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臺北7旬孤寡母親不慎摔下床,以「沒時間照顧為由」撫養多年的兒子一手將媽送安養院,轉手再賣掉起家厝,她懊悔:晚年

白駒過隙, 人的一生看似漫長, 但其實過得飛快。 從哭著來到笑著去, 這百年歲月裡, 我們的生活裝滿了酸甜苦辣。

年輕的時候, 為了讓身邊人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不得不在社會上追名逐利, 努力奮鬥。

等到我們老了, 到晚年了, 往往沒有了衝勁, 而是抱著一種落葉歸根的心態, 但這個落葉歸根卻不是雖都能過的舒服的。

隨著家庭觀念的變化, 過往為人父母, 將晚年寄託在子女身上「養兒以防老」的傳統思維, 早已悄然變革!

對此便有越來越多相關人士, 建議步入晚年的樂齡族, 放下老後想要仰賴子女維生的念頭,

及早為自己做好準備, 千萬別真的等到生活無法自理的那天, 將晚年生活任由他人處置。

據《CMoney》報導, 知名網路專欄作家傅恪恩, 就曾以一件房仲友人經手的真實案例來呼籲所有人, 一旦過了中年, 就該趁著身體還行, 及早規劃好往後的生活,

無論是預請看護、提前安排好合適的養老院, 甚至事身後事的安排, 最好都要在能有選擇時自己作主, 別像這起案例中的老母親, 辛苦打拚了一輩子, 卻在晚年被兒子一手送進療養院, 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

這位老母親當時已高齡70多歲, 因為相依為命的兒子長期定居大陸,

她只能獨自一人住在臺北的大房子裡, 怎料, 一次寒流侵臺的夜晚, 老人家半夜起身添水時, 意外從床上跌落, 從此不良於行、生活難以自理, 而果兒子知情後趕來臺灣, 二話不說就把老母親送到了安養機構, 甚至還把媽媽住了一輩子的起家厝, 轉手就賣了出去, 其中許多母親是若珍寶的收藏, 也讓他任由鄰居搬走了。

問起住在安養院的母親後來如何了, 對方也僅透露, 老人家雖也算看得開, 並不排斥住在療養院, 就是每當問起家中心心念念的收藏時, 被孩子以敷衍了事後, 眉宇間流露出的失落神情, 讓人特別不捨、不由為之心疼。

最後, 傅恪恩不忘再次以這位老母親晚年的遭遇為例, 強調在今天這個世代, 養兒未必能防老, 因此最要緊的, 就是把自己的人生安排妥當, 說著說著還不禁有感而發:「真的別等著讓別人來替你段捨離啊...」既徒增煩惱又拖累子女, 得不償失啊!

傅恪恩的觀念真的蠻有道理的, 在想養活自己都不容易的現代, 指望孩子能砸大錢養老送終, 已不太切實際, 希望他的觀點能幫助到大家~

要想讓自己的晚年過得舒服, 手裡要緊握這兩件東西, 丟了其中一樣, 晚年生活多半會過的很艱難。

1錢是老人的安身立命的根本王爾德曾說過一句話:「在我年輕的時候, 曾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 現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確如此。」

這裡說的錢指的是養老錢說錢,有人說錢乃身外之物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可我們要知道,我們一出生就和錢打交道,沒錢何談幸福?

人到晚年要為自己未雨綢繆人活一生,如果能夠安詳的度過晚年這段夕陽紅的時光,無疑是有福之人。

這樣的人多數手裡有房有存款,他們有自己的底氣面對晚年遇到的困擾,也不怕生活帶來的痛苦,不用看孩子們的臉色,關鍵時刻還能救自己一命。

希望所有新老人朋友看完此文後都能夠多為自己想一想,手裡牢牢緊握著兩樣東西,過一個安詳的晚年。

現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確如此。」

這裡說的錢指的是養老錢說錢,有人說錢乃身外之物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可我們要知道,我們一出生就和錢打交道,沒錢何談幸福?

人到晚年要為自己未雨綢繆人活一生,如果能夠安詳的度過晚年這段夕陽紅的時光,無疑是有福之人。

這樣的人多數手裡有房有存款,他們有自己的底氣面對晚年遇到的困擾,也不怕生活帶來的痛苦,不用看孩子們的臉色,關鍵時刻還能救自己一命。

希望所有新老人朋友看完此文後都能夠多為自己想一想,手裡牢牢緊握著兩樣東西,過一個安詳的晚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