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相愛63年!高材生娶大兩歲姊姊「助他成新加坡國父」妻走後兩次吻別「期待與她天上相逢」感動世人

大名鼎鼎、有著「新加坡國父」之稱的李光耀, 靠著其鐵血手腕奠定日後新加坡經濟的基礎, 一生奉獻無數的他, 於2015年因病去世, 享壽91歲。 對李光耀來說, 也許看到新加坡從孱弱新生國變成舉足輕重的先進國家, 是畢生最引以為傲的成就, 但是李光耀曾說, 他一生最快樂的時光, 是當學生時, 追求妻子柯玉芝的那些年…。

圖片來源:天下雜誌

Advertisements

回到數十年前, 他只是位普通的高材生, 一路走來能夠完成一切, 身邊這位得力助手功不可沒:妻子柯玉芝。 當他病重時, 很多人都在為他祈禱, 然而, 他自己的心願卻是快點離開, 只盼能在天上與妻相逢。

年輕的李光耀與柯玉芝

Advertisements

白馬王子, 騎著腳踏車而來

二戰時期, 新加坡被日本佔領, 通貨膨脹日益嚴重。 學業因戰爭停頓, 看到市面上正鬧膠水荒, 李光耀便聯合校友楊玉麟研製膠水。

那天, 他騎著腳踏車去找楊玉麟。 走廊上, 坐著一個面容清秀的女子, 他隨口問:「玉麟在哪裡?」

她露出一個微笑, 指了指角落裡的一道樓梯。

掃過她的面容, 李光耀一下子愣住了。 雖然三年未見, 他還是一眼認出來了, 她是柯玉芝, 他的競爭對手!

戰爭前, 他們同在萊佛士學院讀書, 「第一學期數學考試成績我高居榜首,

但英文和經濟成績最好的不是我, 我排名第二, 落在一個名叫柯玉芝的小姐後面, 分數差了一截。 」對此, 拿慣了第一的李光耀「十分震驚」。

那時, 李光耀希望拿到獎學金去英國讀法律, 本以為獎學金非他莫屬, 誰料半路跑出個柯玉芝, 這讓他非常沮喪。 後來, 戰爭開始, 他們被迫停課。

Advertisements

柯玉芝, 是楊玉麟妻子的妹妹。 多年後, 她這樣回憶:「我正在等待白馬王子, 只是這個王子不是騎馬, 而是騎著腳踏車來的。 」

結果柯玉芝成為李光耀的得力助手。 就這樣, 他們經常見面, 不知不覺情愫暗生。

幾個月後, 恰逢李光耀21歲生日, 柯玉芝受邀參加晚宴。 即使有姐姐、姐夫陪同, 對家教甚嚴的柯玉芝來說, 這也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

李光耀與柯玉芝

Advertisements

二戰結束後, 李光耀開始考慮學業和前途。 柯玉芝的父親是華僑銀行總經理, 如果他學業未成, 她的家庭絕對不會同意他們結婚的。

李光耀說服母親動用積蓄, 變賣首飾, 準備去英國讀書。 臨行前, 和柯玉芝手牽手走在海邊,

他忐忑著問:「你願不願意等我三年?」

柯玉芝沒有直接回答, 反問道:「你知不知道我比你大兩歲半?」

相視一笑, 答案已經給出。 帶著和柯玉芝的合影, 李光耀登上「大不列顛號」客輪, 在甲板上, 他向她揮手, 「她熱淚盈眶, 我也不禁掉下眼淚。 」

別時容易見時難, 碼頭上, 醞釀著一場青春的憂傷。 那年, 李光耀23歲。

第二年7月, 好消息傳來, 柯玉芝獲得了女皇獎學金, 分別整整一年後, 他們在劍橋大學重聚了。

那年聖誕假期, 瞞著雙方家人, 他們在英國秘密註冊結婚。 為了不引起別人注意, 柯玉芝把白金戒指用項鏈穿起來, 掛在脖子上。

Advertisements

結婚後, 她用英文名稱呼他「哈裡」, 他則親暱地叫她「芝」。 儘管新婚燕爾、如膠似漆, 但他們並沒有荒廢學業, 相反互相勉勵, 埋頭苦讀,兩年後,雙雙獲得學位,取得律師資格。

