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鬣狗是犬科還是貓科?他臭名昭著,但是作為草原二哥身世卻很少為人知,詳細解讀鬣狗的家族歷史

鬣狗是一種體型中等的陸生肉食性動物, 其實「鬣狗」是一個比較廣泛的概念, 在學術裡面它可以是鬣狗科的簡稱, 下面共分為鬣狗亞科可土狼亞科兩種, 而鬣狗亞科又分成三個屬三個品種, 分別是斑鬣狗、棕鬣狗和縞鬣狗;

土狼亞科裡面僅有一個物種, 那就是生活在非洲西海岸和南部的土狼。 而民間常說的鬣狗則代指斑鬣狗, 今天我們就沿用民間的說法, 如沒有特殊說明, 本文所提到的鬣狗均為斑鬣狗。

鬣狗家族

斑鬣狗是鬣狗科裡面體型最大, 實力最強的一個物種, 成年雄性鬣狗體重在40-55千克之間, 雌性略大, 在44-64千克之間, 不過這個資料不是絕對的, 由於分佈地區環境的不一樣, 鬣狗族群、個體之間存在不少差異, 比如尚比亞的鬣狗體重往往比其他地方的大一些, 雄性能達67.6千克, 雌性能達69.2千克。

這裡沒有說錯, 鬣狗是少有的雌性比雄性體型還大的物種,

其族群的首領也是最大的雌性, 在群體中有著絕對的地位, 支配著鬣狗的生活中的一切。

斑鬣狗

可能一些對野生動物或者說鬣狗家族不是很瞭解的人們, 會先入為主根據名字將鬣狗誤認為是犬科動物中的一員, 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說法,

鬣狗是單獨一個科的, 就叫鬣狗科, 它跟犬科沒有半毛錢關係。

所以我們在看待一件事物的時候不要只看表面, 因為從外形上看, 鬣狗還真跟現代的狗差不多, 但是在分類學上, 鬣狗與犬科沒有任何相似的地方, 之所以造成這個誤會, 很大程度是因為翻譯的原因。

鬣狗不是犬科, 它跟「貓」的親緣比「犬」近

為了幫鬣狗撇清與犬科之間的關係, 我們從食肉目講起, 食肉目下級分犬型亞目和貓型亞目, 犬科被分在犬型亞目下面, 同類的還有小貓熊科、臭鼬科、鼬科、海象科、海獅科、海豹科、浣熊科和熊科;

鬣狗科則被分到貓型亞目下面, 同類的還有食蟻貍科、貓科、獴科、雙斑貍科以及靈貓科, 所以從大類上面我們就已經看出來了,

鬣狗跟「貓」的親緣關係要比「犬」近很多。

食肉目動物關係圖

以上是傳統的分類方法, 按照現在的分類方法來看的話, 犬型亞目被降級成犬型總科, 下麵包含犬科、熊科、浣熊科和鼬科;貓型亞目則被降級為貓型總科, 包含貓科、獴科、靈貓科以及鬣狗科,

無論從傳統還是現代的分類學來看, 鬣狗跟犬科的親緣關係都不是很近, 雖然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 但在始新世那段時間就已經出現分化了, 最終形成現在的鬣狗科。

細尾獴

從分類上看, 鬣狗科相對於犬科、貓科兩個大家族來說, 顯得有些孤單,僅有4種動物而已,所以現今的動物裡面,沒有任何一種與鬣狗有著很近的親緣關係,如果非要在「矮個裡面挑高個」的話,那麼它跟獴科的親緣關係最近吧!

