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常爸一年讀50本書計畫

只有嚴謹認真地寫好內容才是對讀者最好的尊重, 否則就算跪舔也一定會被罵的!所以我根本不需要去寫那些無用的客套話, 那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本書的內容, 而不是一個搖尾的前言和自序。

嗯, 不卑不亢, 心平氣和。

我很喜歡這段前言, 因為這也是我做“常青藤爸爸”公號的初衷。 其他都是錦上添花甚至純屬花俏的東西, 但內容永遠是第一位。

按行銷的定位, 這是一本真實的訪談筆記。 這本書記錄的是作者4年時間內接觸的各類獨特的精神病人、神人以及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 催眠師等。 內容為一個個獨立的小故事,

以對話形式展開, 偶爾加幾句作者的感受。

像一般的書一樣, 這本書也有一些屬於自己的爭議。

比如文筆被詬病。 的確, 這本算不上文采飛揚型, 但文字明瞭通俗, 邏輯清楚, 在我看來足矣。

說到真實性被詬病, 很多人認為, 作者用杜撰的故事冒充紀實文學。 確實一些文章有點科幻小說的味道, 對於理科生來說, 放以前我恐怕也會嗤之以鼻, 但如今, 心態好像變得更包容了, 更樂於承認不同於自己的存在, 並一定程度上能接受認知之外的人和事物, 而我想, 這也是此書的意義之一吧。

我只希望這本書是一扇窗, 能讓你看到更多、更多的世界——其他角度的世界。

至於說這些都是作者精挑細選的吸引眼球的案例,

難道不應該嗎?4年的時間, 想必資料一大把, 呈現于讀者眼前的肯定不能一股腦兒全上, 良莠不分。

我並非擁躉者, 但換個思維看問題, 覺得挺有趣, 很特別。 退一萬步講, 若虛構, 那作者的想像力也相當值得稱道了。 更何況有些故事頗具張力和震撼效果。 有時想, 這裡面隨便抽幾個故事就能改編成很精彩的電影了。

我喜歡的

“瘋子”如是說

可謂是精神患者(或者稱呼為“和我們不一樣的人群”)的妙語連珠。 為何書中的他們如此深邃, 刨除這些為精挑細選的案例和所謂的藝術再加工, 我猜想大概是因為他們中的一部分除了吃喝睡, 其餘時間都用來心無旁騖地思考啊, 發呆啊, 神遊啊, 反正就是不幹俗世眼中的正經事。

量變自然帶來質變, 而質變不是在左的天才, 就是在右的瘋子了。

關於孩子的那幾篇

和孩子相關的篇章, 總能引起我特別的注意。 有的令人莞爾。 比如, 那個對於人的靈魂有著奇(hu)思(si)妙(luan)想(xiang)的十六七歲的小女孩, 朝氣蓬勃卻稚氣未脫。

大人會說, 這樣的年紀, 不應該已經懂(wu)事(liao)得和我們一樣了嗎?所以當她因為偶遇一個老人, 因為聽到了“靈魂的秘密”, 因為說個不停, 就被老師和媽媽送去醫院檢查, 甚至被送進了精神病院。

可想想我們的青春, 這樣的天馬行空真的沒有過嗎?

比如那個從小就能把人能看成動物的神奇女孩。

她描述正在思考的作者是織網的蜘蛛, 她見到作者的幾個同事, 而說出的每一種動物的確都符合來人的特點。

這超乎正常人的認知, 可換個角度想想, 如果整個世界都是滿街的老虎喜鵲狗熊兔子章魚, 是件多麼有趣的事兒。

當然, 是病不是病, 我們應該尊重醫學。 但小心“過度醫療”。 試著容納, 理解, 別用一個價值觀去衡量所有的事情, 別用一種角度來定義我們的世界, 尤其是孩子的世界。

什麼是孩子的角度, 什麼是我們長大之後不小心就會遺忘的角度?如下:

有的故事則令人動容。 比如那個多重人格殺人又自殺的患者, 他幻化出三個存在的自己。

其中一個是在出生前就已經夭折的哥哥, 卻被堅信存在。

正如作者所言, 很多心理障礙患者都是在小的時候受到過各式各樣的心理創傷, 有些創傷的成因在成人看來似乎不算什麼,

根本不是個事兒。 多數時候, 在孩子的眼中, 周邊的環境, 成人的行為所帶來的影響都被放大了, 有些甚至是扭曲的。 有些人因此得到了常人得不到的能力——即便那不是他希望的。

