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5歲女童沒照顧好弟弟,被媽媽責罵,孩子閉眼前仍伸手求「抱抱」

養育小孩的確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特別是養育多個孩子, 父母一邊需要承擔工作上的壓力, 一邊還要挑起教育孩子的擔子, 所以在情緒激動的時候, 第一反應大多數是罵, 而很少用孩子可以接受的言語和行動來說服他們。

「媽媽, 抱抱」

在農村裡, 有很多家庭都是二胎甚至多胎的結構, 大部分父母對老大的態度都是嚴厲的, 他們默認老大是這個家的頂樑柱, 是來幫助父母帶弟弟妹妹和幹活的, 小栗就是這萬千個老大之中的一個。

某個飯後的週末, 媽媽囑咐小栗照顧好弟弟, 出門去買菜, 當小栗在看電視時, 弟弟突然偷偷爬上沙發玩, 結果意外。

醫生經過搶救遺憾表示, 無力回天了。 就這樣, 這位母親痛失了可愛的女兒。 看著小孩奄奄一息的模樣, 眾人皆指責這位媽媽。

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孩童時期, 家長就是小孩模仿的物件, 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說什麼話, 做什麼事, 就應該也約束自己的行為。

使自己的角色變「弱」

家長需要嚴厲的部分只在一些生活原則問題, 需要教育孩子不要做傷害自己和他人的行為, 除此之外有許多事情都不是什麼值得大打出手的「大事」。

家長不應該時時刻刻都板著一張臉對孩子這也不滿意那也不滿意,

而是應該更多地把自己變「弱」, 對孩子釋放「需要幫助」的 信號, 這樣一來, 孩子的學習欲望就會變得強烈, 自然而然就會成為家長們心中優秀懂事的娃了。

尊重不僅僅限制于成年人于成年人, 在家庭之中也必須把尊重放在心上,

只有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人格是被尊重的, 他們才會更願意跟家長真誠溝通交流, 從而也省去了家長需要「手腳」的機會, 促成更好的家庭關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