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進擊的巨人:艾倫是成長還是真的變了?劇情體現存在的矛盾

《進擊的巨人》劇情路線上對於帕拉蒂島而言可以說非常的殘忍, 無論主人公們做任何的努力, 始終無法往一個好的方面發展, 即便是艾倫手拿劇本, 最終結果的演變想必大家也能瞻仰到最後慘目忍睹的情形。

而整個路線跟隨著艾倫的成長和轉變與最初的巨人路線形成了天差地別的趨勢, 對於始祖巨人解除不戰契約後, 尤彌爾將全部力量借給艾倫, 故事情節便發生了質的轉變。

很多粉絲認為艾倫變了, 也有很多粉絲認為艾倫這是成長了, 而劇情中在諫山創的原話當中, 三笠提及「艾倫還是當初的艾倫,

只是我們沒有發現最初的他, 他始終沒有變」, 從艾倫心境發生變化, 到如今三笠所說的沒有變, 劇情上確實存在著矛盾。

在巨人之謎情節中, 艾爾文團長率領調查兵團多次出城探索人類生命跡象, 造成了大量艾爾迪亞人的犧牲, 最終也沒有摸清頭緒成為了軍事戰略中的頭牌炮灰。

而艾倫從小因為與阿爾敏的接觸, 期望著到牆外看到所謂的大海, 憧憬著牆外有著另一片天地, 並不是像井底之蛙一樣生活在這所高牆之內。 可以說, 兒時的艾倫最大的自由夢想是踏出城牆, 面朝大海享受與牆內不一樣的生活。

艾倫的第一次內心觸動完全是因為阿爾敏依靠書籍講述牆外的世界有多麼美好, 而心境的第一次變化則是返鄉三人組破牆導致污垢巨人湧入城中, 戴娜巨人吃掉母親, 身為孩子的艾倫與三笠因為弱小並沒有能力救下母親, 從而演變為了艾倫對巨人的仇恨。

第二次觸動則是巨人之謎逐漸明朗, 馬萊浮出水面。

在調查兵團的認知下, 艾倫想用不犧牲任何的情況下解決馬萊人與艾爾迪亞人的仇恨, 從而保護希斯特雷亞。 直到兵長率領大家首次漂洋過海踏入馬萊, 看到了馬萊人對艾爾迪亞人的痛恨, 即便是小孩子也不會輕易的放過, 看到馬萊人稱艾爾迪亞人為惡魔, 在聯合議會上艾爾迪亞人受到各方排擠絲毫沒有人權可言, 此時的艾倫雖然看到了未來的記憶, 但更確實了馬萊人與艾爾迪亞人的恩怨已經達到了不可共存的地步。

艾倫的徹底淪陷並非單純的對馬萊人的態度, 艾爾迪亞人生活在牆內百年之久, 遭遇著巨人襲擊的危險也是拜馬萊所賜。

而真正的引線則是同伴們的一次次犧牲, 從最初兵團守護艾倫的成員, 到無數戰死的士兵, 最終遭遇到104期兵團中同伴的背叛, 阿妮, 貝爾托特, 萊納。 最後是夏莎的死亡, 讓艾倫想守護的一切化為了泡影, 這些所謂在註定未來走向都要發生的事情成為了現實。 這種轉變看上去是艾倫逐步走向了黑化,但無疑是一個從小經歷生離死別的孩子內心成長與轉變。

這也就是在看海事件中,艾倫執意要消滅海對面的敵人,試想從小生活在類似於牢籠之中的城牆內,父親與母親都是因為馬萊安排的種種環境送上了性命,大家都在為艾爾迪亞人的生存而犧牲。

對於艾倫而言,整個帕拉蒂島的命運甚至是包括自己的命運都掌握在其他人的手中,這也就是為何將「別人無法掌握自己的自由,要將自由從敵人手上搶回來」含義。

然而三笠口中所謂的艾倫沒有變,只是大家沒有發現。在拯救三笠的事件中,年紀小小的艾倫就有著殺戮的心理,直到現在的成長,三笠始終是最瞭解艾倫的那個人。

在三笠眼中的沒有變,其實正是講述著艾倫自始至終嚮往著的那份自由,沒有城牆的自由。

只是這一份自由來的代價太過淒慘,只是這份自由掌握在別人的手中,艾倫對自由的初心沒有改變,正像是三笠當年被抓走時那樣,艾倫為了自由做出悲慘命運的選擇。

這種轉變看上去是艾倫逐步走向了黑化,但無疑是一個從小經歷生離死別的孩子內心成長與轉變。

這也就是在看海事件中,艾倫執意要消滅海對面的敵人,試想從小生活在類似於牢籠之中的城牆內,父親與母親都是因為馬萊安排的種種環境送上了性命,大家都在為艾爾迪亞人的生存而犧牲。

對於艾倫而言,整個帕拉蒂島的命運甚至是包括自己的命運都掌握在其他人的手中,這也就是為何將「別人無法掌握自己的自由,要將自由從敵人手上搶回來」含義。

然而三笠口中所謂的艾倫沒有變,只是大家沒有發現。在拯救三笠的事件中,年紀小小的艾倫就有著殺戮的心理,直到現在的成長,三笠始終是最瞭解艾倫的那個人。

在三笠眼中的沒有變,其實正是講述著艾倫自始至終嚮往著的那份自由,沒有城牆的自由。

只是這一份自由來的代價太過淒慘,只是這份自由掌握在別人的手中,艾倫對自由的初心沒有改變,正像是三笠當年被抓走時那樣,艾倫為了自由做出悲慘命運的選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