李光耀與柯玉芝在劍橋

Advertisements

站在丈夫身後的賢惠妻子

回到新加坡後,李光耀和柯玉芝正式舉行婚禮。在英國的三年,李光耀對政治產生了濃厚興趣。儘管柯玉芝喜歡平淡安寧的生活,但對李光耀的政治熱望,她還是表示了極大的支持。

1952年,李光耀作為律師,代表罷工郵差和政府談判,柯玉芝不顧生產不久,幫他修改草擬的聲明。後來,李光耀的專業聲望被大幅報導,「威望直線上升」。

1959年,李光耀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總理,其時,他只有35歲。

結婚照

Advertisements

站在李光耀背後,柯玉芝默默輔佐他。新加坡國土面積小,資源匱乏,沒有淡水資源,連飲用水都要依靠馬來西亞。李光耀擔心新加坡「單獨生存不了」,為了和馬來西亞合併,他多方奔走。

柯玉芝卻非常清醒,她告誡李光耀:「這是不會成功的,因為馬來領導人有全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他們的政治也是以種族和宗教為根本的。」

事實證明,她是對的。不到兩年時間,新馬「聯姻」失敗,新加坡被迫獨立。

電視直播時,李光耀一度哽咽,當眾落淚。令他安慰的是,在新馬分離的法律條文中,柯玉芝以極高的專業素養,精準、嚴謹的用詞,幫他草擬了「聯邦政府必須保證供水」的承諾。

柯玉芝的專業水準受到多方讚賞,因為有她,面對挑戰,李光耀才有了信心和力量。

政界勾心鬥角,李光耀疲於應付,柯玉芝既心疼又無奈,「我有時寧願他被拉下臺,從此退出政壇,過著安寧的生活。」可是,面對逆境和危機,她仍然選擇和他一起面對。

李光耀自稱「政治街頭霸王」,他脾氣很大,常常不給人留情面。他在一次記者見面會上動怒,會後,柯玉芝悄悄安慰對方:「他就是這樣的人,不用放在心上。」

只有她,能令李光耀冷靜。當他與記者針鋒相對時,她會及時解圍:「得了吧,你就別再為難記者了。」

她總是給他及時的提醒,往往只是一句輕聲的「哈裡!」凝重的空氣便輕快起來。媒體戲稱她是李光耀的「第三隻耳」、「第三隻眼」,是他的「防洪堤」。

一個性格強硬,毫不屈服;一個嫻淑陰柔,溫婉沉靜。新加坡人民自豪地說:「我們是不是得到上天特別照顧,給了這個島國一個李光耀,還不忘多給一個柯玉芝?」

1974年,夫婦重返劍橋

儘管深受人民愛戴,但柯玉芝更多的,則是賢妻良母。她行事低調,與李光耀一同出現時,總是身著旗袍,莊重得體,「我走在我丈夫後面,如同一位亞洲社會的賢惠妻子。」

在家庭中,柯玉芝承擔了教育孩子的全部重任。她的頸間,總是掛著一個金墜子,那是李光耀送給他的,上面刻著八個字:賢妻良母、內賢外德。

作為總理夫人,柯玉芝不慕榮華富貴,貪戀的,只是黃昏時一起散步,一起聽音樂,一起游泳,一起陪孩子們下棋。紅塵流年裡,唯有相伴,最是快樂。

她是新加坡人民的多重典范,為嚴酷的政治增添了柔和的魅力。

其樂融融的一家人

他的誓言,她都懂

從青春到耄耋,他們攜手走過。在李光耀勵精圖治下,新加坡從一個「彈丸小國」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在李光耀眼裡,柯玉芝既智慧,又堅強,絕不會輕易倒下。可是,不幸還是來了。

82歲時,她陪他出訪英國,突然中風。病情危急,醫院卻不緊不慢,要求排隊。情急之下,一向廉潔自律的李光耀,不惜「動用」關係請英國政府出面協調。

他堅持回國治療,請求航空公司把飛機改裝成「空中醫院」,整整12個小時,他始終緊握她的手,直到飛機安全抵達新加坡。

他不能沒有她,她也為他努力康復。她堅持閱讀、聽音樂;他上電視節目時,她會彎下腰,親自為他補妝。身體靠得更近,手牽得更緊,一個甲子的陪伴,遠遠不夠。

應該是上帝嫉妒了吧,2008年,柯玉芝再度病。這一次,她沒能再站起來,醫生預言,只能支撐幾個星期。

和政治挑戰比起來,李光耀更加擔憂柯玉芝。他鼓勵她、為她打氣、親吻她的面頰。聽著她的[呻·吟]聲,他「如同生活在黑暗中一樣痛苦」。

相比於醫生,柯玉芝更喜歡李光耀的照顧。 她不能動彈,他就親自餵飯,撿起她掉下的任何食物;

她服用的複雜藥物,他牢記時間、劑量;

