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評分最高的10部港劇,《鹿鼎記》僅第9,《上海灘》進不了前3

現如今提起港劇, 劇迷們總是會說這麼一句話:「英雄難再盛, 終有落幕時。 」

這句話通俗點來說, 就是「港劇輝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港劇發展到現在近70年, 毋庸置疑是有過輝煌時代的。

1957年5月29日, 香港第一間電視臺亞視(原名「麗的映聲」)成立, 也是全球首家華語電視臺, 初期亞視向每個用戶收取25港元的月費。

10年後的1967年, 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成立, 因為只需架起天線就能免費收看, 所以香港人通稱它為「無線」。

自此, 兩家電視臺的「爭鬥」就一直沒停下過, 也正是因為亞視和TVB的良性鬥爭, 成就了輝煌一時的香港電視劇時期。

近十幾年, 亞視經歷了清盤, 停播, 複播的多重風波, TVB也出現了青黃不接的尷尬局面, 港劇沒落成了不爭的事實。

但儘管如此, 誰也不能否認港劇曾經的巔峰時期。

本文, 小編就為大家盤點這些年來中國評分最高的10部港劇, 快來看看你的童年記憶占了幾部?

TOP10:《金枝欲孽》

首播時間:2004-08-23

豆瓣評分:8.9

儘管近十年, 古裝劇, 大女主劇, 宮鬥劇層出不窮, 但是真正敢擔得起「宮鬥劇鼻祖」稱號的, 還得是2004年開播的TVB古裝劇《金枝欲孽》。

該劇以清嘉慶十五年的後宮為背景, 講述了如玥、玉瑩、爾淳、安茜等妃嬪為了在後宮生存而進行的勾心鬥角的故事。

劇集播出時, 在香港最高收視達41點, 觀眾人數達270萬, 成為了當年全年的收視冠軍, 這部劇也被譽為「挽救了2000年以來TVB收視頹勢第一佳作」。

多說一句, 這部劇在2006年由芒果臺引進到內地獨播, 成績也相當可觀, 前6集的平均收視率達到2.2%。

儘管這部劇在播出後爆火, 如今也已經成為不可撼動的經典, 但是在開拍前, 這部劇卻並不被看好。

在古裝劇不那麼受重視的港劇時期, 它是當年唯一一部沒有得到廣告商贊助的劇。

而它之所以能夠以極低的期待值完成逆襲,在於其無可挑剔的劇本和用盡全力的主創。

《金枝欲孽》表面上說的是宮鬥爭寵,實際上它的立意更加深遠,講的是後宮女性的生存,還有人性。

正因為如此,劇集由一開始單一主角的設定到後期變成了扎實的群像戲。

劇中無論是城府極深的皇后,看似滿心算計實則敢愛敢恨的如玥,知世故而不世故的安茜,從始至終都被無奈包圍的爾淳,表面愛慕虛榮內心也有自己堅持的玉瑩。

甚至用情至深的福雅,善解人意的香浮,無怨無悔的皓雪,衝動魯莽的寶嬋都有自己的故事。

與一般的宮鬥劇相比,《金枝欲孽》的悲劇色彩很濃,劇中每一個人各有各的宿命和因果輪回,卻沒有哪一個是真正的贏家,也沒有哪一個是真正的主角。

也正因為如此,該劇的四位主角首次同以主角身份入圍了當年的TVB視後競選。

在劇情設計上,無論是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的宮鬥橋段,還是主角團裡的感情糾葛,各個都足以載入史冊。

用花的顏色來傳遞資訊的做法,孫白楊送給爾淳的走馬燈,孔武撿到的繡有詩句的絲帕,以及孔武和安茜在雪地中互相攙扶行走,甚至連片頭的詠歎調都成了不可超越的名場面。

值得一提的是,《金枝欲孽》改變無線電視劇傳統的室內拍攝手法,不僅在浙江橫店取景,還前往北京故宮實地拍攝。

另外,《金枝欲孽》最開始是為蔡少芬量身打造的,但是因為蔡少芬檔期不合適,不得不另外選角。

儘管之後蔡少芬出演的《金枝欲孽2》,但好劇本可遇不可求,這部續作終究還是撲了。

TOP9:《鹿鼎記》

首播時間:1998-06-01

豆瓣評分:8.9

2021年初張一山版本的《鹿鼎記》播出之後,誇張的表演和出格的改編讓人大失所望,同時也激起了網友重溫98年陳小春版《鹿鼎記》的熱情。

《鹿鼎記》是金庸先生最後一部小說,也是金庸先生眾多武俠小說中看起來最不「武俠」的一部。

因為其自1972年連載完之後就不斷被翻拍,最早一個版本於1977年就上映了。

儘管影視化的版本眾多,但最受普通觀眾喜愛和接受度最高的還是1998年的陳小春版。

陳小春的個人成長經歷和韋小寶的經歷也有幾分相似,在塑造韋小寶的市井氣上有天然的優勢,之前有過古惑仔經驗的陳小春演起來也得心應手不少。

而且這版《鹿鼎記》將韋小寶的人設往正面人物上靠,也顯得韋小寶更加的可愛。

同時為了讓劇情更貼合原著,關於韋小寶腹黑陰暗的一面,劇中用了小劇場的方式展現,這個做法在當時也是非常吸引人的。

在陳小春版本之前,影響力最大的就是周星馳主演的電影版《鹿鼎記》,除去劇情上的改編,星爺的韋小寶也被金庸先生蓋章,認為這版韋小寶是他心中理想的韋小寶。

為了演好韋小寶這個角色,陳小春在正式出演前曾7次拜訪星爺,最終得到了星爺的四字箴言:「色癡玩鬼」。

劇中戲份也很吃重的康熙一角是由馬浚偉出演,這是馬浚偉的第一部古裝劇。

馬浚偉是歌手出道,因為經紀公司給他定下的宣傳方案適得其反,歌唱事業很不如意,導致他一度想要退圈。

一次他在某綜藝上的古裝扮相被曾勵珍和李添勝看到,覺得非常適合康熙這個角色。多次邀約後,馬浚偉才同意出演康熙。

劇中的幾個老婆也都各有各的特色,還增加了不少原創劇情來進行鋪墊,可謂是較為成功的改編劇。

總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管經費如何緊張,演員的確定多麼巧合,終究,他們成就了最好的一版《鹿鼎記》,這就夠了。

