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新聞»正文

太空人榮譽和花環的背後,那些修煉《飛天秘笈》的辛酸

(文/滄海觀瀾)

“兩會”漸入佳境, 一批明星代表委員持續刷屏, 比如太空人楊利偉、張曉光、王亞平。

前不久, 楊利偉在“兩會”代表委員通道接受採訪時的一番話瞬間引爆輿論——

中國即將啟動第三批太空人選拔!

而且, 與此前兩批太空人選拔不同:

一是選拔數量增加, 以前每2-3年才有一次載人飛行任務, 今後每年都會有1-2次發射, 需要選拔更多太空人加入;

二是培養方向拓展, 以前選拔培訓的太空人以航天器駕駛員為主, 今後將更多地選拔培訓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

三是選拔範圍擴大, 以前選拔太空人僅從空軍飛行員中產生,

此次選拔將擴大到高校和科研院所等。

有些媒體在報導中則直接將選拔範圍擴大到了在校大學生——

1998年1月5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太空人大隊正式成立, 楊利偉等14名空軍殲擊機飛行員成為中國首批太空人。

2010年5月, 中國完成第二批太空人選拔, 包括劉洋、王亞平2名女太空人, 和陳冬、葉光富等5名男太空人在內, 共7人加入太空人大隊。

梳理媒體公開報導可以看到, 21名中國太空人中已是將星閃耀, 多人已獲殊榮加身:

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劉旺、張曉光8人已晉升為副軍職太空人, 1980年1月出生的王亞平也已於去年晉升為副師職太空人。

首飛太空人楊利偉, 2007年當選第十七屆中共中央候補委員,

2010年起擔任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副主任, 今年全國“兩會”, 楊利偉以第十三屆全國政協軍隊委員的身份首次亮相。

與楊利偉一同參加本屆政協會議的還有神舟十號太空人張曉光。

“三度飛天”的景海鵬則於去年當選中共十九大代表。

首位飛向太空的女太空人劉洋2013年當選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2016年當選全國婦聯兼職副主席。

今年“兩會”, “太空教師”王亞平接棒劉洋, 成為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

騷年, 看到這裡, 你是不是也眼紅耳熱、心旌搖動了呢?

筆者特地整理了一部《飛天秘笈》, 送給想上天的各位:

1.好好學習, 天天考試

太空人培訓的基礎課目包括數理化外語、航太動力學、飛行器設計、電子電路、自動控制8大類140多項,

門門都要閉卷考試, 且不劃重點, 學渣們請自覺繞行。

2. 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

別人鍛煉是為了強身健體, 太空人訓練簡直是要命。 每天一個5公里那都是熱身, 重點在離心機、轉椅、模擬失重等專業訓練。

離心機要轉到8個G超載, 壓得人短暫失明、無法呼吸、眼淚鼻涕狂甩, 還要回答教員提問;

轉椅訓練8分鐘打底, 10分鐘二級, 12分鐘一級, 王亞平練了1年才通過測試, 你可以自己試試, 左手捏住右耳朵, 蹲在地下轉圈, 堅持5分鐘算你贏;

模擬失重訓練, 聽起來挺美, 其實是在一大水池裡, 讓你穿上150公斤的加壓充氣訓練服, 進行各種太空出艙訓練, 一次4小時, 翟志剛那麼壯的漢子, 訓練完出來筷子都捏不住……

——哎!別走啊, 還有20多條就說完啦……

想要飛上天,

與太陽肩並肩, 哪有那麼容易?

領導說了,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甭看人家太空人飛一趟回來, 面對的都是榮譽和花環, 其實, 背後那些辛苦付出只能默默承受。


(看把劉洋小姐姐委屈的)

在早期的航太飛行中, 航天器上升和返回段要經受 6~8g的超載, 對太空人的身體素質要求很高, 所以世界各國的太空人大都從空軍飛行員或試飛員中選拔。

後來, 隨著航天器的力學環境改善, 對太空人體格方面的要求才逐漸降低。 美國太空梭發射時的超載只有2~3g, 而長征火箭發射時已經“像高鐵一樣平穩”(神舟十一號太空人陳冬語)。

隨著航太飛行任務增多和空間科學實驗內容增加, 太空人也進行了專業細分, 按照擔負的任務不同被分為三類:

一是航太駕駛員, 主要任務是駕駛載人航天器, 這類太空人一般還是從具有豐富經驗的空軍飛行員中選拔。

二是隨船工程師, 主要負責建造和維護空間站, 執行各種公開和秘密任務, 比如在軌道上施放衛星或從軌道上回收、修理衛星等。

三是載荷專家, 主要進行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空間醫學研究等。 這類太空人不要求具有飛行技術和經歷, 但必須具有某種科學技術專長。

據楊利偉介紹, 我國選拔的第三批太空人, 隨船工程師要求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 載荷專家則要有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學歷, 且都需有3至5年的工作經歷(各位在校大學生不用上火, 共青團新聞聯播那瞎起標題的小編已經被罰站了)。