但是我們從外表上看是絕對看不出來的,還是回到前面的哪個知識點,鬣狗科現存的物種太少了,跟獴一類相似的相似的鬣狗早就滅絕了。

我們再來看看形態學上的鬣狗,它頸部和前肢相對強壯,後肢不是很發達,臀部較小且圓,這樣的構造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其他動物不易抓住它的屁股,或許鬣狗諳熟「掏別人者,人恒掏之」這個一個道理,乾脆進化出規避這個缺點的形態。

鬣狗的爪子又鈍又短,明顯不如貓科,爪墊寬厚,有利於長時間行走,加上它的心臟比較大,接近體重的1%,這賦予了鬣狗極強的耐力。

鬣狗骨骼結構

鬣狗的頭骨是食肉目中最強大的之一,它們的牙齒構造特殊,前臼齒形狀如圓錐一般,能夠輕易擊碎動物的骨頭,另外它的大顎肌十分發達和頭部的特殊構造,即便是用盡全力去啃咬,也不會對鬣狗的頭骨產生強大的衝擊力,這有利於保護它們的腦袋。

所以從牙齒和腦袋的構造上看,鬣狗與犬科的各種動物都沒有相似之處,所以說鬣狗是犬科,實在不妥。

鬣狗很邋遢?事實上它也愛乾淨

當然,人們對於鬣狗的誤解可不僅僅於此,比如廣為人們討論的一個話題,那就是鬣狗比較臭,而且很不愛乾淨。這個「臭」嘛,就見仁見智了,畢竟是野生動物,不可能像人類一樣天天洗澡愛護皮膚,所以帶點味道是自然的,即便是自家的寵物,時間久了一會散發出一股味道。

而至於鬣狗不愛乾淨,這個說法顯然是站不住腳的,事實上鬣狗為了保持巢穴附近的乾淨,還會建立「公廁」。

遺址中的鬣狗糞便化石

曾有研究者在古老的西班牙人類考古遺址上有了新發現,或許這個發現能夠顛覆大家對鬣狗的一些看法。

當時人們在遺址上發現了一堆鬣狗糞化石,其數量之多顯然已經超過了野外隨機排泄而留下的數量,因此人們推斷這些化石是來自糞坑的,也就是說鬣狗會像被教育好的寵物貓咪一樣,主動到指定地點排泄,這一點匪夷所思,能做到這種程度的還是我們認為的那個「邋遢」的鬣狗麼?

不同規格的鬣狗糞便化石

為了確定這是一個「公廁」,而不是某一頭鬣狗的單獨行為,人們將這些糞便化石進行了研究,發現裡面的形狀大小各不一樣,是來自不同年齡段鬣狗的身上,它們之所以這樣做,目的就是保證巢穴附近的乾淨,畢竟誰也不想住的臭烘烘的,另外,如果把巢穴附近拉得到處都是的話,很容易就將一些前來的食草動物嚇走,這不利於鬣狗們捕獵。

鬣狗群進食非洲野牛

所以說鬣狗在本質上還是挺愛乾淨的,至少它們不會隨意大小便。

之所以給人一種邋遢的形象,是鬣狗在進食的時候喜歡先從肛門開始吃起,接著把頭鑽進去,最後才是吃軀體,這樣的流程就很容易讓鬣狗的腦袋沾上動物的血肉,看起來就顯得邋遢。

但是大多數食肉動物有時候也是這樣做的,而我們卻不會認為它們也不愛乾淨,主因是人們先入為主,對鬣狗本身就沒有什麼好印象,所以它的大部分特質都會被放大。

鬣狗食物來源多數是腐屍?實際上它捕殺的獵物數量不會比獅子少

關於鬣狗,還有一個很嚴重的謠言,那就是人們認為鬣狗大多數的食肉來源都是腐肉,事實上我們又誤會它了,縞鬣狗和棕鬣狗或許吃的腐肉會多一點,但是斑鬣狗大部分的食物都是靠捕獵獲取的,它們有著食肉目中最大的群體規模,是食肉目中最具社交性的動物,這賦予了鬣狗超強的捕食能力。

