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羅大佑獲金曲特別貢獻獎 70歲的他被稱為「音樂教父」 網友:時代更迭,經典不衰

高曉松說, 羅大佑在我心中是神一樣的存在。 李宗盛說, 你們的大哥是我, 我的大哥是羅大佑周杰倫說, 我的目標就是像羅大佑一樣成為一個時代的「音樂教父」。 「音樂教父」羅大佑今年70歲了。

近日, 某媒體在社交平臺爆料音樂人羅大佑榮獲第32屆金曲特別貢獻獎, 引來一眾網友祝賀。 金曲獎是著名的華語音樂獎項之一, 含金量非常之高。 特別貢獻獎更意味著獲得者是樂壇中里程碑式的人物, 他們通常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則動態一經發佈就引來不少網友評論。 不少網友在評論中極大的肯定了羅大佑在歌壇中的地位, 稱金曲獎如果不給羅大佑就是金曲獎自己的問題, 還有許多網友恭喜羅大佑獲此獎項。

曾獲得金曲特別貢獻獎的歌手包括蘇芮、張雨生、鄧麗君等人, 他們都是國民度極高的歌手, 唱功與影響力並存。 而本次獲得者羅大佑絕對稱得上是實至名歸,

羅大佑曾製作伴隨幾代孩子長大的《童年》、世界和平之歌《明天會更好》等作品。

但這首《明天會更好》後續因為種種事情受到頗多爭議, 而當時正值青年的羅大佑也不得不被迫移民至美國, 差點告別歌壇, 也差點卻成為父母所期盼他未來能成為的醫生。

羅大佑上學期間, 臺灣的音樂發展可謂迅速。 1973年, 楊弦在胡德夫的演唱會上發表了餘光中詩《鄉愁四韻》的譜曲版本。 1976年, 陶曉清在淡水校園組織「西洋民謠演唱會」, 李雙澤拿著可樂瓶, 嘴裡大喊「唱自己的歌」。 不走尋常路的年輕人的所作所為,

立即引起大討論。 此後40年, 「唱自己的歌」一直是民謠的精神圖騰。

現在很多90後 、00後會有一個疑問:羅大佑憑什麼被稱為「音樂教父」?的確, 單憑唱歌來說, 他不是最強的, 他的嗓音也一般, 形象也一般, 但是作為音樂人, 試問誰的作品能成為一個時代的先鋒, 能點亮每一個唱他歌曲的歌手?他創作的歌曲曲調優美, 歌詞富有詩意、飽含真摯情義又耐人尋味, 他的歌思想深刻帶有醒世之語, 鋒芒畢露帶有批判精神。 他不僅僅是一個音樂人, 更是許多人精神上的引領人。

現在的年輕人覺得羅大佑不怎麼樣, 總去拿他跟周杰倫、李宗盛、周華健等等比較, 實在沒有可比性。 單憑唱歌好不好去衡量一個人, 未免有點太淺薄了。 羅大佑是用生命在歌唱!他的音樂已超出流行音樂的范圍, 承載了許多思想內涵和文化使命, 他是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他的歌詞不知不覺已進入20世紀70年代年輕人的深層意識, , 改變了許多年輕人的思考方式。

他的音樂對華語樂壇流行音樂風格的轉變有劃時代的影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