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兩年來經常腹瀉,原來是這種癌在作祟!

今年60歲的袁先生從前年開始, 就出現腹瀉的癥狀, 但是他一直拖著沒有就醫。 直到今年, 肚子實在痛得受不了了, 在醫院一檢查, 情況不妙!結直腸裡長了兩個大腫瘤, 其中一個位置還很低。

平時遇到身體不舒服, 袁先生總是喜歡扛一扛, 或者上藥店自己配點藥服用。 不過這次好像是抗不過去了, 他發現自己腹瀉次數增多了, 一天要2-3次的樣子。 而且, 右上腹疼痛越來越嚴重, 「那種痛就像是五臟六腑擰在一起, 受不了啊!」家人看到他疼痛難忍的樣子, 把他帶去當地醫院就診, 醫生給他開出了CT檢查的單子, 檢查結果顯示:結腸肝曲巨大腫瘤。

經過家人商量, 他們辦理了住院手續。 住院後進行了詳細的檢查, 檢查發現, 不僅結腸肝曲有巨大腫瘤, 還有低位直腸癌。 袁先生當時知道自己病情時, 簡直是晴天霹靂, 還以為僅僅是腫瘤, 結果還有更嚴重的癌。

普外科王峰勇副主任醫師介紹, 袁先生的低位直腸癌已經直抵肛門, 所以一直以來造成袁先生腹瀉不止, 經過專家的術前討論, 根據腫瘤位置及發病特點, 擬訂了微創保肛的手術方案。

術中充分游離, 淋巴結清掃, 出血很少, 視野清晰, 手術順利完成。 僅僅在腹部開了5個紐扣大小的切口,

就切除了兩處結直腸癌, 還保留了肛門。 手術後第二天, 袁先生就下床活動, 恢復順利。 接下來還要接受化療等。

醫院副院長孫元水教授介紹, 目前結直腸癌的發病率位居我國所有惡性腫瘤的第3位, 死亡率的第5位。 中年以上的男性多發, 早期表現多不明顯。 直腸癌合併結腸癌比較少見。 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現臨床癥狀。 袁先生的發病比較典型, 如腸道刺激癥狀和排便習慣改變:便頻、腹瀉或便秘、有時便秘和腹瀉交替;便血, 時為粘液血便;晚期出現腸梗阻、腹部腫塊以及消瘦、出血、乏力等全身癥狀。

那麼, 結直腸癌的病因有哪些, 以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引起注意:

01

結直腸息肉:

其中孚乚頭狀腺瘤最易惡變,

家族性息肉病癌變的發生率則更高。

02

潰瘍性結腸炎:

發生率可能比正常人群高出5~10倍。

03

飲食因素:

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纖維素的攝入與發病密切相關。

04

家族性遺傳因素:

約占結直腸癌的20%。

如何預防結直腸癌呢?

合理安排膳食, 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和粗纖維食物;

積極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息肉病、腺瘤和克羅恩病;參加普查和篩檢(糞便隱血試驗、肛診、腸鏡等);

養成良好生活方式(不吸煙不酗酒、平衡飲食、參加體力活動、控制體重和防止肥胖等)。

早期篩查很重要, 凡40歲以上尤其有以下情況者, 建議到醫院進行直腸指檢和結腸鏡檢查:

1、直系親屬有結直腸癌史者;

2、有癌癥病史或腸道腺瘤、息肉病史;

3、近期出現持續腹部不適、隱痛;

4、大便習慣改變、出現便秘或腹瀉、或兩者交替;

5、便血或大便隱血試驗陽性者。

早期發現和治療結直腸癌。 對於高危人群(例如有遺傳或家族風險的人群建議定期進行結腸鏡檢查, 及時摘除腺瘤, 可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生率。 研究表明, 早期篩查和內鏡下摘除腺瘤或息肉, 使腸癌的發生率下降70%。

使腸癌的發生率下降70%。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