她不能言語,無法交流,他就用更多的時間陪伴她,每天晚上,跟她聊白天的工作,為她讀小說和詩。

一個大表格上,清楚地列著閱讀書目:簡•奧斯汀、魯德亞德•吉卜林、莎士比亞……

「我跟她講話她是知道的,她會為我保持清醒。」為了更好地照顧柯玉芝,李光耀堅持健身,對87歲的他來說,這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他滿懷深情,對她許諾:

「我會每天陪伴你,能多久就多久。我雖然不知道,你我這兩片葉子誰先落下來,但我向你發誓,無論結果如何,我都會永遠守護著你這片美麗的葉子,不棄不離地愛你、照顧你、珍惜你,直至生命的盡頭。」

雖然不能言語,但是眼角泛淚,他的誓言,她都懂,他們彼此,早已嵌入對方的生命。

李光耀夫婦

2010年10月2日,那片美麗的葉子落下了,距醫生的預言過去了兩年三個月。

葬禮上,在柯玉芝最喜歡的巴哈樂曲中,李光耀兩次把手放到自己唇上,再輕撫上她的面頰,不捨吻別。致悼詞時,他的聲音緩慢而沉痛:

「她是我力量的支柱,數十年如一日地給予我理性和感性的支持,她和三個孩子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對我們在一起的63年,我有珍貴的回憶。沒有她,我會是個不同的人,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我需要她的時候,她總是在我身邊。」

她是妻子、知己,是他事業的夥伴,沒有她,就沒有他的成就。

2008年情人節

柯玉芝走後,李光耀悲不自勝,「我試圖讓自己忙碌起來,好沖淡對太太的思念。但時常會想起我們在一起時的快樂幸福的時光。」

歲月流逝,千迴百轉之後,枝頭搖曳的,仍然是愛情的絲縷馨香。

柯玉芝離開後,李光耀的身體也每況愈下,他非但沒有懼怕,甚至相當期待。

在《李光耀觀天下》一書中,他坦然地說:「希望離開後能見到我的太太。」

2015年3月23日,另一片葉子落下了,但愛情的脈絡清晰可見,永不枯萎。

埋頭苦讀,兩年後,雙雙獲得學位,取得律師資格。

李光耀與柯玉芝在劍橋

Advertisements

站在丈夫身後的賢惠妻子

回到新加坡後,李光耀和柯玉芝正式舉行婚禮。在英國的三年,李光耀對政治產生了濃厚興趣。儘管柯玉芝喜歡平淡安寧的生活,但對李光耀的政治熱望,她還是表示了極大的支持。

1952年,李光耀作為律師,代表罷工郵差和政府談判,柯玉芝不顧生產不久,幫他修改草擬的聲明。後來,李光耀的專業聲望被大幅報導,「威望直線上升」。

1959年,李光耀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總理,其時,他只有35歲。

結婚照

Advertisements

站在李光耀背後,柯玉芝默默輔佐他。新加坡國土面積小,資源匱乏,沒有淡水資源,連飲用水都要依靠馬來西亞。李光耀擔心新加坡「單獨生存不了」,為了和馬來西亞合併,他多方奔走。

柯玉芝卻非常清醒,她告誡李光耀:「這是不會成功的,因為馬來領導人有全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他們的政治也是以種族和宗教為根本的。」

