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寵物»正文

父母常掛在嘴邊的3句話,竟是傷孩子最深的毒藥!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是一味的自我行動, 而是應該在尊重孩子, 聆聽孩子的前提下進行。 只有這樣, 才能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01

我都是為你好

微博博主 @寫不出稿蘇見祈 在網上分享了一則故事:

我在家鄉的某個國企上班。 單位不大, 本地人聽著名字光鮮, 內裡什麼花樣都有。

有一天, 一個剛入職的小姑娘來找我, 捧著一張工資條, 情緒很激動。

我一看那小紙條, 第一個月的實收工資, 997.1元。 之所以今天才知道自己的收入, 是因為這個單位的勞動合同裡, 從未有過薪資條款。

當初面試的時候我就得知, 女孩是從北京辭職回到家鄉的,

簡歷上寫著上一份工作月薪一萬五。

我問她, 為什麼這麼好的工作放棄了?

小姑娘說, 因為父母隔三差五地打電話來, 重複著“女孩子還是回家好, 穩定”, 還說家裡已經托人介紹了很好的工作。

於是一個月後的今天, 她得到了穩定的997.1。

“這事兒你和家裡說了嗎?”我問她。

“剛打電話說了, 我爸說年輕人不要老想著錢, 一千塊有一千塊的活法。 ”

小姑娘咬牙切齒, 雙眼通紅。

入職這些年, 每一年都能遇見因為父母勸說回到家鄉這個金玉其外的單位的年輕人, 其中尤以女生居多。

已經在一線城市站穩腳跟的他們, 擁有遠高於平均水準的學歷和專業素養, 卻在赤裸裸的關係網和江湖法則面前三觀盡毀,

看著不到曾經零頭的月薪目瞪口呆。

那些眼裡的光漸漸黯淡了, 只是因為當初天平的一端, 親情兩個字太過沉重。

我能理解眼前女孩的憤怒, 也不難想像她的父母如願以償的喜悅。

說不定此刻她的母親正在牌桌前昂著頭, 說著自己家閨女在一個什麼什麼單位工作, 換來周圍老阿姨們羡慕的眼神。

而她不會知道這豔羨的代價, 是女兒憤怒的淚水, 和她從此刻開始灰暗的人生。

從小到大, 父母對孩子說過最多的一句話可能就是:你要聽爸爸媽媽的話, 爸爸媽媽都是為你好。

但實際上, “為你好”這三個字本身就是一種主觀意識的體現, 甚至可以說是自我意識的綁架。

在父母說出這三個字後, 其實就把孩子的想法扼殺在了搖籃之中,

讓孩子不得不順從。

上面故事裡的那個女孩, 應該已經在北京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擁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卻在父母一次又一次的“勸說”“引誘”之下, 選擇了妥協和順從, 回家接受父母的安排。 我想她的心裡是不甘的, 是有巨大落差的, 但孝順在先, 她不得不丟棄自己喜歡的生活, 給父母一切他們想要的答案。

02

我數到3

“數到三”是我們在跟孩子鬥爭拉鋸戰中, 很多父母會用到的招數, 從多數父母的反應來看, 這招終極殺手鐧使用起來的效果還很不錯, 一般還沒有等我們數到“三”這個數字的時候, 孩子就已經乖乖“就範”。

為什麼“數到三”對孩子有這麼大的魔力呢?

原因一:孩子反應慢半拍

相較于成年人, 孩子的節奏往往要慢半拍,

而且注意力也比較容易分散, 所以催孩子快點, 便成了我們與孩子相處的日常:快走、快吃、快放下、快刷牙……

但是殊不知, 當孩子的注意力從一件事轉移到另一件事上, 往往需要一個緩衝的時間, 來慢慢適應這個轉變。

而“數到三”恰好就給了孩子這個時間差, 能讓他把注意力從這件事轉移到那件事上。

原因二:威脅下的屈服

“數到三”說到底就是對孩子的一種威脅, 要是到這這個期限孩子要是還沒有做出正確選擇的話, 一般後果都是不好的。

“數到三”之所以對孩子有用, 其實多半也是威脅下的屈服而已。

“數到三”弊遠大於利

“數到三”在我們管教孩子的時候, 短期效果確實不錯, 在這種招式下孩子基本上就會選擇順從我們的意思,

節省了我們很多的精力。 但是長期來說, 對孩子身心發育卻是很不利的。

“數到三”這種脅迫式的教育方式, 要麼讓孩子對家長逐漸失去信任感變得叛逆, 要麼讓孩子逐漸失去自我, 變成只會迎合別人的應聲蟲。

在我們對孩子說“數到三”的時候, 基本上只看到了孩子“不聽話”的事實, 而忽略掉了孩子“不聽話”背後真正的原因。

03

再哭就不喜歡你了

五一假期帶孩子坐飛機去玩, 坐在第一排的孩子大概只有3歲, 不知道什麼原因小女孩開始哭起來了, 當了父母之後, 特別害怕給別人造成不便和麻煩, 尤其在公共場合。

那位媽媽沒法控制孩子的情緒和行為時, 苦口婆心哄了一陣子之後, 急了就對孩子說“你再這樣, 媽媽不喜歡你了”。

可是再小的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強烈的情緒。

那小女孩哭地更厲害了,聲音更大,把事情搞砸之後,那位年輕的媽媽開始軟下來,恢復到哄孩子的狀態,軟硬兼施,當媽的都不容易啊。

有多少媽媽因為說了這句話而懊惱呢?

在朋友圈裡曾經看過一位媽媽分享,自己帶娃壓力很大,那天氣上心頭,忍不住對女兒說了“我生氣了,媽媽不喜歡你了”,說了之後女兒一下子就大哭出來,看著孩子眼睛裡的眼淚,自己特別懊悔,連忙跟孩子說“對不起,媽媽說錯了,媽媽還是喜歡你的”,可是依然覺得那句話傷害了女兒,可是說出去的話就收不回來了啊。

越來越多的人對這種恐嚇式育兒表示不認同,網路上也能找到大量的看法和評論。

“這樣做肯定給孩子一種心理暗示:如果不聽話,媽媽就不會愛我,隨著孩子長大成人,他們就會變成如果我不優秀,就沒有人會喜歡和欣賞,所以孩子小時候會活在父母的期待裡,工作了會活在老闆和同事的期待的,最終沒有給自己活著。”

媽媽不喜歡你了”。

可是再小的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強烈的情緒。

那小女孩哭地更厲害了,聲音更大,把事情搞砸之後,那位年輕的媽媽開始軟下來,恢復到哄孩子的狀態,軟硬兼施,當媽的都不容易啊。

有多少媽媽因為說了這句話而懊惱呢?

在朋友圈裡曾經看過一位媽媽分享,自己帶娃壓力很大,那天氣上心頭,忍不住對女兒說了“我生氣了,媽媽不喜歡你了”,說了之後女兒一下子就大哭出來,看著孩子眼睛裡的眼淚,自己特別懊悔,連忙跟孩子說“對不起,媽媽說錯了,媽媽還是喜歡你的”,可是依然覺得那句話傷害了女兒,可是說出去的話就收不回來了啊。

越來越多的人對這種恐嚇式育兒表示不認同,網路上也能找到大量的看法和評論。

“這樣做肯定給孩子一種心理暗示:如果不聽話,媽媽就不會愛我,隨著孩子長大成人,他們就會變成如果我不優秀,就沒有人會喜歡和欣賞,所以孩子小時候會活在父母的期待裡,工作了會活在老闆和同事的期待的,最終沒有給自己活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