第三批太空人的主要任務,就是完成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第三步戰略目標——空間站建造和長期在軌運營。

1:1的空間站地面訓練模擬器已經建好(下圖),就等你來了。

這兩年,靜謐的太空顯得熱鬧起來。

去年,NASA開展了第23批宇航員公開招募,宇航員的報名條件包括:美國公民,擁有數學、科學、技術或工程領域學士學位,3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或1000小時飛行駕駛經驗等。

報名網站共收到有效申請18000多份,經過初步篩選,共有120名申請者被邀請到詹森航太中心參加第一輪面試,60人進入第二輪面試,最後遴選確定了12名預備宇航員。

NASA將太空人分為預備宇航員、現役宇航員、管理宇航員、前宇航員4類。其中,預備宇航員已通過選拔,但尚未取得航太飛行資質;管理宇航員是指現已轉到管理崗位的宇航員,經過恢復性訓練、考試合格後,還可以轉回現役;前宇航員則是已經退役的宇航員。

自1959年4月公佈“水星七人”至今,NASA共進行了22批宇航員招募,先後選拔產生339名宇航員。


1959年4月1日,NASA首次公佈已選拔產生“水星計畫”7名宇航員

NASA目前擁有現役宇航員44名,管理宇航員36名。而最高峰時,美國現役宇航員隊伍曾達到驚人的149人!

自2011年“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謝幕飛行以來,美國宇航員一直需要搭乘俄羅斯“聯盟號”飛船飛往“國際”空間站執行任務,不過,隨著下一步美國重型火箭研製試驗成功,重啟登月蓄勢待發。

按照川普去年底頒佈的“太空政策指令”,2024年前後,美國將重返月球,2033年,將登陸火星。


(詹森航太中心宇航員訓練設施一角)

與美國相比,俄羅斯(蘇聯)的宇航員選拔培訓則顯得比較神秘。

位於莫斯科東北郊40公里、大片森林掩映中的加加林宇航員訓練中心,成立於1960年1月11日,是世界上第一個專門培養宇航員的機構。成立3個月後,迎來了包括加加林在內的首批20名預選宇航員。

經過1年培訓之後,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太空船從拜克努爾發射場起飛,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太空飛行。

1968年3月,年僅34歲的加加林在一次飛機失事中不幸遇難,同年,該中心被以加加林的名字命名。

但俄羅斯首次太空人公開選拔則遲至2012年才舉行,當時共選出8名預選太空人。

俄羅斯宇航員選拔物件必須是俄羅斯公民,申請人不得擁有雙重國籍,年齡不超過35歲(專業人士可放寬兩歲),體重不超過90公斤,身高不超過190釐米,有航空航太經驗人士經驗優先。


(俄羅斯宇航員進行模擬失重水槽訓練)

2016年,加加林太空人中心負責人尤裡•隆恰科夫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根據俄羅斯聯邦航天局計畫,該中心將進行新一輪太空人選拔,初步選拔31名預備宇航員,2018年開始進行集中培訓,並從中遴選適合後續空間站飛行任務和登月任務的太空人。

在普京的支持下,俄羅斯登月計畫進展迅速。

今年2月,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公司所屬的“技術動力”公司總經理伊戈爾•納先科夫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新型載人太空船“聯邦”號(PPTS,“未來載人運輸系統”),已經在克裡米亞開展降落傘測試。

3噸重的縮比模型拋降測試完成後,2019年底將進行“聯邦”號全尺寸模型測試。屆時,重達9噸的飛船將從米-26直升機和伊爾-76飛機上拋降28次。

2029年前後,俄羅斯宇航員將駕乘“聯邦”號飛船飛往月球。

騷年!情況緊急!

嫦娥姑娘絕不能落入別人手中!

你要加油啊!!

附1:《飛天秘笈》之太空人體檢專案搶先練

儘管第三批太空人選拔對體能要求有所降低,但一些必要的醫學檢查仍然不可或缺,比如心血管系統、前庭功能和視覺系統等,此外,還將進行大量特殊環境因素耐受性檢查,重點項目包括:

1.心肺功能檢查進行立位元耐力和運動負荷試驗,觀察心肺功能的生理生化指標,選用最佳心肺功能者;

2.前庭功能檢查採用轉椅、秋千或灌耳等方法,選出前庭植物神經反應穩定性佳者;

3.超重耐力檢查採用離心機作正向和橫向超重耐力的檢查;

4.失重飛行檢查,以飛機作抛物線飛行,選出對失重反應良好的人;

5.低壓缺氧耐力檢查,在低壓艙內篩選,排除缺氧耐力差和低壓敏感者以及易暈厥者;

6.振動耐力檢查,排除對振動過於敏感者;

7.隔絕環境適應性檢查,以此評價個體在異常環境而又無外界因素刺激下的適應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8.高溫耐受性檢查,在密閉加熱艙內考驗選拔物件在高溫環境下持續工作的能力。