心被戳了一下, 願天下父母, 生之養之且用心養之。

又比如那個可以看見每天顏色的沉默女孩。 自小被奶奶帶大, 電視臺工作的父母鮮少操心。 11歲奶奶去世後, 她便基本不開口說話。

有些古怪行為, 其實背後自有成因。

她用膠條封上電視機, 是因為討厭父母的工作;她把家裡名貴的魚放掉, 是因為養魚全是自動化, 自動濾水, 自動投食器, 自動恒溫, 只要有電可以幾個月不管, 連最起碼的關注都沒有, 這像極了她自己;而選擇只戴黑色鏡架, 則是為了避免看到每天的顏色,特別是不好的顏色。

兩廂對比,憋悶無比。

其實,奶奶看沒看到不重要,每天真的有沒有那些顏色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相連,溫柔以待的那顆心那份愛啊,就是那顆心融化冰冷,那份愛讓靈異變成驕傲,可真正給予孩子這些的,難道不應該是養育第一位的父母嗎?

我不喜歡的

1,背景資料不足

比如上面提及的多重人格那篇,如果加上一些家庭的背景資料也許更好,給予讀者的啟示也許更大更清楚。雖然文字中依稀可以摸索得到,但不如一上來直接就交代清楚。其實也就是盡可能說清精神病患的來龍去脈,算是一種對為人父母的警示吧。

2,說明不夠清晰

非得按照百分比說的話侃侃而談那種類型的患者最多只占三分之一;還有一部分屬於說什麼誰也聽不懂;而沉默類型的差不多也有三分之一,可能也不到;剩下的就複雜了,不好歸類。有時候只好籠統地劃分為:幻聽、幻視、妄想、癔症什麼的。

其實類似上面這種說明的段落不少,但都出現在每個篇章中和故事融在一起,這便大概是讀者印象並不深刻的原因吧,所以有人會批評本書的片面性,因為所記錄的精神患者都很深刻又沒有說明(其實是有說明的),因此誤導大眾。若在開篇或後記做出明確的解釋,減少誤會可好?

有位讀者邊讀邊說,目前在中間,看完之後,有可能偏右了。

福柯不也有句著名的話嗎?“人類必然會瘋癲到這種地步,即不瘋癲也只是另一種形式的瘋癲。”那麼,就再借書中那知名的精神病研究者之言來畫上此文句號吧:

“我的看法是,人人都有精神病。”

則是為了避免看到每天的顏色,特別是不好的顏色。

兩廂對比,憋悶無比。

其實,奶奶看沒看到不重要,每天真的有沒有那些顏色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相連,溫柔以待的那顆心那份愛啊,就是那顆心融化冰冷,那份愛讓靈異變成驕傲,可真正給予孩子這些的,難道不應該是養育第一位的父母嗎?

我不喜歡的

1,背景資料不足

比如上面提及的多重人格那篇,如果加上一些家庭的背景資料也許更好,給予讀者的啟示也許更大更清楚。雖然文字中依稀可以摸索得到,但不如一上來直接就交代清楚。其實也就是盡可能說清精神病患的來龍去脈,算是一種對為人父母的警示吧。

2,說明不夠清晰

非得按照百分比說的話侃侃而談那種類型的患者最多只占三分之一;還有一部分屬於說什麼誰也聽不懂;而沉默類型的差不多也有三分之一,可能也不到;剩下的就複雜了,不好歸類。有時候只好籠統地劃分為:幻聽、幻視、妄想、癔症什麼的。

其實類似上面這種說明的段落不少,但都出現在每個篇章中和故事融在一起,這便大概是讀者印象並不深刻的原因吧,所以有人會批評本書的片面性,因為所記錄的精神患者都很深刻又沒有說明(其實是有說明的),因此誤導大眾。若在開篇或後記做出明確的解釋,減少誤會可好?

有位讀者邊讀邊說,目前在中間,看完之後,有可能偏右了。

福柯不也有句著名的話嗎?“人類必然會瘋癲到這種地步,即不瘋癲也只是另一種形式的瘋癲。”那麼,就再借書中那知名的精神病研究者之言來畫上此文句號吧:

“我的看法是,人人都有精神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