TOP8:《難兄難弟》

首播時間:1997-06-23

豆瓣評分:9.0

《難兄難弟》是TVB在1997年香港回歸之際拍攝的一套以懷舊為主調的電視劇,陣容非常強大,集結了羅嘉良、吳鎮宇、宣萱、張可頤等人出演,連客串登場的都是現在的熟臉。

劇集播出之後,反響巨大,平均收視率高達34點。

該劇以輕鬆幽默的方式演繹除了1960年代至1970年代的娛樂圈,很多橋段都是真實發生的,劇中的四位主角都有原型人物。

羅嘉良飾演的李奇,原型人物是當年另一個當紅小生呂奇,而他也憑藉精湛的演技,不僅演活了這個角色,還拿到了自己第一個視帝。

吳鎮宇飾演的謝源就是「不老帥哥」謝賢,也就是謝霆鋒的爸爸,是上世紀60年代香港的當紅小生,宣萱飾演的邵芳芳原型是「邵氏七公主」之一的蕭芳芳,張可頤飾演的程寶珠的原型則是陳寶珠。

劇中張可頤無論是造型還是神態都和陳寶珠本人十分相像,憑藉這個角色,她拿下了「20世紀無線五大最難忘女主角獎」,成為了這個獎項最年輕的獲得者。

除了主角團之外,片中的其他角色也都能在現實中一一找到對應。

像是黃子華的王家衛,陳法蓉的於素秋、羅家英的關德興、敖志君的石堅、陳百祥的曹達華、陳彥行的薛家燕、張達明的鄧永祥、穀德昭的王天林、如花扮演的沈殿霞……

這部經典老片非常適合喜歡香港老電影的人,全劇到處都在致敬經典港片,劇情也多處致敬,就像劇粉所說:

「一幕幕曾經荒唐胡鬧的片段,在時隔二十年後卻叫人百感交集。」

片尾的彩蛋就出現了成龍的《員警故事》、張國榮的《金枝玉葉》、鄭伊健的《古惑仔之人在江湖》,片中還惡搞了王家衛的《東邪西毒》、《春光乍泄》、《阿飛正傳》等等。

除了對經典電影的「致敬」,劇中對那個時代的明星私事也一點沒放過,拍得相當大膽。

像是影射鄭少秋吃軟飯被肥肥包養、劇透鄧永祥妻子爭產、曹達華輸光全部身家、把謝霆鋒叫作謝檸檬謝婷婷叫謝枱婷等等…

當然還有那句致敬都依舊是梗的臺詞金句:

「我有中國人傳統的特質,貧窮。」

TOP7:《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首播時間:1996-01-13

豆瓣評分:9.0

96年亞視推出的電視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改編自1992年的同名話劇,在這部經典的電視劇之前,還有過電影版。

1994年,由高志森導演、杜國威編劇的電影版《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問世,雖然如今它的名氣不如電視劇版,但在當年,電影也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的提名,一同入圍的還有王家衛的《重慶森林》《東邪西毒》和陳可辛的《金枝玉葉》。

而這部劇版是亞視買的話劇版權改編,將原本幾個小時的話劇改編成40集的長篇電視劇。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講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香港,在麗花皇宮中姚小蝶、藍鳳萍、洪蓮茜、金露露相遇相知,性格迥異的四位臺柱在人生道路上的際遇與感情上的曲折故事。

劇中的四朵金花性格迥異,命運起伏,無論是感情還是事業都慘澹收場,可以這麼說隨便拿出一個人物,都是一把辛酸淚。

極具可看性的劇情,再加上劇中穿插了大量歌舞,使得這部劇在當時眾多港劇中變得很特別。

劇集一經播出,便迅速引發了收視狂潮,而主演的鄧萃雯、商天娥、蔡曉儀、萬綺雯、江華等人也因此一炮而紅。

其中鄧萃雯飾演的姚小蝶和江華飾演的沈家豪的愛情故事更是看得讓人心痛,當年兩人之間的戲外故事也鬧得風風雨雨。

劇中除了四朵金花的愛情故事讓人為之動容,四姐妹之間互相扶持、互相憐惜,在時代變遷下依舊相知相守的姐妹情誼更是讓人感動。

儘管時過境遷,物是人非、時過境遷,縱使故人不再,卻友誼長存,歷久彌新。

2013年,湖南衛視翻拍了這部經典老劇,改名《愛在春天》播出,劇集質量就不多說,但時隔17年還能被翻拍,足以證明這個故事的經典。

TOP6:《天龍八部》

首播時間:1997-07-28

豆瓣評分:9.0

《天龍八部》自第一版影視化以來,40多年拍攝了不下10個版本,但是對於許多觀眾來說,最經典的還得是97黃日華版。

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距今已經播出24年之久,但在豆瓣依舊擁有9.0的高分,評分人數超12萬。

當年《天龍八部》的播出,可謂創下了中國電視史先河,該劇不僅同時在5家衛視聯播,其他34家省級電視臺也幾乎在同時一時間段播出,而且收視率還多次拿下首位。

儘管這部劇在當時以至今天都無人可以取代,但是拍攝初期也是一如既往的「經費緊張」。

段譽標誌性的淩波微步因為沒錢吊威亞,是陳浩民靠著自己走八字步,加上後期的鏡頭處理才出現的效果。

但是儘管「經費緊張」,這部劇所有的主創人員卻一點都沒偷懶,反而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不僅走遍香港尋找合適的拍攝地點,為每一個人物設計專屬的服裝造型,甚至黃日華飾演的喬峰第一集出場的9分鐘打戲,就拍了足足30天,這30天裡重複的只有一件事,吊威亞。