事實證明,她是對的。不到兩年時間,新馬「聯姻」失敗,新加坡被迫獨立。

電視直播時,李光耀一度哽咽,當眾落淚。令他安慰的是,在新馬分離的法律條文中,柯玉芝以極高的專業素養,精準、嚴謹的用詞,幫他草擬了「聯邦政府必須保證供水」的承諾。

柯玉芝的專業水準受到多方讚賞,因為有她,面對挑戰,李光耀才有了信心和力量。

政界勾心鬥角,李光耀疲於應付,柯玉芝既心疼又無奈,「我有時寧願他被拉下臺,從此退出政壇,過著安寧的生活。」可是,面對逆境和危機,她仍然選擇和他一起面對。

李光耀自稱「政治街頭霸王」,他脾氣很大,常常不給人留情面。他在一次記者見面會上動怒,會後,柯玉芝悄悄安慰對方:「他就是這樣的人,不用放在心上。」

只有她,能令李光耀冷靜。當他與記者針鋒相對時,她會及時解圍:「得了吧,你就別再為難記者了。」

她總是給他及時的提醒,往往只是一句輕聲的「哈裡!」凝重的空氣便輕快起來。媒體戲稱她是李光耀的「第三隻耳」、「第三隻眼」,是他的「防洪堤」。

一個性格強硬,毫不屈服;一個嫻淑陰柔,溫婉沉靜。新加坡人民自豪地說:「我們是不是得到上天特別照顧,給了這個島國一個李光耀,還不忘多給一個柯玉芝?」

1974年,夫婦重返劍橋

儘管深受人民愛戴,但柯玉芝更多的,則是賢妻良母。她行事低調,與李光耀一同出現時,總是身著旗袍,莊重得體,「我走在我丈夫後面,如同一位亞洲社會的賢惠妻子。」

在家庭中,柯玉芝承擔了教育孩子的全部重任。她的頸間,總是掛著一個金墜子,那是李光耀送給他的,上面刻著八個字:賢妻良母、內賢外德。

作為總理夫人,柯玉芝不慕榮華富貴,貪戀的,只是黃昏時一起散步,一起聽音樂,一起游泳,一起陪孩子們下棋。紅塵流年裡,唯有相伴,最是快樂。

她是新加坡人民的多重典范,為嚴酷的政治增添了柔和的魅力。

其樂融融的一家人

他的誓言,她都懂

從青春到耄耋,他們攜手走過。在李光耀勵精圖治下,新加坡從一個「彈丸小國」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在李光耀眼裡,柯玉芝既智慧,又堅強,絕不會輕易倒下。可是,不幸還是來了。

82歲時,她陪他出訪英國,突然中風。病情危急,醫院卻不緊不慢,要求排隊。情急之下,一向廉潔自律的李光耀,不惜「動用」關係請英國政府出面協調。

他堅持回國治療,請求航空公司把飛機改裝成「空中醫院」,整整12個小時,他始終緊握她的手,直到飛機安全抵達新加坡。

他不能沒有她,她也為他努力康復。她堅持閱讀、聽音樂;他上電視節目時,她會彎下腰,親自為他補妝。身體靠得更近,手牽得更緊,一個甲子的陪伴,遠遠不夠。

應該是上帝嫉妒了吧,2008年,柯玉芝再度病。這一次,她沒能再站起來,醫生預言,只能支撐幾個星期。

和政治挑戰比起來,李光耀更加擔憂柯玉芝。他鼓勵她、為她打氣、親吻她的面頰。聽著她的[呻·吟]聲,他「如同生活在黑暗中一樣痛苦」。

相比於醫生,柯玉芝更喜歡李光耀的照顧。 她不能動彈,他就親自餵飯,撿起她掉下的任何食物;

她服用的複雜藥物,他牢記時間、劑量;

她不能言語,無法交流,他就用更多的時間陪伴她,每天晚上,跟她聊白天的工作,為她讀小說和詩。

一個大表格上,清楚地列著閱讀書目:簡•奧斯汀、魯德亞德•吉卜林、莎士比亞……

「我跟她講話她是知道的,她會為我保持清醒。」為了更好地照顧柯玉芝,李光耀堅持健身,對87歲的他來說,這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他滿懷深情,對她許諾:

「我會每天陪伴你,能多久就多久。我雖然不知道,你我這兩片葉子誰先落下來,但我向你發誓,無論結果如何,我都會永遠守護著你這片美麗的葉子,不棄不離地愛你、照顧你、珍惜你,直至生命的盡頭。」

雖然不能言語,但是眼角泛淚,他的誓言,她都懂,他們彼此,早已嵌入對方的生命。

李光耀夫婦

2010年10月2日,那片美麗的葉子落下了,距醫生的預言過去了兩年三個月。

葬禮上,在柯玉芝最喜歡的巴哈樂曲中,李光耀兩次把手放到自己唇上,再輕撫上她的面頰,不捨吻別。致悼詞時,他的聲音緩慢而沉痛:

「她是我力量的支柱,數十年如一日地給予我理性和感性的支持,她和三個孩子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對我們在一起的63年,我有珍貴的回憶。沒有她,我會是個不同的人,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我需要她的時候,她總是在我身邊。」

她是妻子、知己,是他事業的夥伴,沒有她,就沒有他的成就。

2008年情人節

柯玉芝走後,李光耀悲不自勝,「我試圖讓自己忙碌起來,好沖淡對太太的思念。但時常會想起我們在一起時的快樂幸福的時光。」

歲月流逝,千迴百轉之後,枝頭搖曳的,仍然是愛情的絲縷馨香。

柯玉芝離開後,李光耀的身體也每況愈下,他非但沒有懼怕,甚至相當期待。

在《李光耀觀天下》一書中,他坦然地說:「希望離開後能見到我的太太。」

2015年3月23日,另一片葉子落下了,但愛情的脈絡清晰可見,永不枯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