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史前紀元】恐龍中的「虎式坦克」:迅猛龍咬一口能崩掉牙,甲龍有多強悍

在我們現如今的世界裡, 有許多小動物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 進化出了一身鋼筋鐵甲, 比如穿山甲, 刺蝟, 豪豬等, 在數千萬年前的恐龍時代, 也有一種小型恐龍進化出了一身厚重的裝甲和尾椎來應對食肉恐龍的突擊, 這就是甲龍。

甲龍生活的年代, 已經是白堊紀的晚期, 這是恐龍時代發展的[高·潮]。 甲龍作為恐龍世界的「虎式坦克」, 也守護住了小型食草類恐龍的榮耀。 甲龍的體長只有五六米, 體重在9噸左右, 在恐龍家族裡並不起眼。 但甲龍的背部是特殊的硬化皮膚, 防禦能力較強, 但是相比我們現在熟悉的烏龜殼, 甲龍的硬化皮膚厚度還是較輕的, 如果是霸王龍或者暴龍的尖牙利齒, 甲龍或許很難抵禦。

著名的紀錄片《與恐龍同行》中, 甲龍的體長和防禦能力被過分誇大了。 其實甲龍並非是當時大陸上的優勢種群, 甲龍的數量比鴨嘴龍或三角龍的數量都要少。

甲龍所防禦的主要對手, 還是以迅猛龍為代表的中小型食肉恐龍。

因為一身厚甲, 甲龍的機動性很差, 只能靠四條腿在陸地上緩慢挪動, 看上去非常像是一輛重型坦克車。 甲龍的牙齒細密, 適合嚼碎堅硬的植物或者樹皮。 甲龍的骨骼構造十分結實,

包括頭骨在內的骨質全都是閉合的。

除了一身厚甲之外, 甲龍的尾巴還有一個像橄欖球一樣的尾椎, 可以如重錘一般重創食肉恐龍的身體, 嚴重的話足以讓其骨折, 至少能讓其悻悻退去。 四條小短腿讓甲龍的柔軟腹部相當貼近地面, 不會給食肉恐龍偷襲的機會。

現在我們在鱷魚等一些爬行動物的身上, 還能發現類似甲龍的硬化皮膚。 雖然面對大型食肉類恐龍依然無能為力, 但甲龍碰到它們的機會並不多。 對於迅猛龍這類的中小型恐龍, 想要對甲龍下手必須付出很大的代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