不過可惜的是,黃日華沒能憑藉喬峰一角拿下當年TVB頒獎典禮的最佳男主角,輸給了《難兄難弟》裡的羅嘉良。

此外,這部劇的出圈和它的主題神曲《難念的經》也有很大關係,周華健演唱的這首他自己都很少再唱的主題曲。

這首歌將佛家經典融入其中,二十多行深刻拗口的歌詞,使得這首歌禪味十足富有哲理,配上急促的曲調,莫名讓人激動。

除了主題曲和劇集非常契合之外,劇中的每一首配樂都和劇情的匹配度極高,這也是讓這部劇成為經典的重要元素之一。

其實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因為翻拍多次,劇情觀眾都了然于心,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之所以經久不衰,成為40年來無可替代的存在,既有忠於原著的劇情,也有主創極為用心的拍攝。

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多年後在《王牌對王牌》節目裡重聚時,還能收割觀眾眼淚的原因吧。

TOP5:《上海灘》

首播時間:1980-03-10

豆瓣評分:9.1

沒想到吧,影響這麼大的《上海灘》竟然還進不了前3。

《上海灘》創作於港劇起步的70年代,起初並不被TVB高層看好,因為當時的大環境還是以古裝劇為主。

但是沒想到劇集播出之後,造成了萬人空巷的盛大場面,該劇於1980年在香港無線電視首播,1985年被引進內地。

在首播了十年後,這部劇還能在1990年香港無線電視舉辦「八十年代十大電視劇集」評選中位列第一,足以見得這部劇的地位。

該劇以民國年間的上海為背景,描述了上海幫會內的人物情仇以及許文強與馮程程之間的愛情故事。

受限於資金,這部劇從開拍到結束,沒有一個場景在上海取景,但是卻一點不會給劇迷帶來違和感,究其原因,無外乎兩個,扎實的劇本和演員的演繹。

周潤發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因報國無門而不得不加入上海灘黑幫的許文強,他身上比如一般黑幫人物,帶了點堅毅和憂鬱,還有良心未泯。

其實最開始,許文強這個角色中意的並不是周潤發,而是當時大火的鄭少秋,但是由於鄭少秋身體不好,才推薦了25歲的周潤發,誰曾想,就這樣成就了獨一無二的「許文強」。

此外,趙雅芝的馮程程,丁力粗心莽撞,馮敬堯老奸巨滑也都演繹得十分到位。

整部劇看下來,《上海灘》已經不只是一部電視劇,更是上海民國時期的縮影。

這個故事裡,這個時期的上海,有流氓,大亨,也有貧民,間諜,有像像馮程程一樣的女學生,也有像方豔雲一樣的交際花。

但他們每一個人都在亂世中掙扎,最終也都逃不過現實的困境和殘忍。

《上海灘》的故事並不完美,但40多年了,那個紳士禮帽、白色圍巾、風度翩翩的許文強,和麻花辮、空氣劉海、清純美麗的馮程程依舊是劇迷心中永不磨滅的印記。

而同名主題曲《上海灘》由音樂鬼才黃霑創作,歌詞的創作僅用了20分鐘,用最簡單的音階,寫出了最猛的歌。

單單是前奏響起,就足夠能讓人心潮澎湃。

「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TOP4:《神雕俠侶》

首播時間:1995-07-31

豆瓣評分:9.1

在90年代眾多引進的TVB金庸劇裡,95版《神雕俠侶》獲得了最高待遇。

劇集的主題曲在引進時重新製作了主題曲,原本由周華健和齊豫合唱的粵語版《神話情話》換成了由小柯作詞作曲,胡兵和希莉娜依共同演唱的《歸去來》,而這個舉措則是開創了引進劇的先河。

95版《神雕俠侶》有多經典,想必不需要再多說。

當時還是「平平無奇」的白古無論從氣質還是扮相都無可挑剔,完美還原了「一見楊過誤終身」的人物設定。

但事實上,這部劇在開拍前並不被看好,原因無他,珠玉在前。

1983年,由劉德華、陳玉蓮主演的《神雕俠侶》在港播出時極為轟動,開播後還創下了90%的收視率,拍攝期間金庸先生還親自探班,並且給出高度肯定。

在這樣的情況下翻拍,無疑是迎難而上。

當初古天樂還是新人演員,但監製兼導演的李添勝認為古天樂的人生經歷和楊過 有不少相似之處,於是竭力推薦了古天樂。

而古天樂也不負所望,首次出演主角就展現不俗的演技,尤其是講青年楊過的敏感頑劣,狡猾叛逆演繹得淋漓盡致。

同樣的,李若彤對於小龍女的演繹,也堪稱范本。在她的演繹下,小龍女的特質之一清冷淡漠,不食人間煙火也非常到位。

在兩位主演之外,95版《神雕》的配角選角也非常到位,黎耀祥版的老頑童,劉家輝飾演的金輪法王,張可頤飾演的程英還有李綺紅飾演的郭襄都讓人過眼難忘。

其實單從劇集對原著的還原度來說,95版的《神雕》並不是最還原的,節奏上也不如同時期其他TVB金庸劇來得順暢。

但由於選角太過合適且都無法替代,一些和原著不一致的小細節(比如斷錯手)也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畢竟儘管現在看姑姑和過兒同框,還是能讓人發出尖叫的。

TOP3:《射雕英雄傳》

首播時間:1983-05-24

豆瓣評分:9.2

上世紀90年代,TVB對金庸先生的經典武俠作品進行了一次集體大翻拍。

這一次翻拍的金庸劇由李添勝擔任總監製,包括《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笑傲江湖》、《天龍八部》、《鹿鼎記》、《雪山飛狐》、《碧血劍》。