當它們獨自捕獵的時候成功率僅有26%,當結成群時則高達46%,這使得鬣狗群在非洲大草原上所向披靡。

鬣狗捕獵中

鬣狗是一個機會主義者,它們很適合食腐,但是卻不是以食腐為主的動物,它們的牙齒具備全方位發展的能力,前臼齒似乎正是為了碎骨而存在,但是犬齒卻賦予它們更強的捕獵能力,鬣狗喜歡挑體重在56-182千克左右的中型的食草動物下手,對物種則不挑,見到什麼捕食什麼,但是遇到長頸鹿或者大型非洲野水牛的話,鬣狗大多數時候會表現出避讓的行為。

一頭成年鬣狗每餐能夠吃下14.5千克的肉,35頭鬣狗在半個小時內就能吃光一頭成年斑馬,按照這種食量來看,草原上顯然沒有這麼腐肉讓它們來吃,所以單單從這個方面上看,說鬣狗主要的食物來源是腐肉就不可信,總不能它先解決掉獵物,然後放在那等到腐臭時再來吃吧?

事實上鬣狗所獵的野生動物數量不會比獅子少,當然,除了自己捕獵之外,它們也會常常搶奪其他動物捕獲的獵物。

鬣狗群進食斑馬

通過上面的瞭解,是不是對鬣狗的印象有所改變呢?所以我們在看待一件事情的時候最忌人云亦云,不過這也怪不得大家,因為關於鬣狗的這些謠言,其實很早就傳開了,究竟早到什麼時候,已經無從知曉了,而我們現在唯一能夠做的事情,就是不要讓這些謠言繼續傳下去。

事實上鬣狗也並非如傳聞說的那樣不堪,這個物種身上也是有著很多優點的,比如種群之間很少內鬥,即便有較為激烈的衝突,也會馬上被鬣狗女王「叫停」,這是大多數群居動物所不具備的特徵。

顯得有些孤單,僅有4種動物而已,所以現今的動物裡面,沒有任何一種與鬣狗有著很近的親緣關係,如果非要在「矮個裡面挑高個」的話,那麼它跟獴科的親緣關係最近吧!

但是我們從外表上看是絕對看不出來的,還是回到前面的哪個知識點,鬣狗科現存的物種太少了,跟獴一類相似的相似的鬣狗早就滅絕了。

我們再來看看形態學上的鬣狗,它頸部和前肢相對強壯,後肢不是很發達,臀部較小且圓,這樣的構造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其他動物不易抓住它的屁股,或許鬣狗諳熟「掏別人者,人恒掏之」這個一個道理,乾脆進化出規避這個缺點的形態。

鬣狗的爪子又鈍又短,明顯不如貓科,爪墊寬厚,有利於長時間行走,加上它的心臟比較大,接近體重的1%,這賦予了鬣狗極強的耐力。

鬣狗骨骼結構

鬣狗的頭骨是食肉目中最強大的之一,它們的牙齒構造特殊,前臼齒形狀如圓錐一般,能夠輕易擊碎動物的骨頭,另外它的大顎肌十分發達和頭部的特殊構造,即便是用盡全力去啃咬,也不會對鬣狗的頭骨產生強大的衝擊力,這有利於保護它們的腦袋。

所以從牙齒和腦袋的構造上看,鬣狗與犬科的各種動物都沒有相似之處,所以說鬣狗是犬科,實在不妥。

鬣狗很邋遢?事實上它也愛乾淨

當然,人們對於鬣狗的誤解可不僅僅於此,比如廣為人們討論的一個話題,那就是鬣狗比較臭,而且很不愛乾淨。這個「臭」嘛,就見仁見智了,畢竟是野生動物,不可能像人類一樣天天洗澡愛護皮膚,所以帶點味道是自然的,即便是自家的寵物,時間久了一會散發出一股味道。

而至於鬣狗不愛乾淨,這個說法顯然是站不住腳的,事實上鬣狗為了保持巢穴附近的乾淨,還會建立「公廁」。

遺址中的鬣狗糞便化石

曾有研究者在古老的西班牙人類考古遺址上有了新發現,或許這個發現能夠顛覆大家對鬣狗的一些看法。

當時人們在遺址上發現了一堆鬣狗糞化石,其數量之多顯然已經超過了野外隨機排泄而留下的數量,因此人們推斷這些化石是來自糞坑的,也就是說鬣狗會像被教育好的寵物貓咪一樣,主動到指定地點排泄,這一點匪夷所思,能做到這種程度的還是我們認為的那個「邋遢」的鬣狗麼?

