志和獎」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頒獎典禮。袁隆平身著唐裝,從香港嘉華集團董事會主席呂志和手中接過「持續發展獎」的證書和獎盃,並獲2000萬港元獎金。

這是袁隆平獲得的第23個國際國內大獎。

2004年,「感動中國」頒獎詞這樣寫道:

如今,或許該加一句,「他是90後追夢人,袁隆平」

他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夢:水稻比高粱還高,籽粒比花生還大,他就那樣坐在稻穗下乘涼。歷經半個世紀水稻研究,袁隆平將夢的種子撒向了更遠的地方。 一位老者,一顆赤子的心,一個童真的夢,他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他是稻田的忠實守望者!而今逝者已去,希望這位為人類獻出一生的偉人能夠安息! 致敬,緬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