得益於無可挑剔的選角和極為用心的拍攝,這次的翻拍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其中95版《神雕俠侶》,97版《天龍八部》,98版《鹿鼎記》都拿到了金庸改編劇裡的最高分,但83版的《射雕英雄傳》還是以0.3的微小分差打敗了94版《射雕英雄傳》,成為了無可撼動的最高分。

如果說95版《神雕》因為古天樂的神仙選角讓這部劇加了不少分,83版《射雕》出力最多的應該就是飾演黃蓉的翁美玲了。

黃蓉的角色其實是最後才定的,起初TVB考慮的是當紅女演員趙雅芝、汪明荃、歐陽佩珊等人,結果因為各種原因都不合適。

最終TVB決定採用海選的方式,從三千多人中擬定了四位人選,分別是陳複生、黃曼凝、黃杏秀和劉紅芳,沒想到最後黃蓉這個角色被翁美玲給拿下了。

儘管這部劇播出了近40年,但「阿翁之後再無黃蓉」的話還是廣為流傳。

當年因為這部劇風頭太盛,內地50家電視臺一起湊了110萬引進,不少人都是和街坊鄰居一起在黑白電視上看的。

如今再看,這部劇的特效場景都略顯粗糙,而且如果認真看過原著,也會發現劇版的劇情其實並不符合原著。

但是翁美玲嬌俏可愛的黃蓉,卻依舊成為一代人心中的經典。不管是不是情懷加分,這部劇在觀眾心中的地位顯而易見。

TOP2:《男親女愛》

首播時間:2000-02-21

豆瓣評分:9.3

《男親女愛》絕對是一部神作。

這部劇在2000年開播的時候就創下過收視神話,在非黃金段播出,平均收視卻能拿下35%,最高收視甚至達到了48%,至今仍舊是TVB收視神話之一。

有一個例子可以很好地證明這部劇在當年的火爆程度,劇中男主人公的愛好是在家裡養蟑螂,這部劇播出之後,香港不少市民也開始養蟑螂當寵物,口味很重的呀。

時隔20多年,這部劇還是老港劇迷的壓箱底收藏,時不時就會拿出來反復觀看,被稱作是領先時代20年的神劇。

《男親女愛》是由徐正康監製,鄭裕玲、黃子華、蕭亮、鄧建泓、苑瓊丹主演的情景喜劇,全劇共100集。

講述了兩個本來是南轅北轍的人,陰差陽錯地走在一起,複雜微妙的感情關係,引發出一段段風趣幽默、輕鬆爆笑的故事。

雖然是情景喜劇,但是這部劇的演員可以說全員線上,女主鄭裕玲還憑藉這個角色拿下了當年萬千星輝頒獎典禮年度我最喜愛的女主角。

劇中的兩個絕對主角都非常真實,鄭裕玲飾演的毛小慧,表面上是一個職場精英,標準白富美,實際上她也是敏感脆弱,有自己的弱點。

黃子華飾演的余樂天看起來吊兒郎當,每天沒個正行,但實際上卻深諳人生這裡,關鍵時刻非常靠譜。

兩人在人設上自帶反差萌再加上互相碰撞產生的火花,讓兩人之間的故事變得很有看頭。

另外,這部劇還有一個出彩的地方,就是臺詞,值得一提的是,劇中讓人印象深刻的臺詞,基本上都是出自黃子華之手。

像是「無敵是寂寞的,我是帥哥。」

「再給你一個荷爾蒙內分泌失調魅力大獎。」

「現在粗鹽比尊嚴都貴。」

「在法國,連要飯的都會說法文。」

「沒有人可以這麼跟我說話的,除了發薪水給我的那位。」

「我要罵人會直接罵出來,不會做鬼臉這麼含蓄的。」

TOP1:《大時代》

首播時間:1992-10-05

豆瓣評分:9.3

《大時代》拿下最高分,是意料之中的事。

這部毫無爭議的神劇,被稱作是港劇永恆的經典,股壇巔峰的大作,堪稱港劇天花板。

1992年,香港TVB邀請韋家輝擔任監製,召集鄭少秋、劉青雲、劉松仁、藍潔瑛、郭藹明、周慧敏、李麗珍、邵仲衡、陶大宇、吳啟明、郭政鴻等全明星陣容,拍攝了時裝商戰劇《大時代》。

它的故事內核並不複雜,以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的香港金融市場為背景,透過方家與丁家兩個家庭、兩代情仇,充分展現了名利與人性的糾纏。

在這部劇裡,刻畫了太多太多讓人印象深刻的經典角色。

有衝動蠻橫、極度偏激的丁蟹,全家慘遭迫害,拿到死亡劇本卻靠炒股擊敗丁家的方展博,有始終保持善良,最終還是淒慘離世的羅慧玲,有為人吝嗇、與方展博日久生情的小猶太,以及辦事果斷、不擇手段、將心愛之人從樓上拋下的丁孝蟹等。

其中由鄭少秋扮演的男主角丁蟹塑造地尤其成功,被劇迷稱作是所有港劇中最成功的反派,沒有之一。

他滿口的仁義道德卻極端的自私自利,拋妻棄子,誤會好兄弟方進新搶奪自己的心上人,於是將其打成白癡,潛逃後又再次殺人。

利用法律漏洞躲過牢獄之災後,歪打正著在股市撈了一身富貴後,最終還是在與方展博的對賭中慘敗。

當大勢已去,他竟然帶著4個兒子跳樓自殺!