不同規格的鬣狗糞便化石

為了確定這是一個「公廁」,而不是某一頭鬣狗的單獨行為,人們將這些糞便化石進行了研究,發現裡面的形狀大小各不一樣,是來自不同年齡段鬣狗的身上,它們之所以這樣做,目的就是保證巢穴附近的乾淨,畢竟誰也不想住的臭烘烘的,另外,如果把巢穴附近拉得到處都是的話,很容易就將一些前來的食草動物嚇走,這不利於鬣狗們捕獵。

鬣狗群進食非洲野牛

所以說鬣狗在本質上還是挺愛乾淨的,至少它們不會隨意大小便。

之所以給人一種邋遢的形象,是鬣狗在進食的時候喜歡先從肛門開始吃起,接著把頭鑽進去,最後才是吃軀體,這樣的流程就很容易讓鬣狗的腦袋沾上動物的血肉,看起來就顯得邋遢。

但是大多數食肉動物有時候也是這樣做的,而我們卻不會認為它們也不愛乾淨,主因是人們先入為主,對鬣狗本身就沒有什麼好印象,所以它的大部分特質都會被放大。

鬣狗食物來源多數是腐屍?實際上它捕殺的獵物數量不會比獅子少

關於鬣狗,還有一個很嚴重的謠言,那就是人們認為鬣狗大多數的食肉來源都是腐肉,事實上我們又誤會它了,縞鬣狗和棕鬣狗或許吃的腐肉會多一點,但是斑鬣狗大部分的食物都是靠捕獵獲取的,它們有著食肉目中最大的群體規模,是食肉目中最具社交性的動物,這賦予了鬣狗超強的捕食能力。

當它們獨自捕獵的時候成功率僅有26%,當結成群時則高達46%,這使得鬣狗群在非洲大草原上所向披靡。

鬣狗捕獵中

鬣狗是一個機會主義者,它們很適合食腐,但是卻不是以食腐為主的動物,它們的牙齒具備全方位發展的能力,前臼齒似乎正是為了碎骨而存在,但是犬齒卻賦予它們更強的捕獵能力,鬣狗喜歡挑體重在56-182千克左右的中型的食草動物下手,對物種則不挑,見到什麼捕食什麼,但是遇到長頸鹿或者大型非洲野水牛的話,鬣狗大多數時候會表現出避讓的行為。

一頭成年鬣狗每餐能夠吃下14.5千克的肉,35頭鬣狗在半個小時內就能吃光一頭成年斑馬,按照這種食量來看,草原上顯然沒有這麼腐肉讓它們來吃,所以單單從這個方面上看,說鬣狗主要的食物來源是腐肉就不可信,總不能它先解決掉獵物,然後放在那等到腐臭時再來吃吧?

事實上鬣狗所獵的野生動物數量不會比獅子少,當然,除了自己捕獵之外,它們也會常常搶奪其他動物捕獲的獵物。

鬣狗群進食斑馬

通過上面的瞭解,是不是對鬣狗的印象有所改變呢?所以我們在看待一件事情的時候最忌人云亦云,不過這也怪不得大家,因為關於鬣狗的這些謠言,其實很早就傳開了,究竟早到什麼時候,已經無從知曉了,而我們現在唯一能夠做的事情,就是不要讓這些謠言繼續傳下去。

事實上鬣狗也並非如傳聞說的那樣不堪,這個物種身上也是有著很多優點的,比如種群之間很少內鬥,即便有較為激烈的衝突,也會馬上被鬣狗女王「叫停」,這是大多數群居動物所不具備的特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