其他內容,等你先過了這幾關再說吧。

第三批太空人的主要任務,就是完成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第三步戰略目標——空間站建造和長期在軌運營。

1:1的空間站地面訓練模擬器已經建好(下圖),就等你來了。

這兩年,靜謐的太空顯得熱鬧起來。

去年,NASA開展了第23批宇航員公開招募,宇航員的報名條件包括:美國公民,擁有數學、科學、技術或工程領域學士學位,3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或1000小時飛行駕駛經驗等。

報名網站共收到有效申請18000多份,經過初步篩選,共有120名申請者被邀請到詹森航太中心參加第一輪面試,60人進入第二輪面試,最後遴選確定了12名預備宇航員。

NASA將太空人分為預備宇航員、現役宇航員、管理宇航員、前宇航員4類。其中,預備宇航員已通過選拔,但尚未取得航太飛行資質;管理宇航員是指現已轉到管理崗位的宇航員,經過恢復性訓練、考試合格後,還可以轉回現役;前宇航員則是已經退役的宇航員。

自1959年4月公佈“水星七人”至今,NASA共進行了22批宇航員招募,先後選拔產生339名宇航員。


1959年4月1日,NASA首次公佈已選拔產生“水星計畫”7名宇航員

NASA目前擁有現役宇航員44名,管理宇航員36名。而最高峰時,美國現役宇航員隊伍曾達到驚人的149人!

自2011年“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謝幕飛行以來,美國宇航員一直需要搭乘俄羅斯“聯盟號”飛船飛往“國際”空間站執行任務,不過,隨著下一步美國重型火箭研製試驗成功,重啟登月蓄勢待發。

按照川普去年底頒佈的“太空政策指令”,2024年前後,美國將重返月球,2033年,將登陸火星。


(詹森航太中心宇航員訓練設施一角)

與美國相比,俄羅斯(蘇聯)的宇航員選拔培訓則顯得比較神秘。

位於莫斯科東北郊40公里、大片森林掩映中的加加林宇航員訓練中心,成立於1960年1月11日,是世界上第一個專門培養宇航員的機構。成立3個月後,迎來了包括加加林在內的首批20名預選宇航員。

經過1年培訓之後,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太空船從拜克努爾發射場起飛,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太空飛行。

1968年3月,年僅34歲的加加林在一次飛機失事中不幸遇難,同年,該中心被以加加林的名字命名。

但俄羅斯首次太空人公開選拔則遲至2012年才舉行,當時共選出8名預選太空人。

俄羅斯宇航員選拔物件必須是俄羅斯公民,申請人不得擁有雙重國籍,年齡不超過35歲(專業人士可放寬兩歲),體重不超過90公斤,身高不超過190釐米,有航空航太經驗人士經驗優先。


(俄羅斯宇航員進行模擬失重水槽訓練)

2016年,加加林太空人中心負責人尤裡•隆恰科夫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根據俄羅斯聯邦航天局計畫,該中心將進行新一輪太空人選拔,初步選拔31名預備宇航員,2018年開始進行集中培訓,並從中遴選適合後續空間站飛行任務和登月任務的太空人。

在普京的支持下,俄羅斯登月計畫進展迅速。

今年2月,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公司所屬的“技術動力”公司總經理伊戈爾•納先科夫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新型載人太空船“聯邦”號(PPTS,“未來載人運輸系統”),已經在克裡米亞開展降落傘測試。

3噸重的縮比模型拋降測試完成後,2019年底將進行“聯邦”號全尺寸模型測試。屆時,重達9噸的飛船將從米-26直升機和伊爾-76飛機上拋降28次。

2029年前後,俄羅斯宇航員將駕乘“聯邦”號飛船飛往月球。

騷年!情況緊急!

嫦娥姑娘絕不能落入別人手中!

你要加油啊!!

附1:《飛天秘笈》之太空人體檢專案搶先練

儘管第三批太空人選拔對體能要求有所降低,但一些必要的醫學檢查仍然不可或缺,比如心血管系統、前庭功能和視覺系統等,此外,還將進行大量特殊環境因素耐受性檢查,重點項目包括:

1.心肺功能檢查進行立位元耐力和運動負荷試驗,觀察心肺功能的生理生化指標,選用最佳心肺功能者;

2.前庭功能檢查採用轉椅、秋千或灌耳等方法,選出前庭植物神經反應穩定性佳者;

3.超重耐力檢查採用離心機作正向和橫向超重耐力的檢查;

4.失重飛行檢查,以飛機作抛物線飛行,選出對失重反應良好的人;

5.低壓缺氧耐力檢查,在低壓艙內篩選,排除缺氧耐力差和低壓敏感者以及易暈厥者;

6.振動耐力檢查,排除對振動過於敏感者;

7.隔絕環境適應性檢查,以此評價個體在異常環境而又無外界因素刺激下的適應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8.高溫耐受性檢查,在密閉加熱艙內考驗選拔物件在高溫環境下持續工作的能力。

其他內容,等你先過了這幾關再說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