「丁蟹報仇點到即止、丁蟹報恩家破人亡。」

就是這樣一個性格極其複雜、糾結與黑暗的反派人物,竟被鄭少秋完美地演繹了出來。

除了豐滿的人物之外,《大時代》還是一部非常優秀的職業劇,它為觀眾們真實展現了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的香港股市。

從劇中衍生出的「丁蟹效應」,甚至影響了現實的股票市場。

其實這部港劇天花板在當年播出的時候,因為收視不佳還從黃金檔調到了非黃金檔,但事實證明,好劇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

從以上10部電視劇就是這些年最受好評的十部港劇,當然,港劇發展的近70年裡,經典的,值得一再觀看的港劇遠不止10部,這個以後有機會再繼續盤點。

但是從上述這10部港劇來看,經典好劇集中在了上世紀8.90年代,而2000年之後的港劇居然只有2部。

沒想到在當年那個要資金沒資金,要技術沒技術的時代,在電視劇的製作上反倒最用心,最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港劇真的走下坡路了嗎?

倒也不儘然。

我們只能說,相比之下,港劇更多的是在原地踏步。

他們現在的所謂的新劇,用的還都是經典港劇的套路,時代在變,觀眾的口味也在變,一昧地使用老套路已經不頂用了。

所以是時候做出改變了,劇迷們還等待下一個港劇輝煌時刻呢。

它是當年唯一一部沒有得到廣告商贊助的劇。

而它之所以能夠以極低的期待值完成逆襲,在於其無可挑剔的劇本和用盡全力的主創。

《金枝欲孽》表面上說的是宮鬥爭寵,實際上它的立意更加深遠,講的是後宮女性的生存,還有人性。

正因為如此,劇集由一開始單一主角的設定到後期變成了扎實的群像戲。

劇中無論是城府極深的皇后,看似滿心算計實則敢愛敢恨的如玥,知世故而不世故的安茜,從始至終都被無奈包圍的爾淳,表面愛慕虛榮內心也有自己堅持的玉瑩。

甚至用情至深的福雅,善解人意的香浮,無怨無悔的皓雪,衝動魯莽的寶嬋都有自己的故事。

與一般的宮鬥劇相比,《金枝欲孽》的悲劇色彩很濃,劇中每一個人各有各的宿命和因果輪回,卻沒有哪一個是真正的贏家,也沒有哪一個是真正的主角。

也正因為如此,該劇的四位主角首次同以主角身份入圍了當年的TVB視後競選。

在劇情設計上,無論是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的宮鬥橋段,還是主角團裡的感情糾葛,各個都足以載入史冊。

用花的顏色來傳遞資訊的做法,孫白楊送給爾淳的走馬燈,孔武撿到的繡有詩句的絲帕,以及孔武和安茜在雪地中互相攙扶行走,甚至連片頭的詠歎調都成了不可超越的名場面。

值得一提的是,《金枝欲孽》改變無線電視劇傳統的室內拍攝手法,不僅在浙江橫店取景,還前往北京故宮實地拍攝。

另外,《金枝欲孽》最開始是為蔡少芬量身打造的,但是因為蔡少芬檔期不合適,不得不另外選角。

儘管之後蔡少芬出演的《金枝欲孽2》,但好劇本可遇不可求,這部續作終究還是撲了。

TOP9:《鹿鼎記》

首播時間:1998-06-01

豆瓣評分:8.9

2021年初張一山版本的《鹿鼎記》播出之後,誇張的表演和出格的改編讓人大失所望,同時也激起了網友重溫98年陳小春版《鹿鼎記》的熱情。

《鹿鼎記》是金庸先生最後一部小說,也是金庸先生眾多武俠小說中看起來最不「武俠」的一部。

因為其自1972年連載完之後就不斷被翻拍,最早一個版本於1977年就上映了。

儘管影視化的版本眾多,但最受普通觀眾喜愛和接受度最高的還是1998年的陳小春版。

陳小春的個人成長經歷和韋小寶的經歷也有幾分相似,在塑造韋小寶的市井氣上有天然的優勢,之前有過古惑仔經驗的陳小春演起來也得心應手不少。

而且這版《鹿鼎記》將韋小寶的人設往正面人物上靠,也顯得韋小寶更加的可愛。

同時為了讓劇情更貼合原著,關於韋小寶腹黑陰暗的一面,劇中用了小劇場的方式展現,這個做法在當時也是非常吸引人的。

在陳小春版本之前,影響力最大的就是周星馳主演的電影版《鹿鼎記》,除去劇情上的改編,星爺的韋小寶也被金庸先生蓋章,認為這版韋小寶是他心中理想的韋小寶。

為了演好韋小寶這個角色,陳小春在正式出演前曾7次拜訪星爺,最終得到了星爺的四字箴言:「色癡玩鬼」。

劇中戲份也很吃重的康熙一角是由馬浚偉出演,這是馬浚偉的第一部古裝劇。

馬浚偉是歌手出道,因為經紀公司給他定下的宣傳方案適得其反,歌唱事業很不如意,導致他一度想要退圈。

一次他在某綜藝上的古裝扮相被曾勵珍和李添勝看到,覺得非常適合康熙這個角色。多次邀約後,馬浚偉才同意出演康熙。

劇中的幾個老婆也都各有各的特色,還增加了不少原創劇情來進行鋪墊,可謂是較為成功的改編劇。

總之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管經費如何緊張,演員的確定多麼巧合,終究,他們成就了最好的一版《鹿鼎記》,這就夠了。

TOP8:《難兄難弟》

首播時間:1997-06-23

豆瓣評分:9.0

《難兄難弟》是TVB在1997年香港回歸之際拍攝的一套以懷舊為主調的電視劇,陣容非常強大,集結了羅嘉良、吳鎮宇、宣萱、張可頤等人出演,連客串登場的都是現在的熟臉。

