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 這種傳染病專挑這些場所「興風作浪

每年的5月至12月是北京市手足口病的主要流行季節, 這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專挑幼稚園、學校等孩子們聚集的場所「興風作浪」。 根據手足口病流行規律, 我國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 部分地區(尤其是南方)10-11月還會出現秋季小高峰。 作為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 手足口病有哪些癥狀?家長們平時應該給孩子做好哪些防護?得了手足口病的寶寶要怎樣護理呢?

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CV-A16、CV-A6、EV-A71等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 5歲及以下兒童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易感人群;主要經胃腸道(糞-口途徑)傳播, 也可經呼吸道(飛沫、咳嗽、打噴嚏等)傳播, 亦可因接觸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膚或粘膜皰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傳播, 傳染性強。 手足口病主要通過密切接觸病人的糞便、皰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觸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環境而感染。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較輕, 呈自限性, 7-10天病程後可完全康復。 患兒發病初期常出現發熱、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 發熱1-2天后, 在舌頭、牙齦和/或兩頰內側等口腔部位出現水皰, 痛感明顯, 這些水皰初期為細小紅點, 後形成潰瘍。 另外, 多數患兒手掌、腳底會出現皮疹, 皮疹通常不癢, 有些皮疹帶有水泡, 其他部位如臀部、膝蓋、肘部、軀幹等也可能出現皮疹。 部分病例無發熱。 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癥, 如腦炎、腦幹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痹、肺水腫、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

成年人也可能感染腸道病毒

成人感染後大多沒有明顯癥狀, 但仍具有傳染性。 因此家中經常照看孩子的成員需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避免將腸道病毒傳染給兒童。

如何有效預防?

接種疫苗, 提前預防

對於5歲及以下的小朋友, 可以考慮接種疫苗。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很多種, 但引起重癥和死亡的主要是EV-A71病毒。 目前我國已研製出預防EV-A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疫苗。 家長可根據孩子的身體情況和需要選擇是否接種EV-A71疫苗。

哪些人可以接種EV-A71疫苗?

疫苗接種對象為6月齡-5歲的兒童。

溫馨提示

EV-A71疫苗屬二類疫苗, 接種需遵從「知情、自願、自費」原則;

接種前應先預約登記, 並按相關規定由接種對象監護人簽署疫苗接種知情同意書;

接種疫苗後, 要求接種物件在接種單位留觀30分鐘。

及時就醫, 避免交叉感染

家長應做好兒童手足口病的預防,

瞭解手足口病相關知識, 在發現相關癥狀時及時帶孩子就診。 由於3歲以下兒童相對更容易發展為重癥病例, 因此特別提示:3歲以下的兒童出現高熱不退、精神差、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無力、呼吸增快、減慢或節律不整、出冷汗、四肢發涼、皮膚花紋, 心率增快等癥狀時, 應及時再次帶孩子到正規醫療機構就醫。 居家治療的患兒, 要避免與其他兒童, 尤其是其他更小年齡組兒童的接觸, 減少交叉感染。

患兒家長應加強患兒的護理

目前, 手足口病沒有特效藥, 抗生素無效, 主要治療方式為對癥治療, 大部分患兒能自愈。

在照顧患兒時重點做好這幾點:

飲食——清淡為宜

由於口腔皰疹, 寶寶可能拒食, 可以多喝溫開水, 吃清淡、易消化的粥或麵食等,

不吃刺激性食物。

發熱——勤測體溫

可採用物理方法或藥物降溫。

口腔——保持清潔

常漱口, 飯前飯後用淡鹽水漱口, 對於不會漱口的寶寶, 可以用棉簽蘸淡鹽水輕輕清潔口腔。

皮疹——防止抓撓

患兒衣物應選擇舒適、柔軟的面料, 勤剪指甲防止患兒抓破皮疹。  

消毒通風——蒸煮、日曬加氯漂

酒精對手足口病毒無效, 患兒用過的東西如衣服、毛巾、餐具、玩具等可用開水燙洗或陽光暴曬, 也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消毒, 房間要定期開窗通風。

手足口病傳染性強, 得病的患兒不要去幼稚園或學校上課, 癥狀完全消失後7天才可以複課。

溫馨提示

近期, 北京市將進入手足口病高發期, 建議全市托幼機構嚴格落實晨午檢制度, 做好缺勤登記, 加強玩具、衛生用品、餐具及活動場所物體表面消毒。

加強玩具、衛生用品、餐具及活動場所物體表面消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