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簫的詠歎調《金鼇洲上》

萬江金鼇洲, 古塔, 金鼇, 東江水畔, 這裡是東莞最聚靈氣的地方, 風景秀麗, 歷史人文基礎可考可證。

金鼇洲古塔始建于明朝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 合尖於天啟四年(1624年), 歷時27年。 據悉, 建塔之目的為"以培風氣, 亦堪興家所宜也"。 原為抗禦水害的鎮水寶塔, 塔高40余米, 塔身是八角形, 內有石級直通塔頂。 蓋頂有塔刹, 無塔簷, 無欄杆, 磚牙疊砌。 後於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建, 塔基距水邊僅三五米之遙, 此塔處於江心陸洲, 三面環水, 現保存完整, 基礎穩固, 巍然聳立于東江之濱。 塔周圍花木扶蘇, 綠樹成蔭, 石雕林立, 一座座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的古代石雕,

散發出古代石雕藝術的神韻與風姿。 古塔高聳, 登頂遠眺, 繁華莞邑, 盡收眼底, 塔邊碧水脈脈, 秀美異常。 金鼇主題公園與古塔遙相呼應, 新舊輝映, 一起見證東莞歷史的變遷, 新舊景相連, 傳統與現代相結合, 形成了極有潛力的景觀和休閒地。

相傳, 海中大龜, 洋裡巨鱉, 均稱為鼇。 女媧補天, 斫鱉足以作天柱。 牢頂四極。 鱉失巨足, 亦謂鱉魚。 鼇苦修煉, 足康復原, 頭成龍首, 力大無窮。 禺強受天命, 驅鼇赴渤海之東深淵, 舉首戴山, 穩山于洶湧波濤之中。 可見, 鼇既有擎天之功, 又有固地之勞, 更有奉獻之品。 昔唐宋帝殿, 刻鼇于臺階, 狀元及第, 獨佔鰲頭。 民間寺廟祠, 塑鼇於屋脊, 扶正驅邪, 俯視八方。 鼇實為吉祥之象徵。

歌曲《金鼇洲上》作曲人李文衛, 長期生活在金鼇洲一帶, 對此地情懷頗深, 於是費盡時日, 作此曲, 以記之, 歌曲將由文學家詞作家房恒貴先生填詞。

浪漫主義詩人曾游此地並贈詩于李。

金鼇洲, 風景秀麗, 東江水悠悠, 金鼇古塔歷史悠久, 是人傑地靈的見證, 金鼇坐鎮消水災, 金泰橋下曲徑通幽, 閑來垂釣偶聞曲, 原是簫聲在那頭。

文衛簫品牌技術諮詢微信號張老師(見下圖)

關注文衛簫微信公眾號, 瞭解更多簫音樂以及文衛簫工作室最新動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