劇集播出之後,反響巨大,平均收視率高達34點。

該劇以輕鬆幽默的方式演繹除了1960年代至1970年代的娛樂圈,很多橋段都是真實發生的,劇中的四位主角都有原型人物。

羅嘉良飾演的李奇,原型人物是當年另一個當紅小生呂奇,而他也憑藉精湛的演技,不僅演活了這個角色,還拿到了自己第一個視帝。

吳鎮宇飾演的謝源就是「不老帥哥」謝賢,也就是謝霆鋒的爸爸,是上世紀60年代香港的當紅小生,宣萱飾演的邵芳芳原型是「邵氏七公主」之一的蕭芳芳,張可頤飾演的程寶珠的原型則是陳寶珠。

劇中張可頤無論是造型還是神態都和陳寶珠本人十分相像,憑藉這個角色,她拿下了「20世紀無線五大最難忘女主角獎」,成為了這個獎項最年輕的獲得者。

除了主角團之外,片中的其他角色也都能在現實中一一找到對應。

像是黃子華的王家衛,陳法蓉的於素秋、羅家英的關德興、敖志君的石堅、陳百祥的曹達華、陳彥行的薛家燕、張達明的鄧永祥、穀德昭的王天林、如花扮演的沈殿霞……

這部經典老片非常適合喜歡香港老電影的人,全劇到處都在致敬經典港片,劇情也多處致敬,就像劇粉所說:

「一幕幕曾經荒唐胡鬧的片段,在時隔二十年後卻叫人百感交集。」

片尾的彩蛋就出現了成龍的《員警故事》、張國榮的《金枝玉葉》、鄭伊健的《古惑仔之人在江湖》,片中還惡搞了王家衛的《東邪西毒》、《春光乍泄》、《阿飛正傳》等等。

除了對經典電影的「致敬」,劇中對那個時代的明星私事也一點沒放過,拍得相當大膽。

像是影射鄭少秋吃軟飯被肥肥包養、劇透鄧永祥妻子爭產、曹達華輸光全部身家、把謝霆鋒叫作謝檸檬謝婷婷叫謝枱婷等等…

當然還有那句致敬都依舊是梗的臺詞金句:

「我有中國人傳統的特質,貧窮。」

TOP7:《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首播時間:1996-01-13

豆瓣評分:9.0

96年亞視推出的電視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改編自1992年的同名話劇,在這部經典的電視劇之前,還有過電影版。

1994年,由高志森導演、杜國威編劇的電影版《我和春天有個約會》問世,雖然如今它的名氣不如電視劇版,但在當年,電影也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的提名,一同入圍的還有王家衛的《重慶森林》《東邪西毒》和陳可辛的《金枝玉葉》。

而這部劇版是亞視買的話劇版權改編,將原本幾個小時的話劇改編成40集的長篇電視劇。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講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香港,在麗花皇宮中姚小蝶、藍鳳萍、洪蓮茜、金露露相遇相知,性格迥異的四位臺柱在人生道路上的際遇與感情上的曲折故事。

劇中的四朵金花性格迥異,命運起伏,無論是感情還是事業都慘澹收場,可以這麼說隨便拿出一個人物,都是一把辛酸淚。

極具可看性的劇情,再加上劇中穿插了大量歌舞,使得這部劇在當時眾多港劇中變得很特別。

劇集一經播出,便迅速引發了收視狂潮,而主演的鄧萃雯、商天娥、蔡曉儀、萬綺雯、江華等人也因此一炮而紅。

其中鄧萃雯飾演的姚小蝶和江華飾演的沈家豪的愛情故事更是看得讓人心痛,當年兩人之間的戲外故事也鬧得風風雨雨。

劇中除了四朵金花的愛情故事讓人為之動容,四姐妹之間互相扶持、互相憐惜,在時代變遷下依舊相知相守的姐妹情誼更是讓人感動。

儘管時過境遷,物是人非、時過境遷,縱使故人不再,卻友誼長存,歷久彌新。

2013年,湖南衛視翻拍了這部經典老劇,改名《愛在春天》播出,劇集質量就不多說,但時隔17年還能被翻拍,足以證明這個故事的經典。

TOP6:《天龍八部》

首播時間:1997-07-28

豆瓣評分:9.0

《天龍八部》自第一版影視化以來,40多年拍攝了不下10個版本,但是對於許多觀眾來說,最經典的還得是97黃日華版。

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距今已經播出24年之久,但在豆瓣依舊擁有9.0的高分,評分人數超12萬。

當年《天龍八部》的播出,可謂創下了中國電視史先河,該劇不僅同時在5家衛視聯播,其他34家省級電視臺也幾乎在同時一時間段播出,而且收視率還多次拿下首位。

儘管這部劇在當時以至今天都無人可以取代,但是拍攝初期也是一如既往的「經費緊張」。

段譽標誌性的淩波微步因為沒錢吊威亞,是陳浩民靠著自己走八字步,加上後期的鏡頭處理才出現的效果。

但是儘管「經費緊張」,這部劇所有的主創人員卻一點都沒偷懶,反而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不僅走遍香港尋找合適的拍攝地點,為每一個人物設計專屬的服裝造型,甚至黃日華飾演的喬峰第一集出場的9分鐘打戲,就拍了足足30天,這30天裡重複的只有一件事,吊威亞。

不過可惜的是,黃日華沒能憑藉喬峰一角拿下當年TVB頒獎典禮的最佳男主角,輸給了《難兄難弟》裡的羅嘉良。

此外,這部劇的出圈和它的主題神曲《難念的經》也有很大關係,周華健演唱的這首他自己都很少再唱的主題曲。

這首歌將佛家經典融入其中,二十多行深刻拗口的歌詞,使得這首歌禪味十足富有哲理,配上急促的曲調,莫名讓人激動。

除了主題曲和劇集非常契合之外,劇中的每一首配樂都和劇情的匹配度極高,這也是讓這部劇成為經典的重要元素之一。

其實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因為翻拍多次,劇情觀眾都了然于心,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之所以經久不衰,成為40年來無可替代的存在,既有忠於原著的劇情,也有主創極為用心的拍攝。

這也是為什麼他們多年後在《王牌對王牌》節目裡重聚時,還能收割觀眾眼淚的原因吧。

TOP5:《上海灘》

首播時間:1980-03-10

豆瓣評分:9.1

沒想到吧,影響這麼大的《上海灘》竟然還進不了前3。

《上海灘》創作於港劇起步的70年代,起初並不被TVB高層看好,因為當時的大環境還是以古裝劇為主。

但是沒想到劇集播出之後,造成了萬人空巷的盛大場面,該劇於1980年在香港無線電視首播,1985年被引進內地。

在首播了十年後,這部劇還能在1990年香港無線電視舉辦「八十年代十大電視劇集」評選中位列第一,足以見得這部劇的地位。

該劇以民國年間的上海為背景,描述了上海幫會內的人物情仇以及許文強與馮程程之間的愛情故事。

受限於資金,這部劇從開拍到結束,沒有一個場景在上海取景,但是卻一點不會給劇迷帶來違和感,究其原因,無外乎兩個,扎實的劇本和演員的演繹。

周潤發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因報國無門而不得不加入上海灘黑幫的許文強,他身上比如一般黑幫人物,帶了點堅毅和憂鬱,還有良心未泯。

其實最開始,許文強這個角色中意的並不是周潤發,而是當時大火的鄭少秋,但是由於鄭少秋身體不好,才推薦了25歲的周潤發,誰曾想,就這樣成就了獨一無二的「許文強」。

此外,趙雅芝的馮程程,丁力粗心莽撞,馮敬堯老奸巨滑也都演繹得十分到位。

整部劇看下來,《上海灘》已經不只是一部電視劇,更是上海民國時期的縮影。

這個故事裡,這個時期的上海,有流氓,大亨,也有貧民,間諜,有像像馮程程一樣的女學生,也有像方豔雲一樣的交際花。

但他們每一個人都在亂世中掙扎,最終也都逃不過現實的困境和殘忍。

《上海灘》的故事並不完美,但40多年了,那個紳士禮帽、白色圍巾、風度翩翩的許文強,和麻花辮、空氣劉海、清純美麗的馮程程依舊是劇迷心中永不磨滅的印記。

而同名主題曲《上海灘》由音樂鬼才黃霑創作,歌詞的創作僅用了20分鐘,用最簡單的音階,寫出了最猛的歌。

單單是前奏響起,就足夠能讓人心潮澎湃。

「浪奔浪流,萬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TOP4:《神雕俠侶》

首播時間:1995-07-31

豆瓣評分:9.1

在90年代眾多引進的TVB金庸劇裡,95版《神雕俠侶》獲得了最高待遇。

劇集的主題曲在引進時重新製作了主題曲,原本由周華健和齊豫合唱的粵語版《神話情話》換成了由小柯作詞作曲,胡兵和希莉娜依共同演唱的《歸去來》,而這個舉措則是開創了引進劇的先河。

95版《神雕俠侶》有多經典,想必不需要再多說。

當時還是「平平無奇」的白古無論從氣質還是扮相都無可挑剔,完美還原了「一見楊過誤終身」的人物設定。

但事實上,這部劇在開拍前並不被看好,原因無他,珠玉在前。

1983年,由劉德華、陳玉蓮主演的《神雕俠侶》在港播出時極為轟動,開播後還創下了90%的收視率,拍攝期間金庸先生還親自探班,並且給出高度肯定。

在這樣的情況下翻拍,無疑是迎難而上。

當初古天樂還是新人演員,但監製兼導演的李添勝認為古天樂的人生經歷和楊過 有不少相似之處,於是竭力推薦了古天樂。

而古天樂也不負所望,首次出演主角就展現不俗的演技,尤其是講青年楊過的敏感頑劣,狡猾叛逆演繹得淋漓盡致。

同樣的,李若彤對於小龍女的演繹,也堪稱范本。在她的演繹下,小龍女的特質之一清冷淡漠,不食人間煙火也非常到位。

在兩位主演之外,95版《神雕》的配角選角也非常到位,黎耀祥版的老頑童,劉家輝飾演的金輪法王,張可頤飾演的程英還有李綺紅飾演的郭襄都讓人過眼難忘。

其實單從劇集對原著的還原度來說,95版的《神雕》並不是最還原的,節奏上也不如同時期其他TVB金庸劇來得順暢。

但由於選角太過合適且都無法替代,一些和原著不一致的小細節(比如斷錯手)也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畢竟儘管現在看姑姑和過兒同框,還是能讓人發出尖叫的。

TOP3:《射雕英雄傳》

首播時間:1983-05-24

豆瓣評分:9.2

上世紀90年代,TVB對金庸先生的經典武俠作品進行了一次集體大翻拍。

這一次翻拍的金庸劇由李添勝擔任總監製,包括《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笑傲江湖》、《天龍八部》、《鹿鼎記》、《雪山飛狐》、《碧血劍》。

得益於無可挑剔的選角和極為用心的拍攝,這次的翻拍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其中95版《神雕俠侶》,97版《天龍八部》,98版《鹿鼎記》都拿到了金庸改編劇裡的最高分,但83版的《射雕英雄傳》還是以0.3的微小分差打敗了94版《射雕英雄傳》,成為了無可撼動的最高分。

如果說95版《神雕》因為古天樂的神仙選角讓這部劇加了不少分,83版《射雕》出力最多的應該就是飾演黃蓉的翁美玲了。

黃蓉的角色其實是最後才定的,起初TVB考慮的是當紅女演員趙雅芝、汪明荃、歐陽佩珊等人,結果因為各種原因都不合適。

最終TVB決定採用海選的方式,從三千多人中擬定了四位人選,分別是陳複生、黃曼凝、黃杏秀和劉紅芳,沒想到最後黃蓉這個角色被翁美玲給拿下了。

儘管這部劇播出了近40年,但「阿翁之後再無黃蓉」的話還是廣為流傳。

當年因為這部劇風頭太盛,內地50家電視臺一起湊了110萬引進,不少人都是和街坊鄰居一起在黑白電視上看的。

如今再看,這部劇的特效場景都略顯粗糙,而且如果認真看過原著,也會發現劇版的劇情其實並不符合原著。

但是翁美玲嬌俏可愛的黃蓉,卻依舊成為一代人心中的經典。不管是不是情懷加分,這部劇在觀眾心中的地位顯而易見。

TOP2:《男親女愛》

首播時間:2000-02-21

豆瓣評分:9.3

《男親女愛》絕對是一部神作。

這部劇在2000年開播的時候就創下過收視神話,在非黃金段播出,平均收視卻能拿下35%,最高收視甚至達到了48%,至今仍舊是TVB收視神話之一。

有一個例子可以很好地證明這部劇在當年的火爆程度,劇中男主人公的愛好是在家裡養蟑螂,這部劇播出之後,香港不少市民也開始養蟑螂當寵物,口味很重的呀。

時隔20多年,這部劇還是老港劇迷的壓箱底收藏,時不時就會拿出來反復觀看,被稱作是領先時代20年的神劇。

《男親女愛》是由徐正康監製,鄭裕玲、黃子華、蕭亮、鄧建泓、苑瓊丹主演的情景喜劇,全劇共100集。

講述了兩個本來是南轅北轍的人,陰差陽錯地走在一起,複雜微妙的感情關係,引發出一段段風趣幽默、輕鬆爆笑的故事。

雖然是情景喜劇,但是這部劇的演員可以說全員線上,女主鄭裕玲還憑藉這個角色拿下了當年萬千星輝頒獎典禮年度我最喜愛的女主角。

劇中的兩個絕對主角都非常真實,鄭裕玲飾演的毛小慧,表面上是一個職場精英,標準白富美,實際上她也是敏感脆弱,有自己的弱點。

黃子華飾演的余樂天看起來吊兒郎當,每天沒個正行,但實際上卻深諳人生這裡,關鍵時刻非常靠譜。

兩人在人設上自帶反差萌再加上互相碰撞產生的火花,讓兩人之間的故事變得很有看頭。

另外,這部劇還有一個出彩的地方,就是臺詞,值得一提的是,劇中讓人印象深刻的臺詞,基本上都是出自黃子華之手。

像是「無敵是寂寞的,我是帥哥。」

「再給你一個荷爾蒙內分泌失調魅力大獎。」

「現在粗鹽比尊嚴都貴。」

「在法國,連要飯的都會說法文。」

「沒有人可以這麼跟我說話的,除了發薪水給我的那位。」

「我要罵人會直接罵出來,不會做鬼臉這麼含蓄的。」

TOP1:《大時代》

首播時間:1992-10-05

豆瓣評分:9.3

《大時代》拿下最高分,是意料之中的事。

這部毫無爭議的神劇,被稱作是港劇永恆的經典,股壇巔峰的大作,堪稱港劇天花板。

1992年,香港TVB邀請韋家輝擔任監製,召集鄭少秋、劉青雲、劉松仁、藍潔瑛、郭藹明、周慧敏、李麗珍、邵仲衡、陶大宇、吳啟明、郭政鴻等全明星陣容,拍攝了時裝商戰劇《大時代》。

它的故事內核並不複雜,以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的香港金融市場為背景,透過方家與丁家兩個家庭、兩代情仇,充分展現了名利與人性的糾纏。

在這部劇裡,刻畫了太多太多讓人印象深刻的經典角色。

有衝動蠻橫、極度偏激的丁蟹,全家慘遭迫害,拿到死亡劇本卻靠炒股擊敗丁家的方展博,有始終保持善良,最終還是淒慘離世的羅慧玲,有為人吝嗇、與方展博日久生情的小猶太,以及辦事果斷、不擇手段、將心愛之人從樓上拋下的丁孝蟹等。

其中由鄭少秋扮演的男主角丁蟹塑造地尤其成功,被劇迷稱作是所有港劇中最成功的反派,沒有之一。

他滿口的仁義道德卻極端的自私自利,拋妻棄子,誤會好兄弟方進新搶奪自己的心上人,於是將其打成白癡,潛逃後又再次殺人。

利用法律漏洞躲過牢獄之災後,歪打正著在股市撈了一身富貴後,最終還是在與方展博的對賭中慘敗。

當大勢已去,他竟然帶著4個兒子跳樓自殺!

「丁蟹報仇點到即止、丁蟹報恩家破人亡。」

就是這樣一個性格極其複雜、糾結與黑暗的反派人物,竟被鄭少秋完美地演繹了出來。

除了豐滿的人物之外,《大時代》還是一部非常優秀的職業劇,它為觀眾們真實展現了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的香港股市。

從劇中衍生出的「丁蟹效應」,甚至影響了現實的股票市場。

其實這部港劇天花板在當年播出的時候,因為收視不佳還從黃金檔調到了非黃金檔,但事實證明,好劇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

從以上10部電視劇就是這些年最受好評的十部港劇,當然,港劇發展的近70年裡,經典的,值得一再觀看的港劇遠不止10部,這個以後有機會再繼續盤點。

但是從上述這10部港劇來看,經典好劇集中在了上世紀8.90年代,而2000年之後的港劇居然只有2部。

沒想到在當年那個要資金沒資金,要技術沒技術的時代,在電視劇的製作上反倒最用心,最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港劇真的走下坡路了嗎?

倒也不儘然。

我們只能說,相比之下,港劇更多的是在原地踏步。

他們現在的所謂的新劇,用的還都是經典港劇的套路,時代在變,觀眾的口味也在變,一昧地使用老套路已經不頂用了。

所以是時候做出改變了,劇迷們還等待下一個港劇輝煌時刻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